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长清地质灾害

长清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2-02 13:53:59

1. 区域稳定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与分级

本次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以孙叶、谭成轩所著《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所列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6项评价指标,按照定量化判别要求,总得分均为10分,分别分配权重、分档取值,确定其得分标准和划分等级(表2-3)。

表2-3 评价指标权重、分数线与相对稳定的等级划分综合

续表

(据孙叶等,2001,略加修改)

二、区域稳定性特征分析

1.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壳由鲁东、鲁西两大地质块体组成,其分界位于著名的郯庐深大断裂中段沂沭断裂带。东部的鲁东断块主要为山区、丘陵地貌,西部的鲁西块体主要由鲁中的泰、沂、蒙山区和华北平原东北缘的鲁西沉积平原构成。从现代构造性质分析,西部及北部(主要是渤海及其西南沿岸区)的华北平原断陷区是现代裂谷构造,而且鲁中、鲁东上升的山区为裂岭构造。虽然两大地质块体有着不同的发育历史和结构特征,但其地壳厚度、深部介质层状结构及其物性条件并无很大差异。在上述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东、西两大块体沿着尚未愈合的沂沭断裂带挤压扭动,并伴随不均匀的升降差异活动。同时块体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引起已有的或正在产生的北西与北东向两组断裂的新生活动,两组断裂构成一幅网格状图像,在两组断裂交叉部位的一侧还形成了一些三角形断陷盆地。

2.深部地壳结构构造与深断裂

该地区大致以沂沭断裂带为界,鲁东地区为重力高值区,鲁西地区为以泰安、沂源为中心的重力低值区,沂沭断裂带总体处于鲁东重力高和鲁西重力低的交接部位。总体处于重力高值区,潍坊以北则显示重力高背景上的局部重力低值异常,重力异常总体展布方向和形态与济阳盆地相同。

3.地块升降与现今地壳活动速率

鲁西、鲁东隆起部位仍以上升为主,上升速率一般为1~2mm/a,胶东半岛荣成-青岛间上升速率较大,为3mm/a。沿沂沭断裂带为一相对下沉凹槽,年速率为0~1mm/a,并在沂水一带形成鞍部。

4.断裂及其活动性

由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主要断裂构造形迹分布图(图2-1)和半岛城市群地区主要断裂构造表(表2-1)可以看出:

济南一带有长清断裂、蒙山断裂、文祖断裂、白泉庄-五色崖断裂、金山-姚家峪断裂等,其中以文祖断裂为主要断裂,影响范围较大。

淄博一带有金山-姚家峪断裂、淄河断裂、上五井断裂、九山断裂、益都断裂,还有摩天岭-大山背斜、送树岗-大罗聿复向斜、鲁山-黑坊-快堡复向斜、鲁山-石槽-张家哨向斜(局部)。其中对该区起关键影响的断裂有淄河断裂、上五井断裂、益都断裂。地面表层有明显的镶嵌结构,构造较复杂。

潍坊一带集中了山东半岛几个较重大的断裂,即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坳陷。主干断裂带与结构复合部位,构造复杂。

青岛、日照一带有山相家-郝官庄断裂、百尺河-廿五里夼断裂、瓦店铨园断裂、张仓断裂、市美-日照断裂,其中以后者影响为最,表层属碎块结构,构造中等发育。

5.现今地应力与能量

现代构造力场是地壳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基础,华北地区现今处于以北东东向主压应力、北北西向主张应力近水平作用的应力场之中,且应力场方向和状态基本稳定。华南地区应力场方向有所不同,以北西西向挤压和北东东向引张作用为其基本特征,力的作用方式亦近乎水平。华东地区介于华北、华南之间,主压应力场方向为近东西向,主张应力场方向为近南北向,力的作用方式接近水平且比较稳定。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南部、华东地区北缘,应力场主要沿袭华北地区特点,但已受到华东应力场的某些影响,主张应力场方向较华北北部地区稍向东偏,主压应力轴平均为80°左右,而主张应力轴约350°,应力状态基本稳定,作用方式接近水平。现今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区域主干断裂的交角均大于55°。

6.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

地震烈度是评定地震震动和破坏强弱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但主要是受地震震级、震中距离及地基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震源深度、错动方式、地质结构、地形及地下水埋深等也影响和控制着地震烈度。

从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表2-4)上可以看出,研究区烈度区划为Ⅵ度和Ⅶ度,其中垦利—东营—博兴—周村一线西北为Ⅵ度区,该线西南至高密以西位于郯庐强震构造带上,为Ⅶ度区;莱州—招远—福山—乳山一线东北地区为Ⅶ度区,该线西南至高密地区为Ⅵ度区。

表2-4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各市地震烈度分布

三、区域稳定性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判

1.评价对象集、因素集和评价集

以主要构造断裂与新构造运动为分界线,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划分出19个区域作为评价单元(图2-5)。

图2-5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分区略图

2.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

评价因素集中每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各个评价因素在综合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即权重,根据《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孙叶等,2001),对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如下:

1)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F1),权重分配为17%。

2)深部地壳结构构造与深断裂(F2),权重分配为13%。

3)地块升降与现今地壳活动速率(F3),权重分配为10%。

4)断裂及其活动性(F4),权重分配为20%。

5)现今地应力与能量(F5),权重分配为15%。

6)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F6),权重分配为25%。

因此,权重向量为:A={0.17,0.13,0.10,0.20,0.15,0.25}。

3.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在对地壳稳定性评判中,采用0~1之间的数来反映第j个影响因素对评价集中不同级别的影响程度(隶属度)。同一指标随数值变化,其隶属同一级别的隶属度也随着变化,而同一指标数值隶属于不同级别时隶属度也不同,由此,建立了代表隶属度和指标数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即隶属函数。评价指标中的连续变量的分布特征确定所采用的隶属函数应为正态分布函数。

根据6项主要评判指标,按照判分标准分别获得各个评价区的总体质量矩阵及得分,见表2-5。

表2-5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地壳稳定性待评区总体质量矩阵一览

4.区域稳定性模糊评判

按照不同稳定等级的隶属度值,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级判定,见表2-6。根据各评价区相对稳定性模糊评判计算结果,绘制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图,见图2-6。

依据最大权重原则,计算地壳稳定性各等级在8城市行政区域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得到山东半岛城市群8城市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图表,见图2-7和表2-7。

表2-6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等级判定

Ⅰ:稳定区;Ⅱ:基本稳定区;Ⅲ:较不稳定区;Ⅵ:不稳定区。

表2-7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8城市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

图2-6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

图2-7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8个城市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

四、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

归纳以上分析,可获得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震环境及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总体评价结论如下:

(一)区域地震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

1)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隅,主要处于郯庐地震带内,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达7级。

2)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遭受的地震破坏和影响既来自本区5级以上地震,也来自周围地区,特别是郯庐地震带的7、8级地震有波及,历史上个别地区的最高地震影响烈度达Ⅹ—Ⅺ度,部分地区达Ⅷ—Ⅸ度,其他大部分地区达Ⅶ度,是地震影响烈度较强的地区。

3)预测该区未来50年内仍有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局部地区最高地震烈度可达Ⅶ度。

4)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中部、北部是未来地震加速度峰值的高值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讲是具有更高地震破坏力的地区,应该在经济建设的城市规划中特别重视防震抗震工作。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对该区域地震环境与地壳稳定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和控制该区地壳稳定性的六大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该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1.区域地壳稳定区(Ⅰ)

区域地壳稳定区为济南市。济南市位于泰山山脉以北,在大地构造上南部为鲁西台隆鲁西拱断束,北部为华北台坳济阳凹陷。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000m,北部为山前平原区,海拔高程为25~32m。分布有广饶、肥城断裂,西邻聊考断裂带,处于济南单斜断块构造内,基底为泰山群变质岩,盖层为古生代地层,断层不太发育。济阳以北为坳陷区,沉积较厚的新生代松散层,仅分布有古近-新近纪活动断裂。区内除在长清、平阴发生过5、5.5级地震外,地震较少。因此认为,济南总体为一稳定区,长清-平阴、济阳附近为基本稳定区。

2.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区(Ⅱ)

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区的城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和淄博。

青岛地区新构造时期的断裂活动强度与幅度随着时代变新愈来愈弱,第四纪以来,在总的间歇性上升的背景上,北东向断裂某些段落在中更新世产生较弱的运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在青岛市地区没有发生过MS≥5级地震,而弱震在市区周围零散,均为一些2.0≤ML≤2.9的地震。因此,本区总体断裂构造活动水平不高。

烟台周边(含海域)地区NNE和NWW向两组新生代以来的活动断层发育;第四纪活动断裂以鲁中NE向沂沭断裂及NWW向海域烟台-长山岛-渤海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大。而烟台周边隆起区内第四纪活动断层规模较小。根据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所反映的地貌形态、物质组成的特点,除黄县断陷盆地外,烟台地区大部分为较稳定的缓慢上升的低山丘陵区,其南部、北部在运动形式及活动幅度上又有所不同。烟台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基本上继承了以东西背斜为基础长期上升的特点,但北侧较南侧上升强烈,并因北西向断裂的活动,使整个地区由北东向南西掀斜式上升。沿海地区海蚀台地、夷平面的多级性,说明了这些掀斜式上升具有间歇性和颤动性的特点。

威海市和淄博市总体上新生代活动断裂不发育,弱震密度低。

3.区域地壳较不稳定区(Ⅲ)

区域地壳较不稳定区为东营市与潍坊市地区。该区大部分地区属鲁西北平原。区内发育数条古近-新近纪、第四纪活动断裂,相互切割、交汇、错开,如广南断裂、益都断裂、淄河断裂等。区划地震裂度Ⅵ,局部Ⅶ,历史上发生过5级地震,弱震密度高。

4.区域地壳不稳定区(Ⅳ)

区域地壳不稳定区域为日照市地区。该地区受郯庐断裂带的影响,弱震活动频繁,预测有6级地震发生,地震区划烈度为Ⅷ度。区内包括昌邑-大店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总体呈NNE向展布,且存在第四系隆起或断裂水平与垂直位移现象,有第四纪活动断层,局部地壳莫霍面埋深较浅。

2. 化石产地保护

我国现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大致可分为化石产地保护工程和化石标本保护工程两个大类。其下又可分类、亚类,各包括若干具体保护工程项目(表5.1)。

表5.1 化石保护工程分类一览表

山东省对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主要是采取设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建立地质公园、申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等形式加以实施。同时,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集中产地进行勘界,划定保护级别。

按照古生物化石保护循序渐进的原则,到2020年山东省将建成2个世界级保护区、4个国家级保护区或地质公园、12个省级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或地质公园和15个地市级保护区。

表5.2 山东省规划主要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地质公园)

续表

续表

已设立的保护区、地质公园,均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加大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公园建设的投入。

图5.16 莱阳恐龙化石赋存层位——红土崖组

图5.17 棘鼻青岛龙

莱阳市人民政府、莱阳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境内化石资源的保护工作,2010年申报建立莱阳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在重要化石点建立了保护标志,在化石等集中分布的典型产地——金岗口设置了临时性的防护棚,进行原地保护,对面临自然风化遭受破坏的化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保护。2010年,莱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莱阳境内的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进行科考保护,对金岗口面临风化破坏的恐龙化石点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并在发掘点建立了原址保护场馆。

图5.18 莱阳金刚口2号点恐龙化石抢救发掘现场

2011年11月,金刚口、将军顶等地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诸城,因盛产恐龙化石被中国地调局授予“中国龙城”称号,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命名为“野外观测基地”、“恐龙科研科普基地”、“地质科研科普基地”。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山东省诸城恐龙国家地公园”,地质公园内典型恐龙化石产地有库沟恐龙化石长廊、恐龙涧化石隆起带,臧家庄恐龙化石层叠区和皇龙沟恐龙化石足迹群。

图5.19 莱阳金刚口2号点恐龙及恐龙蛋遗址保护场馆

图5.20 莱阳金岗口2号点恐龙化石原址保护棚

图5.21 莱阳金岗口1号点棘鼻青岛龙遗址保护馆

库沟化石长廊在13500平方米的含化石层面上集中分布有多达7933块恐龙骨骼化石,皇龙沟有11000多个恐龙足迹密集分布于4800平方米的岩层面上。诸城是我国重要的大型鸭嘴龙为代表的恐龙化石群分布地,装架了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等数架恐龙骨架,还发现有虚骨龙、甲龙、肿头龙、角龙类骨骼化石。

图5.22 诸城恐龙化石修复装架馆——龙立方

图5.23 装架的恐龙化石

图5.24 对化石采取打胶、加固等保护措施

图5.25 诸城库沟化石长廊保护大棚

图5.26 诸城皇龙沟恐龙足迹保护大棚

图5.27 诸城中国暴龙馆

自2008年以来,诸城市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大恐龙化石保护力度,先后投入资金达1.5亿元修建了臧家庄恐龙化石原产地保护场馆—暴龙馆,库沟恐龙修复装架间,对化石长廊、化石隆起带、足迹化石群产地也都搭建了大棚,采用大型隔防水工程进行了保护。

除了莱阳、诸城,山东省在莒南、临沭、新泰等地也发现有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现已建立地质公园加以保护。

图5.28 临沭马庄保护剖面

山东长清张夏—崮山地区是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所在地,为加强该区的寒武系剖面和所赋存的三叶虫化石保护,2000年,该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先后在保护区内竖立了各种保护标志,采取了若干加固保护工程。2004年又被批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相继成立了管理机构,对公园建设进行了近期和远期规划,同时对地层剖面和诸多地质遗迹景观点进行了清理,对重要化石层采取了必要的防水、排水加固保护措施。并加快了地质公园的配套建设。

图5.29 馒头山剖面(全貌)

图5.30 馒头山剖面(局部)

图5.31 范庄剖面

山东古生物化石

图5.32 山东张夏—崮山地质公园牌坊

图5.33 山东张夏—崮山地质公园主碑

山旺是我国首批被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被称为“万卷书”的山旺组地层剖面和“化石宝库”,这是地球给人类留下的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山旺保护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古生物化石赋存的硅藻土极易风化。前些年,为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已投入了较大的资金和物力,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原开采矿坑进行了抢救性治理保护,大规模组织开展了山旺地层层型剖面修复工作,对剖面周边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集中有效治理。2002年以来,共实施保护治理项目7个,通过实施这些保护治理项目,共清挖坍塌土石方20多万立方,排除积水30多万立方,打混凝土桩205根,建成混凝土挡土墙138m,建成排水管沟600多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万多株,整修道路3.4公里,有效地保护了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

图5.34 已保护的山旺剖面

公园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含化石的岩层剖面进行了加固,重要化石点竖立了保护标志,健全了保护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主要地质灾害

在上面论述地区稳定性时,已涉及地震的灾害。地震也是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灾种。在有关水资源的讨论中,也已经分析了山东半岛的旱涝灾害问题。这节着重讨论山东半岛存在的其他主要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现象,人类的不当开发,或未能对其很好地进行防治,都会激发、加速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增大其危害性。自然界中的地质灾害,有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沉陷等,也有急变性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下面分别简略分析。

1.海水入侵灾害

在海岸带地区,经常会产生海水入侵使陆地地下水被海水浸染,增大含盐度,会失去作为饮用及工农业供水的价值。海水入侵也会破坏岩体的力学性质,增大产生滑坡等灾害现象的危险性。海水入侵还会增强对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等等。

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是广泛的现象(图18)。实际上,除少数为海水完全入侵地带外(图18中1区),多数是海水入侵与地下水相混合地区,形成咸水-微咸水的混合带,其影响宽度在1km至15km以上。

图18 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图(据孙晓明,2005)

莱州是重要的海水入侵地区,其地下水矿化度可由150g/L,经32km的渗流途径,与入侵地下海水不断汇合相混后,变成矿化度为2g/L的微咸水(图19)。大王—羊口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见图20。

图19 莱州湾南岸固堤—央子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剖面(据徐建国,2005)

图 20 大王—羊口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剖面( 据徐建国,2005)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当时是局部地区发生海水入侵,后来由于 80 年代初潍坊、昌道、库克等地加强了地下水资源开采,另外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使地表水补给量减少,而诱发了海水大量入侵,使咸 ( 海水) 与淡 ( 地下水) 界面向陆地迁移,形成大宽度的海水 - 淡水混合带,原先淡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在 500mg/L 以下,少数达 1000mg/L。

莱州湾地下水超采与海水入侵关系见表 29。

表 29 莱州市地下水超采量与海水入侵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研究所)

莱州市1976年海水入侵面积为15.8km2;至1989年,海水入侵面积已占全市面积的11.12%,入侵速度由46m/a增至404.0m/a;至2001年,莱州市海水入侵已达260km2(李萍,2004);目前海水入侵面积为304km2。据1976~1989年的初步统计,莱州湾地区累计开采地下水38×108m3,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m左右,地下水漏斗面积达2000km2,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有1600km2

龙口市海水入侵面积为78.4km2。烟台市从70年代起开采地下水,由于海水入侵,地下水氯离子含量由0.13g/L至1981年已变为1.7g/L,1989年,海水入侵线已达850m。

青岛地区海水入侵面积达95.6km2,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81~1988年,大沽河流域海水入侵峰面内移750m。1981年开始开采地下水资源,在李哥庄一带形成面积约100km2的地下水降低漏斗,中心最低水位-8.13m。1990年由于引贵济青工程输水,地下水开采减少,1994年丰水期漏斗平复。

青岛其他地区,如白沙河—城阳河下游、黄岛辛安等地,也有海水入侵,加上胶南市、胶州市和平度市,这几个地方海水入侵面积已达159km2

渤海的海水总矿化度为34.4g/L,黄海为33.33g/L,在大连地区海水与岩溶含水层中总矿化度为0.62g/L的淡水混合后,形成的地下咸水总矿化度为8.14g/L,是由76.78%的岩溶淡水和23.22%的海水相混形成的(卢耀如,1999),则: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Vf、Vb、Vs———形成体积为Vb的咸水时,相应地下水和咸海水的体积为Vf和Vs(L);CClf、CClb、CCls———分别为地下淡水、混合后咸水和海水中Cl离子含量。

在山东半岛莱州湾地区,卤水矿化度达50~150g/L,这不是海水的自身总矿化度,实际上是经蒸发、浓缩的盐卤水,就是说海水入渗后,经过自然和人工蒸发浓缩,使地下水中矿化度达到50~220g/L,其中包括了古海水入侵后,经过地下蒸发不断聚集的卤水。从这个数值上看,莱州湾海水入侵是叠加了古海水入侵的影响。

莱州湾东南岸地区海水入侵面积于1979~1993年是急剧增加的,近几年面积扩大率稍有所下降(图21)。

图 21 莱州湾东南岸地区海水入侵面积变化( 据徐建国等,2005)

海水入侵,在世界滨海城市也多有发生,地下水中所含 Cl-离子含量可作为海水入侵强度的一个指标,前面已讨论了环渤海北岸大连地带海水入侵的强度,下面将国外一些地区海水入侵、造成 Cl-离子增多的情况列于表 30。

表 30 世界部分沿海国家 ( 地区) 海水 Cl-含量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是严重的,其中也包括高浓度盐卤水入渗形成的地下水。

2. 地面沉降灾害

在莱州湾地带的东营市,由于开采油气资源及地下水资源,于 1985 年发现了地面沉降。地震部门曾用大面积精密水准测量复测了地壳形变规律,结果表明,丘陵区、莱州湾南岸及鲁北平原埕宁隆起的东部,几十年来处于抬升状态,最大抬升区在胶北断块隆起区,上升速率为 4 ~8mm/a,东营—垦利地面沉降量最大达 80mm,利津县以北地带,沉降速率为 4 ~8mm/a,寿光西部地区,沉降速率也是 4 ~8mm/a。2000 ~2003 年,对该地进行了复测,发现地面沉降量为248 ~397mm。2002 ~2003 年,东营地面沉降观测点有43个,沉降量在 10 ~30mm 以上。

地面沉降,必定会诱发或加剧海水入侵,莱州湾其他地区存在的地下水大降落漏斗,也存在着加剧海水入侵的问题。

3. 矿区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相对是个缓慢形变的过程,而地面塌陷,主要是由矿山开采引起的,有缓变发展的过程,也有突然发生的现象。山东半岛地区采煤、金、铁等矿产资源引起了较多的地面塌陷现象,特别是大面积煤田采用冒落式方法开采,引起地面塌陷、沉降现象更加严重。山东半岛城市群矿区地面沉降概况见表 31。

表 31 山东半岛城市群矿区地面沉降概况

(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目前已闭矿的矿山,有的进行了复垦。矿山开采过程中,尾矿、排土厂等对环境影响较大,尚需治理。总的看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煤矿、金矿及铁矿的矿山环境问题,相对影响的地域比环渤海北翼这一带要小些,但也是今后需予以关注的地质灾害现象。

对山东半岛地区开采地下水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见图 22。

4.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山东半岛地区也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是突发性的,易造成突发性灾害,但是,多有相应的早期形变迹象,如后沿岩土体开裂,滑坡前沿的挤压、隆起,或有少量塌方、崩落等前兆现象。

图 2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下水诱发灾害对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山东国土资源厅供图)

1648年,郯城-莒县地震,诱发了体积为480×104m3的滑坡;近期有济南长清马山滑坡、崩塌群,长600m,宽500m,平均厚15m,体积近300×104m3,都是规模较大的滑坡。济南历城区西营镇十崖村,于2000年8月暴雨后山体坡面出现35处滑塌点,形成泥石流,毁农田4hm2,牲畜死亡50头,冲垮桥梁7座、树木3000多棵。1998年,淄博山区也发生了泥石流,20多公顷耕地被毁,270hm2农作物被毁,并毁坏光缆、供电线路。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情况见表32。山东半岛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规模比中国西部地区小得多,最主要的是减轻及避免这类灾害,需要及早监测发现,以便提供适时的依据,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最主要的一点是,工程建设中,特别注意不要随意开挖施工,避免天然状态下稳定的岩体坡角被破坏而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表 32 山东半岛城市群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概况

(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5. 岩溶塌陷灾害

在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超量开采岩溶地下水,会使岩溶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导致岩溶水与上覆第四系孔隙水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并对岩土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岩溶塌陷的发生。目前,鲁中南地区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泰安、枣庄、莱芜等地,危害性非常突出。

(1)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发生于泰安旧县、铁路三角区及东郊訾灌庄一带。1970~1994年,在25km2范围内,共发生塌陷152处。塌陷直径一般1~6m,最大16m,深度在铁路三角区为4~8m,訾灌庄一带为2~5m。旧县地面塌陷造成9个村庄房屋开裂倒塌。20世纪90年代初期,京沪铁路行经本段列车车速限在5km/h。后来,经过勘测处理,如采用旋喷桩、灌浆、连锁铁轨及控制地下水开采等途径,使这一带岩溶塌陷的灾害得到控制。

(2)枣庄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发生在十泉水源地、丁庄—东王庄水源地及薛城区大吕巷等地,1980~1996年累计产生塌陷200处,目前塌陷分布面积达25km2。塌陷多为点状椭圆形,直径3~10m,东王庄西桥附近一处最大塌陷坑,长80m,宽60m,深1.5m。

塌陷的发生使部分村民住房的地面、墙壁开裂,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同时,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又导致顺河道排放的污水渗入地下,使岩溶水遭受污染。

(3)莱芜市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阵公清—西泉河一带铁矿区,由于铁矿生产和当地工农业生产长期大量采排岩溶地下水而引起。1973~1997年间,共发生岩溶塌陷139处,塌坑最大直径35m,最大深度13m,累计塌陷面积6435.0m2

在这个岩溶塌陷区范围内,共有13个村庄的民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199户的1001间房屋破坏严重,裂缝宽度超过4cm,被迫搬迁。

此外,在临沂市区、沂源县、平阴县、蒙县及蒙阴县等地,亦有一定规模的岩溶塌陷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4. 矿床实例——昌乐县青上铜矿

(一)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昌乐县鄌郚镇东南1.5km处,青上南东侧,交通便利。平面直角坐标:4035050,Y:20667200。

(二)矿区地质特征

区域范围内地层出露齐全,以前寒武变质岩系为基底,相继沉积了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地层。区域地质的地层主要包括寒武纪长清群和九龙群,寒武-奥陶纪三山子组,白垩纪青山群、莱阳群、大盛群,古近纪临朐群,新近纪五图群及第四纪临沂群。

1.地层

(1)寒武纪长清群

寒武纪长清群主要包括馒头组和朱砂洞组。朱砂洞组:以砂屑灰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中部夹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底部常见有含燧石结核灰岩。

馒头组:以灰黄色、灰褐色薄层—中厚层条带状泥质灰岩、粉屑灰岩、灰紫色粉砂质页岩及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次为鲜红色易碎页岩、云泥岩、泥灰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2)寒武纪九龙群

寒武纪九龙群包括张夏组和炒米店组。张夏组:划分为三段。上灰岩段:厚层藻灰岩夹少量鲕状灰岩、薄层生物碎屑灰岩;盘车沟页岩段:以灰绿、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下灰岩段:以厚层鲕粒灰岩为主夹藻凝块灰岩及生物屑灰岩。炒米店组: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砾屑岩灰夹叠层石藻礁灰岩。

(3)寒武-奥陶纪三山子组

三山子组东厚西薄,岩性以褐灰色厚层窝卷状中细晶白云岩及灰白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为主,上部含有较多的燧石结核及条带。

(4)白垩纪青山群

青山群八亩地组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西部,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段夹砂砾岩及细砂岩。

(5)白垩纪莱阳群

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出露范围较小,仅在普查区北部零星发育。岩性以黄绿色粉砂岩及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性较单调,并普遍含有安山质岩屑。

(6)白垩纪大盛群

白垩纪大盛群包括马朗沟组和田家楼组。马朗沟组:岩性以灰色砾岩与紫红色安山质岩屑凝灰岩及紫红色细砂岩互层为特征。田家楼组:岩性以砂岩、粉砂岩及页岩为主。

(7)新近纪临朐群

新近纪临朐群尧山组:橄榄粗玄岩,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

(8)第四纪临沂组

第四纪临沂组为冲积相含砾粉砂质黏土及细砂。

2.构造

矿区内主要发育鄌郚-葛沟断裂和沂水-汤头断裂,鄌郚-葛沟断裂活动性质以左行扭动为主,产状110°∠80°。沂水-汤头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共同控制了马站地堑。活动性质为左行断层,产状105°∠70°,对青上铜矿的空间展布有控制作用。

3.侵入岩

矿区位于鲁西地块,侵入岩形成的时代主要为新太古代晚期。

主要为五台期峄山岩套,岩性为片麻状细粒石英闪长岩。另外一种为傲徕山岩套的杜家岔河、条花峪和松山三个岩体,该岩套的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平面形态多呈条带状。

其次还有中元古代的牛岚岩套,岩性为辉绿岩,零星分布全区,分布面积约1.2km2,呈岩脉产出。

4.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岩浆侵入的时代为吕梁期。本区的岩浆岩为中酸性中浅成小型侵入体,岩体剥蚀强,对铜、铅、锌成矿专属性强。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能量,而且为形成铜氧化物提供了矿源。

(三)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

矿区有3个矿体,矿体的走向与断裂走向一致。Ⅰ号矿体似层状,南段倾角小,顶板与断面吻合,长300m,垂直厚24.9m;Ⅱ号矿体透镜状,位于Ⅰ号矿体之下,两者最小间距约3m,矿体的最大平面近于水平,长约150m,垂直厚度约18m,埋深10~100m;Ⅲ号矿体透镜状,倾向南西,倾角约20°,长400m,宽100m,最大厚度6m,埋深150~300m;青上铜矿Ⅰ、Ⅱ号矿体剖面见图2-3-3、青上铜矿孙家庄矿体42勘探线剖面见图2-3-4。

图2-3-3 昌乐县青上铜矿Ⅰ、Ⅱ号矿体剖面图

1—第四系;2—大盛群砂页岩;3—二长花岗岩;4—破碎带;5—矿体;6—钻孔及编号

矿石具细粒、镶边和胶状构造,主要是浸染状构造,见块状构造。金属矿物有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和孔雀石等。5.64%的Cu品位为0.3×10-6~50×10-6,Ag最高品位为100×10-6,Ⅲ号矿体的Cu品位平均为0.56%,最高品位为1.02%。

围岩具强烈的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上盘的砂岩和页岩蚀变轻微。

图2-3-4 青上铜矿孙家庄矿体42勘探线剖面图

1—第四系;2—砾岩;3—页岩;4—泥岩;5—二长花岗岩;6—辉绿岩;7—断层;8—矿体

(四)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

区内青上铜矿床(点)位于沂水-汤头断裂带上,含铜矿物主要为辉铜矿、斑铜矿,有时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铜矿呈细脉状、薄膜状或浸染状不均匀的分布于蚀变破碎带岩石中,黄铜矿仅在矿体底部或个别地段有所分布。青上铜矿有以下成矿规律:

1)矿床明显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走向均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矿体的宽度限定在破碎带内或破碎带附近碎裂二长花岗岩中。

2)矿体一般赋存于断裂带产状较缓的地段或裂隙发育的二长花岗岩中。

3)矿体的顶板一般为大盛群泥岩、页岩。

4)矿体以20°左右的倾伏角向SSW倾伏。反映矿液沿断裂带运移,在矿体SSW端首先沉淀或遇到阻挡。

5)矿石含铜矿物具垂直分带性,由地表至地下深部分为氧化矿石带——氧化矿、原生矿过渡带——原生矿石带。反映深部为还原成矿环境,浅部为氧化环境。

6)矿体围岩具强烈的绿泥石化、较普遍的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均为中低温蚀变,蚀变宽度可达200m,深度达150m。

7)矿床底部,含浸染状黄铜矿化的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其形成时代可能为元古宙。

(五)工作程度及评价

山东省冶金局第一勘探队1959年经过勘探,提交了《山东昌乐青上铜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为小型矿床。Ⅰ、Ⅱ号矿体采空,1978年闭坑,Ⅲ号矿体尚难开采。

(六)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形为丘陵,年降水量618.5mm,年蒸发量1800mm。矿区地势较高,排泄流畅,普查区受地表水或雨季影响小。第四系覆盖层薄,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对矿坑影响小,探矿工程不受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的影响;构造含水带透水性和富水性一般,水量较小。因此,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工程地质条件

本矿体为一条缓倾斜隐伏矿体,控矿层位是泰山群变质岩系,矿层及围岩结构致密,裂隙不发育,稳定性较好。施工时需要预防可能存在的隐伏构造或破碎带对矿体的破坏,使岩石抗压强度及稳定性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需及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

3.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地震烈度6~8度,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一般不会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石难溶于水,也无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气体成分,不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矿石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粉尘,所以设计矿石加工厂设在矿区以外,加大措施,搞好防尘,路面经常洒水,粉尘能够控制。因此将该矿区划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类型。

5. 地理国情具备的空间分析包括有哪些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地理国情监测的具体内容方方面面,也正在实践中探讨。例如,重要地理信息的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监测、环境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监测、气象监测等。下面举一些具体的内容供参考。[1]
1.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监测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格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依法测绘、公布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
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了第一批名山高程测量。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一批19座名山和高程数据,2008年9月28日又公布了第二批31座名山的高程数据。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新疆测绘局开展重新测定中国陆地最低点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海拨高程工作.2008年9月2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经国务院授权公布中国陆地最低点高程新数据,成为继承2005年发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新高程后的又一重大数据发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长城资源调查与测量工作。2009年4月18日,两局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联合公布了首次获得的明长城长度精确数据:8851.8千米。
2008年青海省测绘局负责实施了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工作,利用测绘高新技术,科学确定了长度、黄河、澜沧江源头地理位置,准确测定了坐标和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建立了国家地理标志。
边界测绘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先后参与了中巴(基斯坦)、中阿(富汗)、中蒙(古)边界勘界,历时18年完成了中越(南)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保障任务,目前正在开展中尼(泊尔)边界联检测绘工作;为划界谈判,边界管理等提供了及时、精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
针对我国西部200余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没有1:5万地形图,严重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了西部测图工程,并在五年时间里圆满完成了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地形图测图及数据建库任务,为服务西部大开发,开展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国情监测储备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对地区的重要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方面,如“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多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包括:全省国土面积量算,运用现代测绘技术量算出浙江省陆域面积、全省不同高程分级和不同坡度分级的面积、内海面积和领海面积,界定了主要河流的省内流域边界范围,并量算了流域面积,单独量算了八大水系的水域面积、长度,以及四大名湖与千岛湖的面积,同时对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面积进行了量算和统计,全面清查了全省滩涂资源总量、近期可围垦的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情况,建立了滩涂资源数据库和围垦管理信息系统,并分析、总结了全省不同区域的滩涂淤涨规律,为制定滩涂围垦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又例如,山西省为了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执法监察效率,该省遥感中心建设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执法监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于2010年12月正式运行,该系统可对全省非法采煤活动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测,并通过全省范围的卫星遥感监测及不定期的重点区域航空摄影及无人机遥感监测,实现了由传统人工监管向信息化监管的转变,为煤炭开采监管部门指挥决策提供了平台。
2. 资源生态环境监测
为了评价三峡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通过采用先进测绘技术,结合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站网,提供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环境、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现势性地理信息。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2010年6月,青海省测绘局建成了青海湖面积遥感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每年在5月(枯水期)、9月(丰水期)分两期对青海湖面积进行监测,定期将监测成果向全社会公布,并提供多年数据的查询统计、面积及水位变化对比、影像变化对比、湖区动态变化展示等服务。此外,该局还建立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发布、快速查询与综合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并在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及应急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江苏省测绘局组织开发太湖蓝藻水华遥感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并于200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此系统主要基于卫星影像,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与空间分布变化实施动态监测,为农业、渔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等提供预警信息。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测绘局联合实施了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监测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该系统实现了精确监测的目标,监测对象是上一年度确定的退耕规划图斑,监测内容包括图斑的上报面积退耕前作物种类、退耕与否、同一区域重复上报情况,荒山育林误报为退耕还林等情况,促进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信息化管理。
3. 灾害动态监测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丹曲山洪泥石流灾害、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发生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快速获取和集成灾后最新影像数据,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对,确定了受灾范围、受灾面积、道路房屋等设施的损毁程度、地形地貌变化情况等,为抢险救灾、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的52个堰塞湖进行持续监测,为堰塞湖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2010年6月,内蒙古、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火灾。在扑灭林火战役中,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向省委省政府、军区、武警总队提供各类图件50多套,研制了黑龙江森林防火电子沙盘指挥系统,火场前线测绘人员随时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卫星拍摄的火场信息,做好火点标绘标注,及时更新电子沙盘指挥系统,为扑火指挥决策提供了保障。
2010年6月,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发生特大地质灾害。贵州省测绘局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快速获取了清晰的低空航摄遥感影像资料,并在1小时内提供给抢险救灾指挥部,满足了抢险工作的急需。
2010年8月,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县突发泥石流灾害。云南省测绘局立即派出无人机航摄应急小分队,拍摄了148张7平方千米的0.3米高分辨率影像图,及时、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灾情。
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必要前提,为此,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长期以来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99年以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大范围大批量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进行了监测,占全国土地面积7.4%。通过对全部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的监测,全面了解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些城市的扩展规模、用地面积等,并分析了这一扩展过程的时间特点及区域差异。
遥感监测还是土地执法监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可以及早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特别是能够及时发现因执法监察工作不到位而遗漏,以及因交通不便不易通过巡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
5. 城镇建设管理监测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采用遥感等技术,快速、持续地监测城镇建设的宏观发展情况,包括城市扩展规模、扩展方向、配套设施建设等。通过持续不断的影像监控成果和分析成果,实现对城镇化发展情况的总体把握,预测城镇化发展趋势,从而推动城镇的科学规划与管理。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连续多年开展了重庆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工作,找出了重庆城市建设发展特征,有力支持了城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规划编制及城市管理。中心还开展了重庆主城区内森林资源监测,每年为重庆市规划局提供监测结果,及时掌握城区内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保护好城市“肺叶”。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开展了全市地表河湖水系及湿地动态监测,水土侵蚀调查,森林资源统计调查等工作,准确掌握了城市地表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6. 农林水利监测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配合农业部门,对全国小麦、稻米、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进行估产及长势监测,为国家掌握粮食生产、粮食储运、粮食调配和粮食安全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多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配合林业部门,通过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国家级和区域级林火监测和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在森林火险预报、林火卫星监测、林火信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在历年林火监测、防治与扑救中提供了技术服务,在2011年4月发生的威胁泰山安危的济南长清区山火扑救中,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最新影像叠加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用于领导指挥决策。
2010年9月至10月,海南遭遇49年不遇的强降雨,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迅速以灾区进行航空摄影,实时获取灾区最新影像资料,制作并提供了高分辨率影像图,有力保障了防汛救灾工作的急需。
地面沉降监测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现象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区之一。为应对地面沉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上海、江苏、浙江等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建立了覆盖长江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区域地面沉降每年监测一次,中心城市每年至少监测一次,从而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地面沉降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济南市地震历史纪录有哪些

1、1347年(元朝至正七年)4月,平阴4.5级地震

据史料记载,5月份临淄又发生了地震,复震七天,河东地裂,城倒,屋陷伤人。

澄波湖公园应急避险标识

济南地区地质构造简析

特点:被挤着、被护着

济南构造的稳定性。

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陆地,济南本身处于一个直径大约150公里的隐形盆地中心区,正圆形盆地中心区构造通常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山根,这奠定了她地质稳定性偏高的基础。

而在其最靠近渤海海岸的东面,有一个小型盆地,缓冲着来自海洋对其岩层的正面冲击。

济南构造的活动性。

济南的中心区构造虽然比较稳定,但她有较大的裂带穿越,同时还被两个中等盆地的环边区裂带穿越中心区局部地区,它们在济南几乎挤在一起,削减济南中心构造地盆,形成了一个对冲的关系。

它们,一个是以临沂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石家庄为中心的盆地。

这两个盆地对济南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者,它们可破坏穿越济南及其附近的有关较大裂带构造,缓冲其对济南的直接冲击。它们本身的裂带规模不大,不会对济南造成震级6级以上活动性的隐患。

弊者,任何一条裂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传输流体影响济南,甚至可以在对冲部位交换这些影响。如果同时发生影响,还可以形成“共振”。(例如图2红色箭头所示)。

因此,济南难免常常被其扰动,在地质和气象方面都会有所反应。

总体来看,济南的构造具有震级6级以下活动性基础。是一个适宜建设中等以上规模城市的地方。

但在具体布局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时候,最好能够规避一些具有隐型裂带的地方(例如图3虚线所示),和裂带流体进出口(例如图3箭头所示)等敏感区域。

此外,其东南面郊区存在一些活动性比较高的岩层,它们是来自临沂盆地中心区的冲击波,在该盆地构造形成时、或大地震时冲击形成的(例如图2蓝色小弧线所示)。这一带如果规划和活动不当的话,比如,村庄不可以设置在岩层翻卷的山脚哦。这比较容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有这样的情况,就要排查迁移啦!

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及有关经济指标评判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

前面已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水-土资源进行了综合承载力评判,作出相应的排序。参考国家统计局有关公报资料,在能源、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上,也可作出相应的排序。其中,能源主要是油气和煤炭能源,两者可一并评判,见表37。

表3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综合评判排序

有关生物资源情况的评判,主要根据2005年的农林牧渔等总产值进行,见表38。

表38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物资源产值评判

大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反映了山东半岛8个城市的农、林、牧、渔生物资源的开发条件,其排序为:潍坊;烟台;青岛;济南;威海;日照;淄博;东营。

据国土资源部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地质灾害的评判(表39),灾害排名(灾害由少到多)为:济南;潍坊;青岛和淄博;日照;威海;东营;烟台。

表39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灾害综合评判略表

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地质灾害等因素,由下式计算: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AE———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Ai———地质灾害各因素评判值;pi———i因子的权值,通常取1,对水资源和灾害均取2。

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评判结果列于表40。

表40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

如果强调水资源和灾害因子,则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评判值AE为:潍坊,7.8;烟台,7.6;济南,7.2;淄博,6.6;青岛,6.4;威海,5.6;日照,5.0;东营,4.8。

如果不强调水资源和灾害因子,则AE值为:潍坊,6;烟台,5.8;济南,4.8;青岛和淄博,4.4;东营,4;威海,3.6;日照,3。

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总质量评判基础上,再考虑目前已发展的经济状况及地质-生态环境可支撑的能力,以进行多因素评判。多因素评判有以下一些指标:

Z1:包括水资源利用率、人均GDP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消费品零售额数、千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电话数、科技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城镇化水平等。

Z2:包括人均生态指标,涉及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绿地面积、人均用水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SO4排放量。

Z3:反映人口、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有量之间的关系,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森林覆盖率等,以及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

Z4: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指标。

山东半岛城市群运用上述指标评判的结果见表41。

表4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有关可支撑能力的评判

续表

在上述评判的基础上进而考虑地质灾害(Z5)情况进行评判,结果见表42。

表42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因子综合评判排序

根据上述结果再进行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评判,见表43。

表4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判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判,采用下式计算: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ST———地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判数值;

Ai———地质-生态环境主要i因子;

Ej———环境可支撑的j因子组;

pi———i因子组的权重。

通过评判表明,烟台、潍坊、淄博、济南、青岛居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当然,这几个城市,也有重要的不良条件存在,因而,仍然需要分别予以考虑其最佳发展途径与应采取的措施。其他城市也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由于有的自然条件差、灾害多,或者目前已发展的基础条件还差些,因而评判分值低。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间,需要联合协作,这样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以共同取得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半岛地区主要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下面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几个重要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些概略讨论。

1.济南市

济南市(全市面积8227km2,人口642.88万人(2005年底))是山东省省会,主要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与商业的重要城市,济南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及地下空间开拓问题。

(1)水资源问题

有关济南市水资源的情况见表44。

表44 济南市和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对比

济南市水资源量占全省比例是比较少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是碳酸盐岩中的岩溶裂隙水。济南市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涉及鲁中南山地的岩溶水资源问题(图25)。

鲁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的面积为3062.90km2,占全区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13.9%,而其中的岩溶水开采资源量占全区岩溶水开采资源量的75.6%。岩溶水富水地段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工农业发达地区,为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鲁中南岩溶水被大量开发。

在20世纪50年代,鲁中南岩溶水以泉水排泄为主。那时,流量在10000m3/d的岩溶大泉就有36处,泉水流量(30~35)×104m3/d,大的达50×104m3/d。7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增加,岩溶水人工开采量逐年增多。1972年枯水期,泉水出现了断流。

近年来,鲁中南岩溶水开采量已超过17×108m3/a,占全区岩溶水开采资源总量的60%以上。可见,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非常高,而全部岩溶水资源量的75%左右的实际开采资源量集中在岩溶水富水地段内。也就是说,鲁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人为集中了近80%的岩溶水开采资源量。

图25 山东济南岩溶泉分布及剖面示意图(据山东省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资料)

济南是以岩溶泉著名的泉城,由于大量开采岩溶水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发生过岩溶泉水断流的现象。80年代初,曾在济南市召开全国水文地质学术会议,重点讨论济南泉水断流问题。当时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应当节省与减少在泉水所在地城市区内直接开采岩溶水资源,可在济南西部地区勘探研究以作开辟新开采的水源地,也可使抽降地下水形成的漏斗西移。至于目前济南市和西部岩溶含水层是否为不同泉域,或一个大泉域具有一些分支流域,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也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济南岩溶泉水资源提供有力的论证依据。但此项建议一直未能很好开展。因此,气候干旱时期,济南泉水不断出现断流现象,最长断流达926d。要使济南泉水不断流,据多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应当使济南市泉水排出地带的岩溶水头值,保持在27.9m高程以上,因此,保证泉水的不断流,需要综合管理济南岩溶泉水的开发与利用。济南岩溶泉水与水位、降水量的关系见图26。

图26 济南市有关岩溶泉水资源变化(据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1999~2001年,中国工程院担负国务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战略研究”,也曾在研究岩溶水资源中初步研究了济南水资源问题,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意见(卢耀如等,2002):

据以往调查成果分析,鲁中南地区2010年时,若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能够合理调配,尚可满足需求。但如遇枯水年份,一些重要城市如济南、淄博等均有供水缺口。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高峰,人民生活水平亦大幅度提高,工业也将相当发达,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需水要求将是非常高的。就鲁中南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供水能力而言,要满足本地区2030年的需用水要求,是有很大难度的。为此,对鲁中南岩溶水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途径提出如下建议:

1.挖掘岩溶水开发潜力,增大岩溶水供水量

前已述及,目前鲁中南岩溶地区岩溶水资源虽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在不同地区,开发利用程度却有很大差别。通过对有供水意义的富水地段进行水均衡计算可发现,有开发远景(剩余开采资源量大于2000×104m3/a)的富水地段仍有多处。

2.合理调整岩溶水开采布局和开采量,保护好岩溶水环境

岩溶地区的岩溶塌陷、泉水断流等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岩溶水所导致。因此,为防止岩溶地区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合理调整开采布局和开采量,是非常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针对目前岩溶地区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的济南市,就合理调整岩溶水开发的具体对策,作些探讨。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自然景观和“趵突腾空”的壮观景象,使济南成为北方重要旅游城市。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水断流甚至干枯,严重损坏了济南市的美好形象。因此,进行济南保泉供水对策研究,对保护济南市旅游资源、发展本市经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建议:

(1)调整开采布局,压缩泉区附近地下水开采量

在泉区建设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是导致济南“四大泉群”出现断流现象的直接原因。自1959年至1981年,泉区地下水开采量由7.21×104m3/d增至31.22×104m3/d,地下水位从31m下降至26.73m,1997年泉区地下水开采量17.4×104m3/d。据分析,如保证泉水常年出流,泉区平均地下水位必须保证在27.9m以上,相应泉流量为14×104m3/d;如保证泉水常年“喷涌”的景观,则地下水位必须保证在28.3m以上,相应泉流量为17.49×104m3/d。目前泉区地下水开采量为17.48×104m3/d,如维持“喷涌”,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泉城内自来水厂必须全部停采。

(2)泉水“先观后用”

对于泉区泉水可以在观赏后,再抽取净化以继续开发利用。这条措施是比较经济可行的。因为在泉区内原本就有3家自来水厂,供水管理是现成的,只需稍加改造即可投入运营。

根据泉水排泄情况,在泉水汇集处兴建泉水处理厂,沿途要严禁污水排入。如果泉水可利用率达到80%,则每天可增加(10~14)×104m3/d的供水量,相当一个大型供水水源地。

(3)兴建地下调蓄水库

在济南单斜山前地带各个河流冲积扇区,分布有面积广、厚度大的粗砂及砂砾岩层,可充分利用其较大的储水空间及与岩溶水水力联系密切的特点进行人工回灌,将地表淡水及未被利用的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增加地下水储量。

据分析,通过兴建地下水库,可增加1.54×104m3的开采资源量。同时,将地表水转入地下储存,可减少水面蒸发并有利于水资源保护;调蓄水库建成后可抬高区域地下水水位,对保泉供水非常有益。

(4)合理调配济南市各区县间水资源

济南市辖市内五区(市中、历下、天桥、槐荫、历城区)、四郊县(商河、济河、平阴、长清等县)及一市(章丘市),鉴于供水需求和可供水量分配不均,可以在各区县间合理地进行各种水资源调配,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5)污水利用资源化

污废水处理后分质供水,是扩大水资源量的又一途径。就济南市五区而言,目前污水年排放量为1.4×104m3/d,利用率仅为4%,故该区污水资源化大有可为。

3.地表水和地下水合理调蓄,联合调度

鲁中南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鉴于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而地表水利用率尚很低的情况,进行地下水和地下水合理调蓄,可以使本区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一些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已有初步调蓄,应进一步深入规划相应措施,以取得更好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调蓄效果,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这些地区包括:莱芜地区乔家店水库、杨家横水库和鹏山水源地和淄河的太河水库与大武水源地。

当然,需要强调,进一步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需要防治诱发不良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岩溶塌陷等。而目前,首先需要开展研究的,仍是济南市东西部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应的岩溶水资源的系统划分及合理开发途径问题。

济南市,除了岩溶水资源外,在济南市历城区东北部至章丘市中部的山前冲积平原,面积为453km2,第四系厚40~80m的砂砾石含水层,单井涌水量达100t/d以上,开采条件良好。但是,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地下水埋深达30m,也引起地下水的污染。山前冲积扇砂砾石层中地下水,除了大气降水补给外,也与山区含水层中岩溶水动力条件与排泄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山前砂卵石层地下水位的下降与山区岩溶含水层的水资源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应统一分析与研究。

如玉符河冲积扇和山区岩溶含水层的关系见图27。

图27 玉符河冲积扇纵剖面示意图和石灰岩地下水补给关系分析(据济南市水利部门有关资料)

(2)地下空间开拓问题

济南市是闻名国内外的岩溶泉城,是必须予以很好地保护的。随着济南城市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多,因此解决市区交通发展空间,也是济南市突出的问题。

根据城市有关交通部门的规划,济南市客流发展情况见表45。

表45 济南市中心区相应年限交通需求量

1999年济南市轨道交通筹建处根据济南的交通状况,提出了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初始方案。线网初始方案由3条线路组成。

当时,有关方面专家曾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从地质上看,我们认为(卢耀如,2000;贺可强,2005):

第一,济南市发展地下交通,应当深入调查地质-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城市今后发展的情况,认真地从地质条件上考虑地下空间的规划。

第二,济南市进行地下空间开拓,应当把保护济南市的岩溶泉作为首要的评价准则,线路的规划与工程的设置,必须密切根据岩溶条件考虑,需有深入研究的科学依据。

第三,济南地区修建地铁交通网,应当根据地质与保泉的要求,采用合理的适应当地岩溶情况的设计方案,合理地安排地下与地表轻轨连接的布局。

第四,济南市地下空间的开拓,应当根据长时间的工程地质环境效应,来决定建设的方案与有关措施,因为如不考虑长时间的效应,可能会在今后引起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要注意建成运行后对泉水的不良效应与诱发塌陷等灾害问题。

一方面,修建轨道交通,是建设地面轻轨,还是进行地下空间开拓,以地铁为主,或者地表轻轨与地铁相结合,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以地下空间开拓为主,必须研究对济南城市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与补给途径及地下岩溶水的水质的影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济南市各泉的流量与水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解决交通问题,也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综合这两个有矛盾的因素,从保护岩溶泉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为使今后济南市交通建设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控制泉水出露老城区的发展。老城区已封闭了二环路以内自备水井及自来水供水井,实行了统一管理。这对减少老城区乱开采岩溶水是有好处的。此外,老城区内不能再发展耗水企业,便于减少老城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老城区以发展地上轨道交通为主。在老城区,有人主张轨道交通埋深在8m以内。即使如此,也仍是会破坏岩溶水的排泄运动路线的,因为岩溶水是涌出济南市地表的有压水流,浅埋的隧道仍会对岩溶的排泄产生重要影响。其他城市已证明,深入含水层中的混凝土桩及地下建筑,对地下水的渗流及渗流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明显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再次,轨道交通线应以泉城西部新区为主。在新发展的济南西部地区,可较多考虑轨道交通,尽量建设在第四系及非碳酸盐岩地带,以和东部城区相连接,但深入地下深度也应当以不影响岩溶水排泄运动的规律为主。西部的轨道交通,也可尽量建在第四系与石灰岩界面以上地带。

总之,济南市城市建设需要轨道交通,但从保护济南岩溶泉水这一珍贵资源出发,应当更多深入地研究济南市地质-生态-环境以及地下空间开拓的综合效应。

2.青岛市

青岛市面积10655km2,人口819.55万(2005年底),主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镉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1)水资源问题

青岛市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存在,后来引黄入青,才缓解了供水困难的局面。青岛水资源情况见表46。

表46 青岛2005年水资源总量

青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91×108m3/a,P50%时为9.7×108m3/a,P95%时水资源量只有7478×104m3/a。2005年青岛市用水量已超过10×108m3/a,而当年水资源量达23.70×108m3/a,但考虑到生态水流量只应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0%左右时,则2005年青岛市用水量已达当年水资源量的42.6%。如遇上旱年,青岛市的水资源将很紧张。

青岛市水资源的水质不是很好。青岛市评价河段数为915.2km,而全年超标河段长达660.2km,超标率为72.2%。青岛地区水库的水质,在10个水库中,有4个水库为Ⅱ类水,2个水库为Ⅲ类水,4个水库为Ⅳ类水。青岛不同季节水库水质列于表47。

表47 青岛地区水库水质类型

就地下水而言,青岛市潍弥白浪的平原区和胶莱大沽平原区,地下水水质为HCO3-SO2-4-Na2+-Ca2+型水,作为饮用水,水质不好。

青岛市地下水污染情况见表48。

表48 青岛市地下水污染状况统计单位:km2

V类水在平原区占平原面积的21.6%。所以,从水资源数量及质量上看,青岛市水资源仍是制约青岛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2)镉污染问题

在环境污染中,需要提及毒性排名第三的镉(Cd)的污染问题,镉克拉克值为0.2×10-6,岩石中平均含量为0.058×10-6

镉在工业上有重要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镉的环境污染。对于人体而言,镉是一种仅次于黄曲霉素和砷的有害元素。人的体内本身不存在该元素,也就是说,镉不是人体内必须元素。它的存在无论多少,都是一种祸害,只不过是当摄入量少时,对人体影响小一些,摄入量多时,危害严重一些。镉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干扰人体对铜、钴、锌和钙等有益元素的代谢,抑制激活酶系统,从而造成对肾脏、骨骼及肺部的损害。所以,国家在对镉的环境问题上有严格要求,对大气和烟尘等的工业排放都有限定标准,特别是对人们每天的必需品(如食品、水、肉类和鱼类)含量有严格要求。青岛地区岩石、土壤及海水中镉的含量及国家标准(GB18668—2002)见表49。

表49 青岛地区岩石、土壤、海水中镉含量及国家标准

(据徐建民,2005)

由表49可见,岩石、土壤、海水中都含有镉,但含量并不是太高。检测发现,海洋贝类中镉的含量已较高,见表50。

表50 海洋生物镉含量及国家标准单位:10-6

注:*指菲律宾蛤。(据徐建民,2005)

已有研究表明,人体中镉含量相对较低,青岛市各水体中镉含量列于表51。表51说明,只有胶州湾内孔隙水镉含量较高,为0.023×10-6,其他都小于0.n×10-9

表51 青岛地区水体中镉含量 单位:10-9

(据徐建民,2005)

青岛地区镉主要集中在胶州湾东部表层沉积物中,最大为1×10-6,高含量集中于大港口北侧、海泊河口北侧和李村河口南侧。

目前,青岛蔬菜中镉含量为(0.004~0.045)×10-6,相对在允许值之内。只是海洋贝壳、鱼类中镉含量较高,故食用海产品还是要有控制。海底沉积物中镉含量高,主要是污染物中镉的累积所致。

青岛地区含镉高的土壤———褐土,与形成土壤的母质———变质岩一样,分布范围小,其含量虽然还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但也应引起重视。一是今后需提高精度进行调查,应在现有区调的基础上,在以人居环境为目的的重点地区开展详细调查,将含镉高的植物及农作物检析出来,将造成镉污染的化肥、农药、饲料查清,分门别类进行有效的治理;二是在已查明的镉高值(如褐土壤)区,禁止进行农垦、放牧和养殖,可人为地进行植物栽种,如种植加拿大杨、旱柳、白榆和桑等木本植物,在水量充沛的水田区可种植苎麻,让这些植物进行自身的土壤修复,可避免有毒的镉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三是在镉含量较高的地区进行封闭的酸碱调和沉淀,施用促进还原的有机物质使镉形成硫化物沉淀而降低土壤镉含量,例如,施有磷酸盐类物质可使镉形成难溶的磷酸盐沉淀。

(3)海平面上升问题

青岛是滨海的城市,有岩石海岸,也有平缓的滩涂与平原海岸带。

青岛海水入侵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最严重,由于采取控制开采滨海地带地下水资源措施,90年代相对稳定。

青岛市海水入侵总面积为159.64km2,占青岛市总面积的2%左右,主要是在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滨海地带,如大沽河下游、白沙河—柳阳河下游、洋河下游、黄岛辛安等,因而危害极大。

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还会上升,将会对青岛市的发展构成重重危害。前已论述,第四纪末次冰期时,渤海以及黄河的海平面,比目前海平面要低百米以上,而在全新世暖期时(距今5千至7千年),海平面迅速上升,平均上升速度为0.02m/a。在21世纪,海平面可能由于温室效应而上升0.5~1m,21世纪末可能上升3m,有的人认为可达6m,这样将会对青岛的海港和滨海平地区的工农业都构造严重威胁。

在1880~1998年,全球温度变化有两个显著的增温期,1910~1942年全球温度上升0.4℃,1976~1998年全球温度上升了0.35℃。

1971~1975年,中国海平面从-3.9m上升到7.5m,上升了11.4m。

随着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风暴潮的灾害也将加剧。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在青岛今后的发展中,需考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影响。

此外,根据调查,青岛地区花岗岩体中x射线辐射水平基本上是正常的本底值,平均为9.36×10-8GY/h,人工放射性污染不明显,天然辐射为本底值。此外,在x射线辐射水平较高的燕山晚期花岗岩体上,全国x剂量率平均为6.2×10-8GY/h,山东省平均为(6~7)×10-8GY/h,偏高,但仍在天然辐射本底外辐射的变化范围内。

对青岛地区放射性地面核素(238U、232Th、40K)浓度的详细测量结果显示,238U浓度平均为28.60Bq/kg,略低于全国平均值33.0Bq/kg和全省平均值30.9Bq/kg。放射性232Th浓度平均为60.25Bq/kg,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41.0Bq/kg,是山东省平均值25.6Bq/kg的两倍多。放射性核素40K浓度平均值为1083Bq/kg,是全国平均值440Bq/kg和全省平均值599.2Bq/kg的两倍多。232Th放射性核素偏高与青岛-李村断裂带有关,而40K偏高与花岗岩体的钾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数值偏高,但未形成放射性核素高浓度背景区。

3.淄博市

淄博市面积有5938km2,人口442.44万(2005年)。淄博市处于鲁中南山地,主要有煤炭资源,石化工业、陶瓷工业发展较好。淄博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

(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淄博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4×108m3/a,2005年径流深约190mm,比2004年的220mm低,但高于多年平均值130mm。2005年,地下水资源量有10×108m3,总水资源量约有15.55×108m3/a,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只有16×108m3/a左右,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也有7×108m3/a左右。因此,对淄博市的水资源而言,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岩溶水资源,还是主要的。据水利部门计算,2005年除了排入地表、为地表水重复计算量以外,淄博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只有5.38×108m3/a。应当从地下岩溶水资源量有10×108m3/a这个数据,考虑其合理的开发利用问题。

2005年,淄博市供水也是以地下水为主,全市全年供水10.2×108m3/a,其中地下水占2/3。目前,淄博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近于极限。以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108m3/a,2005年供水量10.2×108m3/a计,2005年供水占多年平均水量的63%。从上下游生态需求上看,不能再增大开发量。通过地下调蓄,及增加利用雨水资源和地下水库储集量(前已论述),以应对旱年对水资源的需求。

淄博市评价污染河段长148.8km,超标率为100%。据环保部门调查,淄博地区3个水库,非汛期时水质为Ⅵ类水。

从目前水质情况看,淄博地区地下水质以Ⅰ—Ⅲ类为主,平原区有895km2为Ⅳ类(表52)。淄博市炼油化工厂,曾引起当地的地下水污染,后经处理,情况有些好转。张店污水处理厂可进行17×104t/a污水的三级处理。

表52 淄博地区地下水水质类型统计 单位:km2

淄博市还存在超采地下水的问题。

淄博—潍坊采区地下水漏斗,分布于沂蒙山北翼冲洪积平原,自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东至潍坊市东昌平县卜庄,涉及滨州、东营、淄博、潍坊4市,总面积42891km2。淄博—潍坊地下水超采等值区划见图28。

地下水漏斗区位于孝妇河、淄河、潍河、弥河、白浪河及其冲洪积扇上,含水砂层厚度大于10m,有砾石—细砂层变化,单井涌水量达500~1000m3/d,有的地带可大于3000m3/d。

由于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最大埋深达40m,滨海地带也出现海水入侵,海水入侵区面积达482km2

(2)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

2000年淄博市开采固、液、气矿产资源的矿业产值达16.47亿元,排在以油气为主的东营市和以固体矿为主的烟台市之后,位列山东半岛地区的第三。2004年,矿产产值达31.94亿元,仍居第三位。

淄博煤田、坊子煤田和龙口煤田,矿区塌陷面积已达42.113km2,塌陷中心深达0.1~12m,淄博和坊子煤矿的复垦率达84.0%~99.3%,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淄博黑旺铁矿朱崖矿区庙子采空区,塌陷面长达310m,宽8~12m,深6~8m,曾陷入12家民房。今后这个铁矿区的塌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图28 淄博—潍坊地下水位超采等值区分图(据山东省地质环境检测院)

4.其他城市

其他几个城市,也都存在着重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东营,存在海水入侵、水资源不足、与存在有地下水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黄河变迁与风暴潮危害。

烟台,主要有海水入侵、风暴潮及地质灾害。

威海,存在海水入侵、地震灾害威胁及风暴潮灾害。

莱州湾南岸,风暴潮的危害会更加严重,特别是今后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东营、烟台、威海3市,都会构成严重的危害。

2005年8月9日“麦莎”台风在大连旅顺口两次登陆。为应对台风灾害,山东省主要在莱州湾南岸转移人口5.6万(图29)。今后这种情况还会加剧,结合威海的地震活动,渤海及黄海产生地震-风暴潮的灾害是需要有力地防范的。虽然2005年山东沿海城市的台风及风暴潮没有造成大损失,但这种危险性是不可忽视的。

日照、潍坊,也都存在水资源的问题。日照的海水入侵,潍坊的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的大漏斗,以及今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都需要很好地考虑应对措施。

图29 2005年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登陆地点和受灾区分布(台湾资料暂缺)(据国家减灾委公报,2006)

8. 通化市东风县土地局基准地价表

省,市名称(已满)
117个自治县,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845个市辖区,374个县级市,1470个县,49旗,3自治旗,森林面积?特区。在
省,市,县名称:

市政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丰台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
县:密云县延庆县

设区的市级天津:天津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河北区,南开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
县: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
石家庄市新华区:市辖区长安区,裕华区,桥东区井陉矿区正定县,栾城县邓县,深泽县,高邑县,寿县赞皇县的精神,平山县元氏县赵县新乐,无极县,晋州市,辛集市,藁城市,鹿泉市西井陉
鲁南地区古冶区,丰润区唐山市开平市丰南,滦县,滦南县音乐吗?亭
区,迁安市海港区山海关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
丛台邯郸市,邯郸市,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遵化市,复兴区市邯山区峰峰矿区临漳县成安县,涉县,磁县飞,大名县,许广平县,永年县馆陶县,邱县鸡泽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
临城县,邢台市山?? ?县柏乡县,市,河东区,城市西部地区的市,市辖区,邢台县,南和县,隆尧县任县宁津县巨鹿新河县广宗县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沙河
台北地方法院,望都,保定南市区,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满城县设区的市,徐水县,定兴县涞源县城郡县曲阳县唐县高阳文登市,荣成市,黟县顺平博野,蠡县,雄县,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城市花园面积:市辖区桥东区宣化区张家口市康保县尚义县,张北县,宣化县,沽源县,蔚县,阳原县,明智的县,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西
承德市,双桥区,承德双滦鹰手营子煤矿,滦平县隆化县,平泉县,兴隆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河北省,河北沧州市,省会城市?市市分为区的市,市辖区,绿色县,新华区,运河县,砚山县,沧县海星苏宁南皮县吴桥县献县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孟村回族自治县
廊坊市安次固安,霸州城区光阳,三河市,永清县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文安县区市,武义县武城县金县,平谷区,县阜城县衡水市桃城区枣强县
建立一个冀州,饶阳,深圳市BR />
陕西
太原市小店区迎泽杏花岭区尖草坪区,晋源区,万柏林娄烦县,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的
城市的区分为区,市城市矿山在大同南郊区,新荣,阳高平顺广灵县天镇县灵丘的李长治市在城市的郊区,屯留县五乡治襄垣县,壶关县,左云县大同县,浑源县
设区的市级矿山阳泉郊区平定县盂县的
县,沁县,沁源市鹿城区,温州市辖区,
晋城市沁水县:市辖区阳城县灵川县泽州县高平 />朔州市:市辖区,右玉县,山阴县,朔城区平鲁区,怀仁县,应县
旗县市平遥县,山西省太谷县昔阳县,寿阳县,灵石县,介休市,晋中市,榆次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
临猗县闻喜县运城市盐湖区,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万荣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研究,河津市市区<BR /繁峙县忻州市五寨宁武,静乐,神池,代县,市辖区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岢岚县河曲县保罗德国偏关原平
临汾市尧都区曲沃县襄汾县,临汾市,翼城县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福山县大宁,吉县,乡宁县,汾西蒲县,侯马,隰县永和县
市辖区离石文水县交城县兴县石楼临县柳林县,吕梁市方山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县,宜兰县,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城市,城市的穆斯林在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BR />包头市:城市的司法管辖权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石白云矿水九原旗,达尔罕茂联合旗,固阳县土默特
区。乌海市,乌达区,海南区海勃湾
市辖区吗?武汉市洪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Kelaqinqi宁敖汉旗
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BR /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
阿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市海拉尔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 - 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新右旗,满洲里吗?它吗?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满足城市埃尔金根河
磴口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
乌兰巴托的CHAB区临河:济宁市卓资县,商都县,区,县,婺源县区,右翼前旗兴和县凉城县察哈尔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丰镇
兴安盟乌兰浩特阿尔山科尔沁旗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吴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考斯比的额济纳旗

辽宁省BR /和平区,沉阳市,沉河区,沉阳市大东区,沉阳市皇姑区,铁西区,于洪区,苏家屯区东陵区新城子区,法库县,康平县,辽宁省新民市
>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市沙河口区,金州区,旅顺口区长海县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区分为地区和直辖市山市西岗区
,泰安市,沉阳市铁西区,鞍山市铁东立山岫岩满族自治县潜山县,海城市
抚顺市辖区新抚区东洲区旺角花区顺城区抚顺县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
区坪山新区,本溪市,明山区,湖区,南芬区桓仁满族自治县县,丹东市元宝,本溪满族自治县
复兴镇安满族自治县东港,凤凰城
在市区的市,市辖区,太和区,锦州市古塔区,凌河凌海北宁黑山义县组
营口市分为区站西大石桥市鲅鱼圈老边盖州
的阜新市辖区海州区,太平区,细河区彰武县清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BR />圣白塔,辽阳市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辽阳县灯塔
盘锦市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县绕组BR />铁岭市,铁岭市,清河区设区的市,县西峰昌图县调兵山市开元
双塔区,建平县喀喇沁左派分子的分子分子分子蒙古族自治县北票市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朝阳县,辽宁省凌源市
绥中日出波县,葫芦岛市,辽宁省,辽宁省,吉林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兴城,建昌县

长春市宽城区,南关,朝阳区,位于9个市,绿园区双阳区农安,榆树,德惠市,
昌邑区,丰满区舒兰市,龙潭区船营区,桦甸市,蛟河市辖区市,永吉县盘石的<BR /沉阳市铁西区沉阳市四平市辖区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双辽市铁东区
辽源市:市辖区,龙山路东阿县东辽县
通化市:市辉南县面积东昌区住之江区,通化市柳河县,吉安2万江区梅河口市
8区市靖宇县,白山市白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临江市,江源县抚松县
前宁江宋平原县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干安县,扶余县县
白城市通榆县,洮南市洮北镇赉,大安市分为区,市
龙井市龙市,安图县汪清县,敦化,珲春,图们市延吉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道里区香坊,南岗区道外区,东丽,在电子山寨宜兰县,北派创始人,呼兰区,县,宾县,巴彦花木兰,通河,长寿都市尚志五常市面积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铁锋区龙沙,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碾子山区部落地区龙江依安县
鹤岗甘广播宽扎山克,东百泉,讷河市梅里斯达斡尔族的
恒山区的市分为区鸡西市梨树区鸡冠区滴道,城子马山密山,虎林市,鸡东县,扶余县,泰勒水平的县,阳光明媚的工人和农民,兴安区,南山区,东山区兴山区萝北县补贴
双鸭山市尖山区,宝山区,岭东区,四方台,蓟县的友谊县宝清饶河
大庆市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市林甸县肇州县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红岗区,大同区,
伊春市伊春区:市辖区,南岔友好西林区翠峦区新青美溪金山屯区?? ?五营,红星岭县铁力市乌马河汤旺河乌伊岭家庭
佳木斯市前进东风市辖区永红阳光明媚的南郊区同江市富锦市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
勃利七台河市新兴区桃山茄子河
爱民区,牡丹江市,区,阳明区,分为区,市西安东安区东宁县林口县绥芬河市海林宁安穆棱
黑河市孙吴县,北安市,五大连池地区的爱辉区嫩江县逊克
绥化市望奎县,青冈县青肇东市绥棱县安达海伦,明水
大兴安岭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

/>黄埔:兰溪市北林区,卢湾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闸北区,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南汇区,奉贤区,上海青浦区< /县:崇明县

江苏
南京: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白下区关雨花台,栖霞区,秦淮区,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
崇安区无锡市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无锡市,宜兴市,江阴市在
新沂市,邳州市,县沛县铜山县,鼓楼区,九里遂宁市
徐州市贾汪区天宁区钟楼区常州市武进区,云龙区,泉山区,常州,金坛,溧阳市戚墅堰北
沧浪区,金阊区虎丘苏州市平江区,吴中区,苏州市相城区,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吴江,太仓市分为区,市
海安县,区,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东,如皋,通州,启东,海门
连云区,海州区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江苏省,清河区,淮安市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 ? ? ?
盐城亭盐湖区,盱眙县金湖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射阳县建湖东站,大丰市分为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中央政府
仪征地区,扬州市,江苏省宝应县,广陵区邗江区,高邮,江都郊区
京口区润州丹阳市,镇江市,句容市,扬中
海陵区姜堰市,泰州市,兴化市,泰兴市,靖江市,港
宿迁市沭阳县,泗阳县宿豫泗洪

在杭州江干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余杭区,森林,建德市,富阳市,桐庐县,淳安县,西湖区,“一城
海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宁海象山县,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
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温州市,温州市龙湾区,温州市,温州市瓯海区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瑞安乐清
嘉兴,嘉兴地区,嘉善县,海盐县,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
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湖州五星海星安吉县,
城市嵊州,新昌,绍兴市,诸暨市上虞市,绍兴县,
金华市辖区婺城区金东区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
区,永康市文明县柯城区衢州市,江山市,常山县龙游
区,普陀区,舟山市,岱山县嵊泗县在
市中心台州黄岩,台州,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天台县,三门县,玉环县,台州市,温岭市,浙江省,仙居县,临海
莲都区丽水市,缙云县,青田县,庆元县,龙泉市静宁县遂昌松阳云,县城市

安徽
合肥瑶海,蜀山,包河长,大学城区域庐阳县肥东县肥西县
马塘区的市,市辖区,芜湖市,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镜湖区九江无驱?
淮河蚌埠市龙子湖蚌山区,禹会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区
大通在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公山,潘集区凤台县面积?
马山市市,花山区金家庄区,雨山区当涂县县
淮北:香山区,烈山区遂溪县潜山县杜集
铜陵市铜官山的狮山郊区,铜陵县
机盎司,太湖县,望江县,岳西县,宿松县,安庆市市,市辖区,郊区
屯溪区,黄山市休宁县,祁门县,黟县
滁州市,怀宁枞阳区琅琊南谯安全辣椒和定远,凤阳县,天长市明光
阜阳市,桐城市市辖区周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太和县颍上县界首市,阜南县
灵璧,泗县,苏州市砀山县的市辖区埇桥区萧县
庐江县,
六安市设区的市级,巢湖市居巢区,无为县,含山县,和县,晋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县金寨县,霍山县
谯城区涡阳县蒙城亳州市利辛县
池州:价格昂贵市区呢?池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大都市区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绩溪县,泾县,旌德县宁国市

福建:福州,市辖区鼓楼区宣布,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闽侯县,市长晋安区,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乐城
,思明区,厦门市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
市辖区,莆田市,涵江区,秀屿区仙游县鲤城区,
三明市,三元区明溪县清流县,市梅列区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设区的市级乐县,泰宁县建宁县永安市
漳州市龙文区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东山县大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海市
延平,沙县南平建瓯建阳松溪县顺昌县,浦城县,政和县,武夷山市,邵武市WINNER分为区,市
永定县,龙岩市新罗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漳平市辖区
霞浦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福鼎市,古田县,屏南县宁德市蕉城区福安

江西
南昌西湖区:市辖区东湖青云谱区,湾里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青山湖安义县
景德镇市昌江珠山浮梁县,乐平市,
芦溪县,安源区,萍乡市湘东
区修水县,九江市庐山区莲花县上栗县旬阳市婺城区永修县德“?县星县,湖口县,都昌县,瑞昌市,彭泽县
新余市渝水区分宜余江县贵溪市,鹰潭市,西湖区下月

崇义县吉安市,江西省大余县,全南县,宁都县,于都县Hichang九江县章贡区,赣州市区上游寻乌县,信丰县,兴国县,陇南市,安远县,南丰县,石城县瑞金市,南康市
舟曲清远市区区,吉安县吉水峡江新干县,泰和县,遂川000腌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新城区,新城区
,宜春市万载县,宜丰县,靖安县,原州区奉县铜鼓县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市,区,政治
抚州市东乡县,临四川,南城,崇仁县,黎川县,南丰县乐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广场,设区的市级
广丰,铅山县,上饶市,区,玉山县,上饶市信州区,鄱阳我干县万年县,横峰县,弋阳县,婺源县德兴市

</市天桥,山东省历城,长清平阴县济阳商河,章丘市济南市槐荫区,历下区
李沧区: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崂山区,青岛市黄岛区,城阳区,青岛,胶州,即墨平度市胶南市莱西市面积的
周村区,淄博市淄川区张店区,区,博山区,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沂源县的 BR />枣庄市山亭区滕州市区域薛城台儿庄
设区的市级,峄城区,东营市,山东省,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东营区,东营市河口利津县</牟平区,福山区,烟台市莱山区,长岛县,莱州市,莱阳市,龙口市,蓬莱市,栖霞市,招远市
海阳市,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潍坊市寒亭区,临朐县,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高密市安丘市昌邑市
分为区,市坊子区,济宁市奎文它吗?泗水县,梁山县,巍山县汶上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曲阜市,邹城市,兖州市
区泰安市,山东省泰山区岱岳区宁阳东平泰国新城市肥城市
威海地区环翠区,荣成市,文登,乳山
莒县,五莲县,岚山区,日照市东港区:设区的市级
钢城
市辖区莱文,河东区,临沂市,山东省莱芜市,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区,兰山区罗庄区委区沂南县郯城县沂水县苍山县费县邑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
平原县,庆云县,德州,武县,得克萨斯州,在临邑县,陵县宁津县齐河县夏津县乐陵市禹城市被划分为城市行政区
阳谷县,山东聊城,山东省冠县,莘县茌平高唐东阿县临清市市辖区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好处县,山东省,中国,省,市,市辖区,阳信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
牡丹区,菏泽市,山东省,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定陶县,曹县,单县成武县东明市政

河南省
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块,密西沙加,蟒山歌曲妈妈县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登封市,市辖区/>南门龙亭顺河鼓楼区祁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的郊区
吉利孟津县新华区,平顶山市,涧西区洛阳市西工区瀍河,洛龙区,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弋阳县,伊川县偃师
老城区:市辖区,守护者?东银都文峰区,安阳市北关区,龙安区,安阳液显鲁山县,宝丰县,郏县,舞钢市汝州市石龙区,湛河区
县唐寅滑县内黄县林州市</区,鹤壁市山城区,
鹤山区淇滨区浚县淇县新乡市红旗丰泉牧野区新乡县,获嘉县元阳县扩展封丘县,长垣县,辉县市,卫辉市渭滨区焦作市市辖区解放区,中站区修武县马村三洋博爱县武陟县温县济源市沁阳市孟州市
濮阳市,濮阳市,华龙区,县的辖区范县台前县县,清丰县,南BR /市,市辖区,魏都区,许昌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
区?盐埕区昭陵区源汇区,漯河市舞阳县临颍县
三门峡市渑池县西湖区的
卧龙区,南阳市,西峡县镇地区莞城淅川县,南召县方城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桐柏县,社旗县,唐河县
商丘市,灵宝市,卢氏县义马市,陕县区遂宁市梁园区商丘市睢阳区民权县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座城市
池河信阳市商城县淮滨县,潢川县,罗山县,光山县,固始县西</周口市:市辖区川汇区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沉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襄城
驻马店市西平区平桥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遂平县新蔡县

湖北省
洪山区武汉市武昌区,青山区,汉阳区,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市乔口,东,东,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市新洲区
黄时铁山着陆区的城市Huangshigang Xiseshanqu大冶阳新县
在海湾地区,该地区的黄陂区?重庆市云阳县,重庆市,重庆市房县竹山竹溪县,郧西县,十堰市茅箭区,丹江口
城市:点军伍家岗区,小婷区宜昌市夷陵区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当阳市襄樊市,枝江市枣阳市襄城区樊城区向阳路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西岭
鄂州市?在
梁子湖华融E区,沙洋县,京山县辖钟祥市,东宝,掇刀区,设区的市级
,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市,安陆市 />汉川市沙市区,荆州市,荆州区,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石首市,洪湖松滋
观澜黄州风县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吴邦国市,市辖区,红安县
,咸宁市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嘉鱼县赤壁
随州广水市地区所有地区巴东县,恩施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
直属的省级行政单元: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神农架林区

湖南省
长沙:长沙市芙蓉区,长沙市天心区,岳麓,开福区,雨花市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株?岛市芦淞区,天元区,株洲县,区,市,山楂攸县茶陵县鄢陵县,醴陵
湘潭市雨湖区,湘潭县,湘乡市岳塘区市,韶山 - <BR /衡阳市珠晖区蒸湘南岳,石鼓衡阳市雁峰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市,祁东县,常宁市,
邵阳市双长清区,北塔区邵东县大祥隆回县步苗族自治县县邵:城市县,邵阳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舞钢
岳阳楼,君山区,岳阳市,云溪,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平江县汨罗市临湘地区
常德市,安乡县,汉寿县石门,澧县,临澧县,桃园县,津市市,市武陵地区分为
张家界市
县南区的市,永定区,区的慈利县桑植县桃江县安化县沅江市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
宜章县永兴临武县桂东县,桂阳县县嘉禾县安仁资兴市,汝城县,郴州市苏仙区,北湖区
永州祁阳县设区,市的芝山冷水滩双牌县道县江永县宁远县岚山新的大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怀化市鹤城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县面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洪江市
双峰县,娄底市娄星区,涟源市,新化县,冷水江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

广州:广东省,市辖区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芳村区,白云区,番禺区区,黄埔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学
韶关市曲江区,武江区,镇江新区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的奶源,县新丰乐昌市南雄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深圳市盐田区的市,市辖区,
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珠海市,珠海市斗门区,金海湾
金平,濠江区,朝阳湖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潮南区,南澳县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三水,顺德,佛山市高明区
江海区,新会区,江门市,鹤山市市,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辖区
湛江市雷州,吴川市,遂溪县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廉江市徐闻县
电白县茂名市,高州市江苏省新沂市面积;茂南区茂港区区区委区区委区
肇庆市:市辖区端州区鼎湖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市四会市
,惠州市,惠阳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在梅县,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兴宁市梅江
海丰县,陆河县,汕尾市:城市,区,市,陆丰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城县市场参与者龙川连平和平东源
阳西县阳东县,阳江市阳春区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

重庆
/ >>

。 。 。 。 。

9. 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实例

一、地质灾害概况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减灾防灾预案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对策 四、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落实为切实做好200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精神,特编制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概况 我市地处鲁中山区北侧,山区与平原交接地带,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地质构造复杂,黄河横贯全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岩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分为易发区和危险区。易发区包括历城区西营、柳埠、高而、彩石、王舍人等乡镇的27个崩塌易发区、6处滑坡易发区、11个泥石流易发区和市区东郊1个地裂缝易发区。危险区包括历下区燕翅山崩塌和滑坡、历城区西营镇林枝滑坡、历城区西营镇阁老滑坡、历城区西营镇积米峪滑坡、历城区彩石镇西岭后滑坡、历城区柳埠镇杜家村滑坡、长清区张夏镇梨枣峪滑坡、章丘市垛庄镇上射垛泥石流、历城区西营镇八十崖村泥石流、槐荫区济南第二粮库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缝。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减灾防灾预案 (一)滑坡危险区防灾预案 1.地质灾害现状。山体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近年共发生滑坡18处,其中7处滑坡被划为危险区。 历下区燕翅山崩塌和滑坡:燕翅山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政府驻地南部,姚家镇姚家村西南,东经117°04′15″—117°04′29″,北纬36°39′31″—36°39′40″山体呈北东—南西向。占地面积约0.28km2,海拔高程198m,相对高差80多米。 燕翅山地貌类型属剥蚀残丘。主要岩性为:奥陶系石灰岩和燕山期侵入的闪长岩,山麓地带堆积第四系坡残积物和近期人工堆积的杂填土。山体上部为奥陶系石灰岩,闪长岩则以岩床的形式隐伏于石灰岩之下。在奥陶系石灰岩与闪长岩交接带附近富集有矽卡岩型铁矿矿床。奥陶系灰岩受火成岩侵入的影响,岩层产状较为凌乱,总体岩层走向为250°,倾向340°,倾角34°—37°。在砚泉的东侧发育有一条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正断层。 由于历史上采矿削坡等人为活动,1998年2月山体局部发生崩塌。目前山体西北侧已形成滑塌体,滑塌体滑向320°,所处的山坡坡角37°,前缘扇面宽340m、扇面平均宽度210m、垂直高度67m、从前缘到后缘的水平距离88.9m、滑动距离0.45—1.3m,体积约21.10万方。滑塌体前、后缘与滑塌体内已出现18条宽度不等的山体裂缝,其中:3条主裂缝长40—210m,裂缝最大宽度1.6m,最大可见深度9.4m。由于人工开挖山体坡角,在山体北、西、南3面均形成了临空面(即:陡崖),山体北侧高度40m、西侧21m,南侧(窑头小学及西侧民房(二层楼)的北部)9.1m。临空面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破碎。山体周围5处矿渣、生活及建筑垃圾堆,构成不稳定边坡(其中:1号位于砚泉东,2号位于1号南邻,3号位于姚家小学西南,4号位于窑头小学北,5号位于省高检院东),边坡坡度34°—37°,边坡高度12—26m不等。 受滑塌体与渣体滑坡威胁的单位有姚家村、窑头村、警官学校、市城管局宿舍楼、省高检院、省航空大厦和历下区建委宿舍共涉及住户210户,1225人。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下区姚家镇政府。 历城区西营镇林枝滑坡:位于林枝村东,东经117°1′4″,北纬36°30′43″,滑坡体由太古界变质岩风化残坡积层组成,地形坡角42°。滑体后缘裂缝宽23cm,长约32m,走向NE48°,滑向SW240°,滑距0.40m。滑体长50m,宽52m,厚度20m,总体积约5万m3。滑体前缘居民2户,共计7人。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西营镇政府。 历城区西营镇阁老滑坡:位于历城区西营阁老村东南,东经117°3′41″—117°3′46″,北纬36°28′6″,滑体长370m,宽300m,厚度88m,总体积约880万m3。滑坡滑动面大于30°动力以牵引式为主,滑动速度慢。初滑时间为1940年前后,当时滑坡后裂缝仅1m,到2001年4月已扩展至17.9m,平均扩展速度为0.26m炖a。滑体前缘居民17户,共计69人。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西营镇政府。历城区西营镇积米峪滑坡:位于历城区西营镇积米峪村,滑坡体倾向北东,倾角35°,前沿滑距4.2m,滑坡体总体积30万m3,首次滑动造成5间民房不同程度的破坏,受滑坡威胁的居民进行了搬迁避让,现阶段滑坡仍不稳定。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西营镇人民政府。 历城区彩石乡西岭后滑坡:位于东经117°16′13″,北纬36°33′27″,滑坡体属变质岩风化坡,滑坡体总体积0.19万m3,受威胁居民3户,共计11人。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彩石乡人民政府。 历城区柳埠镇杜家庄滑坡:位于杜家庄村北路东,东经117°14′56″北纬36°23′17″,该滑坡体由寒武系张夏灰岩组成,裂隙发育,滑向285°,滑体倾角70°-80°,滑坡后缘裂缝31cm,可见深度1.4m,滑距0.7m,滑坡体南北长50m,东西宽5—15m,厚25—30m,总体积约1.38万m3。现在滑坡体前缘有居民1户5人,滑坡除威胁这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还直接威胁着进出村的行人及车辆安全。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柳埠镇人民政府。 长清区张夏镇梨枣峪滑坡:滑坡体分两个小滑坡,1号滑坡体长约30m、宽15m、厚5m、约0.225万m3,滑坡底面为寒武系徐庄组紫色页岩,滑坡体以较破碎的张夏鲕状灰岩为主,滑向北西。2号滑坡长约100m、宽约70m、厚度大于5m、约3.5万m3,滑坡体滑坡裂缝有内、外三条,呈三级滑坡台阶,后缘裂缝0.3一1.0m不等,滑坡方向南西。现阶段受滑坡威胁最严重的10户居民已搬迁,如滑坡突然下滑,还将有30亩土地(包括作物)被破坏。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长清区张夏镇人民政府。 2.滑坡致灾原因分析。滑坡发生在寒武系徐庄组、馒头组页岩山体及上覆张夏组石灰岩地层或变质岩体风化层,属顺坡切层滑坡。滑坡前缘均有居民挖山平地建房或因修道路开挖山坡,据测量,滑坡前缘垂直挖坡3一10m不等,导致边坡失稳产生拉张裂缝,降水随裂缝渗入岩体,软化页岩,裂缝逐渐延伸扩大,形成滑动面,在连续降雨或大暴雨之后,山体自重增大,岩体软化,沿润滑的滑动面下滑,产生滑坡。 此类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紧密相关,临坡挖坡建房、修路,破坏植被开垦是灾害产生的前提条件,岩体自身物理力学特性(风化、软弱夹层等)是灾害产生的内在原因,大气降水是灾害产生的诱导因素。 3.减灾防灾对策。一是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定人定时监测,雨季加密监测;二是由于各滑坡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地政府应迅速采取避让措施,以免造成危害;三是堵塞滑坡裂缝,在后缘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沿裂缝下渗;四是加强防灾教育,使受灾群众在灾害突发时掌握自救方法;五是对滑坡实施24小时值班监测,并在滑波前缘设明显警示牌,使过往行人、车辆等严加防范;六是在滑坡前缘堆石压脚,严禁在滑坡前缘取土;七是在滑坡适当地段进行减荷卸载,降低滑坡规模。 (二)泥石流危险区防灾预案 1.地质灾害现状。全市共发现13处泥石流隐患点,其中2处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区:章丘市垛庄镇上射垛泥石流危险区和历城区西营镇八十崖村泥石流危险区。 章丘市垛庄镇上射垛泥石流:位于垛庄水库上游射垛沟,沟底宽30一50m,多为杨、柳林或柴草堆积占据,沟坡为高陡的变质岩风化坡或残坡积物堆积坡,沟谷源头区低山环绕,构成一个近似封闭的汇水盆地,出口宽不足百米,下连深切谷(射垛沟),汇水面积约3km2,汇水区内大部分为砂砾质荒坡,西南隅为凿山工程弃渣堆积,该危险区直接威胁着沿沟上、中、下射垛村的安全。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章丘市垛庄镇政府。 历城区西营镇八十崖村泥石流:处于低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17°15′14″,北纬36°27′52″,地形坡度45°-52°,山势陡峭。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变质岩,岩体表面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残坡层厚度30厘米,局部厚度可达1米。由于村庄沿冲沟而建,房屋侵占河道严重,因此,该村仍存在泥石流隐患。目前该村受威胁居民14户,共58人,已基本搬迁完毕。 监测、预防责任单位:历城区西营镇政府。 2.致灾原因分析。泥石流一般在具备一定汇水、碎泥石物质、较大势能等条件下产生。如:章丘市垛庄镇上射垛村泥石流形成区为四面环山近似封闭的汇水盆地,在汇水面积3km2范围内仅有不足百米的出口,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场所条件;区内岩性为泰山群变质岩,岩石风化强烈,岩体破碎,植被稀少,且在西南隅为凿山工程弃渣堆积,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内地势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流提供强大的势能。上射垛泥石流潜在区强烈的地表径流,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强烈地表径流来源于暴雨。因此,该区若遇强的降水过程,将快速汇水至狭窄出口,产生泥石流。 3.减灾防灾对策。针对该泥石流形成条件应采取以下几点防治措施:一是对陡坡地段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对坡度较小地段可改坡田为梯田;二是在山坡截水,修筑分洪沟,支护易坍塌坡面;三是沿沟修建拦挡调节工程,延缓泥石流下泻速度或彻底阻挡泥石流前进;四是建立泥石流预防、监测体系,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警报系统,明确汛期值班人员,对泥石流产生时间、空间、强度进行预报,加强行政管理,形成抗灾、救灾、执法行政管理系统;五是对难以实施治理工程的泥石流危险区,采取必要避让措施。 (三)地裂缝危险区防灾预案 1.地质灾害现状。今年在我市发现1个地裂缝危险点:槐荫区济南第二粮库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缝危险区。 济南第二粮库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缝:位下济南市槐荫区槐荫街69—143号。该区域地裂缝开始于5月中旬,到目前为止,济南第二粮库及附近居民房共计发现120处裂缝(其中济南第二粮库约100多处,附近居民房有20余处)。所有裂缝的开裂状态均为斜裂,呈雁行式平行排列,裂缝长1—6m不等,宽度在0.1—7.5cm,倾角60°左右。 2.致灾原因分析。在济南第二粮库的东北邻方向,有一处建筑施工工地,在基础施工中,经济南水务局批准施工了20个降水井配合降水,5月13日开始降水,60日完成,总降水量24万方。据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局部地段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致。 3.减灾防灾对策。针对粮库及居民房开裂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几点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房屋裂缝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在汛期要加密观测;二是在济南第二粮库院内进行第四系地下水的系统水位观测;三是做好人员避让及粮食的移仓工作;四是尽快对所涉及区域(槐荫街69—143号)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裂缝地质灾害进行勘察论证。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对策 (一)以崩、滑、流为主的地质灾害 1.基本情况及威胁对象。目前已发现历城区柳埠、西营、高而、彩石4乡镇共45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居民166户,计652人。其中崩塌易发区27处,受威胁居民66户,计263人;滑坡易发区6处,受威胁居民23户,计94人;泥石流易发区11处,受威胁居民77户,计295人(详见附表)。该类地质灾害致灾地质条件已经具备,在汛期瞬时降水量较大及人为工程诱发条件下,有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2.预防措施。一是设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警示牌;二是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定人定时监测,雨季加密监测,发现险情及时上报;三是对小型崩塌、滑坡体实施人工排险;四是当地政府应迅速采取必要避让措施,将附近居民搬迁至安全地带,对于难以实施搬迁的,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好撤离计划。 (二)市区东郊地裂缝 1.灾害基本情况。1988年至1991年在济南市东郊陈家张马至冷水沟一线发生地裂缝,造成50间房屋破坏,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以上;1997年5月23日15时,历下区姚家镇贤文庄一民宅发生严重沉陷,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1999年以张马屯为中心,西起大辛庄—八间堡,南至工业南路,东到王舍人—裴家营一线,北到洪家园—孟家庄—西沙河,南北长8km,东西宽6km,面积约50km2范围内的4500余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受灾居民1100多户,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2.地质灾害致灾原因分析。该区是东郊水源地主要取水地段,日取水量达20万m3炖d以上。过量开采地下水使本区地下水位变化频繁且变幅较大,导致岩溶发育发展。另外,区内广泛分布有黄土,因其具湿陷性造成地基沉降,两者综合作用,是产生塌陷或地裂缝主要原因,致使大面积民房开裂。 3.减灾防灾对策。根据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应采取以下防灾措施:一是加强区内地下水动态监测,掌握水位动态变化规律;二是加强对灾害发生区的日常监测,包括房沿、路面裂缝、塌坑范围变化等,结合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三是调度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地下水位变幅;四是在灾害发生区进行工程建设时,要事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充分考虑岩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到以防为主,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落实 (一)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要依据本预案,结合本辖区地质灾害实际状况,抓紧制定具体的汛期地质灾害减灾防灾预案。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并层层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的监测和防治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 (二)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和灾害速报制度。要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建立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要指派专人监测,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 (三)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要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区和易发区跟踪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进行的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对已经修建的工程,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