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地质灾害
『壹』 宜宾珙县地震后,房子成危房了,政府有补贴吗,具体有哪些还有危房是政府安排专人拆除吗
地震灾害引发的问题属于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安全和房屋损坏情况会进行逐户摸底排查,是危房会有具体安排,比如根据房屋损坏情况拨给资金修理,损坏严重会拨给现金重建。
『贰』 四川盆地地质环境区矿山土地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滑坡、泥石流环境地质问题
四川盆地大致可划分盆内和盆周两大部分。盆内主要为低丘和平原,包括荣县—威远—隆昌一带的丘陵区、达州—大竹—华蓥一带中低山区、新津—双流—彭山—眉山—洪雅浅丘区和成都—资阳—遂宁—绵阳—南充等地平原-丘陵区。盆周包括北部广元—旺苍—南江—万源一带中低山区、盆西绵阳—德阳龙门山中山区、盆西南宝兴—雅安—石棉—乐山一带中山区和盆南珙县—高县—筠连—叙永—古蔺一带中山区。
盆内以天然气、煤、盐类矿产和硫铁矿为主,此外有建材非金属矿。盆内有大洪山芒硝矿,是我国三大芒硝基地之一。其余多为中小型矿山。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占压、破坏土地资源、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以及环境污染。据不完全统计,盆内矿山年产废水量3606.36×104m3,累计堆放废渣量2682.94×104t,占压、破坏土地资源面积769.63hm2。该区煤矿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如泸县新民煤矿山,采空区面积达4hm2,地表破坏面积约8hm2,区内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井水干枯,地表开裂、塌陷,危及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资威隆煤矿区,大面积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废渣和煤矸石占压农田,阻塞河道,矿井废水污染水源等环境地质问题;达竹煤矿区有滑坡、塌陷、地裂缝、煤矸石自燃、地下水疏干等环境问题,造成农田、公路、桥梁、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华蓥山煤矿山废渣、废水乱排放,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水体,造成河道淤塞、地下水疏干,饮用水枯竭,出现地表塌陷、开裂等地质灾害。非金属建材矿山占压、破坏土地资源明显,对交通沿线景观资源造成破坏。
盆周以磷矿、煤矿、硫铁矿、铅锌矿、砂金矿、建材非金属矿(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为主,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大量占压、破坏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年产矿山废水量为3796.60×104m3,累计堆放矿石量为9005.64×104t,占压、破坏土地资源面积73760.77hm2。该区煤矿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亦比较突出,如北部广旺煤矿,采空区引发大面积地面塌陷、地表开裂,并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龙门山中段开采二叠系的煤和磷,形成大面积、多级采空区,地表形成众多危岩,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耕地破坏;盆南芙蓉煤矿,开采二叠系的煤,引发滑坡、泥石流20余处,地面沉降3处,开裂数十处,崩塌15处,致使农田干枯,土地荒芜,泉水枯竭,房屋拉裂和环境污染等;古蔺—叙永煤硫矿区,大面积采空区形成地面拉裂、塌陷,山坡形成危崖、崩塌等地质灾害,选矿形成的尾矿堆抬高河床,堵塞河道,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均受污染。广元地区嘉陵江中游砂金矿山,河滩和阶地削离严重,尾矿、废石堆在河边,填高河床,破坏耕地、防护林和航道。龙门山中段安县石灰石矿山,开采二叠系、三叠系灰岩,采矿、剥离植被和耕地数千公顷,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和沟谷被矿渣堵塞,严重影响了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彭州“飞来峰”石灰石和煤矿山,由于数百小矿争采,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影响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盆西雅安锅巴岩石材矿山,开采前震旦系大理岩、花岗岩,由于开采粗放,成荒率低,废石堆积量大,部分河道淤塞,沟谷阻断,诱发泥石流、抬高河床,威胁下游村庄、县城安全。
『叁』 宜宾珙县那个镇比较好,打算过来工作,谢谢急!高县和珙县那个好一些呢
不如来宜宾啊 县城总不如城里的
『肆』 宜宾山体塌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伍』 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
宜宾芙蓉地质勘来测设计有限公司是自2002-09-16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珙县巡场镇米市街。
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526749642611P,企业法人刘作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程勘察(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勘查丙级;工程测量(乙级):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规划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与桥隧测量、矿山测量;不动产测绘(丙级):地籍测绘;不动产测绘(丙级):房产测绘;矿山咨询服务;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陆』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较严重区(Ⅱ)
Ⅱ-01:西藏定昌、隆格尔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包括阿里地区改则县、隆格尔县的部分区域,面积约1009km2。区内主要分布有扎布耶大型锂矿、3个砂金矿、1个硼矿企业,砂金矿已停采。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主要为砂金矿、硼矿开采占用、破坏土地问题严重。
Ⅱ-02:西藏马攸木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包括阿里地区普兰县、噶尔县、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部分区域,面积约1250km2。区内矿山企业均为小型,主要开采砂金矿,现已停产。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主要为砂金矿开采占用、破坏土地问题严重。
Ⅱ-03:西藏安多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1912km2,以采砂金为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采矿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固体废弃物对土地占用和破坏。
Ⅱ-04:西藏那曲地区矿山以崩塌、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2687km2,开采矿山以小型铬铁矿、铜矿、锑矿为主,诱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占用破坏土地较严重。
Ⅱ-05:西藏万东—桑日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4218km2。区内分布有4个小型矿山企业,以开采煤、铅锌、水泥灰岩、地热水为主,煤矿开采已停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矿活动、固体废弃物对土地占用和破坏。
Ⅱ-06:四川新津—双流—眉山—洪雅地区地面变形、开裂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1640km2。地质构造较简单,属四川盆地盆西山前浅丘区,年降水量800~1200mm,人口密度大,属弱震区。区内典型矿区主要有大洪山芒硝矿区,是我国3大芒硝基地。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以小眼井水开采方式和加工造成的矿山生态破坏及现在开采引起的地面变形、开裂等现象。
Ⅱ-07:四川西部高原(广元—康定—木里一线以西)以大面积草原破坏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2625km2。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活动强烈,大多属地震烈度Ⅷ度以上地区。地层经多期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强烈。地形上为高山高原,东北部为沼泽化平坦高原地貌,另外尚有不少极高山,现代冰川地貌发育。区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时有暴雨。典型矿区主要有康定县塔公金矿区、九寨沟县马脑壳金矿区。塔公金矿区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表现为采矿和选矿造成大面积草原破坏,并被污染,形成泥石流隐患;马脑壳金矿区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表现为采矿、选矿造成大面积山地破坏,矿渣、废石乱堆,形成不稳定斜坡,地表水受到污染。
Ⅱ-08:四川高县—珙县以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占压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787km2。以采煤为主,区内有芙蓉煤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表现为采矿引起滑坡、泥石流20余处,地面沉降3处,崩塌15处,破坏土地面积达30km2。
Ⅱ-09:重庆巫山县抱龙采煤区以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及地下水疏干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分布于巫山县抱龙、邓家地区,面积约284km2。属中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强烈,岩溶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区内分布有20余家小型矿山企业,以煤矿开采为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及地下水疏干等问题较突出。
Ⅱ-10:重庆南岸区—渝北采石区以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及城市景观破坏为主群采问题突出的较严重区
该区分布于南岸区黄桷桠泉山村、金竹村、龙井村及巴南小泉片区,以及渝北区玉峰山镇等地,总面积约616km2。属低山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岩溶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区内矿山以采石场为主,兼有煤矿等,分布有大小采石场140余个,因长期无序开采,工艺落后,形成高差近百米的巨大人造“天坑”,高边坡数十米,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区内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及城市景观破坏。
Ⅱ-11:重庆忠县、石柱方斗山地区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疏干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分布于忠县、石柱地区,面积约875km2。
(1)忠县方斗山曹家至石柱沿溪片区
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强烈,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分布有10余个小型矿山企业,以开采煤矿为主,兼采石材等。由于煤矿开采历史长,加之原来的无序管理与乱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较为严重,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地面沉陷、地裂缝及地下水疏干。
(2)石柱县七曜山沙子至都会片区
地处七曜山地区,属中山地貌,岩溶较为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区内铅、锌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有10余家小型矿山企业,以铅、锌矿开采为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及水土污染较严重。
Ⅱ-12:重庆黔江五峰山地区铅锌矿山以固体废弃物及水土污染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分布于黔江马喇镇五峰山地区,总面积约83km2。属中低山地貌,岩溶较为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强烈,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区内铅、锌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有10余家小型矿山企业,以铅、锌矿及铝土矿开采为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及水土污染较严重。
Ⅱ-13:重庆秀山钟灵—清溪地区锰、汞矿山以水土污染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分布于秀山县钟灵—清溪地区,总面积约516km2。属中低山地貌,岩溶较为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强烈,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区内锰矿、汞矿及锑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有20余家小型矿山企业,以锰矿、汞矿及锑矿开采为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水土污染较严重。
Ⅱ-14:贵州沿河—思南地区以占用破坏土地、地面塌陷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609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煤矿、建筑用砂。区内有小型矿山91个。煤矿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裂缝,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及水均衡破坏等;建筑用砂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边坡滑塌、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
Ⅱ-15:贵州寨英—天马地区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437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锰矿。区内有中型矿山2个,小型矿山72个,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次为地裂缝、崩塌、地面塌陷及水均衡破坏等。
Ⅱ-16:贵州遵义地区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312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锰矿、铝土矿。区内有大型矿山2个,中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434个。锰矿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裂缝,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及水均衡破坏;铝土矿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边坡塌陷、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
Ⅱ-17:贵州息烽地区矿山以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413km2,区内开采矿种主要为煤、铝土矿,有中型矿山3个,小型矿山126个。煤矿为井下开采,铝土矿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Ⅱ-18:贵州凯里地区矿山以崩塌、泥石流、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247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煤、铝土矿,煤矿为井下开采,铝土矿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次为崩塌、泥石流及水均衡破坏等。
Ⅱ-19:贵州金沙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地下水均衡破坏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为337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硫铁矿、高岭土、煤矿。区内有小型矿山23个,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地下水均衡破坏,次为地裂缝,崩塌、地面塌陷等。
Ⅱ-20:贵州赫章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水均衡破坏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309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铅锌矿、铁矿。区内有小型矿山40个,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地下水均衡破坏,次为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Ⅱ-21:贵州兴仁地区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地下水均衡破坏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503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煤矿、金矿。区内有大型矿山4个,中型矿山3个,小型矿山67个。煤矿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水均衡破坏,次为地裂缝,崩塌、地面塌陷;金矿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水均衡破坏,次为边坡崩塌、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
Ⅱ-22:贵州安龙地区以水均衡破坏、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712km2,开采矿种主要为汞矿、锑矿、建筑用砂。区内有小型矿山80个。汞矿和锑矿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水均衡破坏,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建筑用砂为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次这边坡滑塌、水土流失等。
Ⅱ-23:云南保山—昌宁地区以占用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1800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铅锌、锡、铜等有色金属。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建矿山,开采历史短,采矿规模一般不大。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占用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Ⅱ-24:云南大姚—牟定铜矿区以塌陷、占用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1687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铜矿。开采规模以中、小型矿山为主,开采方式为井采。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裂缝等。
Ⅱ-25:云南宜良—弥勒—泸西煤矿区以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约1968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煤矿,井下开采,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和地裂缝;洗矿废水向外排放,污染水系等。
Ⅱ-26:云南石屏—建水石灰岩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4500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以露采为主,形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压破坏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
Ⅱ-27:云南勐海县煤矿、花岗石矿山以滑坡、地裂缝、占用破坏土地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1312km2,开采矿种主要为煤矿和建材花岗石矿。煤矿为井下开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滑坡、泥石流等;花岗石矿为露天开采,形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占压破坏土地、水土流失等。
Ⅱ-28:云南勐腊县龙巴河铜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1129km2,开采的矿种主要为铜矿,次有铅锌矿、金矿、岩盐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用破坏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滑坡等。
Ⅱ-29:云南富宁县金矿山以占用破坏土地、水地流失为主的较严重区
该区面积为1969km2,开采矿种主要为金矿,次为锰矿、钛矿、煤矿。锰矿为井下开采,其他为露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废渣乱排放,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占用破坏土地资源面积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废渣淋滤液污染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