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校區各在什麼地
中國地質大學只復有1個校區制,是武漢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哲學等門類。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1)中國地質大學東區東門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東區租房怎麼樣啊
我今天剛租,北區那房子好找些,叫什麼西頭村的,單間基本都是300-350,條件肯定都不怎麼好,如果是講究的話就不要在這里租,我剛畢業,圖個便宜。
那都是民房,我看的都是單間,裡面就是一張很硬的床,一個桌子,一個椅子,一個衛生間,有網線(自己交費),其他什麼都沒有,很簡陋。
如果你不是很急可以找個人和你合租套房,那個條件要好很多,或者你租個套房再租出去一間,他一般房費都是一季度一交或半年一交,周圍住的一般也都是考研的或工作的。
『叄』 兩個中國地質大學哪個更好
地大(武漢)和地大(北京)雖然名義上都是地大,但財政上一分家,現在共享的資源只內有院士(兩者關系容有點象大陸和台灣)
再說誰更好,中國地質大學是50年代建立的,原名北京地質學院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實際上地大是由北大,清華,天大和一個無名學院的地球物理,地質等系合並在一起成立的),但由於文革時期得罪中央的人被趕出北京,幾經輾轉落戶武漢,改名武漢地質學院(也就是說真正的地大在武漢),但畢竟北京那還有塊地,並且可以讓一些退休的院士去北京,所以也沒廢掉北京校區.
現在北京地大除了幾懂樓什麼都沒有(真不知道怎麼還能培養研究生),而且所謂的211工程也是武漢地大,北京的那個沖其量不過一個三流大學而言.地大(武漢)研究生院和本科剩院在一起(只閣了條馬路)由於在東邊故稱東區(東區最東邊有個門過去就是華中科技大學)
『肆』 中國地質大學哪個好
這個怎麼說呢...
地質學作為傳統自然學科(數理化天地生)中的一項一直是不甚輝煌但生命力不斷。在21世紀中,能源與資源問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礦產岩石方面的勘探與開采是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列的首要問題之一。所以說,在這方面上國家對地質人才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地質學相關專業也具有著相當好的就業及發展前景。詳細數據可以看一下地質學相關專業與經濟學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比較。很容易得出相應的結論。國家及政府領導人也曾多次提出要振興我國自己的地質研究的號召。
至於中國大學的地質類專業嘛。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專業絕對比北京大學的要好,不僅因為我是地大人,也因為中國地質大學本身就是北大清華和北洋唐鐵四所院校的地質系的集合,最好的師資力量也都在北京和武漢的這兩所高校。詳細數據可查中國地質大學地學專業院士數量與北大地學院院士數量的比較。至於武漢地大與北京地大嘛。因為我是北京的,當然向著北京說話。不過貌似客觀地說武漢地大的本科教育要強於北京。但研究生的教育北京絕對要比武漢的強。在全國專業排名中,北京和武漢地大是作為一所學校參與排名的,專業排名第一,第二為北大和南大。第三我忘了。這是09年的。提問者可以自己查一下。
好了,我好歹寫了這么多。給不給分當然隨您啦。不過希望可以對地質大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迷信北大呦~
『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武漢校區哪個好
東區和西區大門是隔一條馬路對望的,這兩部分是分開的,東區為研究生院。西區版和北區是由一個隧道連在一起的權,是本科生院。東區主要為理工科學院、珠寶學院、體育課部等,北區有地球科學學院、經管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外語學院、政法學院,計算機學院,就這么多吧,除了這幾個學院,其餘都在西區了。
『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柒』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作為地大16級研究生,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其實地大有很多地標性建築,在你看來習以為常,然而你在別的學校卻會發現沒有,至於這其中是否隱藏著別的含義?那就要等你來學校親自去探索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質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們少部分你能夠在學校明顯的地方發現,但大部分都在隱藏的角落才能發現!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質包,腰跨羅盤,頭頂藍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從他面前出發走向祖國各地,他是學校最具標志性的風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裡已經站立了近30年。走進他,你會想要知道,他是誰?又經歷過怎樣的歷史變遷?而這個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想要知道嗎?那就加入我們地大這個大家庭,自己探索獲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嗎?

『捌』 中國地質大學咋樣
我是今年地質學專業畢業的,認識的一些學地質的同學,像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學校學地質的。
學地質的就業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地質隊,主要是跑野外的,利用地質方法,物理方法,地球化學方法以及地質遙感等找礦,多集中於金屬礦種,像中國石油大學的主要是從事油田的勘探。很辛苦,出一次野外常常1、2個月,北方的話一年在野外的時間在6個月左右,甚至更長,南方的地質單位會更長。具體情況根據工程大小而定,有一定的野外補助。
勘查設計研究院,也需要跑一些野外,但是多是技術指導方面的,出去的時間一般也很長,和地質隊的情況類似,區別在於:勘察院的一個月會有6天左右的時間,留作自由安排。待遇方面相比地質隊會好一些。
礦山企業,不喜歡出野外的可以到礦山企業,由於礦山企業的存在,往往會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文化等發展。像四川的攀枝花,山西的大同,甘肅的金川、湖南的郴州等礦業城市都屬於這種模式。但是,一般的礦山企業規模往往不足與形成太大的規模,多數只能形成相比當地經濟發達一些的鄉鎮。(我曾經到湖南郴州的黃沙坪實習過,那是一個20000萬人的鎮,基本的文化娛樂,經濟設施一應俱全。離縣城7公里,很多技術人員住在縣城,工作在礦區。實習的時候多次見到賓士,寶馬之類的)。去礦山企業就業需謹慎,最好實際考察一下,主要考察礦山環境,規模,效益以及對技術人員的待遇。
不管是去什麼單位就業,本科出去後一年內事助理工程師,再過4年之後考工程師,大概四年後考高級職稱,也就是高級工程師。考上高工後,自己可以接一些私活兒,來錢比較快,但是仍需要出野外,這是這個行業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很多50來歲的高工,甚至教授級高工都得親自去實地工作。
地質這幾年還是很火的,就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盡量選擇好點的單位吧。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單位。需要注意的是,地質方面的投資這幾年不是那麼火了,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這兩年都是在做以前的投資的項目。可能中間會出現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