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吧
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什么条件那么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条件不算差。
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招生办。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不好
非常好
地质学科名校
东邻华中科技大学
南靠武汉鲁巷光谷
西靠东湖
学校氛围也很好
毕竟附近学校
华科是一流的学府
③ 如何评价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凡卡·茹科夫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418046/answer/1090955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历史沿革,我不想解释和研究。但是这种双校区平行发展的情况,极大的损害了地大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冠名相同但实质不同,我们地大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给外人解释起来就非常的吃力。在别人看来,北京和武汉应该有主次之分,好坏之分。亲眼所见,很多求职的毕业生实在是不想应付北京和武汉校区有什么区别的相关问题,干脆在学校的后面把括号去掉了,省去了回答HR提问时的不少麻烦。地大想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力,这个双校区的问题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掣肘。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在哪的中字头大学,是一个缺乏品牌建设能力的大学,损害了所有地大学生的无形资产。2.本人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四年间,学校是没有图书馆的。北区阅览室那么丁点小,根本满足不了全校同学的自习需求。我们这一届到大四寝室才有空调,可想而知每年冬天夏天去阅览室占座位的情况是多么的恐怖,6点以后去排队,就很难说有没有位置了吧。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一个211大学,在一整届学生的就读期间,没有让学生用上哪怕一次图书馆。这是一个笑话,是耻辱,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不遗余力的去黑学校的原因所在。一个用四年时间建不好图书馆的大学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是缺乏对学生最基本的关心和负责任的态度。3.本人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四年间,除了辩论队之外,是没有参加其他任何社团活动的。而辩论,在地大也是一个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着的社团活动。总体而言,地大的社团是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社团的设立和活动内容,感觉就像就是从90年代沿袭和继承下来的一批遗产。没有与时代进步相结合,没有与学生兴趣相匹配,死气沉沉没有生机。而地大辩论队,在工程学院金鋆学长的努力下,差一点就成为了学校官方常设机构,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地大校辩论队就开始每年都要为自己的归属问题跑断腿。比赛自己接,费用自己出,训练场地自己找。我也曾为地大出战过几场比赛,作为四辩,在自我介绍的最后是要说“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向各位问好”这句话的。代表完了,比赛打完了,目送各个学校的校车把各个学校的队伍拉回去,然后我们几个地大的像没爹没娘的孩子一样去赶公交车…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校车接送不是学校的义务。但是,一个不注重发展社团活动,甚至打压社团组织的大学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是对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剥夺和个性的扼杀。4.本人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四年间,一直在参与学院的党建工作。由于资历老(我是高中党员),在党建和学生工作中我一直处于一线位置,后来担任两个班的党支部书记。首先,恕我直言,发展党员=收获果实。哪个同学条件成熟了,就发展成党员。如果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有入党意愿,支部书记还要负有一定的责任。有这样为一个政党补充新鲜血液的吗?其次,在最基层的学生党建工作中,都很难确保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有一次在党员大会上讨论对我的处分方法时,居然要求我离开会场,不得参与讨论过程,非常的令人气愤和失望。最令人震惊的是,学生党员居然有往盖世太保方向发展的趋势。清明,端午等小假期期间,学生不得私自离校,学生党员要配合辅导员进行管理。当时辅导员的原话是:“要把所有学生圈养在学校”。特殊时期,例如12年反日本侵占钓鱼岛的游行活动中,学生党员要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逐一查寝,掌握所有学生的动向。呵呵,大学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官僚。党建是吸收有理想的青年,而不是收割成熟的水果。从一点一滴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清晰的透露出地大老师思想上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做派和官僚主义作风。最后分享一点。对一个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领导和同事们会做出这样的评价:1.不愧是地大出来的学生。2.看来地大的学生相当的不错。你们能看出这两种评价的差别吗?我听到的都是第二种。
④ 中国地质大学好吗
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校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总部在武汉内,北京只是分校。中容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全国研究型大学,女生少一点,最好的专业当然是地质,录取分数线一般要比重点线高三四十分
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前世今生
由于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网络申请并成立。南望山吧继承了老吧的功能,成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成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会员数也是在这一时间内得到激增。虽然可可怪、西区小树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遗憾的是,南望山吧还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创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经过众吧友的努力,大量宣传,终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并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之中。吧聚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大量发展起来,喝奶茶、三国杀、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动逐渐兴盛,午夜感情贴也成为了一项优良传统,直播贴也更多了。在历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终于越办越好,成为了比侏罗纪更为知名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络贴吧也在此期间改版,由会员制改为等级头衔制,虽然水货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适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组织下,足球赛、华师联谊等大型活动也成功得以举办,南望山吧吧友与武汉其他高校吧友联系也愈加紧密。
终于,南望山吧也要离我们而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于搬入贴吧的名字是中国地质大学吧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可是,最终还是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老中国地质大学吧了。成立之初,贴吧面临严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复,现在精品数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贴里翻,新贴吧成立后不久便发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继承了南望山吧的会员,截止至2012年10月,会员已接近一万五千。地大吧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热情不减当年。每天吧内都有众多吧友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这么低
北京地质大学属于北京一般类的学院,肯定在北京排名。是靠后的。
⑦ 为什么中国地质大学分武汉和北京他们不是一家吗
这个比较复杂,因为以前地质大学就一所,就在北京,但是文革后期,发布了版一个部分大权学迁出北京的文件,大概是因为北京大学太过于集中吧。于是地质大学就搬到武汉了,同样经历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文革结束后,不少老教员教授想搬回去,于是一部分人带领一部分资料设备回北京重组地质大学,但是国家认定这个只是地大的分校,武汉的地大为本部。2004年,教育部取消武汉地大和北京地大的本部和分部区别,统一称之为地质大学,以两地联合办学的名义,两地独立办校,但是教育部按一个地质大学进行管理和拨款。
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友情贴吧
华中师范大学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吧
武汉工程大学吧
中国矿业大学吧
华中科技大学吧
⑨ 中国地质大学好不好
具体专业你没说啊,像采矿地质之类的肯定就高一些,分数一般在本省一本线往上40--60左右吧
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怎么样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学校决定每年的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副院长。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办学。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