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1. 谁有四川大学 工程训练课程 实习一 实验指导书(一)的答案啊
额。。复印店里都有。两元一本。
2. 工程地质的实习报告怎么写才能的高分那
找份报告把实习内容套进去就可以了,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就能得高分
3. 实习,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我觉得实习和实践最大的区别是实习生在公司里一般接触不到核心业务,基本上都是打杂的活,等你真正和单位签约,进而实践的时候,才能真正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满不满意!社会实践一般是一个项目,有明确的方向,经常是一个调研课题,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社会实践等。实践报告要写清楚该项实践的意义、实践前准备、实践过程以及最后实践结果。而实习报告需要写你所在实习单位的简介、实习时间段、实习过程中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实习小结。这两个还是不太一样的。
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上述内容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一要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二要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三要产学研合作,促实践教学的发展,四要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4. 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用
40学时,2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地质调查是适应区域地质填图的改革与要求,全面培养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扩大地学知识面、提高专业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将大学期间所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工程学、地球化学、环境学、灾害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理论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并与野外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实践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也是为高年级学生生产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奠定基础的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系统掌握区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基本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项目管理及质量管理要求,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当代大学生使用新技术开展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的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三大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技术要求;
2)新方法、新技术(尤其是RS、GPS、GI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3)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4)区域地质填图的程序与主要过程、区域地质填图设计书、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报告、区域地质图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地质图编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3.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与方法实践性,是高年级学生开展生产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课程,因此确定为必修课。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质调查概述,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概念、区域地质图的比例尺及其精度;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工作的现状;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工作程序等;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及有关要求。
第二章 沉积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沉积岩的产出特点;沉积岩区多重地层单位的建立;现代地层学填图理论与方法;沉积岩区的基本层序调查方法;沉积岩填图单位建立实例。
第三章 花岗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花岗岩与广义花岗岩类的概念;花岗岩类的产出与分布特点;花岗岩类的分类方案与填图单位的建立;岩石谱系单位的填图单位建立方法;花岗岩类的接触关系和地质填图界线;花岗岩类的地质填图主要内容和要求;岩浆混合花岗岩类的区域地质填图;花岗岩类区域地质填图实例:①复式岩基的解体,②空间共生成因相关岩体的归并。
第四章 火山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火山岩的产出与分布特点;火山岩的双重填图单位建立;火山机构调查填图方法;火山岩相调查与填图方法;火山岩地质图的图面表达主要内容。
第五章 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与产出特点;当代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要点;变质岩的区域地质填图单位与填图方法。
第六章 第四纪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第四纪地层的基本概念及产出特点;第四纪地层单位及沉积类型;第四纪沉积物填图方法。
第七章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及韧性剪切带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主要组成及填图单位;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填图方法;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
第八章 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目的与任务;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方法与手段;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重点;成矿模式与区域地质填图;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
第九章 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剖面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调查方法与技术、专门性调查方法与技术;区域地质图编绘方法与技术。
第十章 遥感区域地质填图方法。遥感区域地质填图的目的与任务;遥感地质填图的优点与特点;区域遥感地质填图的主要方法与辅助填图方法。
第十一章 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数字区域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与特点;数字地质填图PRB过程与方法。
2.课外作业
1)根据教学进度,对本课程重点内容安排数次课外作业;
2)地形图国际分幅原理及实践作业;
3)以田家庄地区为例,安排不同类别区地质填图项目工作部署。
3.实验课
1)沉积岩区、花岗岩类区、(陆相)火山岩区、变质岩区、造山带区地质填图读图实验;
2)RS解译系统上机观摩学习;
3)MapGIS成图过程、流程上机观摩学习;
4)不同时代、不同比例尺模式地质图参观学习。
4.集中实验安排
本专业建议不安排集中实验,但安排系统大型作业一套,由学生系统复习与实践。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
续表
2.教学方法提示
1)课堂教学多以实例或国内外典型图幅为例讲述某一方法的有关要求;
2)“3S”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考核方式
1)课堂出勤、问答内容记录、上机操作熟练程度各占10%,共30%;
2)作业占7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李永军等编著.2008.国土资源调查方法(第二版).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李永军等编著.2008.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实验指导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魏家庸等编著.1991.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高秉璋等编著.1991.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房立民等编著.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周维屏等编著.1992.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国土资源部宣传中心.1998.国土资源知识读本.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董国臣等著.1998.计算机辅助1∶5万区调工作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9)李超岭,于庆文著.2003.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1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二十世纪末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新进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11)李永军主编.2014.区域地质调查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12)李永军,杨高学,佟丽莉等编著.2014.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执笔人:李永军 梁积伟
5. 求工程地质勘察实习日志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论文报告 2008-01-11 14:35 阅读57 评论3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 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地点: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时间::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图书馆。内容: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在课室观看影象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师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课本形象易懂。(三)、时间: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点: 广州番禺莲花山内容: 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8:30在学校出发,由于包车有延误,时间推迟了一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狮子洋西岸制高点的莲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名山,这次终于一睹其风采,出发前我在网上找了些莲花山的介绍: 莲花山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再继续向前走,走过约一百米由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飞鹰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开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继续前进可以见到由四块相连的大岩石组成,两侧耸起的两块片岩如同飞鹰的两翼,后部高耸的片岩如同飞鹰的翘起的尾巴,平铺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飞鹰的头部和嘴巴,岩石组的形状如一只遨游天空的飞鹰,神威懔懔的飞鹰岩!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见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和砾岩。 在狮子石后面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再往前走我们一路经过了八仙岩、浴仙池、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仙桥。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在莲花山上你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的花草树木,有松树、榕树、菩提树、熏衣草……全都是因为莲花山是处于三角洲冲积地带,在陆地上升的过程中,将海底肥沃的土地带上,所以在山上能够栽种各种类的花草树木。也正是由于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山脚的桑基鱼塘也有很好的收益。此次野外实习—莲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这是一此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烦喧的环境和沉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亲临野外环境,与山里的岩石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对一个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进行分析。特别是莲花山上最常见的棕红色的砂岩,对它的层理、节理和工程地质性质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由于莲花山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遗迹,很多的岩层都经过了人工开凿,破坏了原有的岩层地貌,会出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所以在开凿的过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质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四)、 时间: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内容:室内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老师再次帮助重温地质图的阅读,在给出的《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场地勘察数据,完成勘察报告的其它部分。 (五)、 时间: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地点:学校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体会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6. 地质实训实习心得
地质实训心得:抄最关键是袭要写出你针对于此次地质实训你学到了什么,认识到了什么,还有就是关于你对于此次地质实训的理解以及你掌握到的知识,最关键的还是从实际出发去进行总结,这样就能结合你的专业知识说出你内心最真挚的心得感受。
7.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基本格式是什么
第一部分.写写实习单位的状况
第二部分.写写你实习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你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部分.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第五部分.总结一下你实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