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2019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2019

发布时间: 2021-03-15 10:32:25

① 2019年的大型会议有那些

2019年3月,上旬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2019年5月,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019年6月,上旬 由商务部主办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和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浙江宁波举行。

15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将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8日至29日,2019年二十国集团(G20)首脑会议将于在大阪召开。

2019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大连举行。

(1)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2019扩展阅读:

20日至23日 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印度尼西亚出任主题国。

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在四川成都举行,西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中国西部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10月“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交流会议”将在日本松山市举行。该会议始于1999年,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下旬 2019海丝博览会预计将在广东东莞举办,这将是广东第六次举办海丝博览会。

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

12月,丝路基金成立五周年。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在北京注册成立,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主要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提供资金支持。



②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1992年6月3日~14日,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8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盛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有平等发展的机会,都对环境保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都要处理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前提,联合国适时召开了这次环境与发展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签署了5个国际公约,它们是:

《生物多样性公约》——主要内容是保护世界范围内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公约规定签字国要将本国境内的野生生物列入财产目录并制定保护濒危物种的计划。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要内容是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公约督促各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机构执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它们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这份宣言提出了27项制定环境政策的原则。宣言明确指出:各国有责任保证在本国境内的所有活动不破坏他国环境:环境保护要成为“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应当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穷和环境极差国家的需要。

《21世纪议程》——是旨在既促进发展又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森林公约》——公约指出森林的持续性管理对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规定各国应对经济影响进行正确估价和建立安全使用森林的秩序,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这次大会共识的核心是:人类要以公平的原则,通过全球伙伴关系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以解决全球生态环境的危机。其历史功绩在于让世界各国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并在发展中开始付诸实施。

环境与发展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三个重要里程碑,它统一了全球关于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回答了长期以来人们争论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确定下来,同时以国际公约的形式拓宽了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③ 国际: 全球环保主要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联合国水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1972 年 6 月 5 ~16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各国政府代表团及政府首脑、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讨论当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 《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为了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和总结了 7 个共同观点,26 项共同原则。

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Deser -tification)

1994 年联合国大会决议,从 1995 年起把每年的 6 月 17 日定为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77 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 年 6 月,100 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 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 47/188 号决议,成立了 《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 1993 年 5 月开始,历经 5 次谈判,于 1994 年 6 月 17日完成。为了有效地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执行与自己和后代密切相关的 “防治荒漠化公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国际联合防治荒漠化行动,迎合国际社会对执行公约及其附件的强烈愿望,以及纪念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1994 年 12 月 19日第 49 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 (经济和财政) 的建议,通过了 49/115 号决议,决定从 1995 年起把每年的 6 月 17 日定为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Water Conference)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联合国为研究全球水环境状况、探讨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而召开的专业会议。1977 年在西班牙举行。参加者有 116 个国家的代表、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代表。会议目的是: 考察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并考虑将其用于生活、工业和农业方面的策略; 通过宣传使水问题的重要性达到家喻户晓; 制定解决水问题所必需的国内、地区及国际标准应采纳的行动建议。在行动建议中规定,为了掌握水资源的可能利用量,应配备观测体制来评价水资源,制订长远确保安全的饮用水计划; 为确保农业用水并配备灌溉设施,实现工业用水的循环使用及下水处理,应制订水环境计划。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联合国于 1992 年 6 月 3 ~ 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是继 1972 年 6 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183 个国家代表团,70 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102 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

这次大会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 《里约热内卢宣言》 (又称《地球宪章》) 和 《21 世纪行动议程》,154 个国家签署了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 个国家签署了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 《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这些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 “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 20 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

“里约宣言”指出: 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④  国际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

20世纪下半叶,全世界经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各类工程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对地质体的干扰也愈益严重,促使工程地质学科的长足发展,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更趋完善、成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欧洲几处水利工程的重大事故都是由地质问题引起的。例如,1959年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薄拱坝的溃决,就是由于片麻岩坝基内陡倾软弱结构面在水库蓄水后产生张裂,以至其中空隙水压力剧增,使左坝肩岩体压裂而导致整个坝的崩溃。1963年意大利瓦依昂水库左岸大滑坡更是举世震惊。当水库壅水至225.4m(坝高261.6m,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时,左岸约3亿m3岩体突然以28m/s的速率下滑,将水库中5000万方水挤出,以高过坝顶150m的涌浪冲向下游,导致近3000人死亡。惨痛的教训促使国际工程地质界认识到有必要成立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共同切磋重大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发展趋向。在1968年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后改名为国际工程地质协会(英文缩写名IAEG),并下设多个专业委员会。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决定每四年召开一次国际工程地质大会,还不定期地举行专题学术讨论会。至今已召开了八届大会。历届大会报告与研讨的专题有:岩土体的工程特性;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研究;区域规划与城市区工程地质;工程建设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评价、预测和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等。参加历届大会的代表中,还有不少土力学家、岩石力学家和岩土工程学家。专题性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内容丰富多采,有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建筑材料、诱发地震、大坝工程地质、采矿与地质、环境地质学与城市发展、斜坡及块体移动、可溶岩工程地质问题、山区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填图、工程地质与古遗址古建筑保护等。

在对地基、边坡和地下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稳定分析及评价时,世界各国的工程地质学家都意识到,应与土力学家和岩石力学家配合协作,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于1975年与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ISSMCE)、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决定定期举行三个学会的秘书长联席会议,以讨论协作问题。它反映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1976年先后出版的Q.Zaruba和他的学生V.Mence合著的《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和P.B.Attewell及I.W.Farmer的《工程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Geology)这两本著作,可代表20世纪70年代国际工程地质学的水平。

人类活动导致严峻的环境形势,需要工程地质学家作出响应。在1980年巴黎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时任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的原苏联学者Е.М.Сергеев列举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大量数据和事实,来说明现今时代人是强大的地质力量,并认为人类活动使自然地质作用改变和新的灵生作用的发展。在大会上工程地质学家们一致通过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宣言》,标志着现代工程地质向环境地质学进军的时代开始了。愈来愈多的工程地质学家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的研究领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下,主要由工程地质学家参与的《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的制定,为全人类在20世纪最后十年内减轻自然灾害的困扰作出了贡献。为了体现工程地质学家将环境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已任,在1997年于希腊雅典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协会正式改名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英名缩写名仍为IAEG)。

至今,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国际工程地质学科研究和工程地质工作实践正在稳步发展。

⑤ 历届国际地质大会( IGC) 上的水工环科技活动( 第~ 届)

籍传茂

(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国际地质大会被称为地质界的奥林匹克大会,每 4 年召开一次,它覆盖了地质科学的各个领域,大会的内容包括报告会、讨论会、地质展览会、地质科学电影和地质旅行等。最近几届国际地质大会除按学科的讨论会外,还就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设立讨论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参加了第 26 届大会以来的各届大会,我亲自参加了其中的 3 届 ( 第 28,30,31 届) ,现就有关史料综合整理如下:

一、第 26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0 年 7 月 7 ~17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与纪念国际地质大会百年的庆祝活动相结合 ( 首届大会于1878 年在巴黎举办) ,来自100 多个国家的近5000 名代表参加。大会共分 20 个专业组 ( 按学科) 和 7 个专题讨论会 ( 跨学科) 。会前和会后的地质旅行路线 46 条,分布在欧洲的多个国家。地质展览面积 4400m2,有 150 个展台。放映 41 部地质科学电影。此外,几十个国际地学组织在大会期间召开理事会或工作会议等。中国派出了 40 人的代表团,黄汲清为团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代表有谷德振、安可士和张之一等。

二、第 27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4 年 8 月 4 ~14 日在莫斯科召开,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000 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来自苏联的代表约占一半。大会设 22 个学科讨论会和 9 个专题讨论会 ( 跨学科) 。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 5768 篇,宣读论文 4000 多篇; 我国向大会提交论文 315 篇,62 位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会安排了 80 条地质旅行路线,我国代表参加了 32 条路线的考察,足迹遍布苏联的各大地质单元。环境地质问题在大会上受到高度重视,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数百篇,大会仅有两次全体会议,就有一次专门讨论环境地质问题。大会还要求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土壤地质等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解决环境方面的问题。中国的 70 人代表团出席此次大会,朱训为团长,杨志龄为秘书长,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代表有孙玉科、王思敬、哈承佑、凌泽民等。

三、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9 年 7 月 9 ~19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786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打破了以往按学科组织学术讨论会为主的作法,改为划分为14 个方面跨学科的专题讨论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论文划入第五专题 ( E 专题) ,总标题是“应用地学: 环境、灾害和工程”,下分次一级小专题,名称如下: E1———水资源管理; E3———地震过程和预报; E5———从空间研究环境地质; E6———地面沉降和滑坡; E7———工程地质和海岸带开发; E8———地质学家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作用; E9a———保护地下水之一: 有毒物和无毒物的管理; E9b———保护地下水之二: 水源保护的水文问题; E10———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存放场的特征; E11———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 选址、设计和运营; E12———低含放射物和化学工程的应用地学; E13———地质环境和人体健康; E14———酸雨: 地质学家的观点; E15———地学和都市化; E16———灾害评估: 事故、规划、公共教育; E17———一般自然灾害: 自然的和人为诱发的灾害,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地学。

会议期间放映了 50 多部地质科技电影,涉及地学各个领域,包括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录片。例如: 对西伯利亚的通古斯陨石雨调查的记录等。会议期间组织了大型地质展览,中国代表团展出了多项成果。

会前、会中、会后共组织了 70 多条地质考察路线,遍及美国本土和夏威夷,个别路线还深入到邻国墨西哥。中国代表参加的旅行路线有: 佛罗里达中部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岩溶水文地质 ( 袁道先等) 、加州中部的滑坡 ( 李烈荣) 、纽约城市地质 ( 方鸿慈)等。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 60 人,团长程裕祺,秘书长籍传茂,另有参加中美合作项目的32 人也参加了大会的部分活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代表有 10 余人。中国代表团带去了 3册英文版论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的进展》; 会后出版了《当今世界地球科学动向———中国科学家谈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出版社,1990 年) 。

四、第 29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92 年 8 月 24 日 ~9 月 13 日在日本京都市召开,来自 85 个国家的 4245名代表参加。会议收到 6000 余篇论文摘要,又恢复了以学科讨论会为主的组织形式,并举办了 9 个专题讲座、2 个专题报告会、4 个短训班。会前、会中、会后共组织了 49 条地质考察路线,有 1400 多人参加。会议期间也组织了地质科技展览。

“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讨论会”( 讨论会 No. 20) 下设 9 个小专题,反映了主办国关心的问题: ①从人为的和自然的变化过程保护自然环境; ②森林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未来评价; ③地下水、土壤和沉积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④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⑤坚硬岩石的地下水水文学和含水层的水力性质; ⑥火山岩含水层的水文学和地球化学; ⑦含水层利用技术: 人工补给和地下水库; ⑧环境地质图实例 ( 展讲) ; ⑨核废物处理的研究项目 ( 展讲) 。“工程地质讨论会”( 讨论会 No. 19) 下设7 个小专题: ①活动地带和稳定地带的工程地质问题; ②第四纪沉积物和工程地质; ③地下空间利用中的工程地质; ④岩石特征的长期变化和纪念碑的保护; ⑤建筑施工中的地下水; 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新方法; ⑦建筑材料。

我国代表团由朱训任团长,汪熊麟任秘书长,向大会提交论文摘要 352 篇,87 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专家有陈雨荪、王思敬、黎清宁等。中国地质学会在会前挑选 93 篇英文论文,汇编成论文集,送交大会交流,还在地质科技展览会上展出重要地质成果 45 项,图书杂志 200 多种,受到了好评。

在第 29 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基础上,日本地调所发起了“东亚自然灾害编图项目”,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响应,此项目产出了比例尺 1∶ 500 万的图件,在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这个项目组还开展了活动。

五、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96 年 8 月 4 ~14 日在北京召开,来自 114 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0 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8000 多篇,作学术报告和论文展讲的有 6000 多人次。参加79 条地质考察路线的有 1036 人。有 24 个国家的 180 个单位参加了地质科技展览会,参观者 4 万余人。大会主席宋瑞祥,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宏仁。

大会设置了 “学科讨论会”系列和 “专题讨论会”系列 ( 跨学科的重大专题) ,另设有论文展讲。与水工环有关的讨论会有: “学科讨论会”方面的: 瑏瑦水文地质; 瑏瑧工程地质; 瑏瑨环境地质。“专题讨论会”方面的: ?地学与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灾害; ?全球变化。每个讨论会都有中外召集人各一人。会后由荷兰 VSP 出版公司和中国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分册的英文论文集和中文论文集。这次大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地质研究的成果,也使更多的基层地质工作者有机会了解国外的情况。

六、第 31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2000 年 8 月 6 ~17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到会的 3700 名代表中巴西代表约占 1/3。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的挑战”。本次大会安排的大型学术活动较多,大会学术报告 9 个,分 3 次进行,它们是: ①矿产勘探; ②油气勘探; ③清洁能源; ④土壤保持和管理; ⑤防治地质灾害; ⑥21 世纪的水资源; ⑦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 ⑧全球气候变化; ⑨地学对可持续社会的作用。其中一半以上的报告与水工环地质有关。除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的学科讨论会外,跨学科的 “专题讨论会”系列中的 “B 专题”是“地学与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灾害”,它包括 7 个小专题: ( B 1) 地质遗产; ( B 2) 核电站和核废料的选址和管理;( B 3) 工程地质的新趋势; ( B 4) 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 ( B 5) 地下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 B 6) 地学与发展; ( B 7) 地震预报的新前景。大会还组织了地质旅行和地质科技展览会,有 210 个单位参加了地质科技展览会。中国代表 180 人,其中官方代表团80 人,其余为来自北美和西欧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代表有 10 余人。

七、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2004 年 8 月 20 ~28 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这是第二次在意大利举办国际地质大会,1881 年曾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办过第 2 届国际地质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看全球地质复兴: 地质学、自然灾害、文化遗产”。内容包括:①地质复兴: 论证地质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②了解地球: 展示对地球各方面的新认识; ③国际合作: 以地中海为出发点促进国际合作 ( 此次大会的旅行路线遍及地中海的南北两岸) ; ④基础地质科学与应用地质科学的相互作用: 有效地评估自然灾害、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 ⑤保护文化遗产: 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地质问题。会议举行了300 多场学术报告会。

中国代表团由孙文盛任团长,在大会前出版了 3 本英文论文集; 会上举办了大型地质展览,中国在 48m2的展台上展出了各方面的地质成果,其中包括已批准建立的 8 个世界地质公园的介绍、亚洲水文地质图,以及在现代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中的地质工作成果。

结束语

2008 年 8 月在奥斯陆召开的第 33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为了纪念 “国际地球年”这一主题,特别安排了 7 个主题报告会,其中有“地质灾害”和“水、人类健康、环境”两个报告。可见国际社会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的关注程度甚高。水工环地质工作者要紧跟时代需求,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⑥ 世界环保史上三大里程碑会议各自的主题

1、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

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人类还没有完全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真正涵义,其行动过于缓慢,乃至赶不上环境不断恶化的速度。

全球的环境恶化仍然有增无减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发现引发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这一轮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3、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6)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2019扩展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⑦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2008年我院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活跃,全年执行外事项目总计为137项,447人次,其中派出项目94项,301人次,请进项目43项,146人次。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对外交流与合作数据统计表

重要外事活动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协议签署仪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总部举行:2008年2月11日,国土资源部领导王寿祥同志受徐绍史部长委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签署了在中国广西桂林建立由UNESCO冠名支持的“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协议。这是UNESCO在地球科学领域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际二类中心,也是对我国岩溶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师淑云、UNESCO负责科学助理总干事埃德伦和负责对外事务助理总干事萨亚德、国土资源部巡视员李志坚、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时任所长单海平和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国土资源部领导王寿祥同志(中)受徐绍史部长委托与UNESCO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签署在中国桂林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协议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启动挂牌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广西桂林成功举行:2008年12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广西桂林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挂牌成立。该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设立的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埃德伦博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为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挂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地利、越南、瑞士、波兰的地质学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桂林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挂牌仪式。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和教科文组织同意,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由16人组成,分别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任第一届理事会主席。

此前于200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宣布了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讨论通过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财务、行政和人员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由理事会主席与UNESCO共同提名的中心主任人选,中心秘书处向理事会详细展示了2009年工作计划。经讨论,会议确定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11月在桂林召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第—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如下:

(1)理事会主席:

汪民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

(2)理会成员:

汪民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

罗伯特·米索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与地球科学部全球观测处负责人、国际地学计划(IGCP)秘书长

周兆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黄俊华 桂林市政府副市长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

钟自然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科学执行局委员,中国IGCP全委会秘书长

张宏仁 原中国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主席、国际地科联执行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

威赫穆·斯图克梅尔 德国地调局高级水文地质学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

克里斯·格若斯 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地理地质系教授、霍夫曼环境研究所所长

彼塔·米拉诺维克 知名岩溶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咨询专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常任委员

德瑞克·福特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地理地质系教授

袁道先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耀如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焰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教授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任名单:

姜玉池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左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桂林市市长李志刚与UNESCO助理总干事埃德伦为国际岩溶中心揭牌

中国地质科学院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收获丰硕:2008年8月6~14日,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以李廷栋院士为团长、董树文副院长为副团长的中国地质科学院代表团一行共82人赴挪威参会。在中国地质代表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院代表团积极参与大会的学术活动,成为学术交流的主力。共提交论文摘要83篇,口头发言论文52篇,展讲论文31篇。在大会“每日专题”学术报告会的“地质灾害”专题会上,董树文副院长应邀作了题为“汶川地震灾情与中国地质科学家反应”的报告。共参加了36个专题研讨会,广泛交流地质科学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其中7位代表为6个专题研讨会召集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35名代表分别于会前、会后赴挪威、冰岛、芬兰、瑞典、俄罗斯参加了大会组织的10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我院科学家在展示研究成果的同时,加深了对全球地学发展动态的了解,直面国际地学新局面,受益匪浅。频繁的交流,也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一些新的合作意向将陆续签署,新一轮国际地学合作将迎来又一高潮。

地质研究所代表赴俄罗斯参加会后地质考察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代表赴芬兰参加会后地质考察

地质力学研究所代表赴北极参加会后油气地质考察

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赵越在北极考察油气地质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进展

近年来我院科学家组织实施了若干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包括中俄蒙哈韩五国“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编图项目、“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项目、中美德英合作“INDEPTH-IV深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中圭合作地球化学填图研究及数据库建立”,以及一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等。

中国地质科学院承担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俄蒙哈韩五国编图项目:

(1)项目编图成果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成功展出:由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韩国五国共同承担的“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项目第一阶段编图成果在2008年8月挪威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科学展览会上展出。中俄两国展台相对而置,中方展台展出了由中方负责印刷出版的《地质图》与《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图》,俄方展台展出了由俄方负责印刷出版的《构造图》与《非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图》,该图系成为中、俄两国展台的最大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诸多地质学家在图系前驻足浏览,纷纷要求订购,大会“每日通讯”还对该图系进行了相关报道。

(2)“亚洲中部及其邻区地质演化与矿产资源研讨会”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召开:我院与俄罗斯全俄地质研究所(VSEGEI)以“五国编图项目”为依托,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联合组织召开了“亚洲中部及其邻区地质演化与矿产资源研讨会”,共有30余位代表作学术报告。五国编图项目各国负责人在研讨会期间交换了图件。

“地质过程及灾害发生机理预测”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中国IGCP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2008年11月21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该项目六个课题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课题的执行情况报告,查阅了项目提交的成果资料,认为项目各课题按计划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和创新成果,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董树文副院长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向俄罗斯代表介绍中国展台展览内容

五国编图项目各国负责人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合影

赵越研究员在第33届地质大会ASl-2会场作学术报告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图项目”进展:基本完成了国际亚洲地质图草图和数据库建设框架。其主要进展包括:(1)基本完成了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稿图和数据库建设框架;(2)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亚洲地质图图例;(3)开发了Arc GIS平台下图面标注与图形属性内容逻辑关系转换程序,建立了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图例库(包括符号、色标、花纹等);(4)基本完成了中国地质图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框架;各大国际编图组和境外各国也基本完成了编稿图。对各大国际编图组和境外各国提供的编稿图和数据,按1:500万国际亚洲编图图例和数据库建设细则进行了数据整理,对图面标注和数据库属性内容等按规范进行了统一编辑,并对编辑、整理后的各国际编图组和各国提供的图件进行了拼接。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展出期间,该图得到各国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展出的国际亚洲地质图

“青藏高原油气地震探测技术实验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2008年项目组按计划完成了年度任务,利用先进的SN408千道地震仪器采集了合计约220km的地震反射剖面;横过羌塘地体布置了宽频带仪器30台。取得主要进展包括:(1)横过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实施了反射地震剖面探测(100km)。(2)引进先进理念并开发新技术(如多尺度震源动态协同观测、层析成像静校正、近地表叠前偏移等),提升了青藏高原复杂含油气地下构造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能力,掌握了具有创新价值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跨越性进步。(3)与美籍华人DAPENG ZHAO教授合作完成远震P波层析成像反演,在长度超过300km的剖面上,发现了印度板块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证据,这对评价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及其对青藏高原油气影响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具有创新意义。(4)扩展了国际合作领域:促进与美国基金“大陆动力学”大科学计划天山项目(负责人J.H.Knapp)合作在青藏高原北缘实施主动源地震观测剖面120km,探究板内汇聚深部过程,发现了我国陆内推覆造山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证据。(5)发表4篇SCI,2篇核心及2篇中美双边国际会议报告。(6)汲取美方F.T.Wu、K.Simon、L.Brown、J.H.Knapp等教授提出的混合源动态观测技术、深井大药量激发和大偏移距观测方案。

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了国际交流,实现了我国地震探测及处理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了人才培养进度,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地学领域的地位,带动了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进展:该项目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项目由中国牵头,联合南美大陆的资源大国巴西和哥伦比亚、非洲大陆的资源大国埃及和南非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开展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合作研究:(1)技术培训与人员交流:先后为南美、非洲和亚洲等40余个国家举办了5次地球化学填图培训班,培训的学员达260余人次。(2)技术标准的制定:制定了针对南美热带雨林地区和非洲与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技术规范(中英文版1.0)。该规范涵盖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从采样、样品加工、样品分析测试、直到数据管理和图件制作全过程。这是首次由中国牵头制订这一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3)合作填图示范研究:指导哥伦比亚开展了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指导哈萨克斯坦开展了1:100万比例尺的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4)发表SCI论文8篇,培养博士4人。在这一项目带动下,除了原五国愿意继续合作以外,又有蒙古、圭亚那、印度等国也要求加入该计划。这是中国向最终建立全球地球化学数据库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调控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中方查明了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能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采煤塌陷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状况,以及利用微生态技术进行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的互馈机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解决研究区能源基地开发引起的一些关键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议,并建立水—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应用示范点。

(2)德方在石油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治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理想成果,并且在地下水和土壤生物化学、污染物的多相反应与转化、原生和污染地下环境的原位研究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有机污染物测试分析方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

(3)根据双方协议,应德方的邀请,选派了以中方项目负责人张发旺研究员为团长的6人项目组成员,赴德国重点研讨和考察:1)交换双方研究成果并商讨双方各自研究成果的合成事宜;2)学习德方有机物测试和污染机理研究的理论、方法;3)由德方讲授地下水和土壤有机污染物测试分析方法,以及地下水和土壤生物化学、污染物的多相反应与转化、原生和污染地下环境的原位研究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技术;4)考察鲁尔地区煤炭地下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已经合作项目资助1人,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环境土壤化学实验室进行了为期1年的培养及访问研究。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代表团考察德国鲁尔地区矿山环境治理

“大型城市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综合修复技术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为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担,取得的主要成果有:项目在调查分析天津市大毕庄地区地质与土壤情况和污染历史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6种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成因分析和风险评估。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植物组织的内部结构的变化来评价重金属对农作物危害效应,通过小规模试验获得了蔬菜叶OCT指标与重金属Cd污染程度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通过矿物稳定性及其形态变化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热(表生)稳定性。通过分析不同粒径和形态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表生条件下重金属元素摆脱矿物中各种键的束缚溶解到土壤溶液中的能力,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在表生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初步弄清了在研究区矿物组分、粒径、形态和吸附剂对重金属的活动性的影响。研究了利用炭石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新技术。详细了解了法国大型城市水土环境污染综合修复的理念与技术,引进了水土污染综合管理制度,引入了“利用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与处理方面,强调了“废物利用”、“分拣增值”、“固定化”和综合环境效应。

“东北重工业城市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安全检测与修复治理的技术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为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担。项目自实施以来,从大量的实验数据已初步判定:造成沈阳地区河流污染的主要无机元素是溴、砷、镉、铜、锰,有机污染物主要以六六六、苯系物和卤代烃为主;特殊地方病病因与当地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和食用浅层地下水灌溉的农产品有关。项目组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日本国立综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国际合作研究了沈阳细河工业开发区的水—土污染监测和修复治理等问题,采用的新技术包括磷酸盐岩化学固定法对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全氟有机化合物分析测试技术、重金属形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分析、黑麦草对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技术以及生物监测技术。2008年4月项目组对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访问。2008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曹心德博士来华就土壤修复问题亲赴沈阳地区采集了土壤、植物、水等样品,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现场培训。目前项目组已有多名青年科技人员赴国外合作实验室进行培训,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消化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获得大量资料和数据。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研究生在日本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签署一批双边(多边)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1)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签署具体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7年9月15~2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代表团成功访问美国华盛顿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签订了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双方在月岩样品年龄测定、陨石地球化学分析、行星遥感、南极天然地震观测、盐湖调查研究、人员交流培训六个方面的合作意向。为具体实施盐湖调查(火星试验场研究)的合作内容,2008年5月矿产资源所郑绵平院士与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美科学家在大柴旦考察盐湖

郑绵平院士和华盛顿大学王阿莲教授在小柴旦湖采集盐类样品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中美双方分别组织研究小组于2008年9月24日~10月8日共同赴青海地区进行盐湖野外考察。主要对大柴旦湖地区、小柴旦湖地区和大浪滩、小梁山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盐类矿物以及生物等多方面考察,采集了大量盐湖沉积、盐类矿物、卤水以及生物等样品,明确了近期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柴达木盐湖区的气候、地貌、地质及矿物学,与火星上的地质、地貌及矿物,特别是硫酸盐矿物进行类比研究。(2)对采集的柴达木盐湖的样品进行生物学研究,分离鉴定生物类型,研究其在极端环境下的代谢特征,研究在柴达木盐湖中的生命体系对火星生命体系的潜在意义,提供火星生命存在及演化研究的一种新的类似模型。(3)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矿物学,与火星上极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环境进行对比研究。

(2)与意大利米兰—比考克大学签署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7年11月张陟书记率中国地质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意大利米兰—比考克大学期间,带去了双方商定起草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文本。米兰—比考克大学正式签字后,于2008年8月将正式文本寄给我院签字。

(3)与澳大利亚柯廷理工大学签署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

澳大利亚柯廷理工大学与我院地质研究所有长期的交流往来关系,尤其是在地质年代学研究方面。为加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2008年10月地质研究所与柯廷理工大学签署了科技合作备忘录。

(4)与德国弗莱堡理工大学专家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地质研究所王涛研究员等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有关专家签订了有关秦岭—大巴山造山带的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中德科学家于2008年10月联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工作。

(5)与德国标准计量机构、意大利国家计量院签署协议合作进行阿伏加德罗常数项目

此项研究由德国标准计量机构、意大利国家计量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实施。为了保证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参与方的磋商,拟定了有关合作协议。

加强外事管理并出台《中国地质科学院外事工作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院外事工作的管理,提高国际合作成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颁布的有关外事工作管理规定的精神,并结合我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外事工作管理办法》并编制完成《外事文件汇编》。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完善了我院外事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对规范和加强院外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学术报告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由科学技术部接待的台湾“2008两岸自然灾害防治访问团”一行6人于2008年9月23日来我院访问,访问团由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教授陈正宏先生为团长。董树文副院长会见访问团,李廷栋、肖序常、陈毓川、许志琴院士,刘敦一、高锐研究员,地质研究所侯增谦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赵越副所长等参加了会见。

董树文副院长主持了两岸地球科学家共同参加的“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学术报告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志琴院士作了“5·12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岳桥研究员作了“汶川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背景分析”、彭华研究员作了“地震前后的地应力波动现象”报告,台湾学者陈文山博士作了“台湾造山带前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断层特性研究”、陈于高教授作了“从大地震的研究经验中找到新希望:以台湾集集大地震为例”学术报告。

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座谈会

我院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一览表(以汉语拼音为序)

⑧ 谁知道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哪举行具体时间啊

据了解好像是四年一届的—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将于2012年10月21日至25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具体的参加方式这个还真不清楚,你去他们站搜下吧!地质勘察与设备产业网!

⑨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与进展

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而作为设计施工的定性依据。但现代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导致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产生许多负效应,这给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工程建设作用于环境地质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和预测。这种作用不仅是单向的,通常还是双向的。就是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在1980年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就发表了工程地质学家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宣言,从此以后,环境工程地质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所以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是比较晚的。对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地位虽然还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的认为这是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的学科分支,也有的认为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方向。但毋庸置疑,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王思敬归纳为5个方面:宏观环境、地质灾害、岩土地质、水文地质、次生地质。它们通过对工程地区的区域稳定性、深部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山体稳定性和围岩稳定性而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行。而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系统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工程荷载、岩土开挖、水流、水体调节和工程热力作用进行的。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系统在相互作用中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流,主要体现为加载、卸载、渗流和热流等四大作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可以有正负两方面。重大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诸如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地下塌陷、滑坡崩塌、占用农田土地资源、泥石流、尾矿坝的稳定性及其环境问题;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引起水库诱发地震的评价和预测;公路、城市建设的环境地质工程质量等。因此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核心应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为此建立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不确定性数学方法,选择或建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的敏感性进行评价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⑩ 三次重要的国际环境会议

70年代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国际环境会议,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环境教育事内业的发展,对日容本环境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了关于环境问题教育的必要性:另外,大会还发表了《关于人类环境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的。其次是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该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贝尔格莱德宪章》,此宪章阐明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对象和指导原理。这个宪章至今仍是各国思考环境教育的重要的、经典性参考资料之一。最后是1977年在苏联邦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召开的第一次环境教育政府间会议,会议发表了《关于环境教育的第比利斯政府间会议宣言》和《环境教育政府间会议建议书》,该建议书分别对环境教育的任务、对象、目的、指导原理、教材等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