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二類一型什麼意思
❶ 什麼是一類土、二類土、三類土區別是什麼
一、定義
一類土:是指砂、腐殖土等。
二類土:是指黃土類、軟鹽漬土和鹼土、鬆散而軟的礫石、摻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一二類土的堅固系數較低(0.5-0.8)用尖鍬、少數用鎬即可開挖。
三類土:三類土是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礫石、干黃土或摻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黃土等,土的堅固系數為0.81-1.0須用尖鍬並同鎬開挖。
二、區別:
一類土指砂、腐殖土等。
二類土指黃土類、軟鹽漬土和鹼土、鬆散而軟的礫石、摻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
三類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礫石、干黃土或摻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黃土等,土的堅固系數為0.81-1.0,須用尖鍬並同鎬開挖。四類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礫的冰磧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堅固系數達1.0~1.5,土石方,用深度來劃分。
(1)水文地質二類一型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土的性質由其地質成因、形成時間、地點、環境、方式,以及後生演化和現時產出的條件決定。如乾旱區形成的黃土,濕熱區形成的紅土,靜水區形成的淤泥,性質上截然有別。
2、土的結構是土的存在形式,是土中礦物顆粒的相互關系。土的結構特徵除土顆粒的大小、形狀、表面特性及粒度級配特徵外,還包括顆粒間的排列與集合關系,孔隙的大小,顆粒間聯結的特點。
3、地殼上的土,種類繁多,為便於研究與實際應用,可按土的工程性質近似地歸類,粒度組成一直是土的分類的基本依據,世界上幾個國家的土的粒組界限值見表。
4、土的水理性質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液限、塑限(由實驗室測得)及由這兩個指標計算得來的液性指數和塑性指數。
❷ 地質中一類 二類 三類是啥意思
你的問抄題貌似太含糊了我襲也不清楚只好含糊的作答在後補充
依照單元的地質年代有 宙 代 紀 世
年代底層可分 宇 界 系 統
若是構造的方面就要具體留下那個方面的了
例如成層構造按照層理的類型有三類
一類平行層理
二類斜層理
三類波狀層理
等等
❸ 誰能告知一下水文地質條件的類型!
水文地質條件類型很少這樣說,你得意思是如何敘述水文地質條件吧,一般來說分為:1控制地下水賦存的主要因素2地下水系統特徵及劃分3 地下水水化學及同位素4 地下水循環5地下水富集規律
❹ 防水卷材一型和二型有什麼區別
這兩種材料從現面上是完全一樣的,如果是有經驗的人,可以通過版卷材上的瀝青的權拉伸狀況初步判斷。如果家裡的冰箱低溫能夠達到零下25攝氏度,就可以通過低溫柔韌,判斷它是否會彎曲後開裂。一型的是在20攝氏度,二型的是在25攝氏度,要正確的判斷才可以。
❺ 求助:水文地質勘探類型劃分為哪三類三型
這個問題需要明確一下,具體說一下勘探類型、分類標准等,要不沒法兒說吧?
❻ 什麼是一類地二類地
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11省(市);二回區包括河北答、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10省(市);三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❼ 中國礦床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中國礦床水文地質分類的研究是從新中國成立後開始的,在初期主要是由在中國工作的前蘇聯專家進行的,由我國專家進行的礦床水文地質分類開始與20世紀50年代末期。
1959年,王銳等人編著出版《中國固體礦床水文地質分類》一書,首先以氣候因素分出乾旱區礦床與非乾旱區礦床兩組,其次考慮礦床與侵蝕基準面之間的關系分為4個亞組,最後以造成礦床充水的主要充水岩層分為5類(表1.1)。並且根據開采方式分為露天開采與地下開采,然後把上面的分類組合歸納到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4個級別中來。
表1.1中國固體礦床水文地質分類
1962年,地質部與煤炭部聯合頒發的《礦區水文地質工作規范(第一分冊煤及油頁岩)》中,根據我國的自然地理、地質及水文地質特徵,將煤田劃分為:
1)充水岩層以疏鬆及半膠結岩層為主。
2)充水岩層以堅硬裂隙岩層為主。
3)充水岩層以岩溶化岩層為主。
4)充水岩層以堅硬裂隙或岩溶化岩層為主並為厚的疏鬆含水層覆蓋。
每類又根據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四種。同年,地質部與冶金部聯合頒發的《礦區水文地質工作規范(第二分冊金屬礦床)》劃分為:
1)按礦床產狀劃分為層狀與非層狀兩組。
2)每組又分為:充水岩層以堅硬裂隙岩層為主;以岩溶化岩層為主;以裂隙或岩溶化岩層為主並為較厚的疏鬆含水層覆蓋的礦床等3類。
每類又按水文地質復雜程度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四種。
1974年國家計委地質局頒發的《礦區水文地質規范(試行)》提出的分類是按礦床充水含水岩層的空隙特徵,把固體礦床分為三類,即:
第一類充水岩層以孔隙岩層為主的礦床。
第二類充水岩層以裂隙岩層為主的礦床。
第三類充水岩層以溶洞岩層為主的礦床。
又根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進一步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3種。
1981年,由水文地質研究所等十個單位組成的「地礦部岩溶充水礦床類型研究組」在全國重點岩溶充水礦山水文地質回訪調查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研究分析提出了中國岩溶充水礦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這個分類的原則如下:
1)類的劃分:根據對礦床充水的岩溶含水層的充水空間形態不同可把岩溶充水礦床分為三類,即:①以溶隙充水為主的礦床;②以溶洞充水為主的礦床;③以暗河管道充水為主的礦床。
2)型的劃分:礦床充水岩層與礦層的不同接觸組合關系直接關繫到礦床開采時岩溶水進入礦坑的進水方式、進水途徑及進水條件,影響礦山開採的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按充水岩層與礦層的接觸組合關系可以分為:①頂板直接接觸;②底板直接接觸;③頂板間接接觸;④底板間接接觸。
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劃分:考慮礦層(體)與當地侵蝕基準面及地下水位的關系、地表水體的影響、充水岩層的分布面積(或匯水面積)、斷裂構造的發育程度及岩溶塌陷程度等幾個主要因素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等3級。
該分類原則已為1991年出版的《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採納。
在此規范中根據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容水空間特徵,將充水礦床分為3類,即:
第一類,以孔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礦床,簡稱孔隙充水礦床;第二類,以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礦床,簡稱裂隙充水礦床;第三類,以岩溶含水層充水為主的礦床,簡稱岩溶充水礦床。
第三類還可進一步按岩溶形態劃分為3個亞類,即:第一亞類,以溶蝕裂隙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第二亞類,以溶洞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第三亞類,以暗河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
各類充水礦床按礦體(或礦層,下同)與主要充水含水層的空間關系,將充水方式分為:
直接充水的礦床:礦體主要充水含水層(含冒落帶和底板破壞厚度)與礦體直接接觸,地下水直接進入礦坑。
頂板間接充水的礦床: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位於礦層冒落帶之上,礦體與主要充水含水層之間有隔水層(柱)或弱透水層,地下水通過構造破碎帶、導水裂隙帶或弱透水層進入礦坑。
底板間接充水的礦床: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位於礦層之下,礦層與主要充水含水層之間有隔水層或弱透水層,承壓水通過底板薄弱地段、構造破碎帶、弱透水層或導水的岩溶陷落柱進入礦坑。
根據主要礦體與當地侵蝕基準面的關系,地下水的補給條件,地表水與主要充水含水層水力聯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層和構造破碎帶的富水性、導水性、第四系覆蓋情況以及水文地質邊界的負責程度,將各類充水礦床勘探的復雜程度劃分為3型。
第一型,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主要礦體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地形有利於自然排水,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和構造破碎帶富水性弱及中等,或主要礦體雖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但附近無地表水體,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和構造破碎帶富水性弱,地下水補給條件差,很少或無第四系覆蓋,水文地質邊界簡單。
第二型,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的礦床。主要礦體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地形有自然排水條件,主要充水含水層和構造破碎帶富水性中等至強,或主要礦體雖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但附近地表水不構成礦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層、構造破碎帶富水性中等,地下水補給條件差,第四系覆蓋面積小且薄,疏干排水可能產生少量塌陷,水文地質邊界較復雜。
第三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床。主要礦體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強,補給條件好,並具有較高水壓;構造破碎帶發育,導水性強且溝通區域強含水層或地表水體;第四系厚度大、分布廣,疏干排水有產生大面積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質邊界復雜。
1995年,劉啟仁等人編著出版的《中國固體礦床的水文地質特徵與勘探評價方法》一書中,據氣候因素、主要充水岩層的岩性和空隙性,以及礦床與含水層的接觸組合關系等劃分區、類、亞類和型,如表1.2所示。
表1.2中國固體礦床的水文地質類型
❽ 水文地質 在a類地質條件下是什麼意思
水文地質,地質學分支學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
地質分類:
Ⅰ、復雜——土質差、地下水對基坑工程有重大影響;
Ⅱ、較復雜——土質較差,基坑側壁有易於流失的粉土、粉砂層,地下水對基坑工程有一定影響;
Ⅲ、簡單——土質好,且地下水對基坑工程影響輕微。坑壁為多層土時可經過分析按不利情況考慮。
水質級別:
一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後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三類水質: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四類水質:適用於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五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
你說的A類是不是地方標准?
❾ 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
開采礦床必須與地下水作斗爭。因此,就必須研究礦坑(井)的充水條件、涌水規律和防治水措施。在總結研究各類礦床的水文地質特徵基礎上,根據相似的水文地質條件和礦床開采時所產生的共同問題,人們將礦床(主要指固體礦床)劃分為若干個礦床水文地質類型進行研究,即對礦床進行水文地質分類。換句話說,根據充水條件和礦床開采時所產生的水文地質問題劃分的礦床類型,稱礦床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的目的是為指導礦床水文地質勘查和礦區水源的綜合調控及防治。
分類時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理論聯系實際,便於應用;②必須突出控制礦坑充水條件的主導因素,以便揭示主要問題;③概念明確,簡單實用。
1991年原國家地質礦產部、國家技術統計局聯合頒發的國家標准《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91)中對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見表12-3。
該分類首先以「礦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層類型」將固體礦床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孔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礦床,簡稱孔隙充水礦床;第二類是以裂隙充水含水層為主的礦床,簡稱裂隙充水礦床;第三類是以岩溶含水層充水為主的礦床,簡稱岩溶充水礦床,本類型又劃分出三個亞類:第一亞類:以溶蝕裂隙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第二亞類:以溶洞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第三亞類:以暗河為主的岩溶充水礦床。
表12-3 固體礦床水文地質分類
(據《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91)
其次,將各類充水礦床,按礦體(或礦層)與主要含水層的接觸關系及進水方式分為直接進水礦床、頂板間接進水的礦床、底板間接進水的礦床。
最後,將各類充水礦床,根據與當地侵蝕基準面及地表水位的關系,地表水體的影響程度,主要含水層和構造破碎帶的富水性、補給條件、礦層直接頂底板隔水層的穩定性等影響因素,劃分為三型,第一型: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第二型: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的礦床,第三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床。
礦床水文地質類型按類(或亞類)-進水方式-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程度來命名。例如,廣東凡口鉛鋅礦區屬於以溶洞為主、頂板間接進水、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岩溶充水礦床類型。
上述規范中還規定了富水性的界線,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床的正常排水量小於5000m3/d,中等者介於5000~20000m3/d,復雜者大於20000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