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学工处
① 中国地质大学共有多少学生
中国地来质大学(武汉)源有学生6.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800余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9万余人,各类留学生700余人。
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全日制在校生15241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50000余人。
② 北京地质大学有几个校区共有多少学生
北京地质大学有几个校区共有多少学生
北京地质大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在专文革以前的名字,中国地质属大学目前在北京和武汉两地办学,但同属一个学校。地大成立之初名为北京地质学院文革爆发后被迫迁徙到湖北(之前还迁到湖南办学)经过几番周折最终落定武汉期间用过湖北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两个校名,学校南迁后,留京的教职工在原来留守处的基础上,经治理整顿,于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5年9月9日,地质矿产部决定,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教育中心”。后经国家教委批复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地大武汉三个校区,西区和北区隔着南望山,有隧道连接。北区西区和东区隔着鲁磨路。汉口那边还有个校区,但是本科和研究生没用。地大武汉本科一个年级约4500人。
地大北京好像就一个校区还有点小。
③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证怎么写啊 详细点啊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武汉两所高校同名同姓,都是叫“中国地质大学”。
④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有两个哪个好些呢
一、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分别是武汉、北京校区,要从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说起:
中国地质大学源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南迁后,原北京地质学院只设了一个留守处。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质学院留守处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这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汉和北京校区同时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地质大学挂牌揭幕仪式。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优势专业,除国家重点学科相同外,省部级重点学科各有所长: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势专业
1、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湖北省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设计学
(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势专业
1、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省部级重点学科
地球物理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气田开发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管理科学与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海洋地质
⑤ 中国地质大学材化(武汉)学院学工处在哪
学校主楼后面的保卫部那里就是,北区也有,看你具体找哪个处室,过去问问就知道了
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会有哪些部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会,
据说有以下部门:
办公室(主席团与秘书部)、班联部(班级成员联合部)、宣传部、组织部、学习部、实践部、体育部、文艺部、卫生部、生活部、纪律部(纪委、纪检部)、楼管部(男生内务部与女生管理部)、外联部(外宣部)、社团部、技术部等。
⑦ 中国地质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18级的地大抄小学弟来晚了!
地大的专业,当然是地质方面的专业比较强。所以我还是推荐地质类的专业!地大的地质工程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是地质学类中的王牌。
专业是校品牌专业,2007年获得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资助,2008年与2013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资助。
⑧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如何使用维普数据库
去机房可以用,进入学校主页,点击电子资源就有链接点了,各种数据库免费用,而且在宿舍用cug的无线网也能用这个电子资源,就是每次登陆有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