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鈾礦地質期怎麼樣

鈾礦地質期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25 10:26:04

『壹』 什麼樣的環境容易生成鈾礦石

請參考以下兩個鏈接你就知道了。

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dl/dzkc/135368.shtml

http://wenku..com/view/9f7eba9d51e79b8968022609.html

鈾礦床是鈾礦物的堆積體,鈾礦床是分散在地殼中的鈾元素在各種地質作用下不斷集中而成的,也是地殼不斷演變的結果,這種地質作用稱為「成礦作用」。按照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成礦作用」又可分為內成礦作用和外成礦作用。

內成礦作用是由地球內部熱能所產生的作用力引起的,可分為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

變質作用是指在地殼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在地球的內力(包括: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熱液過程等)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地質和物理化學條件發生變化(主要是溫度和壓力的增高),引起原有岩石中的礦物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形成了一種在固態岩石條件下發生的岩石轉化再造過程

『貳』 西藏鈾礦地質調查進展和新發現

孫澤軒1趙劍波1王四利1李寶新2李盛俊2

(1.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四川廣漢618300;2.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本文總結了西藏地區2005年以來鈾礦地質調查的進展和新發現。西藏地區鈾礦地質調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05~2007年),對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以及鈾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研究,確定找礦目標類型為主攻花崗岩型、火山岩型鈾礦,兼顧其他類型鈾礦,預測了鈾礦成礦遠景區7片;第二階段(2008年至今),在第一階段預測的遠景區內開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落實了鈾礦找礦靶區8處。通過對左貢根多和南木林烏郁找礦靶區開展1∶1萬~1∶5萬鈾礦區域評價,結合輕型山地工程揭露和鑽探查證,落實了鈾資源礦產地2處。下一步工作過程中,一方面,應繼續針對鈾礦地質工作空白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預測鈾礦成礦遠景區;另一方面,加強1∶25萬鈾礦遠景調查,落實找礦靶區;最後,逐步實施找礦靶區鈾礦區域評價工作,力爭發現更多的鈾資源礦產地。

[關鍵詞]鈾資源;礦產地;找礦靶區;遠景區;西藏

西藏地區是青藏高原的主體,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總面積約122.80×104km2

西藏地區位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成礦帶的東段,地質構造獨特,成礦條件優越,是中國重要的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基地。至2009年底,西藏已發現礦種102種、礦產地3000餘處,約佔全國已發現礦產種類的60%。西藏的優勢礦產資源包括鉻、銅、鉬、鉛、鋅、鐵、金、銀、鹽湖資源,以及高溫地熱和優質礦泉水等[1]。其中,鉻、銅保有資源量、鹽湖鋰礦資源遠景,以及高溫地熱資源總量位居全國首位,硼和銻資源量分居全國第四位和第六位[2~3]。由於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限制,「十五」之前,專業鈾礦地質隊伍極少在區內開展過系統的工作,西藏地區鈾礦地質工作幾乎為空白;「十五」後期,特別是2005年以來,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相繼開赴西藏,在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開展了鈾礦地質調查工作,對區內鈾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並取得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發現。筆者在此對西藏鈾礦地質調查的進展和新發現進行梳理、總結,旨在對今後在區內從事鈾礦找礦工作的同行們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1西藏鈾礦地質工作概述

西藏鈾礦地質工作,最早始於1956年,西南209隊進藏沿青藏線(拉薩—西寧)和川藏線(亞東—雅安)開展了汽車伽馬能譜測量,沿線發現了一些伽馬能譜異常點。

1968年,北京第三研究所對藏東與川西地區進行了汽車能譜測量,發現了一些異常點帶。1979年,基建工程兵205師641團普查二連在川西—藏東普查時,在芒康一帶發現了火山岩型和鹼性岩型鈾礦點各1個及一些異常點帶。1980年,基建工程兵205師281團三連對芒康拉屋7901鈾礦點開展了揭露工作,認為其發展前景不大。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雲南省地礦局完成了區內20多個圖幅1∶20萬、1∶5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對區內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學特徵進行了總結。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2001)組織實施的全國1∶500萬區域地球化學系列編圖[4] ,發現岡底斯東段鈾元素富集規模較大[5~6],其成因可能與燕山早、中期殼熔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有關。西藏地區系統的鈾礦地質調查於2005年開始,工作地區基本覆蓋了整個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

2鈾礦地質調查進展

西藏地區鈾礦地質調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05~2007年),對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以及鈾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研究,確定找礦目標類型,並預測鈾礦成礦遠景區;第二階段(2008年至今),在第一階段預測的遠景區內開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確定找礦靶區,該階段對部分找礦靶區開展1∶1萬~1∶5萬鈾礦區域評價,結合輕型山地工程揭露和鑽探查證,力爭落實鈾資源礦產地。至2013年底,左貢-類烏齊、南木林、班戈-嘉黎3個Ⅰ級鈾礦成礦遠景區內先後完成了1∶25萬鈾礦遠景調查(圖1)。

圖1 西藏地區鈾礦地質調查程度

1—前寒武基底;2—加里東期基底;3—華力西期褶皺;4—印支期褶皺;5—燕山期褶皺;6—喜馬拉雅期褶皺;7—花崗岩;8—閃長岩;9—輝長岩;10—超基性岩;11—板塊縫合線;12—深斷裂;13—一般斷裂;14—鈾資源潛力調查范圍;15—1∶25萬鈾礦遠景調查范圍;16—1∶1萬~1∶5萬鈾礦區域評價范圍

區內鈾資源潛力調查開展了路線地質調查、地面伽馬能譜測量、遙感、槽探等方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開展了路線地質調查、地面伽馬能譜測量、遙感、專項地質測量、土壤化探測量、水系沉積物測量、槽探揭露和鑽探查證等方法。鈾礦地質調查完成工作量統計見表1。

表1 岡底斯構造帶及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鈾礦地質調查完成工作量統計一覽表

3主要成果認識和新發現

3.1鈾資源潛力調查

通過在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以及鈾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研究[7~9],取得了如下成果認識和新發現:

1)全面系統地收集了西藏地區各類基礎資料,建立了西藏地區鈾礦地質資料庫;編制了各類基礎圖件66幅,製作岩體卡片、盆地卡片159份。

2)完成調查面積55.00×104 km2,概略查明了區內地層、岩性、構造特徵,以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背景。發現異常點(帶)62個(條)、鈾礦點1個、鈾礦化點4個。其中,根多鈾礦點、俄瑪異常帶、油恰異常帶、布姆松榮異常帶、江嗡松多異常帶等強度高、規模大,受構造、岩性控礦作用明顯,具有進一步工作價值。

3)將區內鈾成礦作用初步劃分為3個階段,即底鈾層發育階段(Pt—T2)、初次富集階段(T3—K)和活化改造階段(E—Q)。與鈾成礦最為密切的時間是晚三疊世晚期、白堊紀與古近紀;最為密切的構造事件是印支晚期、燕山晚期—喜馬拉雅早期強烈碰撞、造山和陸內匯聚作用及伴隨的殼熔花崗岩侵位和火山噴發事件。

4)確定岡底斯構造帶及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鈾礦找礦目標類型為主攻花崗岩型、火山岩型鈾礦,兼顧其他類型鈾礦。其中,岡底斯構造帶北、中亞帶是花崗岩型鈾礦成礦的有利地區;措勤盆地南部、南木林地區(包括烏郁盆地)是火山岩型鈾礦成礦的有利地區。

5)對區內高原湖泊進行了放射性水化學調查,發現9個高原湖泊存在水中鈾濃度異常,並初步分析了水中鈾濃度增高的控制因素。

6)預測了類烏齊-左貢、南木林、班戈-嘉黎Ⅰ級鈾礦成礦遠景區3片,布姆松絨、措勤盆地南部Ⅱ級鈾礦成礦遠景區2片,念青唐古拉、察隅Ⅲ級鈾礦成礦遠景區2片(圖2)。

圖2 西藏地區鈾資源潛力調查遠景預測圖

1—前寒武基底;2—加里東期基底;3—華力西期褶皺;4—印支期褶皺;5—燕山期褶皺;6—喜馬拉雅期褶皺;7—花崗岩;8—閃長岩;9—輝長岩;10—超基性岩;11—板塊縫合線;12—深大斷裂;13—一般斷裂;14—遠景區位置;15—Ⅰ級遠景區及編號;16—Ⅱ級遠景區及編號;17—Ⅲ級遠景區及編號

3.21∶25萬鈾礦遠景調查

通過在第一階段預測的左貢-類烏齊、南木林、班戈-嘉黎3片Ⅰ級鈾礦成礦遠景區內開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並對仲巴縣扎布耶茶卡鹽湖開展非常規鈾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了如下成果認識和新發現:

1)完成調查面積4.75×104 km2,大致查明了區內地層、岩性、構造特徵,以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遷移、富集的分布規律。發現異常點(帶)56個(條)。

2)對區內異常點帶進行了解剖,進一步明確了調查區內鈾礦找礦類型為花崗岩型、火山岩型和砂岩型。其中,左貢-類烏齊、班戈-嘉黎地區鈾礦找礦類型為花崗岩型,南木林地區鈾礦找礦類型為火山岩型和砂岩型。

3)通過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分析,結合各種物化遙成果,落實了找礦靶區8處。

4)通過對左貢根多和南木林烏郁鈾礦找礦靶區開展1∶1萬~1∶5萬鈾礦區域評價,結合輕型山地工程揭露和鑽探查證,落實了鈾資源礦產地2處。

5)大致查明了仲巴縣扎布耶茶卡鹽湖水中鈾濃度(北湖鹵水中鈾濃度平均值為1.82mg/L,南湖鹵水中鈾濃度平均值為3.27mg/L)和鈾的富集條件[10],概略估算鹽湖鈾資源量×××t,與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2012)在「含鈾鹽湖鈾富集條件和資源評價與開發技術研究[11]」項目中對該鹽湖鈾資源量估算的結果基本吻合。

4鈾資源礦產地及其特點

4.1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

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位於左貢縣北西部,距縣城約55km,行政區劃隸屬於左貢縣美玉鄉邊玉行政村管轄。

4.1.1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在大地構造位置上位於羌塘-三江構造區的南羌塘-左貢陸塊上。區內出露地層為古—中元古界吉塘岩群(Pt1-2J.)中深變質岩系,新元古界酉西岩群(Pt3Y.)、下石炭統卡貢組(C1k)淺變質岩系,以及上三疊統東達村組(T3ddc)、甲丕拉組(T3j)、波里拉組(T3b)、阿堵拉組(T3a)和奪蓋拉組(T3d)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區內岩漿活動強烈,以晚三疊世(印支期)花崗岩、花崗閃長岩侵位為主,呈岩基、岩株、岩枝產出;其次為侏羅紀(燕山早期)二長花崗岩侵位,呈岩株產出。該鈾資源礦產地產於晚三疊世花崗閃長岩與東達村組外接觸帶中(圖3),距花崗閃長岩體僅350m。

4.1.2礦區地質特徵

礦區出露地層為上三疊統東達村組(T3ddc),可分為上下兩段:下段為紫紅色泥質粉砂岩與泥灰岩不等厚互層;上段為灰色厚層細粒鈣質長石石英砂岩、黃色石英砂岩,地層產狀為210°~260°∠38°~74°,呈單斜產出。礦區東部出露印支期花崗閃長岩

,主要岩性為灰色花崗閃長岩,以及少量白雲母花崗岩、似斑狀花崗岩。含礦層上盤發育一順層貫入的燕山早期細晶花崗岩脈,寬約30m,細粒花崗結構,主要礦物為石英(45%±)、鉀長石(40%±)、斜長石(15%±)。鈾礦化賦存於燕山早期細晶花崗岩脈和上三疊統東達村組灰色鈣質、泥質細粒—中粒長石石英砂岩中(圖4),且嚴格受燕山早期細晶花崗岩脈和上三疊統東達村組灰色鈣質、泥質細粒—中粒長石石英砂岩控制[12]

4.1.3礦體特徵

含礦層呈北北西向帶狀展布,斷續出露長度大於4km,產狀200°~260°∠35°~55°,初步圈出5個礦段。礦化呈似層狀、長透鏡狀,礦層(體)與圍岩呈漸變過渡關系。礦層(體)一般長為115~200m,出露寬(厚)度變化較大,為0.4~13.0m不等,最大厚度13m,平均厚度為3m。礦石中鈾含量為0.05%~0.86%,一般為0.05%~0.30%。含礦段之間相距500~900m左右。

圖3 西藏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鈾礦地質略圖

1—上三疊統東達村組;2—燕山早期細晶花崗岩脈;3—印支期花崗閃長岩;4一泥岩;5—砂岩;6—泥灰岩;7—變粒岩;8—花崗岩;9—花崗閃長岩;10—含礦層;11—鈾礦體

4.1.4礦石特徵

礦石的工業類型為硅酸鹽型,按含礦岩性分為細晶花崗岩型和砂岩型兩種,目前尚未查明主要含鈾礦物和鈾的存在形式。

圖4 西藏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咱倫礦段鈾礦地質略圖

1—第四系;2—上三疊統東達村組;3—燕山早期細晶花崗岩脈;4—泥岩;5—砂岩;6—泥灰岩;7—花崗岩;8—鈾礦體;9—鈾礦化;10—鈾異常

4.1.5伴共生礦物

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黃銅礦、赤鐵礦、鈦鐵礦、磁鐵礦、針鐵礦、磁黃鐵礦、方鉛礦、輝銻礦、閃鋅礦等[13]。化學分析結果:銅含量19.40%,鉛含量0.08%,鋅含量1.32%,金含量1.30g/t,銅、鋅、金均達到工業品位,顯示左貢根多鈾資源礦產地為鈾多金屬礦產地。

4.1.6圍岩蝕變

與礦化有關的近礦圍岩蝕變主要為碳酸鹽化,其次為硅化、綠泥石化、絹雲母化、白雲母化、角岩化和銅、銻等金屬硫化物化。

4.2南木林烏郁鈾資源礦產地

南木林烏郁鈾資源礦產地位於南木林縣東部,距縣城約50km,行政區劃隸屬於南木林縣芒熱鄉、索金鄉和達孜鄉管轄。

4.2.1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南木林烏郁鈾資源礦產地在大地構造位置上位於岡底斯火山岩漿弧帶,北部為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島鏈,南部為雅魯藏布江結合帶。區內出露地層為前震旦繫念青唐古拉群(AnZNq)中深變質岩系、古近系典中組(E1d)、年波組(E2n)、日貢拉組(E3r),以及新近系嘎扎村組(N2g)、宗當村組(N2z)和第四系(Q)火山-沉積建造。區內岩漿活動強烈,火山活動以古新世—晚新世(喜馬拉雅期)溢流相、噴發相中基性—中酸性火山熔岩、凝灰岩和集塊岩為主;北部地區中新世(喜馬拉雅期)有花崗岩侵位,呈岩株狀產出。該鈾資源礦產地產於烏郁新生代火山-沉積盆地的北西部(圖5)。

圖5 西藏南木林烏郁鈾資源礦產地鈾礦地質略圖

1—第四系;2—新近系宗當村組;3—新近系嘎扎村組;4—古近系日貢拉組;5—古近系年波組;6—古近系典中組;7—前震旦繫念青唐古拉群;8—喜馬拉雅期花崗岩;9—逆斷層及編號;10—斷層;11—剖面位置及編號;12—地質界線及不整合界線;13—砂岩型鈾礦點;14—火山岩型鈾礦點;15—工業孔位置及編號;16—礦化孔位置及編號;17—無礦孔位置及編號

4.2.2礦區地質特徵

礦區出露地層為嘎扎村組(N2g)和宗當村組(N2z)。嘎扎村組自下而上分為3段,下段為淺灰色凝灰岩、集塊岩和安山岩、英安斑岩;中段為磚紅色、灰色、深灰色凝灰質砂礫岩、砂岩,夾薄層泥岩和粉砂岩,地層產狀150°~170°∠25°~450;上段為灰白色凝灰岩和集塊岩。宗當村組自下而上分為兩個岩性段,下段為磚紅色、灰白色、深灰色凝灰質砂岩、砂礫岩;上段為灰色凝灰質砂岩、泥岩、粉砂岩。礦區北部為大面積中新世(喜馬拉雅期)花崗岩。礦區構造表現為斷裂構造和構造裂隙,近東西向區域性深大斷裂F15及其次級斷層橫貫礦區北部,後期近南北向張扭性斷層錯斷東西向斷層,在斷裂構造帶內、不同岩性接觸面上,以及脈岩中發育密集裂隙。鈾礦化賦存於嘎扎村組和宗當村組砂礫岩和凝灰岩接觸的裂隙帶以及沉積間斷面上(圖6),且嚴格受其控制。

圖6 西藏南木林烏郁鈾資源礦產地15號勘探線剖面示意圖

1—新近系宗當村組;2—新近系嘎扎村組;3—古近系年波組;4—喜馬拉雅期花崗岩;5—泥岩;6—砂岩;7—砂礫岩;8—凝灰岩;9—流紋質火山角礫岩;10—花崗岩;11—斷層及編號;12—鑽孔位置及編號;13—鈾礦體

4.2.3礦體特徵

含礦層呈北東向順層展布,在礦區東部斷續出露長度大於4km,產狀150°~170°∠25°~45°;在礦區西部斷續出露約3km,產狀130°~150°∠25°~35°。鈾礦化呈似層狀、板狀,礦體與圍岩呈漸變過渡關系。礦體一般長約100m,厚度一般2~5m,最大厚度為7.2m。礦石中鈾含量為0.05%~1.94%,一般為0.05%~0.11%。

4.2.4礦石特徵

礦石的工業類型為硅酸鹽型,按含礦岩性分為火山岩型和砂岩型兩種,鈾以獨立鈾礦物、類質同象或以分散吸附狀態存在於基質中。砂岩型鈾礦中鈾礦物主要為瀝青鈾礦和鈾石,火山岩型鈾礦中鈾礦物主要為磷鈣鈾礦、釩鉀鈾礦、鋇鈾雲母、鈣鈾雲母。

4.2.5伴(共)生礦物

主要金屬礦物有雄黃、雌黃、輝銻礦等。

4.2.6圍岩蝕變

與礦化有關的近礦圍岩蝕變主要為絹雲母化、褐鐵礦化,其次為硅化、綠泥石化,以及砷、銻等金屬硫化物化。

5結論

通過在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以及1∶25萬鈾礦遠景調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有新的發現。筆者認為,西藏地區具備鈾礦成礦的地質條件。但西藏地區鈾礦地質調查程度總體較低,下一步工作過程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5.1繼續針對鈾礦地質工作空白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預測鈾礦成礦遠景區

西藏地區總面積約122.80×104 km2,目前僅對岡底斯構造帶和藏東三江北段地區面積為55.00×104 km2 的范圍開展了鈾資源潛力調查,調查面積不及西藏總面積的45.00%,尚有67.80×104 km2為鈾礦地質工作空白區。因此,下一步工作過程中,應繼續針對鈾礦地質工作空白區開展鈾資源潛力調查,確定找礦目標類型,優選一批成礦有利地區,預測鈾礦成礦遠景區。

5.2加強1∶25萬鈾礦遠景調查,落實找礦靶區

鈾資源潛力調查預測的7片鈾礦成礦遠景區中,僅對左貢-類烏齊、南木林、班戈-嘉黎3片Ⅰ級鈾礦成礦遠景區開展了1∶25萬鈾礦遠景調查,尚有布姆松絨、措勤盆地南部、念青唐古拉、察隅4片鈾礦成礦遠景區未開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因此,下一步工作過程中,應繼續在鈾資源潛力調查預測的布姆松絨、措勤盆地南部、念青唐古拉、察隅4片鈾礦成礦遠景區內開展1∶25萬鈾礦遠景調查,大致查明區內地層、岩性、構造特徵,以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遷移、富集的分布規律,發現一批有價值的異常點(帶),落實找礦靶區。

5.3逐步實施找礦靶區鈾礦區域評價工作,力爭發現更多的鈾資源礦產地

根據西藏地區1∶25萬鈾礦遠景調查進展,在1∶25萬鈾礦遠景調查落實的找礦靶區內逐步實施鈾礦區域評價工作,力爭發現更多的鈾資源礦產地。

參考文獻

[1]張影.西藏礦產資源概況.西藏科技.2005,146(6):33-34.

[2]德吉.西藏優勢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對策.資源與產業,2012,14(1):92-95.

[3]梁錦,呂文超,何俊國,等.西藏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綜述.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學版),2009,30(3):32-39.

[4]中國地質調查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球化學圖集.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5]杜光偉,程力軍,趙咸明.西藏岡底斯東段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找礦意義.西藏地質,2001,19(1):73-79.

[6]孫忠軍,任天祥,向運川.西藏岡底斯東段成礦系列區域地球化學預測.中國地質,2003,30(1):105-112.

[7]王四利,趙寶光,王勤,等.岡底斯構造帶花崗岩型鈾礦成礦條件分析.四川地質學報,2012,32(2):156-160.

[8]陳友良,王四利,杜小林,等.藏東「三江」地區熱液型鈾礦成礦條件與找礦方向.鈾礦地質,2012,28(5):257-264.

[9]王四利,趙寶光,何濤,等.比如盆地地質特徵與鈾礦找礦方向.四川地質學報,2009,29(1):1-4.

[10]韓軍,王志明,郝偉林,等.中國西北地區典型鹽湖鈾富集特徵初探.鈾礦地質,2011,27(5):160-165.

[11]王志明,郝偉林,王俊虎,等.含鈾鹽湖鈾富集條件和資源評價與開發技術研究.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2012.

[12]王四利,趙寶光,王勤,等.西藏左貢縣根多地區鈾礦化特徵.中國礦業,2012,21(3):44-47.

[13]王四利,陳友良,郭曉傑,等.藏東根多鈾礦點元素地球化學特徵.鈾礦地質,2013,29(4):215-222.

我國鈾礦勘查的重大進展和突破進-—入新世紀以來新發現和探明的鈾礦床實例

[作者簡介]孫澤軒,男,1966年出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89年畢業於華東地質學院地質系鈾礦地質勘查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獲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學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起任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總工程師。主持完成鈾礦地質生產與科研項目25項,參與8項。獲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優秀地質報告二等獎1 項、三等獎2項,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在國內學術刊物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6篇,合作發表論文9篇。

『叄』 核工業208地質隊(包頭)怎麼樣

本人是學核工業地質的,208隊是核工業集團公司最看重的一個地質隊,也是回核工業系統內唯一一答個局級地質隊,實力在全國都是靠前的。208現在的項目很多,有國家項目,核工業集團的項目還有市場項目,幾乎每一個下屬項目部都有一個礦山,可以說是包頭最好的單位。至於包頭的生活水平,可以這么多,只要你進了208,這些都是不需要考慮的。知道中國最大的那個砂岩型鈾礦嗎,就是208隊發現勘探的。不論是以後的前途和實際的工作生活,208都是上上之選。至於鈾礦的核輻射,作為一個從事核地質4年的人,可以明確告訴你,中國 的鈾礦品位非常低,0.3 %都算富礦,它的核輻射量是極其輕微的,完全不用考慮。

『肆』 鈾礦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勘查行業調查工作的通知》,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編寫了鈾礦地質勘查調查報告。

一、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鈾礦勘查隊伍情況

(一)人員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核地質系統共有職工5699人。其中在職職工為3149人。

核地勘隊伍在職人員3149人,鈾礦地質勘查專業技術人員為1821人,其中地質專業492人,物探專業321人,分析測試141人,水文地質135人,鑽探、測量等其他專業732人。現有45歲及以上的職工為927人,35~45歲職工為1460人,35歲以下的職工為762人。現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為1003人,其中博士42人,碩士97人,大學864人;大專及以下人數為2146人,其中高中及以下的人數為1286人。

(二)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技術水平

地質科研生產能力。「十五」以來,在國防科工委、中核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鈾礦地質勘查科研生產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特別是經過兩期地勘裝備更新改造,核工業地勘隊伍已具備了每年完成25萬米鑽探施工及相應地質工作的能力。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遙感地質勘查方法基本配套齊全,其能力與25萬米/年鑽探生產能力基本適應;岩(礦)分析、化驗及工藝試驗能力,基本滿足資源儲量估算、技術經濟評價所需的參數採集、分析的要求。

地質勘查行業管理與行業發展研究

(三)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地勘單位資質情況

地質勘查行業管理與行業發展研究

二、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經濟發展狀況

(一)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系統職工總人數為5869人。其中:在職職工3319人,離退休人員為2550人。在職職工中,地質勘查人員0.51萬人;工程勘察與施工人員189人;礦業開發人員15人;其他人員0.14萬人。在地質勘查人員中,技術人員有1567人。

截至2006年,局系統實現總收入6.55億元。其中:地質勘查業收入3.78億元,工程勘查施工業收入0.49億元,其他收入2.28億元。在地勘業收入中,中央財政撥款的地質勘探費3.44億元,地質專項撥款0.33億元。2006年局系統總支出6.22億元,其中地質找礦支出2.83億元。

截至2006年,局系統總資產9.17億元。其中:生產性資產原值4.04億元,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原值2.09億元。總負債4.34億元。

(二)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情況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037號)「……中央和省一級保留一部分承擔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勘查任務的骨幹力量,將其餘地質勘查單位逐步改組成按市場規則運行和管理的經濟實體……」的要求,國防科工委、國土資源部聯合制定了《核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科工改字〔1999〕225號),明確了「……保留一支精乾的核地質勘查隊伍,承擔國家放射性礦產資源的戰略性勘查任務,滿足國家對鈾資源的需求;絕大多數核地勘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並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的目的。並要求將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地質總局改建為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組建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核工業地質調查院以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為核工業地質局業務支撐單位,承擔國家放射性礦產地質勘查的規劃、立項、組織實施等工作。以6個地區性核地質研究所為主體,組建6個核工業地質調查分院,承擔覆蓋全國的放射性礦產地質勘查任務。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及三個地質大隊作為鈾礦勘查的專業勘查隊伍,承擔重點地區的放射性礦產地質勘查任務。

因此,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是承擔國家放射性礦產資源勘查的公益地勘隊伍,主要從事國家鈾礦勘查等公益性地質工作。在確保鈾礦地質勘查任務的前提下,部分地勘單位利用一定的生產時間,從事國家急、缺的煤、金、多金屬等礦產資源的勘查,承擔國家危機鈾礦礦山資源補充的勘查工作。

(三)礦業開發基本情況

二○八大隊以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礦業,先後進行金礦,石灰石礦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的開發,該隊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投資建設圖古日格黃金選冶廠,使黃金產量達到200公斤/年,成為大隊支柱性經營項目,現在二○八大隊有一個黃金選冶廠,三個黃金堆浸廠,年產黃金300公斤以上。

二四三大隊與有關公司聯合開發內蒙赤峰紅山子鈾鉬礦,總投資1400萬元,其中二四三大隊投資686萬元,佔49%股份。該礦已建成日處理100噸礦石的鉬選廠,2006年7月開始試生產。

(四)工程勘察施工情況

我局僅有二七○和二八○所近年來開展工程勘察工作,二七○所具有工程勘察甲級資質,該項目年產值已達千萬元以上,收入700萬元左右,二八○所具有工程勘察乙級資質,年產值逐年增長,收入突破200萬元,該項目已成為研究所支柱經營項目。

我局二○八大隊,二○三研究所開展工程施工工作。二○八隊雖然借用華東建設集團公司資質,承攬路橋工程項目,既增加經營收入,又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更重要的是熟悉了解市場規則,為將來打起中國核工業地質牌子奠定基礎,二○ 八隊近年承接的工程項目愈來愈大,2006年工程收入可達5000萬元以上。二○三所自從取得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二級施工資質以來,2005年實現工程收入500多萬元,2006年已簽訂的項目合同超過1000多萬,目前項目正緊張實施,力爭今年有好的成績,並為今後資質升級作各項准備。

(五)其他產業基本情況

各單位依託地質勘查技術優勢,積極面向市場,開展地質技術、延伸技術及相關技術服務。

二○八大隊專門成立地質技術開發公司,積極爭取市場地質項目,主要開展地質勘查、鑽探、測繪、綜合測井等技術服務,2006年計劃收入1500萬元,利潤300萬元,該隊將其努力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一六大隊主要發揮技術優勢,在確保完成鈾礦找礦任務的前提下,積極面向礦業開發的大好市場,近年承攬多項鑽探施工任務,年收入500萬元左右。

二四三大隊也承攬大量市場鑽探施工項目,年收入300多萬元,還積極與國土資源部門合作,開展礦產勘查項目合作。

二○三所在技術服務方面開展樣品分析測試,環境影響評價,石油開發技術應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施工、危險性評估等,其中樣品分析收入近年保持在100萬元以上,環境影響評價項目收入在150萬元,有望達到300萬元,石油開發技術應用正積極推進,目前已完成和簽定合同項目費用近400萬元,研究所為其進一步發展投資購買了儀器設備,力爭使技術服務產業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

二七○、二九○所對外主要開展地質勘查,遙感技術應用,環境評價等技術服務,年收入在300萬~400萬元。

航測遙感中心主要開展航空物探,地面物探,遙感,測繪,環境監測等技術服務,年產值1000萬元,收入700萬~800萬元。

二八○所主要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勘查、施工,危險性評估,成立了工程勘察院,在西南地區的災害治理工程方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使該院年收入近200萬元,利潤25萬元。

二四○所主要開展放射性環境評價,2004年、2005年收入保持在60萬~70萬元,2006年收入將達到200萬元,該項目也是該所主要經營項目。

三、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地質勘查單位各項優惠政策落實情況

(1)「十一五」鈾礦地質勘查工作根據國防科工委制定的《核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工作安排資金落實上,基本得到落實,地質工作費用逐年增加,但與規劃要求提交的鈾礦資源儲量目標,相應安排的工作量,特別是配套的工作費用有一定的差距;鈾礦地質勘查工作費用標准偏低。

(2)地勘費基數10%轉增國家資本、財政轉產貼息政策基本落實。

(3)下崗職工再就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保障政策沒有落實。

(4)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地勘單位國有劃撥土地匱乏,普遍存在科研生產用地緊張,嚴重不足,特別是屬地化過程中,大量土地資產被劃轉地方,不僅地勘單位經濟發展難以實現,職工生活生存也存在問題。因此不存在土地使用權處置問題。

(5)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地勘單位基本建設投資嚴重不足,「九五」、「十五」除安排了儀器設備的更新改造外,沒有其他基本建設投入渠道。基本建設預算內投資補助政策沒有落實。

(6)住房改革支出政策基本不落實。

(7)增加工資政策已落實。

(8)醫療、養老等政策沒有落實。

(9)地方出台優惠政策由於資金的問題而沒有落實,職工收入,特別是離退休職工與屬地化單位、地方企事業單位差距在加大。

四、核地質鈾礦勘查「十一五」改革發展的設想

認真貫徹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發展改革的精神,按照「轉型升級」的戰略總要求,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滿足國防建設要求的新的核地質鈾礦勘查工作體制,全面提升鈾礦勘查的能力與水平,根據「寓軍於民,小核心,大協作」的調整方針,逐步形成專業分工合理、協調配套有效、競爭有序規范的地質科研生產組織格局和結構層次,實現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

(一)建立新的鈾礦勘查工作體制

充分發揮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業務支撐作用,整合地質局(機關)與地研院管理及專業技術力量,實現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對全國鈾礦勘查的高效組織管理。主要包括勘查規劃的制定,項目立項、設計和組織實施,生產、安全、質量的監督管理,地質勘查和科研成果及資源儲量成果的審查提交,標本和地質檔案資料的管理和開發應用,空間資料庫的管理和開發應用,技術標准體系的建立、完善和貫徹實施,探礦權的申請和管理,等等。

積極利用社會地勘力量,尤其是屬地化管理的核地勘單位,按照招標競爭、項目聯結、合同管理等市場機制,完成部分地質勘查工作。

(二)全面提升鈾礦勘查的能力與水平

確立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所屬地勘隊伍在中國鈾礦地質勘查和完成鈾資源儲量戰略任務中的主導作用,提升其在鈾礦勘查中的中堅能力和水平。建設一支精乾的鈾礦地質勘查專業隊伍。全面提高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鈾礦勘查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掌握鈾礦勘查各專業的關鍵技術。提高核地勘隊伍的找礦裝備能力,完善鈾礦勘查各專業能力發揮的配套設施等保障條件。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地勘隊伍保留50萬米/年鑽探能力,且配置相應的各專業需要的先進、適用的儀器設備,更新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整體水平上處於國內地礦行業中的一流水平。

(三)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鈾礦勘查隊伍職責及專業調整

核工業二○八、二一六、二四三地質大隊繼續作為鈾礦勘查的專業隊伍,側重於利用鑽探施工手段進行區域鈾資源潛力評價和鈾礦床地質勘查。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由過去單一的航空測量,增加地面物化探任務,承擔全國范圍內航空及地面物化探測量工作,同時作為核地質勘查技術中心,承擔放射性標准計量及檔案、地質標本管理工作。

六個地區性研究所由過去以區域性地質研究為主,逐步改造成為地質科研與勘查生產緊密結合的地質調查所,承擔鈾礦遠景評價、區域調查評價和普查等地質生產任務;同時,在二○三研究所建設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分析測試中心和北方地浸地質工藝試驗研究技術中心,在核工業二三○所建設南方硬岩型鈾礦分析測試中心。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建設全國鈾礦分析測試中心,服務於應用基礎研究和重大勘查、科研項目的技術攻關及基層難以解決的地質疑難問題等。

五、對策及建議

(一)明確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為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

解決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在地勘行業的地位和定位,切實保證國家賦予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承擔國家放射性礦產資源的戰略性勘查職責和任務的完成。

(二)加強對鈾礦資源儲量和成果檔案資料的統一管理

按照現行法規、文件規定及國家領導人講話精神和要求,鑒於鈾礦資源軍工保密等特殊性,為保證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鈾礦資源儲量和成果檔案資料應實行統一管理,由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代國家管理。

(核工業地質局地勘處)

『伍』 鈾礦石特徵

2.5.2.1 礦石類型

據礦田內與成礦關系最密切、最明顯的圍岩蝕變對礦石類型進行劃分,相山礦田主要鈾礦石類型有:鈾-赤鐵礦型、鈾-綠泥石型、鈾-螢石型和鈾-硫化物型(表2.10)。此外,礦田內還見有鈾-碳酸鹽岩型及鈾-鈉長石型礦石。

各礦床的礦石類型一般有幾種,但主要類型為1~2種,並且各礦床中均發育有鈾-赤鐵礦型礦石。礦田西部賦存於火山岩中的鈾礦床,其礦石類型以鈾-螢石型、鈾-硫化物型為主,而礦田北部賦存於次火山岩及其內外接觸帶中的鈾礦床,礦石類型以鈾-赤鐵礦型和鈾-綠泥石型為主。

一般來說,不同礦石類型表明其成礦流體性質之間存在差異,相山礦田北部與鈾成礦有關的熱液為鹼性溶液,而礦田西部與鈾成礦有關的熱液為酸性溶液(Chen Zhaobo,1981)。礦田北部鈾礦化習慣稱之為鹼交代型鈾礦化,礦田西部的鈾礦化類型被稱之為螢石-水雲母型。不同礦化類型的成礦溫度、壓力亦存在差異,鹼交代型鈾礦化成礦溫、壓值較高,其成礦壓力約為5×107Pa、成礦溫度約為200℃;而螢石-水雲母型鈾礦化的成礦壓力值約為2×107Pa、成礦溫度約為150℃。

在相山礦田各礦床中普遍存在鈾-赤鐵礦型礦石。因此,赤鐵礦化成因的認識,對礦田這種普遍存在的鈾成礦作用的研究無疑是有益的。

表2.10 相山礦田部分礦床的礦石類型

2.5.2.2 成岩時代和成礦年齡

相山礦田成岩、成礦時代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探討成礦與火山岩漿活動階段的時間關系,而且對成礦溶液及成礦物質來源的分析也具重要意義。

(1)成岩時代

相山礦田火山岩的地質年代,前人採集了眾多樣品應用多種定年方法進行了岩石同位素地質年齡測定,盡管結果並不完全吻合,但相山火山岩地質時代定為晚侏羅世得到了公認。本次研究未重新採集岩石同位素年齡樣,現將有關單位和學者近年來測定的岩石同位素年齡結果列出如下:

1)打鼓頂組流紋英安岩,成岩年齡為(158±0.2)Ma(蒸發法)和(169.29±22.59)Ma(Rb-Sr等時線法)(余達淦,2001)。

2)鵝湖嶺組碎斑熔岩年齡值為140Ma(Rb-Sr等時線法)(陳迪雲等,1994)和140.3Ma(單顆粒鋯石U-Pb法)(陳小明等,1999)。

3)礦田北、東部次花崗斑岩,其單顆粒鋯石U-Pb定年結果表明其成岩年齡分別為(129.5±2.0)Ma及(125.1±3.1)Ma(范洪海,2001)。

(2)成礦年齡

1)中國主要火山岩帶鈾成礦期 縱觀中國主要產鈾火山岩帶,盡管其鈾礦化產出的地質背景、礦化特徵及成岩、成礦時代各不相同,但統計規律表明同一火山岩帶內一般只有兩個主成礦期,並與相應的構造岩漿熱事件相關聯(表2.11)。

第一期礦化與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成岩時差很小,成礦時間跨度約20Ma,成岩成礦基本同步。第二期礦化成礦時間跨度也多為20Ma,但其礦岩時差可以相差數十至百餘百萬年,且成礦與拉張構造環境下的岩漿熱事件有關。

表2.11 中國火山岩型鈾礦主成礦期

2)相山礦田鈾成礦年齡 據U-Pb同位素資料,相山鈾礦田各類礦石的同位素年齡值介於94~143Ma之間。可見,礦田鈾成礦期屬燕山晚期。不同類型礦石形成時間的先後順序是:鈾-赤鐵礦型、鈾-綠泥石型、鈾-螢石型和鈾-硫化物型(表2.12)。

表2.12 相山礦田部分礦床鈾礦石同位素年齡

相山礦田鈾-赤鐵礦型礦石同位素年齡主要介於120~140Ma之間,與次花崗斑岩成岩年齡接近;鈾-綠泥石型礦石同位素年齡集中於105~125Ma;鈾-螢石型礦石的成礦年齡主要集中於90~110Ma。三種類型礦石同位素年齡值在時間尺度上相對連續,累積成礦時間跨度約為50Ma,而且各類型礦石成礦延續時間大致為20Ma,按礦石形成時間先後不同類型礦石間彼此有5Ma的重疊時間段。從時間尺度看,相山礦田鈾成礦作用自第Ⅱ火山旋迴碎斑熔岩大規模噴溢和侵出之後,伴隨著次火山岩侵入開始發生,鈉交代型礦化成礦時間相對較早,螢石-水雲母型礦化成礦時間較晚,但兩者之間沒有截然的時間界限,礦田成礦作用是一個時間跨度約為50Ma的相對連續過程;從空間上看,鈉交代型礦化主要產於礦田北部,與花崗斑岩體相關聯,螢石-水雲母型礦化主要產於相山火山盆地的西部,與岩性組間界面與構造復合空間相關聯。由此可見,相山礦田不同礦化類型的高強度成礦作用相應發生於某一時空域內。

『陸』 甘肅省核地質二一九大隊怎麼樣

簡介:甘肅省核地質二一九大隊成立於1956年5月6日,是為尋找原子鈾礦而組建的一隻鈾礦地質專業隊伍。其前身為:地質礦產部第三局182大隊第九分隊。

『柒』 遼寧省核工業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遼寧省核工業地質局是遼寧省人民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遼寧省核工業地質局前身為核工業東北地質局,組建於1957年2 月。是一支專業的鈾礦地質隊伍,承擔東北全區、冀、魯、內蒙古東部鈾礦地質工作。

『捌』 做鈾礦地質勘探工作會收到過量輻射嗎

不會,真的不會,現在鈾礦冶從業的職業病衛生防護措施和制度很健全,單純從事鈾礦地質勘探(包括鑽探、測井、編錄等)不會受到過量輻射,甚至說除了放射性探管外,接觸不到什麼輻射。

『玖』 急:關於鈾礦山的問題

鈾礦山抄屬於非煤礦山,但其開采不同於一般非煤礦山。一是對礦石的識別,一般用肉眼難以做到,主要依靠放射性物探方法;二是鈾具有放射性,氡不斷地從礦岩暴露和礦井水析出並衰變成氡子體,因此,鈾礦開采多了一項放射性防護的內容;三是對比其他非煤礦山,鈾礦床品位低,僅為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多數採用濕法冶金。因此,鈾礦山在礦山地質工作、采礦方法和通風防護技術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
礦山井下通風防護3項指標樣品合格率達到:粉塵95%,氡85%,氡子體85%;水冶車間防護3項指標樣品合格率達到:粉塵100%,氡95%,氡子體95%;安全生產合格班組達標率大於85%。

『拾』 天然鈾礦有輻射嗎

天然鈾礦有輻射。

礦物中所含的鈾,幾乎全是放射性較弱的鈾-238(俗稱「貧鈾」),只有極少量是製造核燃料、核彈頭所用的同位素—鈾-235。更重要的是,鈾元素的放射性(又稱「核輻射」)主要表現為穿透力很弱、一張紙就能擋住的α射線,以及玻璃就能擋住的β射線,而穿透力強的γ射線劑量很小。

吸入鈾礦物的粉塵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粉塵通過鼻子和嘴過量進入人體,最弱的α射線也會造成輻射傷害。在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的貧鈾彈在爆炸後產生粉塵,就被許多士兵和當地平民吸入體內,使他們患上癌症等重病。

(10)鈾礦地質期怎麼樣擴展閱讀:

電離輻射是能夠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的總稱,其種類很多,一般分為高能粒子束和高頻電磁波兩類。高能粒子束由重原子核的裂變產生,如α射線、β射線和中子束。高頻電磁波由電子能級躍遷產生,如γ射線和X射線。

電離輻射的來源很廣,自然界中的電離輻射主要來自石頭、泥土、放射性氣體(如氡氣)等放射性物質,還有來自食物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及宇宙射線等(如X射線,γ射線)。以上幾種輻射源構成了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輻射。這些輻射的劑量對人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也有很多電離輻射源。在某些地質特殊的地區的總體輻射量會比較大,如臨近鈾礦的人類居住區;在家裝方面,很多建築材料也具有放射性,如大理石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