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繁盛的地質年代是什麼時候
❶ 恐龍出現在什麼年代
古生代
你問的是不是這個
之前還有太古代和元古代。而通常我們所說的恐龍時代,在地質學上則被稱為中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542±0.3百萬年(Ma),結束於251±0.4Ma。古生代屬於顯生宙,上一個代是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晚古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
era)——地質年代的第3個代(第1、2個代分別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Period),一般分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Cambrian
5.4億年前)、奧陶紀(Ordovician
5億年前)和志留紀(Silurian
4.35億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Devonian
4.05億年前)、石炭紀(Carboniferous
3.55億年前)和二疊紀(Permian
2.95億年前)。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在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相繼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魚類在泥盆紀達於全盛。石炭紀和二疊紀昆蟲和兩棲類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類為主,至志留紀末期,原始植物開始登上陸地。泥盆紀以裸蕨植物為主。石炭紀和二疊紀時,蕨類植物特別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❷ 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這三個時期中恐龍繁盛在哪個時期
三疊紀始於距抄今2.5億年至2.03億年。
侏羅紀(jurassic)是一個地質時代,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
白堊紀則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
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7000萬年。
(而恐龍紀的說法則根本沒有資料說明)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的一類動物,由此可以看出,恐龍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不存在於三疊紀。
❸ 恐龍繁盛時期大約在哪個年代的哪個紀當時的氣候有何特點
中生代從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開始,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生代時,爬行動物(恐龍類、色龍類、翼龍類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雖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類群,但所有這些哺乳動物都是些體型非常小的動物
三疊紀的全球氣候較為乾旱,季節性變化大,尤其是盤古大陸內部;自石炭紀晚期開始,全球的氣候逐漸變得乾旱。這段時期的海平面低,可能助長了極端的氣溫。由於水的比熱高,大體積的水體可以穩定氣溫,尤其是海洋,而鄰近大規模水體的陸地氣溫變化較小。由於盤古大陸的內陸區域離海洋很遠,這些地區的氣溫變化非常大,可能有廣大的沙漠。大量的紅層與蒸發岩(例如鹽),支持這個理論。
在侏羅紀時期,海平面開始上升,原因可能是海底擴張的加速。新形成的海洋地殼,使海平面上升至現今的海拔200米左右。此外,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形成特提斯洋。氣溫逐漸上升、穩定。由於各大陸接鄰海洋,沙漠縮小,大氣中的濕度增加。
白堊紀的氣候狀況較不確定,也較多爭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熱帶與極區的溫度梯度較為平順,各地區的氣溫差異不大。平均氣溫高於現今約攝氏10°。在白堊紀中期,赤道地區的海洋底層溫度約為攝氏20°,對於許多海洋生物可能過於溫暖,鄰近赤道海洋的陸地反而成為沙漠。海洋低層的氧氣循環系統,可能因此緩慢、中斷。因此,大量的生物有機體無法順利分解,進而大量堆積,最終沉積成油頁岩。
但是,不是所有的現存資料可以支持以上假說。即使全球的氣候溫暖,極區的冰帽、冰河仍最造成氣溫的變動;但並沒有發現白堊紀有冰帽、冰河存在的證據。定量模型可能無法重建出白堊紀的平坦溫度梯度。
在中生代時期,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約12到15 %,低於現今的20到21 %。某些科學家甚至提出12%的氧氣含量,因為這是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但是一個2008年的研究,認為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是15%。
❹ 恐龍地質年代時間軸
什麼意思,在中生代2.6億年到6500000年間標明什麼恐龍出現在什麼時間嗎,這個難度有點大
❺ 恐龍盛行的地質年代是()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太古代
中生代(抄2.51億年襲前--0.655億年前,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中生代時,爬行動物(恐龍類、色龍類、翼龍類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雖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類群,但所有這些哺乳動物都是些體型非常小的動物.中生代時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達數十米.
故選:B
❻ 恐龍時代是什麼時候的
恐龍時代是中生代。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是地球上爬蟲類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其中代表動物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由於當時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就是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
(6)恐龍繁盛的地質年代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摧毀了過半的地球物種,為恐龍崛起鋪平了道路。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認為,導致這次大滅絕的根源是火山爆發噴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化。
三疊紀晚期滅絕事件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幾次滅絕事件之一,在短短一萬年時間內,陸地和海洋生物都受到重創,一些生物類群完全消失,騰出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恐龍、兩棲動物和早期哺乳動物趁機迅速發展。
科學界一般認為,當時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導致氣候變化,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對於這些二氧化碳從何而來,此前尚無確切答案。地質證據表明當時存在廣泛的火山活動,但此前未能確認其間的關聯。
英國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分析了全球多個地點地層沉積物里汞元素的含量,發現三疊紀晚期生物大滅絕事件與火山爆發之間存在明確關聯。
火山爆發會噴出含汞氣體,汞隨大氣散播後沉降下來,劇烈火山活動時期形成的地層里汞含量會特別高。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來自英國、奧地利、阿根廷、格陵蘭、加拿大和摩洛哥等6個地點的沉積物,發現三疊紀晚期滅絕事件開始時,有5個地點的沉積物里汞含量大幅上升,此後20萬年裡還多次出現類似情形。
❼ 恐龍最繁盛的時期是
恐龍的鼎盛期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專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屬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雷龍、梁龍等,水中的 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從早侏羅紀到晚白堊紀,恐龍適應環境因而發展迅速,使得恐龍向著多樣性方向發展,恐龍的種群數目增加,使恐龍這一類具有優勢,恐龍由此得以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在侏羅紀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蘇鐵類,松柏類和銀杏類。極其繁盛。蕨類植物中的木賊類、真蕨類和密集的松、柏與銀杏和喬木羊齒類共同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齒類和其它草類則遍布低處,覆掩地面。在比較乾燥的地帶,生長著蘇鐵類和羊齒類,形成廣闊常綠的原野。說明侏羅紀的環境更適合恐龍生存。
最早的恐龍
美亞里桑那州硅化木公園發現一條距今2億2千5百萬年鴕鳥大小200磅的恐龍化石。
最遲出現的恐龍
角類恐龍在白堊紀距今1億3千5百萬年以後最盛
最大的恐龍
據美國阿而伯克基地區發現的震龍全長30米重達8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