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中國地質博物館有哪些

中國地質博物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6 13:43:44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主要榮譽

中國地質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② 中國地質博物館有幾層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築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穩重大方。

③ 中國和世界上有哪些以地質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

推薦一下山西地質博物館。四月份到山西博物院參觀時才知曉有山西地質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建設十分大氣。後來了解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建築理念是「天圓地方」。下部方形建築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寶盒」,外披網格狀「珠簾」,上部扁圓形展廳外形似「玉璧」橫空,建築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與地質元素有關的「珠聯璧合」。很遺憾當時山西地質博物館還在改造過程中,一七年五月份才開館,因而未能參觀成。不過看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十分具有特色,又與山西博物院毗鄰,兩個博物館都是特別值得一看的。 據官網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館建定位是陳列展示。這是博物館的中心工作,是博物館形象的重要載體,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橋梁,是博物館進行宣傳、教育、傳播科學知識的平台。 1.陳列主題——表裡山河 山西自古就有「表裡山河」的稱謂,這個稱謂最早見著《史記》,典出《左傳》:「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意思是說外有山,內有河,攻守相宜。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引導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流而下,一瀉千里。「表裡山河」形象概括了山西山川的自然特徵,而這些山川正是地質科學的基礎與研究對象。 2.陳列體系——一線二點 一線,即主題展線的基本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四個部分構成。 《穿越時空》——山西地質歷史陳列 《遠古物種》——山西生物演化陳列 《大地寶藏》——山西礦產資源陳列 《物華天寶》——礦物及其應用陳列 二點,即輔助展線的專題陳列由《測天繪地》和《衣被天下》兩部分構成。 《測天繪地》——山西測繪科技陳列 《衣被天下》——山西土地資源陳列 最後,山西博物院和山西地質博物館都是免費的,而且山西博物院的門票上還會印有你的名字,也算是獨一無二的門票啦,歡迎參觀。。

④ 中國地質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抄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成立於1916年。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⑤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介紹

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成立於1916年。中國地質內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容,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⑥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新疆地質博物館、河南地質博物館、湖南地質博物館

⑦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哪裡

北京西四羊肉胡同15號,國土資源總旁邊,阜成門內大街與西四南大街交匯的西南角, 對在是廣濟寺,地鐵4號線路過。
電話:010-66557858。

⑧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概況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築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穩重大方。
展區布局圖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地球廳以動力為主線,介紹了在內外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發生的重要地質作用。東展線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西展線以外動力地質作用為主,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相對來說,內動力地質作用更加宏觀壯麗,它們主要是使地殼上升、增厚,形成許多巨大雄傳的高山峻嶺,而外動力地質作用則比較和緩,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種壯美的山川地貌。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材料及其成品,並融入寶石鑒定、寶石鑒賞、寶石琢型、寶石評價、寶石成因、寶石微觀世界、寶石分布、寶石開采、寶石加工、首飾鑲嵌、人工改善寶石與人工寶石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寶石文化等知識點和興趣點。
寶石廳以單晶寶石和玉石為主,並以天然寶石與人工寶石對比展示,以便鑒別市場上常見的相似的寶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氣、通靈、高檔的展具作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隨每期主題的變換進行不定期的調換。 礦物岩石廳採用雅俗共存、動靜結合、虛實呼應、寓教於樂的設計方式,使觀眾通過參與、欣賞展廳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自然界種類繁多千資百態的礦物岩石、代表性礦物岩石的感官特徵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
觀眾在欣賞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時,通過互動式展覽和虛擬展出部分,可參與對一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獲得相關知識。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廳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從空間布局上,整個展廳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序廳,包括了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多媒體展具——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及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第二部分是該展廳的主要陳列內容,共分為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單元——生物大爆發;第三單元——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第四單元——脊椎動物的出現;第五單元——生物登陸;第六單元——生物大絕滅;第七單元——恐龍與鳥類;第八單元——哺乳動物與人類;此外,在該展廳的南過道,還陳列了魚龍、中國安琪龍、翼龍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觀眾可以觸摸的長達5米的大型魚龍化石、一個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體展具。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布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去認識地學空間。

⑨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什麼地方

單位名稱:中國地質博物館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
郵政編碼:100034
電 話:+86-010-66557858

⑩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

1、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位於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於2009年9月16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截止至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

3、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成立於1916年。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

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4、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於天津水上公園風景區,建於1998年2月28日,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佔地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三大展區即主展廳、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專題陳列廳和專機陳列廳。

5、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Wu Hou Shrine of Cheng)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全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成都武侯祠是西晉末年為紀念諸葛亮而建;初與蜀國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後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並入漢昭烈廟;

1961年,博物館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它是中國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