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常見的地質方面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⑴ 山區地質災害有哪些
國務院《地抄質災害防治條例》界襲定的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一般情況下,除了地面沉降、地裂縫外,其他四種都可能出現在山區。其中,受重力、降水等影響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山區最常見的地質災害。一般來說,地面塌陷出現岩溶地區,地面沉降出現在平原抽采地下水地區,地裂縫是與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傍生的現象。當然,崩塌、滑坡、泥石流都可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或者涌浪等次生災害。
⑵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如什麼什麼等地質災害主要有什麼什麼的
考點: 各類地形對復經濟和生活制的主要影響 專題: 分析: 通過學習可知,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分別是:乾旱、洪澇、台風、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寒潮、乾旱、洪澇、台風都屬於自然災害,地震、火山屬於地質災害.故選:A. 點評: 我國山區還有那些地質災害?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等.
⑶ 山區常見的地質方面的自然災害是什麼
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
山體崩塌與山體岩石風化程度和力學回因素有關,常在外答部誘因下發生,比如大的爆破震動、地震或暴雨。
滑坡與崩塌因素基本相似,但崩塌有突然性,而滑坡一般都表現為從慢到快,面積從小到大的過程,有的幾分鍾,有的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泥石流多為暴雨夾雜泥土石塊形成,成因比較單一,但表現形式比較多樣,也有類似於水庫、湖泊等潰壩形成的,危害成度也不一定。
⑷ 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哪些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植被遭到破會,引起的山體滑坡,長年雨水造成山洪,台風來襲。常年乾旱。
⑸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1 、洪澇
洪澇是由屢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澇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遼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為嚴重,每年 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 500 億元。
2 、台風
台風是一種源於熱帶洋面的低氣壓大氣渦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分成四級:風力 6 ~ 7 級為熱帶低壓, 8 ~ 9 級為熱帶風暴, 10 ~ 11 級為強熱帶風暴, 12 級及其以上為台風。在熱帶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 個台風生成(佔全球 38 %), 7 ~ 8 月是台風活動盛期,在熱帶洋面生成後,便向西北方向移動,每年平均有 7 個台風在我國沿海登陸。
台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我國近海 15 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 80 %是台風造成的)、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很多洪澇災害都是由於台風登陸,深人內陸移速減慢、停滯、低壓維持不消帶來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 、地震
地震是由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一般分為構造地震(占 95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與我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各省都發生過 6 級以上地震。
1556 年 1 月 23 日 陝西華縣 8 級地震,「是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二萬……」(《嘉靖實錄》)是我國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 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 . 8 地震,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是本世紀全球 10 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預報尚屬世界難題。我國在中、長期預測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但能作準確預報的還只佔少數,對這個具高難度的臨震預報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4 、火災
俗話說: 「 賊偷一半,火燒全光 」 ,火災是世界各國人民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災難性問題。它給人類社會造成過不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日益增加,火災損失上升及火災危害范圍擴大的總趨勢是客觀規律。近幾年來,我國每年發生火災約4萬起,死2000多人,傷3000 — 4000人,每年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10多億元,尤其是造成幾十人、幾百人死亡的特大惡性火災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嚴峻的現實證明,火災是當今世界上多發性災害中發生頻率較高的一種災害,也是時空跨度最大的一種災害。
5、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 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劇烈震動之後不久,巨浪呼嘯,以催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田野,迅猛地襲擊著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時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設施,被震塌的建築物,在狂濤的洗劫下,被席捲一空,海灘上一片狼藉。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類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生。
⑹ 常見地質災害有哪些 常見的地質結構有哪些
常見的抄地質災害的類型主要有:地震、地面塌陷與地面沉降、地裂縫、沙漠化、水土流失、煤田地下火災、水體污染.此外,還有滑坡、泥石流、凍脹、冰融、鹽漬化、浸沒、海水倒灌、沖刷、沼澤化、淤積、崩塌、熱害等.
地質構造是地殼中的岩層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主要的地質構造有:
1.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
2.斷層:包括地壘和地塹!
⑺ 下列各種現象中,屬於山區常見的地質災害的是()A.洪澇、寒潮B.台風、地震C.滑坡、乾旱D.滑坡、
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根據題意.
故選:D.
⑻ 山區地質災害有哪些
自然災害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主要包括乾旱災害,台風、暴雨、冰雹、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以及重大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⑼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這位朋友,根據您的問題解答如下,如有不明之處可以繼續補充:我在網上給你搜了這么一段文章:應用網址:
內容如下,覺得應該對你有幫助。遼寧省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是阻礙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本文首先對遼寧省孕災環境和承災體進行調查,然後對遼寧省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自然災害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得出,遼寧省致災因子多,而且自然條件比較復雜,所以災害種類多,成災面積廣。全省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地貌災害、生物災害等。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大風、低溫冷害、寒潮、冰雹、霜凍、台風和風暴潮等;地質災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貌災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物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鼠害、森林病蟲害等。在此基礎上,對自然災害的第四紀環境背景進行了分析,著重分析了第四紀的氣候變化對各種自然災害——旱澇災害、地質災害、地貌災害的影響。認為第四紀以來環境變化是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澇災害、生物災害的源頭,因此研究第四紀以來環境變化的規律對未來自然災害預測,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時,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不是孤立的,往往某一種致災因子或生態環境變化引發一系列災害現象,根據區域的自然災害的地域組合不同,各區不同的災害鏈組合,把遼寧省分為三個自然災害區,根據他們的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防災減災對策。
冷月8月20日回答,請你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