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学精品课程

工程地质学精品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01 22:21:39

Ⅰ 考研复试,求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 视频教程,由于我是跨专业,所以很需要,网上很多视频看不了啊,

到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的网站主页。精品课程里面就有的。不用到什么论坛,论坛上好多不能用

Ⅱ 王洪兴是谁

王洪兴,男,1957年11月12日生,博士,教授。1978年2月进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地化专业学习内,1982年1月毕业,获理容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2年获矿物学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系工作,1999年获地质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共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科研项目2项,以技术负责完成5项,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28 篇),目前有6篇EI光盘版收录(第一作者),1篇被CA收录(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教学论文3篇(第一作者),发表译文6篇。教授的课程有: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概论、岩土工程勘察、专业英语(本科生和研究生)、环境地质学、系统科学概论。主要研究方向:岩土体的稳定性和岩石力学的应用。

Ⅲ 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学概论 最新是用得那个版本

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唐辉明写的,网站上有他们的精品课程,你看看,东西都在上面呢!

Ⅳ 地大构造地质学课件(朱志澄)

请参考地大精品课程网站

Ⅳ 黄雨的荣誉奖励

(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
(2) 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年
(3)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10年
(4) 首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12年
(5) 上海市育才奖,2012年
(6)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导师,2012年
(7)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导师,2011年
(8)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导师,2010年
(9)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导师,2009年
(10)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灾后重建规划),2010年
(11)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
(1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0年
(13)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
(1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
(15) 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2009 年
(16) 上海市精品课程《工程地质学》,2006年
(17) 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
(18) 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2004年
(19) 同济大学青年文明号,2011年
(20) 同济大学苏邦俊奖励金一等奖,2011年
(21)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2010年
(22) 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二等奖,2009年
(23) 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优胜奖,2008年
(24)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5年
(25) 同济大学晨兴奖励金,2002年
(26) 同济大学优秀班主任,2000年
主要研究方向
(1)地质灾害防控
(2)软土工程地质
(3)地震工程地质 (部分)
(1) 黄 清: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8
(2) 黄 清: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
(3) 郝 亮: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周子舟: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周子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
(6) 周子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0
(7) 江席苗:光华研究生人才培养基金,2011
(8) 李光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9
(9) 李光辉: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 金晨:同济大学第三届“学术先锋”,2009
(11) 金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9
(12) 金 晨: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硕士学位论文),2012
(13) 卞国强: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10
(14) 卞国强: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1
(15) 郑 虎: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9
(16) 郑 虎: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1
(17) 张卫杰:国家软件著作权,2011
(18) 戴自立:国家软件著作权,2011
(19) 李景琳: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11
(20) 李景琳: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1
(21) 毛无卫: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1
(22) 毛无卫: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11
(23) 戴自立: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2
(24) 成花林: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012 近年来承担及完成国家、省部、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部分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汶川地震中地基基础破坏形式调查研究(负责)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液化后土体流动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负责)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重力环境下岩土颗粒流动性态研究(负责)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液化土层中桩的破坏机理研究(负责)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陆地观测卫星影像的地震触发滑坡运动过程研究(负责)
[6] 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填埋体失稳流滑灾害评估与控制方法(负责)
[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城市地质环境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负责)
[8] 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减灾、重建家园”科研基金(负责)
[9]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砂土地震液化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负责)
[10]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供水管网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负责)
[11]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城市地下水应急供应战略及关键技术研究(负责)
[12]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浅层地下水回灌与地面沉降控制机理研究(负责)
[13] 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液化防治技术研究---现场、室内试验研究课题(负责)
[1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地震液化时桩的屈曲机理研究(负责)
[1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开发项目:龙穴造船基地吹填场地真空预压及深层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负责)
[16]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吊车荷载作用下厂房地基的沉降规律研究(负责)
[17] 日本株式会社泰克诺索尔上海代表处:中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现状及与日本比较(负责)

Ⅵ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的院系贡献

学院建设有优质教学和科研平台。采矿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学科为回河北省重点答学科。拥有“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山市矿业开采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唐山市新型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河北省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教学团队”、“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有“采矿学”、“选矿学”、“测绘工程”、“工程地质学”、“系统工程基础”、“矿井通风与安全”等六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致力于学科前沿和矿山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完成百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攻关课题,在露天转地下开采、难选矿的选取分离、煤矿瓦斯防治、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学院与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首钢矿业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等许多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科研究经费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为河北省及全国矿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Ⅶ 地质工程专业具体干什么都学哪些课程

以下是兰州大学地质工程教学计划,由于各学校办学特色不同,所以各学校也有所不同!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基础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二)主干课程
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勘察
(三)特色课程
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程、地球物理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总学分170学分。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必修 56 33.1 1062 34.1
指选 0 0.0 0 0.0
专业类基础课 必修 25 14.5 450 14.5
专业课 必修 19 11.0 342 10.9
指选 24 14.0 432 13.9
任选 23 13.4 414 13.3
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 必修 25 14.0 414 13.3
合 计 172
100
3114 100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 2 36 1
2 法律基础 2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54 6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6 6
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6 7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54 7
7 形式与政策 1 自学,全校统考
8 大学英语 16 288 1,2,3,4
9 体育 4 144 1,2,3,4
10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54 1
11 高等数学 12 216 1,2
12 线性代数 3 54 1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4 3
小计
(二)专业类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地球科学概论 4 72 1
2 工程制图 3 54 2
3 工程化学 4 72 2
4 工程力学 5 90 2
5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72 3
6 Fortran程序设计 2 36 3 1-17周
7 工程测量学 3 54 4 1-14周
小计 25
450

(三)专业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构造地质学 3 54 3
2 工程岩土学 2 36 4 1-6周
3 土力学 3 54 4 7-16周
4 岩体力学 4 72 5
5 工程地质勘察 3 54 5 11-20周
6 工程地质学原理 4 72 6 1-14周
小计 19
342

(四)指定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54 3
2 地基基础工程 3 54 5
3 边坡工程 3 54 6 1-14周
4 地下工程 3 54 6 1-14周
A6 结构力学 3 54 3
A7 弹塑性力学 3 54 3
A8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3 54 4 1-14周
A9 工程渗流力学 3 54 5
B6 数学物理方法 3 54 3
B7 地球物理学原理 3 54 3
B8 VC++(含实习) 3 54 4 1-14周
B9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3 54 5
小计 24 432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1 1
2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1 1周 2 20-20周
3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3 3周 4 18-20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4 4周 6 17-20周
5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10 7,8
6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和实习 0.5 18 1
7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1 36 3 1-17周
8 工程力学实验 0.5 18 2
9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0.5 18 3
10 工程测量实习 1 1周 4 16-16周
11 土工实验 1 36 4 5-13周
12 岩体力学实验 1 36 5 5-13周
13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0.5 18 5 15-19周
小计 25
828
注:未计入随课程讲授进行的课间实验和实习。

(六)任意选修课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3学分,其中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跨学科(指学科门类,包括本学院力学和土木工程等)任选课6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遥感地质学 2 36 5 1-10周
2 土木工程概论 2 54 7 1-10周
3 地质灾害与防治 2 54 7 1-10周
4 道路工程 2 54 7 1-10周
5 矿业工程 2 54 7 8-14周
6 水利水电工程 2 54 7 1-10周
7 地震工程 2 36 8 3-8周
8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 2 54 8 3-11周
9 地理信息系统 2 36 8 3-11周
10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 2 54 8 1-11周
A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含课程设计) 2 54 4 1-14周
A12 工程建筑概论 2 54 5 1-14周
A13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 2 54 5 1-10周
A14 工程钻探与取样 2 36 6 1-14周
A15 环境岩土工程 2 54 6 1-10周
A16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 2 36 6 1-10周
A17 地质体改良 2 54 7 1-10周
A18 动力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
A19 环境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
A20 其它
B11 重磁电勘探 (含实习) 2 54 5
B12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 (含实习) 2 54 5
B13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2 36 6 8-14周
B14 放射性勘探 (含实习) 2 36 6 1-7周
B15 数字信号处理 2 54 6 1-15周
B16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2 54 7 1-16周
B17 混凝土无损检测 2 54 8 3-11周
B18 其它
小计 其它(根据当年就业形势,临时安排)

七、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
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类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任务相辅相成。
(一)课外活动
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外,学生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书画比赛、辩论赛及演讲赛、英语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 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展政治思想、爱国广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在高年级开展毕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结合各级野外实习,因时因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二)科研与生产的初步训练
(1) 广泛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系或研究所负责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和前沿科技讲座、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类学术活动,同时参加其它相关的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生产实践的工作程序、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
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未单独列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总量灵活掌握。
(四)教学实习时间与安排
(1) 实习时间及安排
工程测量综合实习:1周,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周,安排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最后一周进行;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周,安排在第二学年第4学期最后三周进行;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周,安排在第三常年第6学期最后四周进行;
地质工程毕业实习:因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本计划暂不列入。
(2) 排课要求
第2、4、6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做出相应调整(总学时不变),以保证野外实习正常进行。其中:
第2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9周末结束,第20周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第4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周为工程测量综合实习,第17~20周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第6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20周为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八、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
(一)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
以“地质工程”作为副修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按下列计划修学满学分(副修30学分、双学位50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可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副修证或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课 程 学 分
副 修 双学位
地球科学概论 4 4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4
构造地质学 3 3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3
工程岩土学 2 2
土力学 3 3
工程地质勘察 3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4 4
工程渗流力学 3 3
工程建筑概论 3 3
岩体力学 / 4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 3
地基基础工程 / 3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 8
合计 32 50

(二)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说明
(1) 对于副修地质工程专业或以地质工程为第二专业学位的学生,应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必要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规定学分。
(2) 授课时间、内容、要求均与地质工程专业相同,不另外单独安排。
(3) 若原专业已修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则免修相应课程,不计学分,不足学分从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选择。

九、其它有关说明
(一)本教学计划修订宗旨
针对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实际情况、地质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反馈信息,本着“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理念,在2004年“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修订而制订本教学计划,突出兰州大学地质工程学专业的特色。
与2004年教学计划相比,本教学计划在以下方面进行的修订。
(1) 注重工程地质学基础,主要反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修正与更新、部分课程名称的更改与相应教学内容的变更、增设部分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地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在教学计划修订的同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尤其加强了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地质工程工作方法(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对策)的基础上,熟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领域和各类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问题。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三)选修课的考核方式
本计划不对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作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在公平、公共的原则下,评定学生的成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学生学术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和更进一步的基本技能训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临时选修课程的安排
根据当年就业形势,适当开设部分本计划中未列课程,供学生选修。
(五)生效日期
本教学计划从2006级开始执行。

十、地质工程学本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

时 学时
总数 课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授 习题
讨论 实验

上机 课外
辅导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课 必修 1 思想品德修养 2 2 36 36 2
2 法律基础 2 2 36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3 54 54 4 1-14周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2 36 36 3 1-14周
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36 36 2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3 54 54 3
7 形式与政策 1 0 1 自学
8 大学英语 16 4 288 288 4 4 4 4
9 体育 4 2 144 144 2 2 2 2
10 高等数学 12 4 216 216 6 6
1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3 54 54 3
12 线性代数 3 3 54 54 3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54 54 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14 地球科学概论 4 4 72 72 4
15 工程制图 3 3 54 54 3 1-18周
16 工程力学 5 5 90 90 5
17 工程化学 4 4 72 72 4
1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4 72 72 4
19 Fortran程序设计 2 2 36 36 2 1-17周
20 工程测量学 3 4 54 54 4 1-14周
专业课 必修 21 构造地质学 3 3 54 54 3
22 工程岩土学 2 6 36 36 6 1-6周
23 土力学 3 6 54 54 6 7-16周
24 岩体力学 4 4 72 72 4
25 工程地质勘察 3 3 54 54 3
26 工程地质学原理 4 6 72 72 6 1-14周
方向指选 27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4 54 54 3
28 地基基础工程 3 4 54 54 3
29 边坡工程 3 4 54 54 4 1-14周
30 地下工程 3 4 54 54 4 1-14周
A31 结构力学 3 3 54 54 3
A32 弹塑性力学 3 3 54 54 3
A33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验) 3 3 54 54 3
A34 工程渗流力学 3 3 54 54 3
B31 数学物理方法 3 3 54 54 3
B32 地球物理学原理 3 3 54 54 3
B33 VC++ (含实习) 3 3 54 54 3
B34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3 3 54 54 3
任选 本专业任意选修课 17
跨学科任意选修课 6
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35 工程力学实验 0.5 1 18 18 2
3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1 2 36 36 2 1-17周
37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 0.5 2 18 18 2
38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0.5 2 18 18 2
39 土工实验 1 4 36 36 4 5-13周
40 岩体力学实验 1 4 36 36 4 5-13周
41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0.5 2 18 18 4 15-19周
42 工程测量实习 1 1周 1周 X 16-16周
43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1 1周 1周 X
44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3 3周 3周 X
45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4 4周 4周 X
46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10 X
课外活动和
社会实践等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1 1
专业实践教学 2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学分合计 25 414 0 414 3 2 4 4 8 0 0 0
必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 100 1854 1854 25 26 21 22 7 13 5 0
选修课学分、学时合计 47 846 432 0 0 6 3 3 8 0 0 (+414)
总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合计 170 3114 2286 414 28 28 31 29 18 21 5 0
注:备注栏中“(+414)”为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各学期课时合计中不含任意选修课的课时;
实践课学时为折合学时,且不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
附: 各学期课程分配
第1学期(第一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 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3 体育 公共基础 1 6 2
4 高等数学 公共基础 6 90 6 全院合班
5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公共基础 3 54 3
6 线性代数 公共基础 3 54 3 全院合班
7 地球科学概论 专业基础 4 72 4
8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 实践教学 0.5 18 0 2
9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实践教学 1
小计 (必修&指选) 24.5
402
24
第2学期(第一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3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4 高等数学 公共基础 6 6 6 全院合
5 工程力学 专业基础 5 90 5
6 工程制图 专业基础 3 54 3 2
7 工程化学 指定选修 4 72 4 与土木合
8 工程力学实验 实践教学 0.5 18 0 2
9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实践教学 1 1周 0 20-20周
小计 (必修&指选) 26.5
420 24

第3学期(第二学年第1学期)
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2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公共基础 3 54 3 全院合班
4 Fortran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 2 36 2 全院合班
5 构造地质学 专 业 课 3 54 3
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实践教学 1 36 0 2
7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0.5 18 0 4
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专业基础 4 72 4
9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10 结构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11 弹塑性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B10 数学物理方法 指定选修 3 54 3
B11 地球物理学原理 指定选修 3 54 3
小计 (必修&指选) 27.5 540 27
第4学期(第二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2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3 工程测量学 专业基础 3 54 4 1-14,与土木合班
4 工程岩土学 专 业 课 2 36 6 1-6周
5 土力学 专 业 课 3 54 6 7-15周
6 工程测量学实习 实践教学 1 1周 0 16-16周
7 土工实验 实践教学 1 36 0 4 5-13周
8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实践教学 3 3周 0 18-20周
A9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指定选修 3 54 4 1-14周
A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任意选修 2 54 4 1-14周
B9 VC++ (含实习) 指定选修 3 54 4 1-14周
B10
小计 (必修&指选) 21 586 26
第5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岩体力学 专 业 课 4 72 4
2 工程地质勘察 专 业 课 3 54 6
3 地基基础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6
4 岩体力学实验 实践教学 1 36 0 4 5-13周
5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实践教学 0.5 18 0 4
6 遥感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4 1-10周
A7 工程渗流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8 工程建筑概论 任意选修 2 54 3
A9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 任意选修 2 54 3
B7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指定选修 3 54 3
B8 重磁电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54 3
B9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54 3
小计 (必修&指选) 14.5 288 19
第6学期(第三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公共基础 3 54 3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公共基础 2 36 2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专 业 课 4 72 6 1-14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实践教学 4 0 0 17-20周
5 边坡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4 1-15周
6 地下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4 1-15周
A7 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 任意选修 2 36 4 1-10周
A8 环境岩土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A9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B7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36 6 8-14周
B8 放射性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36 6 1-7周
B9 数字信号处理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小计 (必修&指选) 19 1923

第7学期(第四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毛泽东思想概论 公共基础 2 36 2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公共基础 3 54 3
3 土木工程概论 任意选修 3 54 6 1-10周
4 地质灾害与防治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5 道路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6 水利水电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7 矿业工程 任意选修 2 36 6 8-14周
8 地震工程 任意选修 2 36 6 1-6周
9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0
A10 地质体改良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B10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小计 (必修&指选) 5 5

第8学期(第四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10
2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3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4 地理信息系统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A5 动力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A6 环境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B5 混凝土无损检测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小计 (必修&指选) 10 0

Ⅷ 中南大学地质工程系好不好

可以

地球信息专业不是今年新开设的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所在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除本科教育外,还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地质类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专业为路桥、市政基础建设,国土、矿产资源勘察,环境地质突害防治等方面培养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领域广阔,发展空间大。

一、招生计划和报考名额 国家任务本科计划40名,报考名额50名。

二、生源范围 长沙、邵阳、郴州、永州、怀化等五个地(市)。

三、报考条件 除符合教育部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规定的报名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专业思想牢固,立志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
(2)应届高中毕业生;
(3)无色盲、色弱,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5米;
(4)高中成绩一贯优良,省属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时成绩要求在年级前50%,一般中学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时成绩要求在年级前30%;
(5)参加我校举办的单独招生报名资格选拔考试,并取得报名资格。
报名资格选拔考试(点击进入网上报名系统):
考试科目:英语和数学;
考试范围:不超出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大纲;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网上填报《中南大学单独招生报考登记表》进行网上报名,用A4纸打印并请所在中学教务部门盖章后,在现场确认时和同底一寸照片交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1月12日,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与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联系,报名费:100元;
考试时间:1月27日上午9:00-11:00(英语),下午1:00-3:00(数学);
考试地点:由长沙、邵阳、郴州、永州、怀化等五个地(市)招生部门指定;
报名资格确定原则:五个地(市)所有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总分相同时,英语成绩高者优先。前50名同学获得单独招生报名资格,若有人放弃,本人写出放弃声明后,按总分排序依次递补。

四、高考报名 报名参加单独招生报名资格选拔考试的考生要求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取得单独招生报名资格后再到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办理单独招生高考报名手续。

确定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所在中学应将我校单独招生名额和报考条件在本校公布,并将确定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学生名单张榜公示,各中学在审查考生报名条件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单独招生的生源质量,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不符合条件考生的报考资格,并取消该校来年的单独招生报名资格选拔考试的考试资格。

根据教育部规定,每个考生只能报考单独招生或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的一种,不能兼报。未被录取时,其它学校以及中南大学单独招生以外的专业均不能录取,参加单独招生的学生必须准确填报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单独招生志愿。各级相关部门在报名和组考过程中要认真组织、规范管理,防止出现差错。我校不承担因报名信息和录取信息有误而导致考生不能正常录取的相关责任。

五、考试 考试科目:3+理科综合,即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考试范围不超出2007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大纲。考试时间与2007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时间一致。考点设在有招生任务的地(市)。命题、制卷、考试、评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

六、录取 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在录取时,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统一确定。录取过程中的有关政策和要求执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规定。

七、待遇 地质工程专业学费标准较低,被我校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与统一招生的学生待遇相同。学校设有30余项奖学金,该专业还可享受专业奖学金。优秀本科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期间,成绩优异者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今年中南大学在湘招生2289人,其中高职专科招生200人,本科招生文科132人,理科1957人。昨日,中南大学公布了分省份、专业的招生计划以及地质工程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外语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中南大学招生办主任付刚华表示,今年本科生录取中,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实行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办法予以录取。进档考生外语类专业口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文史类和理工类各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此外,对各种增加分数和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在高考文化总分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专业测试成绩或文化考试成绩前三名者优先录取;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的总成绩按专业测试成绩占60%、文化考试成绩占40%的原则计算;报考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生的总成绩按专业测试成绩占40%、文化考试成绩占60%的原则计算,数学考试成绩计入文化总分;学校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条件下,外语考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地质工程专业单独招生

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今年继续单独招生,今年国家任务本科计划40名,报考名额50名。报考将在长沙、邵阳、郴州、永州、怀化等五个市进行,各地区的报考名额均为10名。报考单独招生的考生要求无色盲、色弱,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5米;高中成绩优良,省属重点中学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时成绩排名要求在年级前50%以内,一般中学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时成绩排名要求在年级前30%以内。

根据规定,每个考生只能报考单独招生或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的一种,不能兼报。参加单独招生的学生必须准确填报中南大学志愿。单独招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时间与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时间一致。

招生就业栏目分为招生和就业两大部分,由本科生招生信息、研究生招生信息、成人教育招生信息、网络教育招生信息和中南大学就业网5个子栏目组成。其中,本科生招生信息子栏目全面介绍了本科生招生的最新动态、招生计划、有关政策和历年招生情况等信息,并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咨询和查询的在线平台;研究生招生信息子栏目全面介绍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的最新动态、招生计划、有关政策、考试参考书目和历年招生情况等信息,同时还启用了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成人教育招生信息和网络教育招生信息这两个子栏目分别介绍了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最新招生情况。学校热忱欢迎有志学子融入中南大学,实现人生理想。
中南大学就业网子栏目为广大学生和众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了双向选择的网上就业与招聘平台,内容包括社会需求、毕业生基本情况、校园招聘、就业指导、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等信息。

Ⅸ 西北大学地质工程研究生就业怎么样谢谢

西北大学的构造地质的却厉害,构造地质学的精品课程做的不错。侧重于基础地质;偏工专程的,在西安,的确属长安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要好些(原西安地院的工程地质专业),现在是国家重点学科;
同时推荐,在西部的话,兰大的地质工程,还有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院)的地质工程专业(国家重点学科),都不错,当然他们都侧重于 西部山区水利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等方面。

Ⅹ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简介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课程以新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任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为主线,采用宏观人——地系统论和行星地球观,对地球各层圈进行系统论述,介绍了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特别强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地球表层和人类的影响。基本内容包括:现代宇宙形成的基本论点及事实根据;太阳系和地球起源的假说及证据;地球物质组成和地质记年方法;地球层圈结构和地球物理性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特征以及风化、风、河流、地下水、海洋、冰川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组成岩石圈的矿物、岩石特征和岩浆、变质、构造、地震等内动力地质作用;地球动力系统;地球科学在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知识。
省级精品课程《岩石学》简介
岩石学课程是地学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它由`火成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三部分组成。该课程的讲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讲授有关岩石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介绍研究岩石的思路和经验,同时将岩相学和岩理学结合起来,在阐明有关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地质产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和各主要岩石类型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同时介绍如何运用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等基本原理来分析岩石的形成方式、过程和机理。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注重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通过大量的实习课,使学生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定特征。
省级精品课程《矿床学》简介
矿床学课程是地质学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它的教学分矿相学和矿床学两阶段。矿相学部分作为矿床学的基础和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讲授矿相显微镜使用方法、矿物在反光显微镜下的物理和光学特征、侵蚀鉴定、常见金属矿物简易鉴定、矿石组构及矿化期次等内容。矿床学部分主要讲授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成矿作用的基础知识,分析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作用及时空分布规律等。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注重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通过大量的实验、实习课,使学生掌握矿床学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省级精品课程《构造地质学》简介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之一。构造地质学以构造分析作为研究地壳或岩石圈构造的方法论,主要研究中、小型尺度的基本构造特征、分类和观测方法,介绍断层、褶皱、节理、叶理和线理构造成因机制的基本理论及现代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学会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测定面、线构造的产状,学会阅读、分析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绘制地质、构造图件的技术和方法。构造地质学课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地质和综合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省级精品课程《矿产勘查学》简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