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洪涝灾害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1-29 09:33:33

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原因.(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
1、 地壳活动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内
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容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 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 城市地质灾害
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 河、湖、水库灾害
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 海岸带灾害
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 海洋地质灾害
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 特殊岩土灾害
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 土地退化灾害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 水资源枯竭灾害
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Ⅱ 洪水灾害容易发生在哪些地方

洪涝灾害“南北多、中间少”,中南、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2019年全国大部降水偏多,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其中,6-8月,南方地区多轮降雨过程集中且重叠,主雨带始终在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徘徊,导致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5省(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7-8月,西北、东北等地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黑龙江、松花江等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多省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洪涝灾情为近年同期低值水平。

此外,中南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最多,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最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最多。总的看,2019年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

(2)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洪水来临时自救措施

1、如时间充裕,应该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2、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足球、篮球、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质地好的木质家具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3、地势低洼的住宅区、商业区可用沙袋、草包、档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做好围堵的措施,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Ⅲ 我们怎样预防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回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答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堤防建设、河道整治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的机会。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轻涝灾害的损失。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最后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Ⅳ 华北地区多什么灾害,选项:A.洪涝灾害 B.旱灾 C.地质灾害 D.霜冻

B旱灾吧,每年都缺水。平原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小,地震也不常见,霜冻。。不晓得。。
还有这个不是多选的么?

Ⅳ 有哪些自然灾害

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Ⅵ 为什么洪涝灾害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洪涝会对地表植被 土体 地表径流 和地下水 在短时间内产生变化 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的失衡。所以会造成 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土质膨化 等地质灾害

Ⅶ 特大暴雨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出现次生的地质灾害,如山泥倾泻,山体滑坡等翻译成英语

Heavy rains often caused severe flood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s, landslides and other

Ⅷ 洪涝灾害是天气灾害还是气候灾害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按照成因,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三种。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寒潮等,洪涝灾害即属于此类;
生物灾害包括鼠灾,蝗灾等。

Ⅸ 自然灾害有哪些洪涝灾害是不是属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版、洪涝、台风、冰雹权、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导致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