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團風縣山體是什麼地質

團風縣山體是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26 20:40:01

Ⅰ 什麼是地質環境

地質環境主要指的是地球表層下面的堅硬殼層即岩石圈的狀況。地質環境是內地球演化的產物容。岩石在太陽能作用下的風化過程,使固結的物質解放出來,參加到地理環境中去,參加到地質循環以至星際物質大循環中去。地質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資料,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人類每年從地殼中開采大量的礦石,從中提取大量的金屬和非金屬原料,還從煤、石油、天然氣、地下水、地熱以及放射性物質中獲取大量能源。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也更大了,一些大型工程直接改變了地質環境的面貌,同時也是一些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洪澇災害等)的引發因素,這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

Ⅱ 山體相連,但土質不一樣,是什麼地質現象

山體相連,但土質不一樣,是「滑坡」的地質現象造成的。
從斜坡的物質組成來看,具回有鬆散土層答、碎石土、風化殼和半成岩土層的斜坡抗剪強度低,容易產生變形面下滑;堅硬岩石中由於岩石的抗剪強度較大,能夠經受較大的剪切力而不變形滑動。但是如果岩體中存在著滑動面,特別是在暴雨之後,由於水在滑動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強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動。
降雨對滑坡的影響很大。降雨對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雨水的大量下滲,導致斜坡上的土石層飽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層上積水,從而增加了滑體的重量,降低土石層的抗剪強度,導致滑坡產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無雨不滑」的特點。
地震對滑坡的影響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強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內部結構發生破壞和變化,原有的結構面張裂、鬆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較大變化,特別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對斜坡穩定是很不利的。另外,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許多餘震,在地震力的反復振動沖擊下,斜坡土石體就更容易發生變形,最後就會發展成滑坡。

Ⅲ 萊陽龍旺庄鳳凰山山體屬於什麼地質

鳳凰山為深圳市西北部珠江口東岸的一座低矮山脈,山體呈東北-西南走版向,方圓29.7平方公里,從北至權南橫跨沙井、公明、福永、西鄉四個街道,主體部分位於福永與西鄉交界處。山脊軸線呈月牙形,上面有福永與西鄉的界碑。最高峰為福永與西鄉交界處的大茅山,海拔376米。山體西面海拔190米處半山腰有佛教古建築-鳳岩古廟,節假日香客眾多。山脈西南麓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深圳對外公路交通大動脈-107國道和廣深高速公路;東南面是寶安區飲用水源的鐵崗水庫。山脈南端325米的求雨壇山頂建有寶安區廣播電視信號發射塔,鳳凰山有數片白樺林,天然栽培。

Ⅳ 誰能告訴我這種石頭是那種地質現象石頭跟山體是連著的

流水侵蝕。岩層組成不同,質地松軟的侵蝕掉,質地堅硬的留下來

Ⅳ 錫崖溝山體地質概況介紹

錫崖溝景區位於抄王莽嶺景區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錫崖掛壁路被稱為世界奇觀。該區山陡溝深,地勢險惡,峭壁環列,由於天險阻隔,溝中二百戶人家幾乎與世陷於隔絕,千百年來自生自滅。1962年,溝里人不甘閉塞,向大山宣戰,歷時三十年,兩代人在村西絕壁上鑿出一條長7.5公里的掛壁公路,開創了中國鄉村築路史上的奇跡,毛澤東同志名言中「愚公移山」、「人定勝天」的真諦在這里得到了真實體現。這里成為啟迪和升華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精神的源泉,目前已被定為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大山的阻隔同時也造就了一個世外桃源,該區谷底阡陌交通,沔橋流水,田畦青翠,民風純朴,自然風光秀麗,村中有一南北走向的大峽谷垂直分開,深邃悠長,峭壁如屏、砂岩如朱,一股清泉從壁間飛流而下,濤聲如雷,寒氣上逼,雲霧飄渺,蔚為壯觀。

Ⅵ 山地丘陵等山體地質成因有哪些

地表的形態取決於當時及以前一定時期內外力地質作用間強烈程度大小有關。
地表內上容升量大於剝蝕量,升高形成山嶺地貌。
地表上升量小於剝蝕量,夷平,形成剝蝕平原。
地表下降量大於堆積量,下降,形成低地。
地表下降量小於堆積量,填平,形成堆積平原。
地貌的形成和發展還受地質構造、岩性、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山地丘陵等山體地質成因有以下幾種——

巨型地貌——大陸與海洋以及大的內海和大地山系。幾乎完全是有地球內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又稱大地構造地貌。即地殼的構造運動所造成的地貌,如火山地貌,有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和碎屑物質堆積所形成的
大型地貌——山脈高原山間盆地等為大型地貌。基本上也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
中型地貌——河谷以及河谷之間的分水嶺等為中型地貌。主要由外力作用造成。內力作用產生的基本構造形態是中型地貌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而地貌的外部形態決定於外力作用的特點。
小型地貌——殘丘、階地、沙丘、小弟侵蝕溝等為小型地貌。基本上受著外力作用的控制。
外力地貌的成因——水成地貌——水的作用為地貌形成和發展的基本因素。
冰川地貌——以冰雪的作用
風成地貌——以風的作用
岩溶地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
重力地貌——以重力作用

Ⅶ 黃山花崗岩山體在漫長的地質歷史年代裡是如何形成的

黃山花崗岩形成過程 黃山在地質年代時期,經歷了多次地殼運動後,帶了中生代侏羅紀,地層發生褶皺和斷層。在地球內應力的高溫擠壓作用下,岩漿沿著褶皺隆起

Ⅷ 李四光生活時代是什麼時候

李四光(1889年11月18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1月18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1952年,李四光再次應邀回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他在日本接受了帶有漢民族主義的反滿革命思想影響,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孫中山贊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還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191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後,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台後,革命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途中,為了解十月革命後的俄國,還特地取道莫斯科。
從1920年起,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他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他先後數次赴歐美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地質構造。
1928年7月,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國民政府大學院(教育部)院長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為武漢大學建設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並選定了武漢大學的新校址(武漢大學內還有李四光選址的雕像)。
1949年秋,新中國成立在即,正在國外的李四光被邀請擔任政協委員。得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做好了回國准備。這時,倫敦的一位朋友打來電話,告訴他國民黨政府駐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開發表聲明拒絕接受政協委員職務,否則就要被扣留。李四光當機立斷,隻身離開倫敦來到法國。兩星期之後,李夫人許淑彬接到李四光來信,說他已到了瑞士與德國交界的巴塞爾。夫婦二人在巴塞爾買了從義大利開往香港的船票,於1949年12月啟程秘密回國。
回到新中國懷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後擔任了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他雖然年事已高,仍奮戰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第一線,為我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1年八月,中國長春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產學系、東北工學院地質學系和物理學系合並為東北地質學院(後名長春地質學院,現為吉林大學地學部),李四光擔任首任院長。
1958年,李四光由何長工、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民族民主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戰士。60年代以後,李四光因過度勞累身體越來越差,還是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李四光早年為悼念一個好學生曾寫過此詩,亦為其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光輝寫照。
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
峰巒隱復見,環繞湘水頭。
風雲忽變色,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他的觀點,並根據他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Ⅸ 為什麼有的山脈山體顏色分層

因為來
這是礦物質在不同的環境氣候條源件下
不同時期所產生不同類別礦物質沉積物的現象

山體顏色分層
是水星的水分子
在陽光的照射下
某個時期
發生水分子分解出礦物質沉積的結果

在環境氣候的溫度較低時
所產生的礦物質沉積物的顏色
會與環境氣候的溫度較高時產生的
礦物質沉積物的顏色有所差別

山脈所表現的山體顏色分層
則是礦物質沉積物形成的石板
在發生斷裂後所表露的現象
這在地質學中
被稱作地質斷層

地質學家
就是通過研究山體顏色分層的地質斷層
來分析地質年代所發生的
一系列地理概況的變化
獲得
地理結構
生命產生
礦產資源
的歷史演變情況

譬如
在新華字典附頁中
中國地質年代簡表
就是通過對脈山體顏色分層的
地質斷層分析研究
所得到的中國地質歷史概況
這是我們研究中國地質概況和生態歷史的重要依據

Ⅹ 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均屬於地質災害,是對的嗎

是對的。
地質災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出性地質災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