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勘探隊員說的那本最大的書指的是什麼

地質勘探隊員說的那本最大的書指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6 01:52:03

⑴ 《最大的書》中的「書」指的是什麼「字」指的是什麼「畫」指的是什麼

《最大的書》中的「書」指的是:一層一層的岩石。

「字」指的是:雨點留下的雨痕;波紋的波痕;還有閃光的、透明的礦物。

「畫」指的是:有樹葉,有貝殼,還有一條魚。

⑵ 最大的"書"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書"要加引號

加引號是指另外的意思,這里是指岩石。

出自《最大的書》。

課文原文:

一天,爸爸帶川川去爬山,他們看見一位地質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什麼。川川走過去,奇怪地問:「叔叔,您在看什麼?」

「我在看『書』呢!」

「哪裡有書啊?」

「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川川認真地說:「這上面有字嗎?」

「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寫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

川川又問:「這上面有圖畫嗎?」

叔叔說:「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魚哩!」

「這能說明什麼呢?」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跟問底。

叔叔說:「用處可大哩!它能告訴我們,那裡埋著煤炭,那裡埋著鐵礦......把著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讀懂這本最大的『書』!」



(2)地質勘探隊員說的那本最大的書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分為雙引號和單引號這兩種。引號的用法在小學有以下幾種。

一、表示直接引用。某人說話的內容、或者引用名言、格言,就用引號。這種方法在小學經常使用。孩子也非常熟悉這種形式。二年級語文課文《千人糕》中:孩子說:「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還加了糖。」

《賣泥塘》中:「賣泥塘嘍,賣泥塘。」青蛙大聲吆喝起來。」在這里孩子說的話,青蛙說話內容 就運用了引號。到了二三年級孩子基本會使用這種形式的引號。注意:如果不是照原樣復述他人的話,而是大概的轉述他人的話的時候,就不能用雙引號。

二、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用引號。課文《一匹出色的馬》妹妹高興地跨上「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課文中的馬是指特殊含義的用柳條做的馬,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馬。

表特殊含義的引號,在句子中要聯繫上下文進行具體分析。有的引號表示諷刺、嘲諷、挖苦等含義。因此要根據文中的具體能內容進行分析。

三、表示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這個作用要到中高段,課文中會出現引號的這種作用。例句:魯迅在書桌上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這句話中再早加了雙引號。

表明魯迅時時刻刻牢記做事要早。做什麼事不要拖拖拉拉,時間不等人。「早」字提醒魯迅對待時間的一種態度。早在這里加雙引號表示提醒和著重強調的作用。

四、引號裡面還要用引號的時候,一般外面的部分用雙引號,裡面的部分用單引號。例句:小明問媽媽:「媽媽,『樸素』是什麼意思啊?」雙引號這種用法在小學很少用,但是雜志或者初中的語文書就能看到這個較為復雜的雙引號作用。

引號在作文中的書寫格式:前半個引號和後半個引號都應該佔一個字的位置。前半個引號可以在一句話的開頭,但是不能放在一句話的末尾。為了避免前半個引號出現在句末這種現象,一般採用前半個引號和最後一個字擠占最後一個格的寫法。

引號在田字格中的書寫,要注意它的格式。前半個引號在田字格的右上格 ,後半個引號在田字格的左上格。無論是前半個引號還是後半個引號都要緊緊貼著文字。

⑶ 最大的書指的是什麼

《最大的書》中的「書」指的是:一層一層的岩石。


「字」指的是:雨點留下的雨痕;波紋的波痕;還有閃光的、透明的礦物。


「畫」指的是:有樹葉,有貝殼,還有一條魚。



《最大的書》原文:


一天,爸爸帶川川去爬山,他們看見一位地質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什麼。川川走過去,奇怪地問:「叔叔,您在看什麼?」


「我在看『書』呢!」


「哪裡有書啊?」


「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川川認真地說:「這上面有字嗎?」


「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寫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


川川又問:「這上面有圖畫嗎?」


叔叔說:「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魚哩!」


「這能說明什麼呢?」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跟問底。叔叔說:「用處可大哩!它能告訴我們,那裡埋著煤炭,那裡埋著鐵礦......把著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讀懂這本最大的『書』!」

⑷ 想一下學過的課文填一填最大的書是指什麼字是指什麼畫是指什麼

「最大的書」來指的是岩石。源
在地質勘探隊員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里。

⑸ 二年級下冊19課最大的「書」刨根問底是什麼意思

一天,爸爸帶川川去爬山,他們看見一位地質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內看著什麼。川川走容過去,奇怪地問:「叔叔,您在看什麼?」「我在看『書』呢!」「哪裡有書啊?」「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川川認真地說:「這上面有字嗎?」「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寫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川川又問:「這上面有圖畫嗎?」叔叔說:「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魚哩!」「這能說明什麼呢?」「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跟問底。叔叔說:「用處可大哩!它能告訴我們,那裡埋著煤炭,那裡埋著鐵礦把著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的寶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讀懂這本最大的『書』!」

⑹ 最大的書指的是高山對的還是錯的

《最大的書》中的「書」指的是:一層一層的岩石。

《最大的書》原文
一天,爸爸帶川回川去爬山答,他們看見一位地質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什麼。川川走過去,奇怪地問:「叔叔,您在看什麼?」

「我在看『書』呢!」

「哪裡有書啊?」

「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川川認真地說:「這上面有字嗎?」

「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

川川又問:「這上面有圖畫嗎?」

叔叔說:「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魚哩!」

「這能說明什麼呢?」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跟問底。叔叔說:「用處可大哩!它能告訴我們,那裡埋著煤炭,那裡埋著鐵礦......把這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讀懂這本最大的『書』!」

⑺ 二年級下冊《最大的書》一課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一天,爸爸帶川川去爬山.爬到半山腰,遇到了一位地質勘探隊員,他為川川介紹了一本「最大的書」.

⑻ 最大的「書」地質方面的知識有哪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3、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認識岩石這本大「書」,初步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80分鍾
精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岩石就是「書」啊!你們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出示課件)
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頭腦中出現了許多小問號,同學們,你們奇怪嗎?那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質疑。
二、學習5——8自然段
1、是啊,這本書中到底有什麼呢?讓我們和川川一起到書中找答案吧!同學們打開書(端正姿勢)
2、讀5——8自然段,邊讀邊想:岩石這本書中有什麼內容呢?
3、讀課文,其餘同學繼續思考剛才的問題。
4、匯報。學生結合文中有關的語句進行回答。
5、我們書中的字和畫經常見到,那岩石上的字和畫是什麼樣的呢?想不想看一看。(打開書看插圖)從這本岩石書中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匯報)其實岩石上的字和畫還有很多很多呢!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有關岩石的課件)欣賞了這些岩石「書」上的字和畫,你有什麼感覺?(有趣)
6、多有趣的岩石啊!那川川和叔叔的對話你能讀好嗎?
步驟:①再來讀一讀5—8自然段,想想川川和叔叔的話該怎麼讀?練習讀好每一句話。
②同桌之間分角色讀,看你們誰讀得好。
③指一組同學讀,其餘同學聽,他們誰讀得好,為什麼?
④評讀:(川川的問話;叔叔的答話;畫的有趣)
⑤練讀,指名分角色讀。
三、學習9——10自然段
1、這本書中的字和畫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想)快讀讀第10自然段,你讀好了就會弄懂了。
①指名說:能告訴我們什麼?
②出示課件(動畫)
③同學們想不想把這段讀好?(練習—指讀—范讀—指讀)
2、地球爺爺就像個魔術師,在幾億年間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這些都是誰告訴我們的呀?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9、10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把它讀得更好(指名)
間休:是啊,時間就像個小馬車一樣在不停地奔跑,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有了這么大的變化,現在請同學們起來跟老師一起做動作。
四、學習11——13自然段
1、剛才,我們和川川一起讀了岩石書中的字和畫,那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根問底,想問個明白,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川川解決這個問題嗎?
2、現在,你就是叔叔了,快來讀讀第12自然段,等一會來告訴川川吧!(生讀)
3、哪位叔叔願意告訴川川呢?(生說)師提醒省略號的作用。
那你們知道,讀了這本岩石書,還能幫助我們找到哪些寶藏嗎?(生說)
4、是啊!找到很多很多,所以說這本書的用處可大哩!誰願意當叔叔再來讀一讀這段(指名——齊讀)
5、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高興極了,那我們和川川一起學了這么多的知識,你高興嗎?那請你高興地來讀一讀最後一段(練習——指名朗讀)
五、總結
1、同學們,川川讀懂了這本岩石「書」,知道了書中有字和畫能告訴我們地球爺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知道讀懂了這本岩石「書」,能幫助我們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所以說,這岩石書真是一本——(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嗎?你讀懂了什麼呢?快把你的收獲和同桌說一說吧(交流,指名)
2、同學們,想不想再來翻翻這本最大的「書」?(男女生分角色齊讀,師旁白)
3、你能猜猜川川長大以後想干什麼嗎?
4、師總結:教師告訴大家,大自然其實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奧秘呢!老師希望大家長大後和川川一起走進大自然,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識,好嗎?
六、識字,指導寫字
1、讀懂了岩石書上的字和畫,老師把字寫出來了,看看你會不會讀。
重點:單個字「冊」「質」「 刨」→(刨根問底)組詞,理解(川川總在問他,想問個明白)
2、寫字:出示「鐵」
①讀
②看看「鐵」是怎麼記住的。
③組詞
④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⑤指導——練習——展示
⑥「岩」字自己寫。
七、結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回去以後把你收獲到的跟你的家長或你的朋友說一說,讓他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好嗎?

⑼ 最大的"書"的"書"指的是

《最大的書》以人物對話為主要的敘說方式,介紹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回寶庫。在地質勘探答隊員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