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断层带工程地质特征

断层带工程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2-01 17:51:28

工程地质断层的类型及组合形式有哪些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逆断层可组合形成迭瓦式构造;正断层可组合形成阶梯状断层、地堑和地垒等

Ⅱ 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岩层经过断裂变动形成断层构造后,一般岩体裂隙增多,岩石破碎,地下内水发育,风化严重,结构面容软弱,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工程造成种种不利的影响。对于研究公路路线的布局,特别要注意河谷地貌与断层构造的关系,当断层的走向与路线平行时,路基靠近断层破碎带,容易引起塌方;对于大桥基础部位,必须查明断层真实情况,必须采取可靠基础工程措施,否则不宜建造;对于隧道工程,遇到断层构造是十分不利的情况,尽量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隧道穿越断层时,切实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

Ⅲ 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特征对注浆材料的选择和注浆量的确定尤其重要,因此,在注浆施工前回,必须搞清楚所注地层答是砂层、粘土层、淤泥层,还是砂卵石层、断层破碎带。对于砂层,要进行筛分试验,确认砂层是粗砂、中砂,还是细砂、粉细砂。对地层空隙率、裂隙度要通过试验,或者采取工程类比法进行确定。

Ⅳ  断裂蚀变带地质特征

断裂蚀变带受控于三山岛-仓上主干断裂带,其形态、规模、产状与断裂带一致。

蚀变带发育于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与新太古代五台—阜平期马连庄超单元栾家寨单元接触带之内带的二长花岗岩内,其上盘距接触带0~125m(图5-1)。

矿床范围内蚀变带走向长1300m,宽在70~185m范围内变化,控制最大斜深1000m。总体走向62°,倾角向南东,倾角33°~67°,平均倾角460,多在400~500之间变化。由北向南矿体倾角有逐渐变陡趋势,蚀变带形态总体较稳定,呈舒缓波状延伸,局部走向变化较大,沿走向较沿倾向变化大。

断裂蚀变带在12线与三山岛断裂蚀变带呈“Y”字形交会,并以500方向继续延伸至32线尖灭。

以灰白-灰黑色断层泥为标志的主裂面,沿蚀变带近顶板处连续发育。蚀变岩分带明显,沿走、倾向呈带状展布,由上盘至下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主裂面)、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主裂面之下有薄层的黄铁绢英岩化糜棱岩和黄铁绢英岩断续分布。其中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呈不连续分布,局部缺失。各蚀变岩带之间界线呈渐变过渡接触,分带情况见图5-2。

主裂面之下0~34m范围内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蚀变与金矿化最强,也是主矿体的赋存部位。主裂面以下,随着距离的由近到远,蚀变带的蚀变矿化逐渐减弱。其矿化特点是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以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以细脉状、网脉状矿化为主。

金矿化均发生在主裂面之下,主裂面之上金矿化甚微,无矿体赋存。

Ⅳ 断层构造的工程地质意义

断层处不宜兴建大坝等大型工程,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版这种权运动反映在地壳上,使得地壳产生破裂,促成了断层的生成、发育和活动。“ 有地震必有断层,有断层必有地震”,断层活动诱发了地震,地震发生又促成了断层的生成与发育,因此地震与断层有密切联 系。
地壳中的断层密如织网。断层从较小的破裂一直到上千公里的断裂带,有各种不同的尺度和深度,断裂带是多条断层 的聚合带。
与地震有联系的断层是活动断层,过去虽运动但如今稳定的断层叫休眠断层,或称为“死”断层。

Ⅵ 在野外断层识别中,有哪些标志性地貌特征----工程地质学

构造地质 书上有 亲 动动手吧 冬天多活动活动没啥坏处

Ⅶ 断层对场地的工程地质工作有哪些影响

断层对场地复的工制程地质工作的影响: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Ⅷ 断层地区要注意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你可以查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5.8活动断裂,里面有相应的规定。

Ⅸ 建筑场地中断层的存在会引发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1. 断裂构造问题

  2. 坝区前震旦纪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以断裂构造为主体的多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是控制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最主要的因素,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均与断裂构造有关。对断裂构造的分布、出露位置、规模、性状、工程特性及其对不同建筑物地基的影响的勘察研究始终是坝区工程地质工作的重点。坝区构造岩主要为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碎粉岩及少量初糜棱岩等,反映了断层从破裂、裂解至磨碎的脆性变形过程。不同方向构造岩由于形成的地质力学环境不

  3. 同,工程特性有明显差别。

  4. 2.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

  5. 三峡工程坝基裂隙岩体中发育不同程度的缓倾角结构面(优势方向倾向下游),构成了对大坝抗滑稳定不利的地质条件。其中大坝左厂1 号~5 号机坝段是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发育程度最高的地段。由于采取坝后式厂房布置方案,坝基下游形成坡度约54°,坡高67.8 m 的临空面,因此,其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是三峡工程最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之一。

  6. 3. 船闸高边坡稳定与变形问题

  7. 船闸边坡开挖后,形成巨大的临空面,使亿万年来岩体中所形成的原有应力平衡体系被急剧打破,产生一系列的岩体卸荷与变形问题,时效变形与变形总量能否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又成为了一大问题。

  8. 4. 地下电站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问题

  9. 开挖以来,地质人员结合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地质条件的特点,利用大型洞室仪

  10. 测成像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和地下洞室三维块体自动搜索计算系统,形成了一套合理、快速、高效的施工地质工作流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实时跟踪、及时预报、定位定量累计预报了118 个块体,总体积15 万多m3 ,为地下厂房加固提供了翔实资料和可靠的地质依据。

Ⅹ 洪积层各分带的工程地质性质有何特点

洪积层的特征:

(1)洪积层多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从专外貌上看多呈扇形属;

(2)洪积物成分复杂,主要由上游汇水区岩石种类决定;

(3)在平面上,山口处洪积物颗粒粗大,多为砾石、块石;向扇缘方向越来越细,由砂直至粘土。在断面上,越往底部,颗粒越大;

(4)洪积物初具分选性和层理,洪积物有一定的磨圆度;

(5)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