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
『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院系介绍
由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和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组成。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我系现有教师28人:教授2人(含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3人,其他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现有“计算机软件及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硕士点。
我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20多门课程,如:离散数学、组合数学、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人工智能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正式出版教材3部,校内教材2部,实习教材2部。
我系目前的研究领域有:智能计算(包括分布式计算、遗传算法、演化算法等)、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演化硬件、以及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开发、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等。近年来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新技术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原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等。在计算机类权威和核心期刊以及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检索文章12篇,EI检索文章20余篇 成立于2006年9月,重组于2009年9月,由原计算机应用系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主要负责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点建设,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和《VC++程序设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数据库原理》课程建设。
现有师资力量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7人。
目前的应用系以吴冲龙教授、戴光明、朱莉教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已经形成,全系教师正以饱满的激情和崭新的意志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中。
『贰』 中国地质大学中北京和武汉有什么区别
一、学校的地址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二、学校的规模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积815074.58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有教职员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103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三、学校的影响力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的主页是
直接网上搜索就可以的。
很容易的
注意官方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官网为何登陆不上
我的也登陆不上,用过无法办法了,请问你现在解决问题了吗
『伍』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是一本吗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不是一本,而是民办三本性质的大学。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创建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湖北武汉。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截止2015年9月,学校设有9个学院,28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涵盖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具有“地质、珠宝、航空”特色的工、管、艺、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5)中国地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扩展阅读:
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毗邻中国光谷,占地面积逾千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开设有土木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金融学等43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专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程类、经管类、艺术传媒类为主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学校拥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建有8个实验中心(共81个实验室)、128个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4余万册,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3000余座位的阅读室,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国内大型著名电子文献数据库。
学校体育设施齐备,建有标准化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田径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身中心等,学生寝室高端舒适,校园内超市、食堂、咖啡厅、茶艺室、文印中心等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可为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3项。
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项,一名教师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
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获国家级竞赛奖励603人次,省级竞赛奖励913人次;一名学生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显著提高,每年均有多篇毕业论文入选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位于省内同类学院前列。
『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介绍
中国抄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袭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办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一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授权可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大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怎么写
回首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孩敞粉缎莠等疯劝弗滑指南。
在思想上,有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并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
在社会实践中,工作塌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我从大一开始加入校园广播站,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被评为校团委"十佳栏目"。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同时,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
『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面向广大学员开展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专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属之一;是一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授权可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大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设施
目前,学校投入近4000万元,建成了覆盖所有办公、教学、实验、学生、教工宿舍等楼群的千兆校园网络;新建成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大楼,办公面积近4000平方米,搭建了支持网上教学和教务管理的网络教育平台;自主开发并引进了400余门网络课件。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办法,在全国各地已设立或正在建立近40个校外学习中心。
学院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开办专科、本科、选修课程等办学层次。学院依托学校各院系办学,将名师名课程有机地整合到网络教育平台上,并采取面授、网上学习、课下辅导、网上实时与非实时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和目标。2007年底,正式注册的学生已达到20000余名,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形式达到了规定的教学要求,可取得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本科文凭或单科课程学分(成绩),国家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并承认其学历。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可获得相应的学位。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依托大学的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学校1956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层次上,既有高中起点本科、专科,也有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形式有函授、夜大学等,现在校生近6000名。在校外设有函授站、教学站,现开设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本专科专业近40个。学校坚持以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坚持面向社会经济的办学方向,与国土资源部系统以及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大中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已培养培训各类社会急需人才4万多名。
中国地质大学成人教育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及要求,重新对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同时在日常教学运行、学生学籍、学生管理、校外函授站、教学站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使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和资源优势,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主动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不断地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办学实践中,成人教育学院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和严格管理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方针,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注重教学实践性环节,大力开展二课活动,加强学生应用技能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可喜成果。
面临新世纪的历史机遇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肩负重托,再创辉煌。未来十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建一套更富活力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产业化运作机制为主导的办学体制;建立一个教学手段先进,育人环境优良的办学园区;建设一个团结、创新、规范、高效的学习型管理组织;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建立一套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核心,高中后学历教育适度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并举的高层次、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