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年代表有哪些地質年代
『壹』 地質年代表是什麼
研究地殼歷史時,仿用了人類歷史研究中劃分社會發展階段的方法,把地史劃分為5個代,代以下再分紀、世等;與地質時代單位相應的地層單位稱界、系、統等。
國際性地層單位適用於全世界,是根據生物演化階段劃分的。因為生物門類(綱、目、科)的演化階段,全世界是一致的。所以據此劃分的地層單位必然適用於世界,稱國際性地層單位,包括界、系、統。
界——國際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層單位,包括一個代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
系——界的一部分,是國際地層表中的第二級單位,代表一個紀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系一般是根據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區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徵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白堊系等。
統——系的一部分,是國際地層表中的第三級單位,代表一個世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
地質時代單位有代、紀、世、期、時。
代——地質時代的最大單位,在代的時間內形成界的地層。代的名稱和界的名稱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紀——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個系的地層所佔的時間。紀的名稱和系的名稱符合,如寒武紀、奧陶紀等。
地質年代歌:新生早晚三四紀,六千萬年喜山期中生白堊侏疊三,燕山印支兩億年古生二疊石炭泥,志留奧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薊長城,海西加東到晉寧。
全球的變暖已使極地動物的生存環境惡化
『貳』 地質年代是怎樣劃分的地質年代表的內容是什麼
地質年代的劃分:
把不同地區的沉積地層,根據化石和岩性(主要是化石)進行內詳細的分析研究容和對比,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按先後(新、老)順序連接起來,就建立起了完整的地層系統。根據地層系統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地層系統表,結合同位素年齡,生物演化的順序、過程、階段、老的構造運動、古地理環境變化等,將地殼的全部歷史劃分成許多自然階段,即地質年代,按新老順序進行地質編年,就構成了地質年代表。
地質年代表:
『叄』 地質年代有哪些分類
地質年代是一個地質單位或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又稱「地質時代」。一般有專相對地質年代屬與絕對地質年代之分。相對地質年代是根據古生物的演進及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殼歷史劃分為若干階段,表示地殼岩層及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地質歷史的分期及地殼發展的階段。絕對地質年代指已測出地層從形成到現在的時間長度,以年為單位,根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物質含量加以測定。
地層系統中不同岩層的特性,劃定了相應的地質年代。地質年代是連續的,地質工作者按年代順序,建立了現在通用的地質年代表。
『肆』 地質年代表的地質年代簡介
年表中最大的時間單位是宙(eon),宙下是代(era),代下分紀(period),紀下分世(epoch),世下分期(專age),期下分時屬(chron)。必須說明,年表雖有時間的概念,也就是說,當獲悉該化石是何宙、代、紀、世、期或時的遺物,間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時間(當然是很粗略的估計值)。事實上,年表的時間單位是完全人為性劃分的,和日歷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個宙、代、紀、世、期或時經歷的准確時間。
地質年代從古至今依次為:隱生宙(Cryptozoic eon,現稱前寒武紀 Precambrian supereon)、顯生宙(Phanerozoic eon)。
隱生宙現在已被細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顯生宙又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
『伍』 地質年代分幾個界分別是什麼
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 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岩石和地層,(時間表述單位:宙、代、紀、世、期、階;地層表述單位:宇、界、系、統、組、段)。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 [編輯本段]地質年代分類地質年代可分為相對年代和絕對年齡(或同位素年齡)兩種。 相對地質年代相對地質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層之間的相對新老關系和它們的時代順序。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層分為5代12紀。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國含有1個震旦紀),以後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7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只有第三紀、第四紀兩個紀。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准化石。各類動、植物化石出現的早晚是有一定順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現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現得越晚。絕對年齡是根據測出岩石中某種放射性元素及其蛻變產物的含量而計算出岩石的生成後距今的實際年數。越是老的岩石,地層距今的年數越長。每個地質年代單位應為開始於距今多少年前,結束於距今多少年前,這樣便可計算出共延續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於距今2.3億年前,止於6700萬年前,延續1.7億年.下頁包括生物進化地質年代表 大家知道按地層的年齡將地球的年齡劃分成一些單位,這樣可便於我們進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們習慣於以生物的情況來劃分,這樣就把整個46億年劃成兩個大的單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被稱做隱生宙,而將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後的時代稱做是顯生宙。隱生宙的上限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卻不是一個絕對准確的數字,一般說來可推至6億年前,也有推至5.7億年前的。從6億或5.7億年以後到現在就被稱做是顯生宙。 絕對地質年代絕對地質年代是指通過對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測定,根據其衰變規律而計算出該岩石的年齡。 絕對地質年代是以絕對的天文單位「年」來表達地質時間的方法,絕對地質年代學可以用來確定地質事件發生、延續和結束的時間。 在人類找到合適的定年方法之前,對地球的年齡和地質事件發生的時間更多含有估計的成分。諸如採用季節-氣候法、沉積法、古生物法、海水含鹽度法等,利用這些方法不同的學者會得到的不同的結果,和地球的實際年齡也有很大差別。目前較常見也較准確的測年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主要有U-Pb法、鉀-氬法、氬-氬法、Rb-Sr法、 Sm-Nd法、碳法、裂變徑跡法等,根據所測定地質體的情況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選用合適的方法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結果。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獲得的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年齡為45億年,月岩年齡46-47億年,隕石年齡在46-47億年之間。因此,地球的年齡應在46億年以上。 宙下被劃分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學進化這個時期,可以是從46億年前到38億年前或34億年前,這個數字之所以有數以億計的年數之差是因為我們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跡還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元古代緊接在太古代之後,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這個時期目前在5.7億到6億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這兩個名稱是1863由美國人洛岡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紀後到2.3億年前這段時間為古生代,這個名稱由英國人賽德維克制定,他依照洛岡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發生在1838年。從2.3億年前到0.65億年前為中生代,從0.65億年後到現在為新生代。這兩個代均由英國人費利普斯於1841年命名,取意分別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現代。 代以下的劃分單元為紀。讓我們從最古老的紀開始吧。最古老的紀叫長城紀,然後是蘄縣紀、青白口紀、南華紀、震旦紀。震旦紀,由美籍人葛利普於1922年在中國命名,葛氏當時活動在浙、皖一帶,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稱呼中國為日出之地而取了這個名稱。起於18或19億年前,止於5.7億年前。這個時期的生命主要是細菌和藍藻,後期開始出現真核藻類和無脊椎動物。 1936年賽德維克在英國西部的威爾士一帶進行研究,在羅馬人統治的時代,北威爾士山曾稱寒武山,因此賽德維克便將這個個時期稱為寒武紀。33年以後,另一位英國地質學家拉普華茲在同一地區發現一個地層,這個與較早發現的志留紀與寒武紀相比有著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兩個層之間,顯然是屬於一個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時期,因此他根據一個古代在此居住過的民族名將這個時期稱為奧陶紀。志留紀的名稱的產生比寒武紀和奧陶紀都要早,大約是在1835年,莫企孫也是在英國西部一帶進行研究,名稱的意思來源於另一個威爾士古代當地民族的名稱。莫氏和賽德維克於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將一套海成岩石層按地名進行了命名,中文翻譯為「泥盆」。石炭這個名稱的出現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爾和費利普斯在研究英國地質時,發現了一套穩定的含煤炭地層,這是在一個非常壯觀的造煤時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二疊紀這個名稱是我國科學家按形象而翻譯的,最初命名時是在1841年,由莫企孫根據當地所處彼爾姆州(俄烏拉爾山烏法高原)將其命名為彼爾姆紀。後來在德國發現這個時期的地層明顯為上是白雲質灰岩下是紅色岩層,這也是我國後來翻譯成二疊紀的根據。以上為古生代的六個紀。 中生代為三個紀。第一個是三疊紀,由阿爾別爾特命名於德國西南部,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層,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國和瑞士的與瑞士交界處有一座侏羅山,1829年前後布朗維爾在這里研究發現該處有非常明顯的地層特徵,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國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話,現在肯定不會是侏羅紀這個名稱,因為他當時在英國西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這個時期的。兩年後的1822年,德哈羅烏發現英吉利海峽兩岸懸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鈣質的白色沉積物,這恰恰是當時用來製作粉筆的白堊土,於是便以此命名為白堊紀。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區該時期的地層並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國就是多為紫紅色的紅層。 萊爾曾經將古生代稱第一紀,中生代為第二紀,新生代為第三紀,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國某些地區的地質時按魏爾納的分層方案從第三紀中又劃分出來了第四紀,這樣,新生代便由這兩個紀所組成。從前的第一紀則由紀升代含六個紀,同樣第二紀也升代含三個紀。 紀下面還有分級單位,如「世」,一般是將某個紀分成幾個等份,如新生代依次分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陸』 地質年代表劃分
1、宙為最大的地質年代單位,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4個宙(曾經也分為隱生宙和顯生宙)。
2、4個宙下面又對應劃分了5個大的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除此之外還有冥古宙之下劃分的雨海代、酒神代等月球地質年代單位;5個大代中的個別又進行了二級代劃分,如元古代分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等等)。
3、5個代之下又對應劃分了12個紀,除此之外國內一般還沿用元古代下的長城紀、薊縣紀、青白口紀等非國際認證的單位。
(6)地質年代表有哪些地質年代擴展閱讀:
從隱生宙到顯生宙過渡標志性時間便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現在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數動物種群都起源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為後來地球物種奠基的正是這次「大爆發」。關於這次生命大爆發的假說有多種,每一種都能夠啟發我們對於生命這個概念的理解。
假說 1:大氣含氧量的升高阻礙生命進化的一大因素便是大氣的含氧量,因為含氧量過低,生物無法進行「生理氧化」所以無法從低級演化到高級。
假說2:視覺的出現視覺是最強大的一種感覺,復雜的眼睛可以非常精確的定位獵物,可以觀察三維空間非常有效的捕捉獵物,視覺的出現使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以非常快的速度發生,但是更復雜的眼睛是在稍晚時候才進化出來,視覺來源生物對於光線的感知。
假說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發生在整個生物界的進化過程中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由於有性生殖提供了遺傳變異性,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是造成寒武爆發的原因之一。
假說4:埃迪卡拉紀的軟體動物寒武紀之前的年代被稱為埃迪卡拉紀埃迪卡拉紀的動物是沒有骨骼的軟體動物,寒武紀中最早出現的棘皮動物便是他們的後代,因為軟體動物沒有骨骼,所以沒有留下相應的化石,但是真相仍是物種按部就班的演進,只是沒有留下化石而已。
『柒』 地質年代表
地球上生物界的演化,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可逆前進過程,同時生物界能十分靈敏地反映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環境及其演變特徵,這又與地球各圈層自身的運動機制以及相互間的聯系制約密切有關。因此,生物演化史能夠詳盡而有效地反映地球歷史演化的客觀自然階段。
地質學家根據生物演化的順序、過程、階段、大的構造運動、古地理環境變化等,結合同位素年齡,將地球的全部歷史劃分成許多自然階段,即地質年代,按新老順序進行地質編年,構成了地質年代表(見第十七章表17-1)。首先以生物的演化階段劃分出三個最高級別的地質年代單位,由老到新分別稱為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在顯生宙中,還根據生物界的總體面貌差異,劃分出三個二級地質年代單位:古生代(意為古老的生命,含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中生代(意為中等年齡的生命)、新生代(意為新生命的開始)。在地質年代表中,最常用的地質年代是代以下的三級年代單位——紀。每個紀的生物界面貌各有特色。每個紀以下還可再細分成世。
地質年代表綜合反映了全球無機界和有機界的演化順序及階段,是國際公認的。在地質學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本章要點
1.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稱太陽系。在太陽系中共有八顆大的行星,按其與太陽距離的遠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4200 Ma;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約4200~543 Ma;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 Ma至今。
3.地球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赤道半徑長,兩極半徑短的橢球體。地球有關的一些參數:赤道半徑6378.140km,兩極半徑6356.755km,平均半徑6371.004km,扁率1/298.257,表面積 5.1×108km2;體積 1.083×1012km3;地球質量 5.947×1021t,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
4.大陸的表面形態分為: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裂谷系;海底表面形態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洋中脊。
5.對重力異常的研究,可以獲得地下物質密度情況,進而可以用來找礦及研究地質構造。
6.地球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稱為地磁場。地磁場狀態可以用磁場強度,磁偏角及磁傾角三要素來確定。
7.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地球的平均地溫梯度為3℃/100m,若地表熱能量大的地區或地溫梯度大於3℃/100m的地區稱為地熱異常區。地熱可供發電以及生活用熱水。
8.地球具有明顯的圈層結構。地球的外部圈層有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的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幔與地核,其分界面分別稱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復習思考題
1.地球表面的主要形態有哪些?
2.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質有哪些?
3.地球外部有哪些圈層?
4.地球內部有哪些圈層?內部圈層主要是依據什麼來劃分的?
5.何謂地殼?陸殼與洋殼有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