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李四光中国地质大学

李四光中国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1-27 01:15:29

『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是怎么回事

就是地质学基地班 专门培养科学家的 里面的学生可以任选老师和课程 还有很多特权 专门的一个老师带一两个学生

『贰』 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计划是指的什么计划未来的发展前景好不好

李四光计划全校也就30个名额左右 培养的都是学术人才 保研的时候李四光计划的名额 基本上进入李四光计划的最后都去各大名校读研深造了 非常优秀的才能进这个计划 不只是学习好才行

『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计划

基地班与各类实验班本身较其他班级具有优等性,同时这类班级内和李四光计划培容养班级差不多属于同一级别,如果基地班或者各类实验班的同学也去参加李四光计划,其他同学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已经进入基地班和实验班的同学已经啃下一块好面包填饱肚子,又怎么会再让你们啃更多的面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呢?

『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张本仁,1989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翟裕生,199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内科学奖
李思田,1999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刘本容培,2003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唐辉明,2013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蒋少涌,201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伍』 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学院是公立学校吗

是地大直属教学学院,属公立的。

李四光学院成立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大力提升地球科学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同指导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携手,于2012年4月在北京签约成立了“C2科教战略联盟”。 C2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英文缩写:CAS)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文缩写:CUG)的英文首字母,采用“C2”的展现方式,寓意实现各方合作的倍增效应。根据“C2科教战略联盟”协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组建李四光学院,负责全面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中的“联合培养大学生计划”的菁英教育。
李四光学院成立于2012年6月,挂靠学校教务处,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学院院长。学院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地球科学菁英班全体本科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协同育人工作。
地球科学菁英班从2012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60人。菁英班学生入校之初不区分专业方向,统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地学类基础课程;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根据学生意愿,结合学业成绩,学生可从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这四个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一做为主修专业方向,按照目前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完成本科教学计划。

『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电话

027-67885190

『柒』 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计划的具体要求与申请流程是什么

1、 选拔对象来
我校****级在籍全日制本源科生,课程学习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5以上,外语水平高,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立志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2、 选拔时间与方式
(1) 学校将于****月组织“李四光计划”报名与选拔工作,学生根据自愿报名与学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申报“李四光计划”;
(2) 请各学院于******日前将申报名单报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学校初步定于9月底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工作;
(3)每个学院限报5名学生;
(4)我校基地班和各类实验班的学生不再参加“李四光计划”的申报;
(5)本次将选拔30名学生入选“李四光计划”。
具体的问一下学工处的老师吧!

『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友中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吴奇之,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骆耀南,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龚再升,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天然气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何国琦,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刘本培,195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何自新,196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何汉漪,1962-1967年7月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叶天竺,196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王双明,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郑亚东,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惠,1964年8月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化学专业毕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周海民,198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干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马永生,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彭善池,196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古生物学专业,200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谢玉洪,200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获李四光奖
汪啸风,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专业,200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丁俊,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201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杜时贵,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硕士学位,201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燕长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找矿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范立民,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潘桂棠,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彭建兵,1978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玖』 李四光的资料是什么

李四光(中国著名来地质学自家)编辑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 ,中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2]

『拾』 李四光后来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中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硕士学位[2]。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3]

http://ke..com/link?url=ImQHa12JIH0_--eSHXWzvdoiCXB2iDF7


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本来就是著名的地质学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