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贴吧
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怎么样
要一个比较好的,他和北京这个地质大学是一样的,应该来说是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应该是非常好的,这种学校是可以满足我们的相关的要求的
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回顾与展望
虽然我不算老货,但是在贴吧的时间也说短不短了,从前的排骨小学弟也渐渐成为了学长。专老地大吧、属南吧会永远存在我们的心里,众多吧友对老吧都有着难以忘怀的感情,虽然现在贴吧环境已变,很多老货都不在了。。。曾经,有那么一个地方,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我们曾在那里欢乐过,悲伤过。。。每每想到这里,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很多时候,我们怀念的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地大吧终究是要向前发展的,衷心祝愿新地大吧越做越好,线下活动越来越多,能够继承老吧友的遗志。除了吧聚等活动外,还可以举办更多的线上活动,依然继承老吧的优良传统。
Ⅲ 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那个好
大学和专业哪个更重要,个人认为还是大学更更要点,大学会跟着你一辈子,以回后人们时常会问你答哪个学校毕业的,至于专业只要不是很坑爹,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便是牛校的坑爹专业把你录取了大学还是有机会转专业的。武汉大学时985 ,地大只是211,谁厉害就不用说了,地大其实地学及其服务的相关工程类 专业最强,你要是去地大学地学,放弃 武大倒是讲的通,跑地大学环境专业就有点不值了。
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不好
非常好
地质学科名校
东邻华中科技大学
南靠武汉鲁巷光谷
西靠东湖
学校氛围也很好
毕竟附近学校
华科是一流的学府
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前世今生
由于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网络申请并成立。南望山吧继承了老吧的功能,成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成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会员数也是在这一时间内得到激增。虽然可可怪、西区小树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遗憾的是,南望山吧还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创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经过众吧友的努力,大量宣传,终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并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之中。吧聚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大量发展起来,喝奶茶、三国杀、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动逐渐兴盛,午夜感情贴也成为了一项优良传统,直播贴也更多了。在历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终于越办越好,成为了比侏罗纪更为知名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络贴吧也在此期间改版,由会员制改为等级头衔制,虽然水货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适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组织下,足球赛、华师联谊等大型活动也成功得以举办,南望山吧吧友与武汉其他高校吧友联系也愈加紧密。
终于,南望山吧也要离我们而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于搬入贴吧的名字是中国地质大学吧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可是,最终还是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老中国地质大学吧了。成立之初,贴吧面临严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复,现在精品数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贴里翻,新贴吧成立后不久便发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继承了南望山吧的会员,截止至2012年10月,会员已接近一万五千。地大吧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热情不减当年。每天吧内都有众多吧友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教授
作为马院同学,来回答一下我接触过的地大优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个门类的文科老师基本集中在马院哦~)
严世雄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伦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造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师非常的和善,对同学总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疑惑,严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勇于和他交流。他还提倡学生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进步。可以说,他手下的学生总是能从他那儿获益良多。
Ⅶ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全国排名
楼上说的39是把武汉和北京的加起来算作一所学校排的。但现在北京和武汉已经基本上分开了。单说武汉地大的话,这几年60-70之间吧,综合实力。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地质相关的专业是其他学校很难望其项背的。
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友情贴吧
华中师范大学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吧
武汉工程大学吧
中国矿业大学吧
华中科技大学吧
Ⅸ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好吗
是个很好的学校
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什么水平值得报考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报考,特别是地质专业全国第一。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