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與勘察技術要求是什麼意思
㈠ 地質勘察與地質勘查專業有何區別
無論那個學校的類似專業都是這個「勘查」,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版要說區別,權地質勘察主要是指研究工程類的地質問題,像工民建勘察、公路勘察等;地質勘查是指研究地質類的工程問題,像地質災害的勘查、礦產的勘查等。
㈡ 地質勘探是什麼意思
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內條件,提供礦容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普查報告和祥查報告.
㈢ 工程地質勘察與地質勘探是一回事嗎 它們有什麼區別
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廣義地說,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地下水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區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工程地質勘查等。地質勘查還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等。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鑽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等。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過程,也屬於地質勘查的范圍。狹義地說,在中國實際地質工作中,還把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5個階段,即區域地質調查、普查、詳查、勘探和開發勘探。
地質勘查專業也稱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具有良好工程素質、又具有較強技術崗位技能,具備地質基礎、水文及工程地質、地質工程、煤礦地質、地質災害勘查、高新技術勘測、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具有地質資料綜合分析和應用的能力,從事資源勘查、煤炭地質、工程地質勘查設計,工程地質勘查施工與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地質勘察與地質勘查專業的區別是:地質勘察指工作性質,地質勘查專業是指技術類別。
㈣ 什麼叫地質勘察
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版、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權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廣義地說,一般可理解為地址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地下水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區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工程地質勘查等。地質勘查還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等。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鑽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等。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過程,也屬於地質勘查的范圍。狹義地說,在中國實際地質工作中,還把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5個階段,即區域地質調查、普查、詳查、勘探和開發勘探。
㈤ 工程勘察資質的要求是什麼
一、總 則
(一)本標准包括工程勘察相應專業類型、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技術裝備配備及規模劃分等內容(見附件1:工程勘察行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附件2:工程勘察主要技術裝備配備表;附件3:工程勘察項目規模劃分表)。
(二)工程勘察范圍包括建設工程項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和工程測量。
(三)工程勘察資質分為三個類別:
1、工程勘察綜合資質
工程勘察綜合資質是指包括全部工程勘察專業資質的工程勘察資質。
2、工程勘察專業資質
工程勘察專業資質包括:岩土工程專業資質、水文地質勘察專業資質和工程測量專業資質;其中,岩土工程專業資質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設計、岩土工程物探測試檢測監測等岩土工程(分項)專業資質。
3、工程勘察勞務資質
工程勘察勞務資質包括:工程鑽探和鑿井。
(四)工程勘察綜合資質只設甲級。岩土工程、岩土工程設計、岩土工程物探測試檢測監測專業資質設甲、乙兩個級別;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專業資質設甲、乙、丙三個級別。工程勘察勞務資質不分等級。
(五)本標准主要對企業資歷和信譽、技術條件、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進行考核。其中技術條件中的主要專業技術人員的考核內容為:
1、對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或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注冊執業資格和業績進行考核。
2、對非注冊的專業技術人員(以下簡稱非注冊人員)的所學專業、技術職稱,依據附件1專業設置中規定的專業進行考核。主導專業非注冊人員需考核相應業績,工程勘察主導專業見附件1。
(六)申請兩個以上工程勘察專業資質時,應同時滿足附件1中相應專業的專業設置和注冊人員的配置,其相同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以其中的高值為准。
(七)具有岩土工程專業資質,即可承擔其資質范圍內相應的岩土工程治理業務;具有岩土工程專業甲級資質或岩土工程勘察、設計、物探測試檢測監測等三類(分項)專業資質中任一項甲級資質,即可承擔其資質范圍內相應的岩土工程咨詢業務。
(八)本標准中所稱主要專業技術人員,年齡限60周歲及以下。
標 准
編輯
(一)工程勘察綜合資質
1-1資歷和信譽
(1)符合企業法人條件,具有10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資歷。
(2)實繳注冊資本不少於1000萬元人民幣。
(3)社會信譽良好,近3年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質量安全責任事故。
(4)近5年內獨立完成過的工程勘察項目應滿足以下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設計、物探測試檢測監測甲級項目各不少於5項,水文地質勘察或工程測量甲級項目不少於5項,且質量合格。
1-2技術條件
(1)專業配備齊全、合理。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少於 「工程勘察行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數。
(2)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年以上工程勘察經歷,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本專業工程勘察甲級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執業資格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3)在「工程勘察行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員中,注冊人員應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所申請工程勘察類型乙級以上項目不少於2項;主導專業非注冊人員中,每個主導專業至少有1人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相應類型的工程勘察甲級項目不少於2項,其他非注冊人員應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相應類型的工程勘察乙級項目不少於3項,其中甲級項目不少於1項。
1-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完善的技術裝備,滿足「工程勘察主要技術裝備配備表」規定的要求。
(2)有滿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場所及室內試驗場所,主要固定場所建築面積不少於3000平方米。
(3)有完善的技術、經營、設備物資、人事、財務和檔案管理制度,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二)工程勘察專業資質
1、甲級
1-1資歷和信譽
(1)符合企業法人條件,具有5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資歷。
(2)實繳注冊資本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3)社會信譽良好,近3年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質量安全責任事故。
(4)近5年內獨立完成過的工程勘察項目應滿足以下要求:
岩土工程專業資質:岩土工程勘察甲級項目不少於3項或乙級項目不少於5項、岩土工程設計甲級項目不少於2項或乙級項目不少於4項、岩土工程物探測試檢測監測甲級項目不少於2項或乙級項目不少於4項,且質量合格。
岩土工程(分項)專業資質、水文地質勘察專業資質、工程測量專業資質:完成過所申請工程勘察專業類型甲級項目不少於3項或乙級項目不少於5項,且質量合格。
1-2技術條件
(1)專業配備齊全、合理。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少於 「工程勘察行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數。
(2)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年以上工程勘察經歷,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本專業工程勘察甲級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注冊土木工
㈥ 地質勘察是什麼意思
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版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權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㈦ 勘查設計要求是什麼
本要求適用於 1:5萬及更大比例尺礦產地球物理勘查任務設計書的編寫。
一、設計書編寫+的准備工作
(一)充分收集、分析與任務有關的資料,含以往地質、物探(含物性)、化探、遙感等資料。做到充分利用以往資料,不做重復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礎上獲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價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進適用的方法技術獲取最大的地質找礦成果。
(二)認真領會任務書的各項要求,特別是有關地質效果的要求。若認為任務書中某些要求不明確,應及時向下達任務書的單位進一步闡明。若認為任務書中某些要求難以達到或不甚合理,應與任務書下達單位協商調整。
(三)必要時,應在設計前進行現場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試驗。
二、設計書編寫的依據
(一)任務書
(二)有關法規
(三)承擔單位現有的方法技術
(四)有關質量管理標准和技術標准
1、GBT/1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國家標准
2、DZ/T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規范
3、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程
4、DZ/T0070-93時間域激發極化法技術規定
5、DZ/T0072-93電阻率測深法技術規程
6、DZ/T0073-93電阻率剖面法技術規程
7、DZ/T0081-93自然電場法技術規程
8、DZ/T0084-93地面甚低頻電磁法技術規程
9、DZ/T 水文測井工作規范(報批稿)
10、DZ/T 地球物理勘查名詞術語(報批稿)
11、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符號
12、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圖式圖例及用色標准
13、其它新頒布的有關行業技術標准和中國地質調查局頒布的部門技術標准
(五)勘查登記證書
三、設計書編寫遵循的原則
(一)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二)符合任務書要求
(三)方法技術選擇及工作量安排兼顧有效、先進、經濟三方面要求
四、設計書內容與格式(見附錄設計書編寫提綱)
五、設計書文字應通順、條理簡練,文圖並茂
六、允許並鼓勵提供多方案,以便對比
附:設計書編寫提綱
第一章 前言
1、項目來源及任務書全文
2、勘查登記情況
3、工作區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概況;僅敘述與野外作業、生活有關的部分。要特別說明野外作業的通行和森林條件,自然與人文障礙物、干擾源和與作業有關的地方法規(如青苗、牧場和森林賠償等)
4、以往有關工作的工作程度:列出項目名稱,工作年份,工作單位及本次工作有關的工作成果
第二章 工區地質概況及地球物理特點
1、簡述區域地質特點(大地構造位置、地區、岩漿岩、構造、礦產)
2、詳述待查礦產的礦床、礦體特徵(埋深、大小、產狀、方位等)和控礦因素
3、詳列以往或鄰近地區或類似條件的物性資料和干擾因素。並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決什麼地質-礦產問題及解決到何種程度和存在什麼天然和人工干擾)
4、若工區以往進行過相同或類似方法的勘查工作,應描述礦體異常特徵及干擾體異常特徵
第三章 野外工作部署、方法選擇及技術指標
1、工作部署及依據:含測區選擇\比例尺和測網選擇\精測剖面布置等。測區選擇要滿足有足夠正常場和在最小冗餘原則下盡量規整的要求。比例尺和測網選擇要滿足發現最小有意義及測線垂直主構造線方向等要求。精測剖面要布置在異常地段且滿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還應說明與地質工作、化探工作的銜接關系或配合關系。
2、工作方法技術選擇及依據:根據任務要求、不同岩礦物性特點、測區自然景觀條件等選擇先進適用的物探方法和測地方法。單方法定性難度大時,應投入綜合物探方法或與化探方法綜合。綜合方法可以同測網、同面積測量,也可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只查證主方法發現的異常。
當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確認或某些技術不能肯定時,應在設計過程中進行試驗或寫明開工前進行試驗,依據實驗結果選擇方法與技術。
技術指標、技術要求選擇及依據:凡有行業技術規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規范的,可直接引用規范中規定的技術指標和技術要求。尚沒有行業技術規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規范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應設定技術指標和技術要求,並說明其依據。
技術指標應列全。
3、物性工作:應滿足異常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在照顧到均勻分布的情況下,凡能採集到標本時,都應在主要異常中心部位採集標本。磁法應採集定向標本。物性工作除部署標本採集與測定外,有條件時應通過其它方法獲取物性資料,例如收集測井資料、井旁測深等。
4、質量檢查方法與要求:含均勻(時間、空間)分布,檢查比例、檢查方式(一同三不同等)、超差處理原則等。
5、主要工作量
第四章 資料整理、處理與解釋推斷
1、資料整理方法與要求:含資料整理、圖標方法與要求、室內質量控制方法、計算及圖示錯誤率指標等。
2、數據處理方法的選擇、要求及依據:每一種處理方法應有明確的目的;應有資料處理後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查要求。
3、解釋推斷: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釋應貫徹每一個編號異常都要解釋的原則和室內對比與野外現場踏勘相結合的原則。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資料,均應進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選擇應列出依據。應有定性、定量反演質量控制與質量檢查要求。
4、報告編寫:含報告編寫要求、報告內容格式(參見相應規范)及預計提交成果。
第五章 預期提交成果
主要階段性和最終成果內容(報告、圖件、數據等)及提交時間。
第六章 質量管理與進度安排
1、進度安排:含野外、室內各項工作的進度安排。
2、質量管理:含質量管理模式(應符合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要求)、質量保證措施。
第七章 組織管理及人員編制
人員編制:含分工、責任、每個人的工作量滿載情況等。
第八章 經費預算
按《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設計預算編制暫行辦法》的要求編寫
㈧ 什麼叫地質勘察
地質勘查就是對土層的鑽孔查探。
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
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地下水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區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工程地質勘查等。
地質勘查還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等。
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鑽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等。
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過程,也屬於地質勘查的范圍。狹義地說,在我國實際地質工作中,還把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5個階段,即區域地質調查、普查、詳查、勘探和開發勘探。
測繪是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將地面已有的特徵點和界線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子信息,供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