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读图题
⑴ 地质学读图题 急!
1和2之间有一次构造抬升,地层变形并且遭到剥蚀。
2到6基本上整合接触。版
6地层沉积之后,与7之间,出权现了火山运动,使得火山岩侵入。
2-6岩性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深变化、物源变化等等。
总之,主要地质事件,1、地层剥蚀;2、火山岩侵入。
祝好!
⑵ 地质学读图题 都不会啊!大神求教!
⑶ 工程地质读图分析题
褶皱
左上为向斜(里新外老)
右边地层由石炭-奥陶-寒武,也是一个向斜。
右中由三叠地层构成的圈闭可能是一个飞来峰。
⑷ 普通地质学,读图题
1,海蚀涯
2,海蚀洞
3,海蚀柱
4,潮滩(潮下段)
5,海岸侵蚀地貌
⑸ 工程地质读图
1.读图判断断层性质
地层分界线延伸方向为南南东(SSE),各系地层呈条带状分布;中间条带为内奥陶系(O),向两侧依次对称容出现石炭系(C)、二迭系(P)、三迭系(T)、白垩系(K);老地层在中间,向两侧地层变新,判断为背斜构造。
断层F切割O、C、P地层,断层面倾向为北北西(NNW),且断层北侧即上盘的地层露宽度变大,断定是本盘上升所致,即上盘上升。由此,断层F为逆断层。
2.画剖面图
画A-A的高程网(高程为400、500、600、700、800);
读出剖面线与地形线交点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用光滑线连接得到地形线;
读出剖面线与断层线交点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根据断层倾向、倾角画出断层线;
读出剖面线与地层分界线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根据岩层倾向、倾角画出地层分界线。(注意分析背斜与断层的关系)
清图上色。
不复杂的,试一二次,就能做好。
⑹ 急!急!急!帮忙看下这道工程地质学简单读图的问题是不是正确的。谢谢
(2)O与D为断层接触,(4)地质剖面图中,断层右侧,O应在下,S应在上与D相接。
⑺ 求大神帮忙解答大学工程地质的读图分析题!!!
(1)侵入接触关系(2)背斜(3)正断层 (4)
⑻ 土木工程地质读图题 急求
1、出现的是石炭、奥陶
水平地层地质界线与等高线重合或者平行,倾斜地层如果地内形平坦,在地质容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角度不整合接触
2、白垩最新、侏罗次之、三叠最老。
为一典型向斜。
⑼ 地质学读图题
1-2不整合接触,2-3、3-4、6-7侵入接触,4-5、5-6整合接触,7-1、2、3、4、5、6侵入接触。
沉积——构造运动(褶皱、断裂)——风化、剥蚀——沉积——岩浆侵入——沉积——侵入
⑽ 地质学基础 读图题 十万火急
希望能帮到你,快采纳吧
第一张图发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奥陶系、回志留系、二叠答系、三叠系、白垩系。不整合接触有s与P2平行不整合,缺失D和C以及P1;K1和P2、P3、T1、T2呈角度不整合,其中K1和P2之间缺失P3、T1、T2、J;K1和P3之间缺失T1、T2、J;k1和T1间缺失T2、J;k1和T2间缺失J;褶皱为向斜,形成时间在P3之后,K1之前。断层为右行平移断层,形成时间在P3之后。
第二张图发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不整合接触有D2与P2间平行不整合。缺失D3,C1、C2、C3、P1。J与o、s、D1间为角度不整合,J与o之间缺失S、D1、D2、D3、C1、C2、C3、P1、P2、T1、T2、T3。J与s间缺失D1、D2、D3、C1、C2、C3、P1、P2、T1、T2、T3。J与D1间缺失D2、D3、C1、C2、C3、P1、P2、T1、T2、T3。褶皱为背斜,形成在D2之后J之前。断层为左行平移断层,形成时间在D2之后J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