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壹』 煤矿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钻探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煤矿钻探技术进展很快。岩芯钻探已推广为绳索取芯金刚石钻探,并朝着多种钻探工艺配合的方向发展。冲击回转钻探、定向钻探、反循环钻探、坑道钻探、复杂岩层钻进技术等都取得了成效。泥浆体系从高固相转为低固相,从单一无机为主转为高分子为主,地勘水泥和惰性堵漏材料也已得到推广。钻探技术已用于陆地区调与普查、能源与固体矿产、地热与建筑基础等勘探;水域里包括滨海钻探、深海钻探和极地钻探等,以及地下坑道中仰孔、斜孔钻探等。
(2)坑探
勘探掘进,即凿、装、运综合机械化程度已有相当大的提高,并形成作业线。勘探坑道软弱围岩锚注、锚喷加固支护技术和独立长巷通风技术,以及坑道内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等皆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中型液压凿岩机的消化吸收良好,并已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同时还积极推广了新奥法(NATM)施工掘进技术。近些年来小断面竖井机械化作业线及井深170m掘进技术、小断面斜井机械化作业线及井深450m掘进技术、吊罐天井掘进技术、光爆及新型爆破器材等先进技术,都取得较好成果。
(3)物探
在物探方法方面,现已形成七大系统与系列,即区域重力调查、第二代航空物探、井中与地下物探、海洋物探等技术系统及油气勘探、固体矿产找矿、水工环物探等技术系列。在仪器设备方面,已建有十数家地勘仪器制造厂,可批量生产各类物探仪器,满足了国内勘查行业的需要。国际常规类型我国均有,且已更新了3~5代。在作用与贡献方面至今已获得数量颇为可观的重大地质找矿效果,探测出数以千计的矿产地,数以万计的供水井位,而且还完成了难以计数的工程勘测项目。同时解决了诸多大地构造和基础地质问题。
(4)化探
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首先,六种方法,即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植物、水化学、地气等测量技术业已建立,并取得发展与提高;其次,在应用方面,除用于地质找矿之外,已有成效的用于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污染监测、考古勘察、医学地质等多方面;最后,化探技术进步方面亦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研究并推广了一套山区、干旱区、高寒区、岩溶区等特殊景观区化探技术,同时,区域化探样品分析方法、质量监控、标准样制备和测试方法技术,用于检查异常的Au、Cu等野外现场分析技术等也发展迅速。
(5)遥感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航摄像片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来,地质遥感技术飞跃进步,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波段成像的现代遥感技术已广泛用于区调、成矿远景预测、国土与农业调查、水工环地质普查等多方面,特别是城市遥感综合调查(如北京8301工程)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又陆续引进了德国RMK航空摄影设备、美国航空数字多光谱扫描仪、航空定量双道红外扫描仪及地面处理设备,并引进了陆地卫星多光谱仪拷贝底片资料。MT图像与SPOT图像已推广应用。我国也自行研制了JHY型机载航空红外扫描仪,开发和推广了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和相应的处理软件。
(6)测量
测量技术方法水平提高且发展速度很快,地形测量由平板仪测图为主发展到航空摄影测制(应用航片测制大比例尺1∶1000~1∶1万图件,提高工效2倍,成本降低1/3);推广光电测距技术,使测量工效比原来提高3倍,且可节约一半人力;航空与海洋勘测已应用先进的无线电定位与卫星定位GPS技术等,陆地GPS也已试用。目前地勘行业中测量专业分布在各个部门,从事工程测量、地勘测地、地形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矿山测量等,同时也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地面沉降与地震形变监测等多项工作。
(7)岩矿分析
近年来,岩矿分析技术发展很快,地矿行业已建立起方法较为齐全的实验测试技术体系。其中卓有成效的有区域化探主、次、痕量元素分析系统,超痕量Au分析方法,15个稀土元素分量测定方法,非金属矿的物化性能测定方法等。勘查的试验测试技术也具有较高水平。络合滴定法、光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都大步提高,极谱仪、光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等已经普及,并部分配置了石墨原子吸收、X荧光光谱仪、等离子直读光谱仪等大型设备。
(8)勘察电算
现在物探、化探、遥感、数学地质、测量制图、水文地质以及科研管理都已用上微机。应用电算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包括物化遥资料解释推断、地矿信息定性定量分析、地质作用过程数学模拟等)、图形图像处理、数据管理(如各类数据库、检索系统等),以及建立勘察专家系统等。
『贰』 如何描述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体是指某一地点一种或多种岩石中的各种结构面、结构体的总称。包括各种地质界面:层理、层面、节理、断层等
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区域稳定性、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变形特性与承载能力、地质构造、岩体风化程度等
1
结构面
破裂面、物质分异面、软弱夹层、软弱带、构造岩、泥化夹层、充填夹层
按地质成因,可分为原生的、构造的、次生的三大类
原生结构面:沉积的、火成的和变质的三类
沉积结构面
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沉积软夹层等
层面和层理的结合时良好的,层面的抗剪强度不低,但是顺层错动或风化作用会降低其抗剪能力
软弱夹层:硬层之间,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厚度不大。风化后为泥化夹层(泥岩、页岩、泥灰岩)
火成结构面
原声节理、流纹面、围岩接触面、凝灰岩夹层等
围岩破碎带或饰变带、凝灰岩夹层,为火成岩的软弱夹层
变质结构面
麻理、片理、板理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作用下,岩体中形成的断裂面、错动面、破碎带
破裂结构面:劈理、节理、断层面、层间错动面
构造软弱带:断层破碎带、层间错动破碎带
次生结构面
风化、卸荷、地下水等作用下形成的风华裂隙、破碎带、卸荷裂隙、泥化夹层、夹泥层等
结构面的特征
结构面的规模、形态、连通性、充填物的性质
规模:
形态:平整度、光滑度,对抗剪强度有影响
密集程度:通常以线密度(条/m)或结构面的间距表示
连通性:
地下岩体连通性的勘探方法有:勘探平硐、岩芯、地面开挖
张开度和充填:张开度,两壁面的离开距离,分4级
闭合的0.2mm,微张的0.2-1.0mm,张开的:1.0-5.0mm,宽张的:5.0-mm
张开和宽张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取决于充填物的成分和厚度,粘土一般少于砂土
『叁』 各位高手,急求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规程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裂隙统计应该是用线裂隙率。不能仅仅凭借裂隙率的统专计来确属定岩层含水性。在钻孔岩芯一般很难统计裂隙的。节理裂隙往往不是仅有一组,当裂隙发育时,岩芯是很破碎的,很难复原岩芯面貌去统计的。就算是统计了,也是不准确的。在钻孔岩芯描述裂隙方面,一般只能大概描述裂隙发育程度,统计RQD值,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肆』 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水井钻探,地质岩心钻探的区别
不是的
钻探的目的可分为:地质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工程勘察钻探,石油钻探等等。
钻孔如下:
1.地质钻探:从钻孔中不同深度处取得岩心、矿样进行分析研究鉴别查明矿体或划分地层,判定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通常地质找矿中钻探的费用至少都要占到40%以上。钻孔直径小(46~91毫米 ),按矿种的不同 ,深度从几十米到几千米。
2. 水文水井钻探:钻探至含水层(位)时固井成孔,从而满足人畜饮水问题及农田灌溉或为地质部门提供水文观测。文地质钻探,普查孔直径小于150毫米,勘探孔直径150~350毫米,水井直径 150~550 毫米 ,孔深 300 米以上。
3. 地热钻探:钻探成,对地热资源通过热载体进行开采利用。目前的技术钻井深度一般可以达到3000到5000米,地热资源利用比较好的有羊八井高温地热田,西安地热田,北方集中在北京和天津两地。
4.工程勘察钻探:从钻孔中取得岩心、土样进行物理性质分析从而判断其地基基础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承载重力和稳定性。工程地质钻探 为勘察坝基 、水库、渠道、港口工程、高层建筑以及铁路、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情况。
5. 石油钻探:钻探成孔直接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国内有名的三家:中石油,中石化,海石油。钻孔一般开孔915毫米,终孔216毫米 ,孔深1000~7000米 及以上,通常井口要安装防喷器具。
6. 文物勘察钻探 (钻探) :直观准确地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它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适用于具体了解遗址堆积分布范围、厚度、大型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和古城的形状和布局等。
『伍』 提高岩心的采取率的措施
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所进行的钻探工程。其目的是通过钻探取样、样品分析、现场工程地质测试,以获取建筑基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层的各项物理、力学、化学参数,为选择修建地点,基础处理方式、建筑物类型、结构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为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工程地质钻探设备主要包括动力机、钻机、泥浆泵、钻杆、钻头等。钻探方法有多种,根据破碎岩土的方法可分为:冲击钻探、回转钻探、冲击回转钻探、振动钻探等。(见钻探方法)。
工程地质钻孔的直径,一般根据工程要求、地质条件和钻探方法予以综合确定。为划分地层,终孔直径不宜小于33毫米;为采取原状土样,孔径不宜小于108毫米;为采取岩心试样,软质岩石不宜小于108毫米,硬质岩石不宜小于89毫米。
工程地质钻探对岩心采取率有一定要求。为鉴别岩性和划分岩层,在较完整的岩层中,不宜小于80%;在破碎的岩层中,不宜小于65%。需重点研究的部位(如滑坡的滑动带),岩心采取率还应尽量提高。
在工程地质钻探中,需要采取保持天然结构的土样(即原状样)。为不影响原状土样的取土质量,取土器的内径,不宜小于89毫米。取土器的入土长度,对粘性土不宜大于其直径的3倍。土试样的长度,一般为其直径的1.5~3.0倍。
取土器结构可分为:根据取土器下口是否封闭,可分为敞口式和封闭式;根据取土器上部的封闭形式,可分为球阀式、活阀式和活塞式;根据取土器管壁的厚薄,可分为薄壁取土器和厚壁取土器。
工程地质钻探采取原状土样的方法有击入法、压入法和振动法。
击入法分为两种:①轻锤多击法。采用人力或落锤。轻锤多击法,速度及下击力不均匀,钻杆摆动大,对采取的土样有较大扰动。②重锤少击法。采用重锤少击快速将取土器击入土中,其取样质量较好,而又以重锤一次击入更好。
压入法分为两种:①慢速压入法。用杠杆、千斤顶、钻机手把加压,取土器进入土层的过程是不连续的。土样有一定的扰动,但比轻锤多击法扰动小。②连续压入法。将取土器快速、均匀地压入土中。对土样的扰动程度小,是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振动法。在高速振动作用下将取土器压入土中。对土样扰动较大,一般采用大直径的取土器。对于振动后易产生液化的土,不宜采用。
『陆』 工程地质编录怎么做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个标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条,岩石的描述看3.2.5条。关键是检查版好现场钻探、权原位测试的真是程度,还有取样是否合理等。
刚编录是最好是定点看着钻探,岩芯一上来就编录,对于稠度、密实程度的经验积累很有好处。
『柒』 工程地质QRD什么意思
应该是复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用直径为75mm 的金制钢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在中,长度大于10cm 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可参照岩土工程勘查手册。
『捌』 工程地质的钻探方法有哪些
钻探方法有:回转钻进(干法又称干钻反循环和湿法又称水钻)、冲击内钻进、冲击回转钻进。
『玖』 地质勘探,施工前进行地勘,遇到岩石后应钻探多少米,规范规定,哪一条(比如孔桩)
回次进尺,由于岩土地层的性质不同对于回次进尺的要求也不大一致。根据建筑钻探技术标准求,土层中,不超过1.0m,对于主要持力层一般不超过0.5m。对于岩层,不超过岩心管长度,软岩中不超过2.0m。
由于部分地层比较破碎,在钻探过程中如果进尺太大,容易导致岩心管内的碎石随岩心管转互相磨损,这样取芯率会降低,影响钻孔岩芯质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控制回次进尺的深度也是保证取芯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9)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扩展阅读:
全新统粉细砂层组:
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苏北废黄河故道地区,属冲积和冲海积相沉积,为褐黄色至灰黄色粉细砂,含少量泥质,饱水,不均匀系数小于50,砂层厚度10-25米,顶板埋深小于5米,受地震作用后容易产生砂基液化。
上更新统粉细砂层组:主要分布于里下河和太湖地区,以灰色、黄褐色粉细砂为主。砂层厚度3—14米,顶板埋深10—20米,多属中密至密实状态。
上更新统含砾中粗砂层组: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地区,为冲积、冲洪积相棕黄色中、粗砂,局部地区夹有亚粘土透镜体。层厚2—24米,顶板埋深2—24米,砂层饱水,密实,颗粒分选性差。
全新统亚砂土层组: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区、黄泛区及沿海一带,为灰黄色冲积、冲洪积、冲海积相沉积。软塑状,固结压密程度较低。层厚2—10米,顶板埋深一般为0—3米。
全新统粘土、亚粘土层组: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为灰黄色、褐黄色冲积、冲海积和湖积相沉积物。可塑,具高——中压缩性。层厚一般为2—7米,顶板埋深0—5米。
『拾』 工程地质钻探中回次进尺是什么意思,在现场是如何操作的
下一次钻杆再起钻之间,钻机的钻进深度。最大深度不能超过岩心管长度。起钻原则:1.岩心卡回死。答2.打到岩心管长度。
回次进尺:一个回次中钻头的进尺数称回次进尺,以长度表示,单位为米。一个回次所消耗的时间称回次时间,属生产时间。回次进尺的大小表征着两重含义,即回次时间内纯钻进时间的长短;这两者都意味着钻进机械效率、回次效率的高低,必然影响台月效率的高低。岩心钻探的回次进尺,取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和钻头的耐磨性。致密完整地层,回次进尺可达到9米;钻进极为松散破碎的岩心,回次进尺被限制在1~2米之间;无岩心钻进,回次进尺可以达到几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