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发布时间: 2021-01-24 11:49:26

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对地基勘察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4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4.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

4.1.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 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 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 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4.1.2 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4.1.3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

2 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 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工作;

4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4.1.4 初步勘察应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

1 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

2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3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4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5 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 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 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4.1.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

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 条的规定。

4.1.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 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7 初步勘察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4.1.7 确定。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

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

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

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

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

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

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 个。

4.1.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

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

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

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4.1.11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2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勘察工作应按本规范第5.7 节执行;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应按本规范第4.9 节执行;当需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设计时,应按本规范第4.8 节执行。

4.1.13 工程需要时,详细勘察应论证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4.1.14 详细勘察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15 条~第4.1.19条的规定。

4.1.15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4.1.15 确定。

4.1.16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2 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 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 个;

4 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4.1.17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 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 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 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 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 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4.1.19 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4.1.18 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

2 建筑总平面内的裙房或仅有地下室部分(或当基底附加压力p0≤0 时)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但应深入稳定分布地层,且根据荷载和土质条件不宜少于基底下0.5~1.0 倍基础宽度;

3 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条件满足验算要求;

4 当需确定场地抗震类别而邻近无可靠的覆盖层厚度资料时,应布置波速测试孔,其深度应满足确定覆盖层厚度的要求;

5 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2 倍;

6 当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要求;当采用桩基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4.9 节的要求。

4.1.20 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 个;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 件(组);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4.1.21 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等发生未曾估计到的变化时,应进行监测,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4.1.22 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为基坑工程设计进行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应满足本规范第4.8.4 条的规定。

4.1.23 地基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或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4.1.24 地基承载力应结合地区经验按有关标准综合确定。有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建在坡上或坡顶的建筑物,以及基础侧旁开挖的建筑物,应评价其稳定性。

❷ 工程地质勘察一般使用哪些标准

看是什来么工程地质勘察,不同的源地质勘察规范不一样,如公路、铁路等,一般的公民建勘察最主要的就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余的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还有很多。

❸ 考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最重要的七本规范是哪几本

重点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新规范)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次重点规范:
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1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
1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19.《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014 版新规范10 月实施,考查可能性小)
2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2014 年已按新规范考试,标注以引起重视)
24.《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25.《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
2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
非重点规范:
2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2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1-2013)(新规范,代替旧港口勘察规范)
29.《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多年未考,2015 考查的可能性大)
3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3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
35.《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3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B50869-2013)(新规范)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 号
3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❹ 2014岩土工程规范

一、

岩土工程勘察

1.1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水电、铁路、公路、港口等勘察规范中关于勘察分级、岩土

分类以及
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

1.2
岩石及土的分类标准(国标及各行业标准)


1.3
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原则。

1.4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在哪个勘察阶段进行?地质点应如何定位?

1.5
了解各种地貌的形成,特别是一些特殊地质营力形成的地貌特点。

1.6
了解各种常用勘探手段的使用原则、适用的地层。

1.7
了解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原状土试样的质量分级,各级土样采取的要求。

1.8
了解岩石和土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含义,主要力学指标的使用原则,试验要求。

1.9
了解各种常用原位测试手段的适用条件、所可能提供的岩土工程参数及其应用。

1.10
了解各种常用原位测试设备的技术规格、操作方法。

1.11
了解岩土工程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的物理意义,测求方法,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方法。

1.12
了解地下水在第四系含水层中的一般赋存状态,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的分级及标准。

1.13
了解地下水对岩土体工程特性的影响,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1.14
了解一般常见的特殊岩土如填土、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膨胀土、分化岩等的因、分类,
工程特性及评价指标。

1.15
准确了解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改系数的含义。

1.16
为筑坝、筑路所需的建筑材料勘察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则。

参考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94


2

《工程地质手册》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99


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5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


6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98


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二、

浅基础

2.1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2
地基设计时,哪些建筑物应按地基变形计算?哪些建筑物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

2.3
地基设计时考虑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指的是什么?

2.4
地基计算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在什么情况下应按基本组合,什么情况下应按长期效应组合,
什么情况下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土体自重的分项系数应取多少?

2.5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什么确定,并应满足什么要求?

2.6
地基承载力与基础宽度及埋深有无关系?如何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修正系数与土性有什么关
系?

2.7
抗剪强度由哪两个土性参数不清所组成?如何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

2.8
轴心荷载作用和偏心荷载作用对基础底面压力的计算有什么不同?偏心荷载作用下如何考虑满
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9
什么叫做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它与基础埋深有什么关系?

2.10
如何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2.11
当地下水位处于基础底面以上时对浅基础设计有什么影响?设计时对地下水要考虑哪些方面

❺ 勘察规范有那些

《岩土工程勘来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自)、《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324-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等等。

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截止2017年最新的版本是哪个急!!

题: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截止2017年最新的版本是哪个??急!!
答: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国标版本是2009年版,地方标准是上海市的2012年版。
网络知道不能写出文号,所以只能简单说明一下。

❼ 我国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哪些在实际工程如何选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抄》GB50021-2001就是一本专门的通用勘察规范,除此之外还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勘察规范,比如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市政工程勘察规范之类的,另外在有的省也有地方性的行业规范,之前在07年出版的第四版的工程地质手册的附录里有当时现行的国家及地方勘察规范以及相关条文文件,不过07年后又新颁发了不少新的地方规范标准,且07年后又有一批老规范进行了更新和重新修订。看你是要想做什么样的项目。

❽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规范>

由为基础,再以当地的岩土特点实际情况修订使用。无论该省有没有修订的地方版本版,都可以以《岩土权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作为规范使用,没有其他的影响。当地部门汇编的只是更详细,更有针对性而已。

❾ 岩土工程勘察执行的标准有哪些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回察规程》(JGJ 72-2004)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答范》GB50007-2011;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08年版;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❿ 建筑地质勘察需要哪些规范

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做岩石试验时需要)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