土木工程工程地质
『壹』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工程地质就是构筑物的基础条件。
『贰』 土木工程地质的介绍
本书是全国高等抄院校土袭木工程类应用型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地下水,常见地质灾害,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公路地质勘察方法,地市规划和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叁』 土木工程,工程地质
e
『肆』 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及土木工程地质这门学科的认识有什么作用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现代化建设 离不开以上的大兴土木。
土木工程学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 ,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统性。因为几乎所有的土木工程师设计和建造的构筑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绝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筑物。有些建筑物虽然看似相同,但是建筑的场地条件(地基、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都是不同的。像水坝、桥梁或隧道这样的大型建筑物每一个都完全不同。因此,土木工程师随时要准备应付新的复杂情况。同时工程要考虑的相关影响因素非常多,任何设计上的忽略都将导致一个失败的工程。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完善,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所以,任何对工程感兴趣的理科类同学报考土木工程都没有问题,尤其适合那些考虑问题全面系统的同学,选择学习土木工程是能够发挥个人才干的。从市场的需求来说,中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纷纷立项建设,在未来几十年内这种局面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的建设管理水平非常落伍,当前急需一批能够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人才。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ol>
『伍』 土木工程地质谁会
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笼统了,具体问什么呢,是有学过但不是很懂啦~
『陆』 土木工程地质课后答案陈文昭
http://wenku..com/view/c1d66c19c281e53a5802ff89.html?from=search
1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
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矿物 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
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何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片理 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 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
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
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
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褶曲 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
元。
节理 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 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地层 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地质图 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柒』 土木工程地质
我是学地质的,但我也不能很清楚地解释。断层性质及形成时代的判断回这是两个问题答,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庞大的一个学科,众多学者天天研究的问题,怎么可能在这里一两段话说明白?我们考试的话,答最简单的常识,这道题也应该能答上两页。
最简单讲断层分为三种,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但具体到应力状态应力模式等等,断层是很复杂很复杂的。正断层就是断层面上盘相对于下盘下降,逆断层反之,走滑断层是两盘不是上下位移,而是沿断层走向错动。当然,这是最简单的。
时代判断,最基础的,断层形成的时间晚于它所错断的最年轻的地层时代,早于同这些地层不整合的未被断层错断的最老的地层时代。
你不会是正在考试吧......
『捌』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学工程地质学
和建抄筑方面息息相关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玖』 土木工程地质的目录
前言
绪论
0.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0.1.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0.1.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
0.2 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
0.3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0.3.1 工程地质条件
0.3.2 工程地质问题
0.4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0.4.1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0.4.2 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0.5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0.6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
1.1概述
1.2造岩矿物
1.3岩石
1.4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5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地质构造
2.1地质作用
2.2地质年代
2.3岩屋产状
2.4褶皱构造
2.5断裂构造
2.6地质图
2.7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
3.1概述
3.2风化作用及残积土
3.3暂时性水流的地质作用及其沉积土
3.4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冲积土
3.5海洋的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物
3.6其他成因的松散堆积物
3.7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地下水
4.1概述
4.2地下水的类型
4.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4.4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5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4.6地下水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影响
……
第五章 常见地质灾害
第六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七章 公路地质勘查方法
第八章 城市规划和建设工程地质勘察
第九章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拾』 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有什么区别
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区别:
1、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
2、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
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
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
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
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