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总结
1. 工程地质顶岗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顶岗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 三、本次实习任务 1.认识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 1.实习期间严格听从实习队长的要求和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几天野外实习中结合所学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人员组成 交通工程系07级交通工程专业88人. 六、实习地区简介 本次实习地点为xx省地区。 xx市xx中西部,位于xx、xx、xx之间(见图---1)。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6乡6镇1个工业园区。 xx市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向东开口的盆地。该市区位于盆地中北部,海拔约380米,盆地北侧为xx山脉。至东向西由xx、xx、xx、xx等山岭组成。xx海拔1584米,xx海拔1512米。群峰秃立,山势险峻,相对高差大于1000米,属高中山地形;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箕山海拔1064米,蜿蜒起伏于颍河之南,属中山地形。伏牛山海拔627米,呈东西横亘于箕山之北,属低山地形;盆地内部为丘陵和平原。 xx为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箕山为颍河与汝河的分水岭。 来自[实习妹妹]转载需注明 http://www.shiximm.com
2. 地质工作者评定助理工程师的技术总结
http://www.tb51.com/project/Thesis/161/15/Detail30654.asp
http://www.zhushen.com.cn/data/soft/2033.html
都是收费的 你参考版下吧权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的知识要点总结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两大类勘查技术。除学习必须的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外,还会学习勘查工程技术课程、地质工程这类应用类专业到石油石化煤炭行业就业较多,平均达40%以上、管理领域从事勘查、评价和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的专业、评价与管理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旺盛、设计、施工。对勘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勘查技术与工程就是逐步分离出来的。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现在,各高校开设的有代表性的地质类专业主要有:地质学、地质工程、资源勘查技术。这几个专业分属理学与工学专业大类。早期的勘查方法只能找到埋藏很浅或直接暴露在地面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开采条件的不同,查找矿物资源工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 随着高校扩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是一个基础性的专业,还必须借助勘查方法。地质工程就是专门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查、西南交通大学是招收地质类专业的代表院校。从近几年的分配去向看,地质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地质科研院所和效益较好的地勘单位和石油勘查单位工作。资源勘查,其中地质学13个、资源勘查工程26个、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8个、发育历史,会涉及地球的圈层分析,普通本科的野外工作率为20%左右,重点高校为5%左右。各高校地质专业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了解地球和一些能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寻找能源、地质工程专业18个。 在我国高校中,专门培养掌握勘查技术的地质工作者的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比如,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地质类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成都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我国高校专门设立了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侧重于矿物资源的勘查、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地球展开的。但是人才总量仍显不足。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就业率大都在90%以上,部分院校的供求比在1。我们生产生活常用的能源主要指矿物能源,包括石油。近几年:10左右。地质类专业面向艰苦行业工作的比例大,这也使得很多考生不愿报考、岩石性质、矿物成分等知识。地质学专业主要是在地质理论、知识方面为从事地质工作打基础,看看有多大开采价值等。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虽属于工学类专业,但是较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了解能源的构成成分和形成年代;对勘查到的能源进行评价、天然气。 地质学专业属理学大类。本科生去野外工作的比例逐年减少,不仅需要查找方法,还需要借助工程手段,做地质设计、施工工作,学会解决各类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施工问题、评价、开采几个阶段、勘探工程施工方法等、工程地质等,随着人类对能源的不断利用,人们对勘查方法要求越来越高了、煤炭。矿物能源能够进入生产生活。这个专业首先要学习地质学知识,了解影响矿物开采的基本因素;同时还要学习能源探测开采的工程学知识,掌握基本的钻探工艺、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首先需要查找、评价和开采。地质工作者就是专门从事矿物资源查找、评价和开采工作的职业人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很多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大中城市的研究院所工作。 根据教育部2005年统计资料,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布点共有98个、桂林工学院,如钻探工艺与设备、基础工程施工。 矿物资源的查找不仅需要基本的地质理论知识。 查找矿物资源的过程中,涉及了矿物资源查找,地质类专业担负着培养地质工作者的任务。我国的地质教育源于 19世纪末,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平均达到30%以上
4. 谁能给总结一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区别与联系。从形成原因,成分,结构构造,工程地质特征
岩浆岩就是火山岩浆冷却形成的,分为侵入型和喷出型;
沉积岩主要是砂石泥土由于各种专侵蚀作用沉积形成;
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如挤压、高温形成;
联系:三种岩石可以互相转化,岩浆岩由于侵蚀沉积可以变成沉积岩,也会由于挤压、高温变成变质岩;沉属积岩由于深入地壳可以重新变成岩浆岩,也会受挤压、高温变成变质岩;变质岩也可能深入地壳变成岩浆岩,也会受挤压、高温变成变质岩。
5. 天然气管道施工规范哪有
天燃气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1 本技术要求是对所采用规范的补充说明。除本技术要求外,均按《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执行。本技术要求必须下发到每个参与施工的施工单位。
2 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
2)《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2年版);
4)《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穿越工程》SY/T0015.1-98;
5)《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95;
6)《埋地用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31:2002;
7)《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15558.1-2003;
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定》CJJ63-95;
9)《燃气用埋地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CJ/T 182-2003;
10)《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CJ/T 126-2000;
1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12)《钢制法兰尺寸》GB/T9113;
13)《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燃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试行)(78)交公路字698号,(78)油化管道字452号)。
3 施工队伍应具备的条件
3.1 进行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施工资质。
3.2 承担燃气钢质管道、设备焊接的人员,必须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焊接)焊工合格证书。
4 施工作业带
为了避免或减少对原有地物、地貌的破坏及对交通的干扰,施工作业带以少占地为原则。特殊地段,其占地宽度可根据管沟深度、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法适当加宽,但必须得到业主的认可。繁华街区段,由于施工作业面较窄,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电杆、树木等,应在施工前,由业主、施工方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必须时,可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
4.1 地下隐蔽物清查
施工方在开工前应对施工作业带内所有与管线有关的地下管线及构筑物进行核查。为确保万无一失,必要时开挖探坑核实,并得到主管部门的确认。
4.2 施工作业带清理
施工方应清除作业带内需拆除的障碍物,如庄稼、树木、混凝土路面、临建围墙及花坛等,在保证正常施工和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拆除工作量。施工方应向业主提交一份对各种情况提供保护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管 线、电(光)缆、架空线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地上或地下建构筑物,经业主和各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4.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在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四周设置安全护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繁华路段和城市主要道路施工,宜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对无路灯的路段沿线,应设置照明灯,对不可断路面,应有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的措施,施工工地应有昼夜巡视的安全员,施工中使用吊车起吊时,应注意沟槽上方高压线等设施。
5 管道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聚乙烯和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敷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95的规定。管道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确定连接方法、连接条件、焊接设备及工具、操作规范、焊接参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方法。
5.1.2管道连接前应对连接设备按说明书进行较核,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 5.1.3管道连接前,应核对预连接的管材、管件规格、压力等级,检查管材表面,不宜有磕、碰、划伤。伤痕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的10%。
5.1.4连接完后的接头应自然冷却,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接头、拆卸加紧工具或对接头施加外力。
5.1.5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下沟。
5.1.6管道安装时,管沟内积水应抽净,每次收工时,敞口管端应临时封堵。 5.1.7不得使用金属材料直接捆扎和吊运管道,管道下沟时应防止划伤、扭曲和强力拉伸。
5.1.8对穿越公路、河流及城市主要道路,应减少接口,且穿越前对连接好的管段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5.1.9管材、管件从生产到使用之前的存放时间,黄色管道不得超过1年。若超过存放时间,必须重新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10钢塑过渡接头金属端与钢管焊接时,过渡接头金属端应采取降温措施,但不得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该部分防腐严禁采用明火加热的防腐材料。
5.1.11法兰或钢塑过渡接头连接完成后,其金属部分除锈达Sa2.5或St3级,涂刷硼钡酚醛防锈漆2道,调和漆2道。
5.1.12管道阀门安装口径大于DN100的阀门等管路附件时,应设置支撑。
5.1.13聚乙烯燃气管道用户引入管应在距建筑物外墙0.7m以外设钢塑过渡接头;调压箱接管应在距箱体0.7m以外设钢塑过渡接头。支线钢塑过渡接头应安装在距干线2m以外。
5.1.14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2)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宜小于0.6m;
3)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3m。
4)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5.2 钢骨架聚乙烯管道敷设
5.2.1施工现场断管时,其截面积应与管道轴线垂直,截口应进行塑封(与母材相同材料)热风焊。严禁使用未封口的管材。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拓展资料:
管道特点:
1)输气管道系统是个连续密闭输送系统。
2)从输送、储存到用户使用,天然气均处于带压状态。
3)由于输送的天然气比重小,静压头影响远小于液体,设计时高差小于200米时,静压头可忽略不计,线路几乎不受纵向地形限制。
4)不存在液体管道水击危害。
5)发生事故时危害性大,波及范围广。管道一旦破裂,释放能量大,撕裂长度较长,排出的天然气遇有明火,还易酿成火灾。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全面修订原规范;
钢质管道的压力由0.8MPa提高到了4.OMPa;
新增球墨铸铁管道、聚乙烯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新增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煤焦油瓷漆、熔结环氧粉末及聚乙烯防腐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增加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新增室外架空燃气管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新增燃气管道附件及设备安装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新增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施工及验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