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工程地质
⑴ 峨眉山属于哪个省市
属于:乐山市(四川省)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专,是中国“四大佛教属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峨眉山工程地质扩展阅读
乐山有世界级遗产三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
截至2018年底,乐山市辖4个区(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和2个彝族自治县(峨边、马边)。共有211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1984个村、264个社区。 乐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市中区滨河路98号。
⑵ 矿产测勘处的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
葛 旭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一、矿产测勘处成立背景及发展沿革
矿产测勘处的全名为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成立的目的是为测勘全国矿产,以应对抗日战争的需要。它成立于 1942 年 10 月,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资源委员会江华矿务局。1940 年 10 月 1 日,资源委员会将设在云南昭通的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改建为西南矿产测勘处,工作范围限黔滇康三省。1942 年 10 月 1 日,西南矿产测勘处改组为全国性机构,去掉 “西南”两字,改为全国性的矿产测勘处,测勘范围不受省区的限制。1943 年6 月,矿产测勘处因交通过于偏僻,迁至贵州贵阳。1945 年底,矿产测勘处奉命回南京。当时的地址在峨眉路 21 号,即原中国地质学会会所旧址。1949 年后,第二野战军的万里同志奉命前来接管矿产测勘处。将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改名为南京军管会矿产测勘处,任命谢家荣为处长。后来又隶属华东工业部。1950 年,矿产测勘处再改隶属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亦由谢家荣任处长。1951 年,矿产测勘处成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组成部分,6 月改为地委会地质矿产勘探局南京办事处。1952 年 8 月地质部成立,它就成为地质部的南京办事处。
二、矿产测勘处区域地质调查概况
1. 准备时期 ( 1940. 10. 1 ~ 1942. 10. 1)
这段时间为区域地质调查的准备时期,简单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0 年
派出 10 队,叙昆铁路沿线昆明至威宁段,个旧、保山、腾冲、兰坪。完成了叙昆铁路沿线昆明至威宁段间 1∶ 10 万地质矿产图,详测威宁、德卓、铜厂河、稻田坝铜矿,宣威倘塘查格煤田,沾益卡居煤田,曲靖茨营褐煤,宣威打锁坡煤田,寻甸县麦浪煤田,叙昆沿线铜铅锌银矿,个旧花岗岩深度之物理探测,兰坪油田,滇西保山、腾冲间地质矿产。
1941 年
测绘地形图面积为 90km2,地质图 60 幅,矿区图 30 幅,云南省三份共 543 幅,贵州省 1 份共 150 幅,西康省1 份74 幅,四川省1 份262 幅,1∶ 50000 昆明附近共8 幅。共派出测勘队 19 队,工作范围涉及滇东和滇西等处共 24 县,镇雄、威信、盐津、大关、彝良、威宁、昭通、鲁甸、水城、会泽、巧家、昆明、文山、祥云、弥度、宾川、蒙化、龙陵、镇康、云县、猛勇,测绘面积 20000km2。详测昭通褐炭、威宁水城煤铁矿、乐马厂铅银矿、文山钨矿,滇西矿产概测,昆明铝土矿。
1942 年
测绘地形图面积为 145km2,云南 1∶ 10 万者 3 份,各 181 幅,1∶ 5 万者 2 份,各 309幅。贵州省 1∶ 10 万者共 150 幅。筑渝间地形图 1∶ 5 万者 2 份,各 77 幅。西康省 1∶ 10 万者共 74 幅。四川省 1∶ 10 万者 1 份,共 262 幅。昆明附近 1∶ 5 万地形图共 8 幅。共派出测勘队 18 队,工作范围除滇东、滇西及黔西外,又扩展至湘南各县。湖南桂杨、常宁、临武,贵州遵义、金沙、黔西、修文、贵筑、大定、毕节,云南师宗、罗平、永善、巧家、东川、禄劝、武定、富民、嵩明、易门、玉溪、峨山,测绘面积 40000km2。详测了水城大河边煤田、水城小河边煤田、威宁二堂拱桥间煤田、水城其他煤田、禄劝寻甸县境煤田、盘县普安县煤田、平彝罗平师宗县境煤田。水城观音山铁矿、赫章铁矿山铁矿、易门铁矿、罗次武定县境铁矿、平彝罗平间铁矿、禄劝县境铁矿、修文金沙黔西县境铁矿。罗平富乐镇老君台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银矿、巧家白马厂及万发铜铅银矿、安南花贡铅银矿、彬县保和墟板壁领银矿、禄劝寻甸县境之铅银矿。巧家渭姑铜矿、巧家鱼坪铜矿、永善巧家昭通玄武式铜矿、湖南彬县、桂阳禄紫、禄劝巧家崇明境铜矿。平彝余家老厂锑矿、平彝大核桃冲锑矿、师宗南崖锑矿、安南小场锑矿、缅宁邦卖油榨房锑矿、兴仁县属之下山锑矿。兴仁滥木厂汞矿、普安小屯汞矿、金沙大龙井汞矿。彬县安源锡钨矿、临武香花岭锡钨矿、桂阳常宁大义山锡钨矿、宜章廊村锡矿。
2. 草创时期 ( 1942. 10 ~ 1945)
1942 年 10 月 1 日由谢家荣任处长,指导工作。全处设处长 1 人,共设五课,分股办事,下分总务、测绘、地质、工程、会计五课。22 人到 31 人不等,工友 11 人到 16 人。测勘工作可分三类: 矿产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调查。矿产调查以详测矿区为主,路线及区域地质调查为辅。
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3 年
完成西康南部 1∶ 10 万区域地质矿产图,年共派出 11 队,湖南资水流域、常宁、永兴、新田、宁远、祁阳、江华、湘黔边境,贵州都匀、独山间、贵阳、修文,云南彝良、昭通、鲁甸水城、东川、昆明,西康南部。完成云南会泽铜铅锌矿区的物理探矿,贵州水城观音山探矿,钻探昭通褐煤,西康矿产调查、湖南锡钨矿的继续测勘。勘定水城煤田钻眼及调查耐火材料,黔桂铁路沿线都匀独山间煤矿、贵筑修文铝矿的采样,昆明附近铝矿的测勘、湘黔边境汞矿初勘、资水沿线水力地质的测勘。
1944 年
1∶ 2500 贵州贵筑县云雾山铝土矿地形图 1 幅。共派 9 队,贵州修文、开阳、贵阳、平越、平坝、都匀、独山间煤田。详测了平越猫猫营铝土矿、贵阳林东煤田、贵州贵筑县云雾山铝土矿、贵州修文王官区铝土矿、贵州平坝清镇区的初勘、贵筑县中曹司矿、贵州都匀独山煤矿。
1945 年
实测1∶ 5000 贵阳华家山煤田地形地质图1 幅,1∶1 万云南富民老煤山地形地质图1 幅,1∶ 1 万云南安宁草铺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马街子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柴村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小石坪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2. 5 万四川简阳龙泉驿油田地质图及构造图各 1 幅。共派出 9 队,测绘了四川长寿、巴县、简阳、隆昌,贵州都匀、修文、贵筑,云南富民、个旧,台湾省。详测了四川长寿油田、云南铝矿、云南富民煤矿,派出四川简阳油矿队、贵州贵筑采铝队、贵州都匀煤矿队。
从 1940 ~1945 年的抗日胜利,矿产测勘处在日货弥漫,生活费高涨的困难情况下,顽强生存,完成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水城威宁煤铁矿床的详勘,昭通褐炭的钻探和滇黔高级铝土矿的发现及详勘,此外还有西康及滇西的概测,川中各地石油的探测。
3. 大发展时期 ( 1945 ~ 1950)
日本投降后,进入一个更为辉煌的阶段,矿产测勘处已由过去在西南后方的面或线的概测,进而达到后来的点的详测,从地面的地质观察进而达到地腹的工程钻探。在这期间,谢家荣还首先在中国开创了地质调查、勘探承包的先例,在那几年中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发现淮南新煤田,又发现安徽凤台的磷矿和福建漳浦的三水型铝土矿等。1945 ~1949 年,找矿手段又有了新变化,除了肉眼观察外,还采用了机械钻探,订购了一批为国内其他地质机构所不大设置的钻机,用汽油发动,装金刚石钻头的岩心钻,从 200 ~500m 一共有十余架,自此使经济地质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生质的变化。
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6 年
共 15 队,河北开滦,安徽淮南盆地、当涂,江苏东海、南京附近,湖北大冶,福建漳浦,江西大余,湖南新化,广东乳源、乐昌、曲江,广西富川、苍梧、宾阳,四川绵阳、遂宁、巴县、隆昌,云南个旧。详测开滦煤田,东海磷矿,福建漳浦铝矿,大冶铁矿,广东广西钨矿,四川中部油田,钻探淮南新煤田,发现淮南八公山新煤田。
1947 年
共 24 队,辽宁海城,河北临榆、唐山、开滦,江苏铜山、东海、六合、江浦,安徽滁县、蚌埠,江西庐山、宜春萍乡间,台湾新竹,福建漳浦,湖南新化、安化,广西钟山、河池南丹间、田东、田阳、西林、西隆,广东云浮、新会、阳春、阳江,河南英豪,四川巴县、遂宁、南川、绵阳、江油、荣昌、永川、隆昌、威远、自流井、灌县,西沙群岛。详测了东北铀矿,台湾新竹煤田,广西铀矿钻探,湖南新化锑矿,湘江煤田,淮南煤田,详测四川中部煤田,打井总进尺 3000 余米,发现凤台磷矿,福建漳浦铝矿,凤台山金家煤田。
1948 年
共 24 队,南京镇江、江阴、无锡,浙江吴兴、杭州、绍兴、江山,安徽宣城、凤台、淮南,江西万年、丰城、分宜、萍乡、永新、泰和、瑞昌、湖口,广东英德,海南雷州半岛,广西富贺钟区、右江,四川巴县、中江,湖北武昌。详测了台湾地下水,江西鄱乐煤田、丰城余干间煤田,广西稀有金属,钻探土地堂煤田,凤台磷矿、西湾煤田,打钻总进尺 4877m。
1949 年
共 9 队,江苏江宁、栖霞山、宁镇山脉,安徽当涂、大淮南、铜陵,山东招远、莱阳。完成鲁中南区域地质矿产图,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详测玲珑金矿、山东粉子山菱镁矿、莱阳石墨矿、铜官山铜矿,槽探栖霞山铅矿。
1950 年
共 12 队,东北鞍山、本溪、夹皮沟、老牛沟,淮南八公山、定远,鲁南新蒙、安庆以北、胶东东西、南京附近、钻探八公山煤田、定远理想煤田、金岭镇铁矿、铜官山铜矿、栖霞山铅矿。完成各区域路线地质图,矿区地形地质详图,共钻探 7900m。探明八公山新煤田储量可达10 亿 t,发现铁岭镇北金召铁金,栖霞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南京附近磷矿、沥青矿,杭州西湖磷矿。
4. 停顿时期 ( 1950 ~ 1952)
1950 年,矿产测勘处再改隶属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1952 年 8 月成为地质部的南京办事处。由于机构的改制,这一段时间只有很少的区域地质调查。
三、矿产测勘处所取得的成果
在谢家荣处长的带领下,短短的 12 年的时间里,矿产测勘处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重要的成果。
发现 1000 万 t 以上的黔滇一水型铝土矿,10 亿 t 的淮南八公山新煤田,260 万 t 的凤台磷矿,60 万 t 的漳浦三水型铝土矿,以及矿量当时还没有确定的栖霞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安庆以北的许多铜矿,又发现了金岭镇北金召的铁矿。证明叶家集砂铁矿的来源是大别山脉中的含磁铁矿花岗岩。在滁县发现了寒武纪和奥陶纪化石。还有一些小发现,当涂大黄山的矾石矿、桂西的菱铁矿,南京附近的磷矿和沥青矿、山东南墅的蛭石矿,等等。共钻探 1. 2 万 m,是当时中国人在中国境内打钻所完成的最高纪录。
( 一) 矿产方面
1. 煤田 ( 云南昭通褐煤)
1941 年矿产测勘处迁到昭通后,颜祯调查煤田,同年还派顾功叙、张鸿吉、王子昌对其进行了电法勘探,这是经过以电阻系数法测探并以班加钻机钻探加以证实的。这些工作得出褐煤储量估计为 1 亿 t 左右。1943 年派马祖望、江镜涛负责对此褐煤进行两个月的钻探工作,获得总计 1. 4 亿 t 的褐煤储量。这是中国首次使用钻探设备勘探煤田并获得成功的历史记录。贵州水城、威宁的烟煤,当时经过几度详测,储量估计可达 2 亿 t。
1947 年 Junior Straitline 新钻机运到湘中煤田,在湘江公司的磨石塘及湖湘公司的史家坳附近同时开钻,1947 年底,磨石塘钻眼已深达 120m。曾经穿过好几层炭质页岩及砾岩三层,还有一层淡水石灰岩。
其中轰动中国地质界、矿冶界,最突出的为安徽淮南新煤田的发现。1946 年,抗战胜利,淮南煤田告急,亟待开辟新的煤田。1946 年 6 月淮南矿务局邀请谢家荣前往考察,从舜耕山及八公山的弧形构造以及八公山脚下有奥陶纪石灰岩的出露,谢家荣推想八公山附近的平原地带有赋存煤层的可能。以后又发现距离煤层更近的石炭、二叠纪灰岩隐约出露于平原之中。虽然为冲积层覆盖,并无露头。他认为除非有断层或褶皱等意外情况,煤层存在应该没有问题。1946 年 8 月初至 10 月底,地形勘测及地质调查,大致竣工。淮南新煤田可大规模开采。不到 1 年的时间估计储量 4 亿 t。1950 年,在八公山打 500m 的深井 3 个,以供建设新井的准备,新煤田的储量达 10 亿 t 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淮南煤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煤田是地质学理论和钻探而获得的最好的例子。
除淮南外,经过调查与钻探的尚有湖南中湘煤矿、南京附近煤矿、河南英豪煤田、湘赣铁路宜春一带的煤田、开滦煤矿区东南部及西北部国营矿区,安徽宣城、怀远、大通煤田,江苏镇江煤田及徐州贾汪煤田还有台湾新竹煤田。1950 年,在山东淄川煤田,为建设新井而打,共钻 200 余米,已经打到大煤层,完成任务。
2. 铜矿
铜矿 1944 年被发现在安徽省铜陵县,表面俱为铁矿,厚约 20cm,在铁矿下发现铜矿,厚 50cm,长约 100cm,宽 80cm,成囊袋状,矿石为黄铜矿,矿产概算约 200 万 t。1950 年 6 月起陆续派人前往该区调查钻探,除扩大了铅矿区范围外,还发现了铜的指示植物———海州香薷,即俗称所谓铜草。1952 年正式成立了 321 地质队。40 年来的勘探证明,铜陵是中国重要的铜的冶炼基地之一。
3. 磷矿 ( 安徽凤台磷矿的发现)
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增产和持续,大部分靠肥料,磷肥是基本而重要的肥料。1946 年,从苏北、皖北到江西中部,不断试验,除了在结晶片岩系及第三纪湖成层中发现若干含磷层外,1947 年 3 月赵家骧、燕树檀、李庆远在安徽凤台无意发现了磷矿,这是矿产测勘处的又一重要发现,这与云南昆阳磷矿同属一式而产于寒武系底部的水成磷矿层。详测的结果,证明它平均层厚1m,平均含五氧化二磷20% 的磷矿石共有259 万 t,露头明显,开采容易,地处淮海之滨,运输尤为便利。虽然含磷成分在当时尚不能加以利用,可还有若干优点,如能用去氟法制炼磷肥,与东海的富矿相掺和,就可得到合格的和满意的料剂。同时指出了昆阳式磷矿可东延达数公里,并且是有远景地区。
江苏东海磷灰石矿山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全区是一个向西北倒转的背斜层,含矿层150m,测量的剖面 15 个,绘制了 1∶ 5000 地质地形图。
4. 铝矿
矿产测勘处应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发现了低矽高铝的富矿层,并经过各种分析方法确定了滇黔所产之富矿均属硬水铝石,有一部分为软水铝石,从而提供了冶炼的参考和研究途径。根据当时粗略估计,两省铝矿储量可达数亿吨。其中福建漳浦铝矿的新发现,最为突出。1945 年南延宗在云南中部发现了铝土矿,但未宣布地点,后来昆明炼铜厂炼铝,认为这种黄色多孔的矿是 Boehmite,与贵州是不同型,后发现了白色高级铝土矿,并证明黄色者系由白色矿风化而成。铝矿在中国当时一直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抗战以前山东博山的铝矿以及抗战期间滇黔两省的铝矿都一时难以应用最经济的拜尔法处理。福建漳浦铝矿,是福建省土壤地质调查所宋达泉、俞震豫于 1942 年调查闽南土壤时,首先发现,并经著文论述,但仅仅是红土中的几颗结核状的物质,并且成分优劣不等。1946 年 9 月,殷维翰、沙光文赴闽南漳浦一带,进行初步测勘,他们采集了大量样品,含二氧化硅仅7% ,氧化铝则高达 59% 。经研究以后,果然证实的确是三水铝石,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发现用拜尔法处理的铝矿,当时随即开采 200t 矿石运交中国台湾铝业公司。漳浦铝矿的发现,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台湾铝的需要,节省外汇的消耗,而且在以后认识华南铝土矿的产状,指出探测铝矿的方针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5. 地下水
1948 年秋,中国台湾调查地下水。郭文魁、刘汉及钻探顾问戴维斯前往中国台湾钻研地下水地质及协助钻探水井,在两个月的时间共调查了台南台中及屏东一带。中国台湾西部沿海一带冲积层和台地砾石层分布很广,其中蓄水很多,普通浅井数十尺就可得水,100 ~ 200m 以下常为喷水井。台南高雄区是沿海平原,为喷水泉。
6. 铅锌矿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发现于 1948 年,谢家荣在锰矿废石堆里发现黄绿色六方柱状的晶体,为含铅的矿物,确定为磷氯铅矿,打了 4877m 钻眼,发现栖霞山铅矿、下蜀的钼和桂西的菱铁矿。钻井尺度 1800m。1950 年 8 月 9 日打到铅矿,证明为铅锌矿。大约有4000 余吨的可以炼的氧化铅矿,栖霞山铅锌矿床的发现看来并不轻松,经历了三四年的探索和研究,这是一个以谢家荣为代表的多人智慧而发现一个矿床的最好例子。
7. 石油
石油为国防重要资源,矿产测勘处在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去中国台湾勘察过一次油矿外,还在四川重庆沙坪坝一带测绘 1∶ 5000 地质图,派了 3 个调查队去遂宁、绵阳一带详测地质构造图并拟定各处的钻眼位置。1948 年在遂宁缓背斜下钻,一台钻机,在白垩系红层中见到少量轻油,以气为主。此区的钻探工作后来转移。1948 年在简阳龙泉驿背斜下钻,见气,此区工作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同年在绵阳江油构造区测图,下钻较晚。
1945 年谢家荣调查了一些含油地区,并编写出版了 《四川赤盆地及其中所含之油、气、卤、盐矿床》和 《再论四川赤盆地中之油气矿床》两篇文章。他提出高背斜与低背斜及行列背斜理论,认为两大背斜所夹持的大向斜中又有低小背斜隆起,此低背斜轴部所在,常为白垩系、侏罗系岩层发育之地区,是含油最有希望的地区。
1945 年 12 月,对中国台湾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台湾虽有适合于积聚油气的构造约 35 个之多,但历来产油气数量很少,原因是第三纪 ( 古、新近纪) 时,中国台湾造山运动过于剧烈,地层倾角陡峻,褶皱断裂强烈,油气多已散失。
1947 年 9 月在资源委员会急需石油资源的情况下,谢家荣要求矿产测勘处在找油查气方面多投入力量。当时根据已知油气显示区,在四川石油局和地质调查所已经开展和调查的矿区与远景区之外,初步拟定了两个踏勘区与 3 个普查勘探区。调查了四川华蓥山,江津石油沟、隆昌圣灯山、自贡盐井、峨眉山、遂宁、简阳龙泉驿、绵阳江油、灌县、汶川、茂县等地区的地层与结构。此项工作于 1947 年结束。1948 年 12 月 27 日,召开四川石油地质座谈会,约请中外地质学家勘测,复聘英国 M. W. Strong 入川调查,其结果认为四川有油,值得继续钻探,并指出钻探四川石油必须详细研究红色地层。四川虽未见大量石油,但可继续开展调查工作,四川原油层似有多层,有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的海相沉积,有很好的储油层,决定详细测量,定出钻井位置,调查三叠纪背斜层。右江生油层之踏勘,在广西右江田阳发现油苗,提出第三系 ( 古、新近系) 为可生油层,1948 年结束。
8. 钨锑锡
湖南新化锡矿山锑矿是抗战胜利后矿产测勘处调查的重点之一,虽然之前,已开采10 年,但它的结构,依然不清楚。1947 年先后有两队人员考察,又运去两架新式钻机,第一钻眼在欧家冲东的坝塘山,1947 年 12 月 17 日开工; 第二眼在陶塘于 12 月 28 日开钻,进行顺利。关于该处地质调查钻探计划,矿产测勘处主要地质工程人员论证颇多。
9. 铀矿
铀矿是发展原子能的基本原料,对于国防及将来的经济建设,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全世界的地质工作者几乎都在注意这种稀有矿床。矿产测勘处调查了广西钟山黄羌坪和辽宁海城的铀矿。
10. 铁矿
山东金岭镇铁矿 1950 年 5 月钻探队用美国先锋式 200m 的汽油机一架试探,杨庆如、韩金桂、王达舜负责,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秦馨菱协助,在 180m 处发现磁铁矿体。186m未见底,金岭铁矿区没有地面矿块的干扰,地形平坦,磁性异常,特别强大,为理想的磁测区。这次勘探为自从中国施行物理探矿以来最重大、最实际的收获。这是磁测与钻探同时进行,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11. 磁铁矿和萤石
1948 年调查了浙江绍兴的磁铁矿和江山萤石,赵家骧、马子骥、王宗彝负责,矿体分布于东西两区,矿质纯粹,含铁率为 60% ,西区成脉状,南自李家湾,北达双峰尖仙人洞。全长 1000m,厚 3m,可达五六百万吨。交通方便,矿质极佳,且含萤石,易冶炼。江山南边相距 20km 的上台镇附近,有两条萤石矿脉。全长 1000m,厚半米到两三米不等,脉中除萤石外,可见石英,占 10% ,萤石以白色为主,一部分呈浅紫色和绿色。精确测量,共得确实矿量 843688t,可能矿量 170 万 t。
12. 海南岛的矿产资源
海南岛之矿产资源,国人前往调查者很少,近期马祖望、谢庆辉参考日本人调查报告,编写了海南岛矿产资源调查报告,主要矿产如下。
( 1) 铁矿
铁矿为海南主要资源,产地分布甚广,位于昌江县、保亭县、乐东县、文昌县、乐会县、理善港附近。石碌铁矿: 石碌山位于海南之西岸。田独铁矿: 位于崖县白石岭西端及黄泥岭之北,西距榆林港约 12km 成白色乃至淡黄色砂质粘土。其他铁矿: 大岭铁矿在崖县之西北。雁岭铁矿: 崖县东北 50km。南丁岭铁矿: 田独铁矿西北 5km。玉山附近矿:位于崖县干家东村之北。河头仔坑尾村: 文昌县城之北。迈豆岭: 文昌县之南。西岸岭:烟塘市西北。嘉积市: 海南岛东湖尾村。南牛岭: 嘉积市东 8km。岭上圆: 龙滚市西南1km。万宁童滚间: 万宁童滚间公路。理善港附近: 临东市之东。
( 2) 锰矿
东石碌锰矿: 位于石碌铁山之东,总长度 400m,产量为 82 万 t,铁锰成分不足,硅酸成分过剩。水头圆锰矿: 榆林东北 13km,约有储量 21000t。加茂川锰矿: 加茂川下之南 5. 5km,无大价值。
( 3) 钨矿
南朋岛及舍市两处,位于广东阳江县之东南,宽 15 ~20m,含矿 0. 5% ,被日本人采集尽。
( 4) 锡矿
位于翔岭、西田及军屯等几处,可采面积 4013000m2,含锡石量 986280t。
( 5) 铜矿
不多,位于石碌山之西部。
( 6) 铅银矿
位于九所之东北,相距 10 ~12km。
( 7) 金矿
以砂金为主,分布于各河溪上游,有乐安、石岗栈、新宁坡、纱帽岭及海军市五处。乐安之北,昌化大江沿岸一带,厚 1m,乐安附近砂金,分布区域广,故颇有试探之价值。石岗栈位于陵水上游,无价值。
新宁坡二甲村间砂金,位于北黎东约 25km,品质不佳,纱帽岭附近砂金位于那大市南 19km,品质尚可。澄迈县加乐脉金矿位于牛肠岭西北一带,厚 1 ~2m,好劣不均。昌江大岭脉金矿,延长有 500m,宽 2m。
( 二) 设备方面
矿产测勘处对物理探测工作十分重视,完成电探工作多种,配合全国大规模矿产测勘,1946 年 4 月起,增加人员 6 ~7 人,并拨款千余万元,向美订购设备,并做了设备到达前的准备。
1) 充实设备;
2) 配置电波法探测仪器,正积极进行;
3) 配置磁性探测的校核设备;
4) 地面电探及油井电测设备;
5) 放射性矿物的检测及野外探勘仪器,并试配放射性测井仪;
6) 协助石油探测工作,配置必要的仪器如岩心定向仪;
7) 试配地化法直接探油仪器;
8) 试配自动连续不用电缆的油井电测。
四、结束语
矿产测勘处在成立的短短 12 年里,经历了战乱、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在谢家荣处长的带领下,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同时为新中国的区调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地质学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是非常难得、值得敬佩的。
参 考 文 献
[1] 四川盆地及其所含之油气卤盐矿床 . 地质论评,1945
[2] 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 . 地质论评,1947
[3] 王育麟,石宝珩 . 谢家荣教授对中国石油事业的贡献 . 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 ( 王鸿祯主编)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郭文魁,殷维翰,谢学锦 . 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 100 周年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9
⑶ 区域地质背景与区域稳定性
二郎山公路隧道地处龙门山NE向构造带西南端,向东过渡为峨眉山断块区的大相岭菱形地块,西北侧为甘孜-阿坝印支褶皱带。NE向龙门山构造带、SN向川滇构造带和NW向鲜水河构造带在区域内形成了中国西部著名的“Y”字型构造格局,隧址区大地构造背景即处在该“Y”字型构造之三岔口交接部位的NE侧,但其总体构造格局仍受NE向龙门山构造带控制(图2-1)。
表2-2 工程区地震动参数Tab.2-2 Earthquake parameter in the study area
⑷ 中国有多少个地质队四川有多少个
地质队是 就是地质勘查的队伍。有的单位叫院之类, 中国有1000多家,你可以 四川专 很多地质队论坛 也就属是我录入的有这么的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1地质队[成都、广汉] 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108地质队[崇州]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九地质队[成都]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地质队[宜宾]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五地质队[都江堰] 四川省地矿物资总公司[成都]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德阳]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德阳]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成都]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绵阳]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地质队[峨眉山]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队[泸州]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眉山]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7地质队[乐山]
⑸ 铜街子电站坝基地质结构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
1 前 言
铜街子电站是目前正在施工的大渡河上最下游一个阶梯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勘探发现,作为坝基的主要持力层玄武岩体中发育有多组层间、层内错动面和中、缓倾断裂体系。这显然是电站主体基础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
由于上述勘探结果与一般地质构造的特征有所不同,地表又未见这套断裂的露头,因而对这一成果的可靠性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研究和设计工作者怀疑这一套特殊断裂体系的存在,认为是一些层间错动面所构成。为了对地质勘察成果作出验证,进一步了解软弱结构面的空间分布及其力学性能、形成机制,以指导进一步勘探、设计和施工,1984年9月至1985年5月成都地质学院应水电部成都勘察设计院的要求开展了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通过深入分析和反复试验,我们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使模型试验和同时进行的数值模拟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且二者对照相当吻合。该成果不仅深化了勘测、设计单位对坝基地质结构的认识,而且引起了施工部门的重视,使施工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爆破超程、掉钻、漏水、压水试验反常等)得以正确解释。这项成果的主要结论和建议已为有关部门采纳。1987年8月,电站施工的基坑开挖揭露了坝下地质结构,其实际情况与模拟成果非常接近。
2 坝区地质条件简述
2.1 地层岩性
电站坝址区河谷开阔,出露基岩为上二叠统的峨眉山玄武岩(P2β)和砂弯组(P2s)砂、泥岩。峨眉山玄武岩具五次喷溢轮回,可分为五大层,各大层间沉积了一套厚度一般不大于1m的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过渡相沉积物,该沉积层受后期挤压发展为层间错动带。拟建的混凝土重力坝坐落在第五层玄武岩(P2β5)底部。现将与本课题有关的地层岩性简列于表1中。
表1 地层岩性简表
2.2 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与四川盆地北东向构造带交接部位。区内发育一系列舒缓褶皱,他们两翼岩层平缓,倾角一般小于20°。坝址区处于顺大渡河发育的近南北向喻坝背斜的向北倾伏端,岩层总体产状为:走向北西50°~70°,倾向北东,倾角6°~8°(图1)。在背斜轴部顺河发育一对中、缓倾角对冲断层(F3、F6),分别倾向两岸,破碎带厚度1~3 m,垂直断距2~6 m。此外,缓倾角的层间错动面 C4、C5及层内错动面 Lc也较发育(参见图11),Lc的发育程度各部位不尽相同。
图1 电站坝区区域地质图
3 模型设计
3.1 受力条件的确定
如前所述,研究对象处于一顺河发育的背斜核部,如图2所示。图中令Z轴与褶皱轴平行,很明显,X、Y、Z方向分别与褶皱形成时构造应力的三个主应力σ1、σ3、σ2一致。现平行于XOY面截取一单位厚度来研究,显然其内各点的应力和应变分量(或位移分量)与坐标Z无关,属平面应变课题。其控制性边界条件为:
图2 原型力学环境图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式中:X、Y分别为截体表面沿x、y方向的面力分量;V、W分别为y、z方向位移分量;l、m为方向余弦。
3.2 模型几何图形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与褶皱轴相垂直的地质剖面(参见图11)可作为平面课题中模型设计的几何依据。但应指出,图11所示为经过构造变动、河流侵蚀等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本课题要研究的是再现这些作用的过程及其造成的结果。考虑到背斜轴与河谷方向的一致,背斜的形成很可能与河谷的侵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在确定背斜形成初期上覆盖层的厚度时,参考了河谷地带夷平面和阶地的高程,将河谷以上盖层厚度确定为50m。
研究表明,固体层状介质受力发生弯曲时,其褶皱波长与板梁厚度间具有如下关系: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式中:L 为褶皱波长;H 为板梁总厚度;E 为主干层弹性模量,Eˊ为周围介质层弹性模量;n 为分层层数。参考这一公式,如假定 E 为10×103M Pa,Eˊ为3×103M Pa,设 n 为5层,并近似视为等厚层,则有: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即最易发生褶皱的波长为其厚度的1.56倍。小比例尺试验还显示背斜隆起部位由于种种原因也是随机的。
本次试验将起始模型设计为如图3所示的舒缓褶皱,其中心部位为一倾角2°的背斜,模型宽(L0)96cm,高(H0)58cm,=1.65。
3.3 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根据试验资料,出于明显的考虑,试验采用了高于岩体低于岩块的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选用参数表
图3 模型几何形状设计图
3.4 相似关系
本课题要求满足相似关系的物理量有: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其关系由下式确定: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式中:C为相似系数,L、γ、σ、E、μ、R、σt、c、f分别为几何尺寸、容重、应力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内聚力、摩擦系数,P代表原型,m代表模型。
本试验几何比选择为250,容重比为1。其他各物理量的比例系数也随之确定。模型及其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表
4 模型材料及模型制作
4.1 模型材料
本试验选择了重晶石粉(80%)、氧化锌粉(12%)和石蜡油(8%)三种原料的拌合物作为制模材料。根据ISMES(即意大利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所)的资料和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调整三种原料的配比和成模压力,可以得到系列物理、力学性能有所差别的模型材料,用于模拟不同性能的原型材料。
为选择合适的配方和成模压力,试验中用特制的制砖装置和击实仪压制成不同密度的模块,并测得有关参数,经反复试验加以确定。模拟软弱面C4、C5的材料采用厚度为0.01mm的铝箔和滑石粉,将少量滑石粉均匀地夹于两层铝箔中,可将摩擦系数降低至0.25左右。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模型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容重。鉴于材料过软难以用常规方法测定其变形,本次试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方法测定材料变模。材料的各项指标与表3十分接近。
4.2 模型制作
根据模型受力条件和几何图形专门设计和制造了试验装置,并采用分层夯实法制成模型。夯实工艺事前由一系列击实试验来确定。模型两侧装上5cm厚的刚性承压板,前后两面装上钢化玻璃,夹上夹具。在模型与试验装置的所有接触面上都采取了相应降低摩擦的措施。
5 加载、量测装置及其技术
5.1 加载装置及其技术
在式(1)所示受力边界条件中,只有 X=两表面上存在着 X 方向面荷载,其分布如图4所示。为了获得这种梯形荷载,在模型两侧(X=)面的加压板上安装上、下两排千斤顶,分别由两个油泵供油(图 5)。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由于层状固体介质受力弯曲时,其边侧将因层间错动而产生如图6所示状况,因而如果直接用刚性承压板传压于模型,必将限制这种错动。故在模型设计时拟定使背斜两侧分别与半侧向斜相接,利用向斜轴面两侧位移场的对称性,将刚性承压板设在向斜轴面处(如图7所示),半侧向斜在此相当一个传递荷截的过渡层,以保证中央背斜部位变形破坏情况更加符合实际。
图4 面力 X 分布图
图5 试验装置全景
图6 层状固体介质受力弯曲时的情形
图7 加载位置示意图
5.2 量测技术
为了直接观测变形破裂全过程,模型被夹在两块钢化玻璃之间,并用两具钢支架夹紧,通过玻璃可直接观察变形破裂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在模型与玻板间涂上少量凡士林和润滑油可显著降低两者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保证透过玻璃板所见变形破裂迹象代表模型变形实际情况。
为测得变形破裂较为精确的数据,在模型的一侧表面上用静电法印上每毫米两根的细方网格,可详细鉴别裂纹性质,错距以及生成次序和生长方向等。模型的另一侧表面上,对不同层次涂上不同色,用录像直接记录了变形破坏演变的全过程。
6 试验程序及结果
6.1 试验程序
试验分为预压(第一级荷载)、第一级荷载保持、第二级荷载、第二级荷载保持、第三荷载、松弛、河谷卸荷几个阶段进行。
预压是在正式加载前向模型施加的第一级低水平荷载,定为0.017MPa,并保持1h,使加载系统与模型紧密接触。第二级荷载在小于0.1MPa的条件下稳压至变形,破裂相对稳定为止,以便观察荷载与变形破坏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三级荷载加至模型中形成的褶皱与原型中相应部位的岩层产状倾角相同。然后停止供油,控制加载边界(即 X=)两面的 X 方向位移,模型于此时发生松弛,最后在 0.1MPa的恒定荷载下模拟河流侵蚀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
6.2 试验结果
试验中分别以0.007MPa/min和0.0025MPa/min的速率施加二、三两级荷载,其结果如图8所示。松弛一周后进行人工刨蚀,模拟河流侵蚀下切,最终试验结果模型构造格架如图9所示。图10是模型卸荷回弹位移矢量及卸荷范围示意图。
图8 河谷卸荷完成前模型照片
据试验成果还对岩体断裂发育程度进行了分区(图10)。其中B区为位错碎裂带,系河谷两岸谷坡卸荷带,其破坏机制主要为滑移-压致拉裂。由于该区内层内错动面十分发育,河谷卸荷作用又使得岩体沿这些软弱面向临空方向发生滑移而形成广泛分布于该区的压致拉裂面。加之原有断裂的切割,该部分岩体比较破碎。A区为隆折拉裂带,这是河谷以下区域,岩体以弯曲-拉裂为其主要破坏方式。由于河谷形成后该处应力集中,σx陡增、σy减小,使本区在卸荷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向上隆起并伴有沿原有软弱面的错动。因该区受两侧逆向断裂所限,受挤压隆折的岩层中仍有可能储存一定的应变能。
图9 试验结果模型构造格架总图(左右岸相反)
图10 卸荷回弹情况及断裂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左、右岸相反)
7 数值模拟成果简介
在地质力学模拟的同时,对该课题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的几何图形、物理力学参数与地质力学模拟相同。计算结果与地质力学模拟的结果所反应的情况相当吻合。
8 研究成果的验证
图11 基坑开挖后的坝址区实测地质剖面图
1987年8月底,铜街子电站基坑开挖将地质构造基本揭露。F3断层倾向右岸坡内,倾角约30°(图1),相当于地质力学模拟中(图9)的Ⅰ1断裂;F6断层倾向右岸,倾角25°左右,相当于图9中的Ⅱ2断裂。层内错动面Lc广布于P2β5下部,相当于图9中的Lc,实地考察中见到其中夹有砾石,有的嵌合紧密,有的已被压裂,这反映了Lc的后期错动情况。将电站施工地质组与基坑开挖后实测的地质剖面图(图11)与图9对照,可见地质力学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证明了这项模拟在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可靠性。
9 结束语
本项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
(1)模拟了一种可称之为“浅生时效变形”构造形成的全过程,并为论证这类构造形成演化的力学机制提供了依据,有关这方面的综合研究另有专文讨论。
(2)根据模拟试验将坝区岩体按变形破裂状况划分为若干单元,为论证坝区岩体稳定提供了依据。
(3)试验中采用的一些设计、制模方法和测试技术可供同类试验参考。
⑹ 四川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有哪些具体一点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56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30家),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川共建自然保护166个,面积8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4%,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白水河、黑水河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最精华区域,也已进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2013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121处,国家森林公园33处。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6处。
⑺ 峨眉山的岩石有哪些种类
① 火成岩 也称岩浆岩.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当熔岩上升未达地表而在地壳一定深度凝结而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岗斑岩、辉长玢岩和闪长玢岩是常见的浅成岩 .根据化学组分又可将火成岩分为 超基性岩 (SiO2 ,小于45%)、 基性岩 (SiO2 ,45%~52%)、 中性岩 (SiO2 ,52%~65%)、 酸性岩 (SiO 2 ,大于65%)和 碱性岩 (含有特殊碱性矿物,SiO 2 ,52%~66%).火成岩占地壳体积的64.7%.
② 沉积岩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碎屑岩 、 粘土岩 和化学岩(包括生物化学岩).常见的沉积岩有 砂岩 、凝灰质砂岩、 砾岩 、粘土岩、 页岩 、 石灰岩 、 白云岩 、 硅质岩 、 铁质岩 、 磷质岩 等.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7.9%,但在地壳表层分布则甚广,约占陆地面积的75%,而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的界面叫层面,通常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年龄古老.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石质化”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生存、活动的痕迹-----化石,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
③ 变质岩 .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5类: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交代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 糜棱岩 、碎裂岩、 角岩 、板岩、 千枚岩 、 片岩 、 片麻岩 、 大理岩 、 石英岩 、角闪岩、片粒岩、榴辉岩、 混合岩 等.变质岩占地壳体积的27.4%.
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矿产.以火成岩为例,基性超基性岩与亲铁元素,如铬、镍、铂族元素、钛、钒、铁等有关;酸性岩与亲石原素如钨、锡、钼、铍、锂、铌、钽、铀有关;金刚石仅产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铬铁矿多产于纯橄榄岩中;中国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盛产钨锡矿床;燕山晚期花岗岩中常形成独立的锡矿及铌、钽、铍矿床.石油和煤只生于沉积岩中.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中的铁矿具有世界性.许多岩石本身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北京的汉白玉(一种白色大理岩)是闻名中外建筑装饰材料,南京的雨花石、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工艺美术石材,即使那些不被人注意的河沙和卵石也是非常有用的建筑材料.许多岩石还是重要的中药用原料,如麦饭石(一种中酸性脉岩)就是十分流行的药用岩石.岩石还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名山、大川、奇峰异洞都与岩石有关.我们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利用岩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医……无一能离开岩石.研究岩石、利用岩石、藏石、玩石、爱石已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逐渐变成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⑻ 峨眉山玄武岩的含矿性
溢流玄武岩是一个富铜的地球化学块体,也是一地球化学急变带,为铜成矿提供了物质和构造控制。
笔者测定了I-I’(EmH-),II-II’(LTC-)剖面上玄武岩的铜含量(表2-2,图2-2)。I-I’剖面上58件岩石样品除2件受矿化蚀变外,其余56件样品的铜含量呈正态分布于30.4~332μg/g,平均值为185μg/g(图2-3,58件平均值200.7μg/g);块状玄武岩除高值点546μg/g外,其余28件样品的铜含量为69.1~294μg/g,平均值为203.1μg/g;杏仁状玄武岩除高值点734μg/g外21件样品的铜含量为32.1~332μg/g,平均值为176.2μg/g;紫色凝灰岩4件样品的铜含量为30.4~250μg/g,平均值为102.5μg/g;火山角砾岩3件样品的铜含量为126~313μg/g,平均213.7μg/g。可见块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铜含量相近,凝灰岩铜含量低。从图2-2可见,峨眉山玄武岩第二、三岩性段中铜含量变化不大,但是第四岩性段中铜含量变化很大,从低于平均值(185μg/g)到工业矿化品位值均有。总体上,玄武岩中铜含量高,可能是本区玄武岩型铜矿的有利来源,但铜含量不存在随岩浆演化从早到晚富集的趋势。事实上,杏仁状玄武岩比块状玄武岩铜含量稍低,变化范围大,表明气孔的溢出使铜稍有贫化(图2-4)。
表2-2 玄武岩的铜含量
续表
续表
注:测试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法。EmH样号采自小寨向斜南东翼玄武岩剖面,测试工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测试所完成;LTC样号采自茂林向斜北西翼玄武岩第四岩性段剖面,测试工作在长安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完成。
图2-2 玄武岩剖面上铜的含量变化
图2-3 玄武岩铜含量直方图
图2-4 剖面上不同类型火山岩铜含量对比
⑼ 求:2009年的四川的设计研究院名录
四川内江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地质测绘院
四川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纺织工业设计院(四川省纺织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古黄建筑园林设计院
四川省化工设计院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交通厅内河勘察规划设计院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物探工程勘察院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总公司(集团)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
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自贡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巴中市建筑勘测设计院
巴中市峥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成都滨江建筑工程设计院
成都长源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都广川消防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
成都教育建筑设计院
成都军区空军勘察设计院
成都君山建筑装饰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设计事务所
成都狮王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市丑小鸭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汇源装饰工程公司
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所
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成都市温江建筑工程勘测所
成都市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成都四海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成都通信勘察设计院
成都文化装饰工程中心
四川兴蜀股份公司
成都兴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崇州市建筑研究勘测设计院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
达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德阳地质工程勘察院
德阳二重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地矿眉山工程勘察院
都江堰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甘孜州建筑勘测设计院
广汉市建筑勘测设计院
广元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核工业建中设计院
核工业西南德阳二八二工程勘察公司
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设计所
江油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乐山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凉山州建筑设计研究院
凉山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零八一建筑勘察设计院
眉山市建筑设计院
绵阳绝缘工业工程设计研究所
绵阳市川交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绵阳市第二建筑勘测设计院
绵阳市涪城区地质勘察公司
绵阳市海辰工程师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绵阳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内江市第二建筑设计院
农业部成都能源环境工程设计所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设计研究院
攀枝花市交通设计研究院
彭州市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双流县建筑设计院
四川奥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超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创视达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四川德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东方电站成套设计研究所
四川东华工程设计所
四川公路工程设计院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四川宏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华西建筑设计院
四川科建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凉山地质勘察施工公司
四川山大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建筑镇建设规划设计所
四川省城镇建设设计所
四川省西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
四川省地方建筑勘测设计院
四川省电子工程设计院
四川省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海峡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风景园林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分院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路况队
四川省九O九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乐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四川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粮食勘察设计所
四川省凉山州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绵阳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南充市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四川省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内江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什邡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四川遂宁市建筑勘测设计院
四川省天艺装饰设计事务所
四川省拓维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温江县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五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西南岩土工程公司
四川省雅安市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医药设计院
四川省宜宾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自贡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省泸洲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石油输气设计院
四川蜀都建筑勘测设计事务所
四川蜀康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院
四川天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土木建筑设计院
四川西昌攀西地质质勘察院
四川屹华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中林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
四川众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遂宁市惠美岩土地质勘探有限公司
铁道部科学研究西南勘察设计
铁二局勘测设计院
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
西南石油学院设计研究院
新都城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雅安公路设计院
雅安市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宜宾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勘察设计院
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自贡电力设计院
自贡市给水排水设计研究所
自贡市矿盐矿山开发设计院(四川盐业地质钻井大队)
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
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
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
泸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建筑设计院
泸州市建筑勘 测设计院
泸州自力勘测设计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筑设计院
安县建筑规划勘察设计所
巴中市城市燃气规划设计所
巴中市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
巴中市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苍溪县慧源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苍溪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长城建筑设计所
长宁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成都长风游乐工程研究所
成都成华水利电力工程设计所
成都川电广告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大学建筑设计所
成都电业局电力勘察设计院
成都多维设计事务所
成都钢铁厂技术开发中心
成都宏基设计事务所
成都华光研究设计院
成都华建勘察工程公司
成都建材建筑设计所
成都利达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都美的建筑装饰设计所
成都南方美尔建筑装饰设计事务所
成都前锋建筑工程设计所
成都上林设计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本固工程勘察事务所
成都市大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都江堰工业区勘察设计所
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
成都 市 华森建筑装饰设计所
成都市华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工科学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建设学校设计所
成都市建新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都市建筑工程设计所
成都市杰奥装饰有限公司
成都市金牛区建筑设计室
成都市锦江建筑设计所
成都市丽适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都市龙泉驿区城乡建设勘测队
成都市龙泉驿区建筑设计室
成都市青白江区工程勘测所
成都市青白江区建筑工程设计室
成都市青羊区建筑设计所
成都市市政工程公司勘测分公司
成都市双流县工程地质勘察队
成都市武侯区建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队
成都市新材房屋开发总公司设计室
成都市沼气科学研究设计所
成都蜀海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成都泰来装饰设计事务所
成都田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万图石油储运工程设计事务所
成都亚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永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圆成实业有限公司
成都金鑫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川西北气矿规划设计室
川西南矿区工程设计研究所
达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室
达州电力设计院
达州市市政工程设什所
达竹矿务局工程勘察设计室
大竹县勘测设计队
丹棱县建筑设计室
德阳电业局设计院
德阳市城镇建筑规划勘测设计所
德阳市公路设计研究院
德阳市宏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德阳市华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德阳市锦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德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德阳市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公司能源环保建筑工程设计室
德阳市旌阳区天然气公司设计所
东方电机厂设计室
东风电机厂建筑设计室
都江堰风景园林设计院
都江堰市勘察测绘公司
峨眉山川投峨铁设计研究院
峨眉山地质工程勘察所
峨眉山工程地质勘察队
峨眉山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富顺县规划建筑设计勘察研究所
甘孜州公路局勘察设计队
甘孜州水利局勘测设计队
龚嘴发电厂小型水利电力综合设计室
古蔺县建筑设计室
广安广信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安市公路勘寨设计院
广安市教育建筑勘测规化设计室
广安市市政勘测规划设计所
广汉广达建筑设计事务所
广汉市规划市政工程设计所
广汉蜀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广元电力设计院
广元广旺勘察设计所
广元市朝天区建筑规划勘测设计所
广元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广元市利州建筑勘察设计所
广元市中区建筑规划设计院
国营八一四厂设计室
航空航天工业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建筑设计所
核工业西昌工程勘寨公司
洪雅县建筑设计室
华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夹江县建筑设计室
剑阁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所
剑阁县水利电力综合勘测设计队
江安县城乡建筑设计室
江油市九O三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江油市林恒装饰有限公司
江油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所
金堂县建筑勘测设计所
金堂县市政园林设计研究所
井研县建筑设计室
乐山海能电力设计事务所
乐山三九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
乐山市建筑设计所
乐山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乐山市全地地质勘察所
乐山市民用建筑设计所
乐山市沙湾区建筑设计室
山市园林设计所
乐至县城乡建筑勘测设计室
乐至县地质勘察设计事务所
凉山州城乡建筑设计所
凉山州公路工程勘寨设计事务所
凉山州建筑设计所
邻水县建筑设计院
罗江县博瑞建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眉山车辆厂建筑设计室
眉山市东坡区建筑勘察设计所
米易县水利电力局勘测设计队
绵阳电力设计所
绵阳公路养护管理总段设计室
绵阳市朝阳建筑设计所有限公司
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绵阳市城镇给排水设计所
绵阳市创美装饰有限公司
绵阳市道寄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绵阳市涪江建筑设计所
绵阳市涪兴建筑设计所
绵阳市汇云装饰装修有限责任公司
绵阳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绵阳市蔚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绵阳市政工程勘测设计院
绵阳市致信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绵阳市筑诚装饰装修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绵竹市宏大建筑规划设
南部县建筑勘察设计所
南部县水刊电力勘测设计队
南充创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南充电业局电力设计院
南充充霓虹装饰广告工程有限公司
南充市高坪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南充市嘉陵区建筑规划设计室
南充市轻工建筑规划设计室
内江电力勘察设计院
内江交通勘察设计院
内江市地质勘察基础处理队
内江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室
内江铁道建筑设计室
攀枝花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
攀枝花电业局勘测设计处
攀枝花煤矿勘察设计院
攀花市风景园林设计室
攀枝花市仁和区建筑设计室
攀枝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攀枝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室
彭山县城乡建筑设计室
彭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蓬安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
平吕县建筑规划设计所
蒲江县城建设计室
青神县建筑设计室
渠县建筑工程设计室
仁寿县建筑设计事务所
仁寿县建筑设计所
荣县建筑勘察设计研究所
三台县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三台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
射洪县建筑勘测设计所
射洪县建筑设计事务所
什邡市建筑设计所
四川爱心建筑设计所
四川别格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瑞康建筑设计院
四川川投长钢集团设计所
四川工业学院建筑设计研究所
四川广安市永立工程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四川广德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广汉东嘉建筑工程设计院
四川恒泰勘察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鸿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服务分公司
四川华西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简阳华西建筑设计所
四川建能递变电勘测设计事务所
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设计科研所
四川南充京玖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山川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巴蜀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长宁县精益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建筑设计研究室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所
四川省达州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所
四川省达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设计处
四川省大竹县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德阳市化工设计院
四川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室
四川省都江堰市精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峨眉山市绥山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高县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古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广安市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四川省广汉市城市勘察测绘中心
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华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简阳市城乡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建三公司设计所
四川省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建筑技术进修学院设计部
四川省主通厅第三航道工程处勘寨设计队
四川省教育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全河工业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金江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精细化工设计所
四川省开江县建筑规划勘测设计室
四川省乐山市城建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乐山市教育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霄马屏茶场设计室
四川省民欣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四川省甫充建工建筑设所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建筑规划设计室
四川省甫充市建筑勘测设计室
四川省南江县规划建筑设计室
四川省三合县科兴岩土工程咨询
四川省射洪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四川省石油总公司设计所
四川省蜀安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勘测设计研究所
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建筑规划设计所
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
四川省卫生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新科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新空间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兴发规划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雅安市工程地质勘察室
四川省雅窖江木材水运局工程勘察设计处
四川省仪陇县建筑勘察设计室
四川省宜宾市水电建筑勘察设计所
四川省直机关建筑工程设计室
四川省中建益川建筑工程设计室
四川省中江县建筑勘察设计所
四川省邓崃市建筑勘察设计所
四川省沪州化校建筑设计所
四川省沪州市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庐州市合江县建筑勘察设计室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设计室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规划设计所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建筑设计室
四川石油管理局甫充炼油厂设计室
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规划设计室
四川蜀都地质工程勘察院
四川蜀泰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勘察设计所
四川五津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信诚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雅安精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宜宾红川甫建筑设计所有限公司
四川永利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制药厂设计科
四川皓雷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遂宁市桥梁勘测设计所
遂宁市市中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遂宁市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队
天全县水利电力局勘察设计队
通江县建筑设计室
通江县水利电力局勘测设计队
通江县文教建筑设计室
万源市建筑设计院
旺苍县建筑勘测设计所
武胜县建筑设计室
武胜县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队
五通桥区建筑设计室
西充县规划建筑设计室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建筑建材设计研究院
新津县建筑勘寨设计所
叙永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室
宣汉县建筑设计室
盐亭县城镇建设勘测设计所
仪陇县电力勘测设计室
宜宾开发区规划勘测设计院
宜宾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宜宾市翠屏区建筑勘测设计院
宜宾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
宜宾市蓝光环境能源工程设计室
宜宾四维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宜宾县城乡建筑设计所
宜宾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队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处
营山县建筑规划设计室
营山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
岳池县建筑规划设计室
中房集团自贡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设计室
中国第五冶金建设成都勘察设计研究所
中江县第二建筑勘测设计所
中江县云松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资阳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资阳市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院
资阳市广建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资阳市华升发展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事务所
资阳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所
资阳市雁江区水利建筑勘察设计所
自贡东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
自贡市房地产管理局建筑设计室
自贡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自贡市交通勘测设计研究院
自贡市燃气设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