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楠溪江屬於什麼地質
❶ 溫州永嘉的楠溪江江水的水質如何,是天然礦泉水嗎謝謝了。
楠溪江水含沙量低,水質呈中性,符合國家一級水標准,被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水'.
但也不是什麼天然礦泉水,還是要經過自來水公司處理過才可以喝的
❷ 浙江以什麼地形地貌地質結構為主
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2張)
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❸ 溫州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人文特色
溫州地處浙江省的最南端,南面緊挨著福建省的福鼎市,東面是中國的東海回,再東面一答些就是太平洋了。溫州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北有北雁盪山為括倉山的余脈,從北雁盪山至緊靠著福建省的南雁盪山全部為崇山峻嶺,東面與南面以丘陵為主,可以說溫州就是一座海邊的山城,沒有多少平原與耕地;溫州有眾多的河流與湖泊,比較著名的有甌江、楠溪江與飛雲江,其他大大小小的河道數不勝數;溫州的氣候屬於比較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春季早晨多數時間會有從海面上升起的濃霧,夏季悶熱潮濕,秋季氣溫依然非常高(尤其是趕上「秋老虎」),冬季不能算太寒冷,基本上氣溫可以保持在0度以上,遇上冷空氣南下也就只有為數不多的五六天氣溫會低於0度。溫州地處江南,從農歷年底一直到次年的清明節大部分時間會處於陰雨連綿的氣候,潮濕陰冷,這段時間是溫州最不好也是農民最歡喜的時間。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好評或者採納!謝謝{右上角採納或者正下方好評} 謝謝】
❹ 溫州的地形是什麼古時候的九山是哪九山
溫州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梯形傾斜,綿亘有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回泰順的白雲尖,海拔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山脈之間,溪流奔騰,大都由西向東注入東海。主要河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甌江為浙江第二大河,左納楠溪江入海。
華蓋、海壇
郭公、松台、積谷、黃土、巽吉、仁王、靈官九座小山,相互
環列,形似北斗,人稱「鹿城九山」或「九斗山」。
❺ 永嘉屬於什麼地形,什麼氣候
「永嘉」復為縣名始自589年。「永嘉」是制「水長而美」的意思。永嘉風景秀美資源豐富。享「天下第一江」美譽的楠溪江國家4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著稱。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江流純凈澄碧、清澈見底,令人流連忘返。區內植被良好,其地面水至今仍保持著最原始的水貌,純凈度超過國家一級地面水標准。永嘉縣隸屬於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標為28°09′N,120°41′E。總面積2674.1平方千米。2007年末總人口91.33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上塘鎮縣前路98號。郵編:325100。代碼:330324。區號:0577。
❻ 溫州自然資源有哪些
礦物資源:
溫州地質原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金屬礦有鋅、銅、鋁等30餘種。非金屬礦有花崗岩、陶土、葉臘石、明礬石等。明礬石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80%,蒼溫州雁盪山南礬山鎮有"世界礬都"之稱。正在勘探開發之中的東海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東海油田的開發,必將使溫州經濟騰飛增添新優勢。
經濟作物資源:
沿海平原是溫州主要產糧區,一年三熟,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柑桔、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60餘種,西部山區有大量的林產品資源。溫州海域廣闊,海岸線長達355公里,有洞頭、北麂、南麂、樂清灣等漁場,海水魚有帶魚、黃魚、鰻魚、鯧魚、鱸魚等370多種,還有近百萬畝的淺海灘塗,養殖著蟶、蚶、蠣、蝦、蟹等海洋生物。
其他山川河流等地理資源: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的縉雲、青田、景寧三縣相連,北和東北與台州市的仙居、黃岩、溫嶺、玉環四縣市接壤。
境內地勢是由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亘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泰順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鰲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溫州山水甲東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擁有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雁盪山,號稱「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湖美瀑絕的飛雲湖——百丈漈3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名列「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南麂列島,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烏岩嶺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7個省級風景區,8個市級風景區。旅遊景區面積佔全市土地面積的1/4。
溫州的山脈有洞宮山、括蒼山、雁盪山等山脈,層巒疊嶂,青翠欲滴。山體主要由流紋岩和凝灰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由於長期受流水侵蝕,或地震影響南麂列島,山體崩塌形成了無數奇峰、異洞、怪石、陡壁、峽谷、飛瀑。奇特的造型,優美的神韻,深邃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嘆天工造物之美。溫州雁盪山是入選國家第一批66個AAAAA級旅遊景區。溫州河流眾多,主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大水系,這些溪流由西向東注入東海。其中甌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發源於浙江龍泉市的鳳陽山,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萬平方公里,下游北岸為永嘉、樂清,南岸是溫州市區。江面寬闊,由於江流海潮相互激盪,彼此消長,泥沙沉積,形成了西洲島、江心嶼、七都塗、靈昆島四個江中沙洲,苑如玉帶上的翡翠,給美麗的溫州城增添了許多姿色。
著名的地理
雁盪山,楠溪江,江心嶼,靈昆島,
❼ 楠溪江具體地理位置
楠溪江介紹
楠溪江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境內,距溫州市區23公里,與北雁盪山風景區毗鄰,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貫穿永嘉南北,溪流自北往南,末處注入甌江,流歸東海。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流過36灣、72灘,游覽區總面積約625平方公里,共分為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又稱岩頭景區)、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門和四海山七大景區,共計800多個景點。
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當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
游楠溪江,乘竹筏漂流為一大樂事。楠溪江水面寬而淺,一般水深1米左右,少數深潭可達數米。灘有急流而不凶險,潭水平靜而不阻滯,宜遊玩。楠溪江水文水景的特點,十分適宜乘坐竹筏飄流暢游。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樸、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純凈柔和、絕無污染。經檢定,含沙量僅為每立方米萬分之一克,水質呈中性,PH值為7,符合國家一級水標准,被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水」 。溪流清榮峻茂,秀麗多姿,隨江倒影,水清見底,游魚碎石,歷歷在目。如日間泛舟坐筏漂游江上,遠眺綿綿青山,近看鬱郁灘林,俯賞碧藍江水,飽覽溪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如夜間游江,見漁火點點,聞漁舟晚唱,受江風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盡抒幽情逸致;如歇息灘林,橫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晝如昏,朦朧幽靜,促膝談心,詩意盎然,此樂何極。
楠溪江上游溪深源遠,山高岩峻之處,懸泉瀑布飛瀉其間。百丈瀑 、羅陽瀑布、崖下庫含羞瀑、石門台九漈瀑、北坑龍潭三折瀑,各顯其妙,遠望如天漢傾落,近觀則飛流沖瀉、氣勢磅礴……
楠溪江的奇岩險峰,星羅棋布,有絕壁奇觀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獅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龜,溪中天柱石桅岩,崢嶸入雲十二峰,屯兵扎營南崖寨……這些奇岩險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無窮。
楠溪江不僅景色優美,而且至今還遺存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唐宋元明清時的古塔、橋梁、路亭、牌樓和古戰場,保存著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以及陰陽風水構思而建築的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譜、族譜等。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可以使我們了解我國古代「耕讀社會」和「宗族社會」的梗概。
楠溪江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僅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即有銀杏、閩楠、長葉榧、胡豆蓮等。近年來,此景區又發現一個新瀑布群,稱藤溪十瀑,其中之五級瀑為世所罕見。
❽ 溫州地理
溫州,中國浙江省轄市,為沿海港口城市,簡稱甌。位於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全市國土面積11784平方千米,轄海域11000平方千米。下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萬,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
中文名稱: 溫州
外文名稱: WENZHOU/YUJEU/溫州(ウンシュウ)
別名: 甌,東甌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3個市轄區,6個縣,2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鹿城區綉山路321號行政管理中心
電話區號: 0577
郵政區碼: 3250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東南部
面積: 11784平方千米
人口: 912.21萬人(2010年)
方言: 吳語(溫州話),閩南話,畲客話等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雁盪山,楠溪江,飛雲湖等
機場: 溫州永強國際機場
火車站: 溫州站,溫州南站
車牌代碼: 浙C
目錄
區域概況簡述
人口
方言
溫州模式
地名由來
自然地理地理地貌
氣候資源
歷史沿革先秦時期
漢至清
民國時期
共和國
行政區劃1.鹿城區
2.甌海區
3.龍灣區
4.樂清市
5.瑞安市
6.永嘉縣
7.平陽縣
8.蒼南縣
9.洞頭縣
10.文成縣
11.泰順縣
歷史文化
古文化遺址1.白石遺址
2.大坪遺址
3.下湖墩遺址
4.山前山遺址
5.牛頭頸遺址
6.鶴嶼山遺址
7.獅子崗遺址
8.仙堂山遺址
旅遊名勝雁盪山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風景景名勝區
南麂島海洋自然保護區
江心嶼公園
烏岩嶺自然保護區
森林
濕地
島嶼
溫州美譽「世界」之美譽
「城」之美譽
「都」之美譽
「鄉」之美譽
「基地」之美譽
「中心」之美譽
溫州的「第一」
經濟交通公路
溫州永強機場
港口
鐵路
溫州軌道交通
三次產業
浙江第一高樓
文化教育公辦本科
三本院校
高職院校
重點高中
當地名人
溫州習俗攔街福
芥萊飯
吃巧食
八角珠燈
五月忌
溫州閑食燈盞糕
豬油糕
縣前頭湯圓
雙炊糕
空心月餅
永嘉楠溪江麥餅
魚丸
歷史小故事區域概況 簡述
人口
方言
溫州模式
地名由來
自然地理 地理地貌
氣候資源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漢至清
民國時期
共和國
行政區劃 1.鹿城區
2.甌海區
3.龍灣區
4.樂清市
5.瑞安市
6.永嘉縣
7.平陽縣
8.蒼南縣
9.洞頭縣
10.文成縣
11.泰順縣
歷史文化
古文化遺址 1.白石遺址
2.大坪遺址
3.下湖墩遺址
4.山前山遺址
5.牛頭頸遺址
6.鶴嶼山遺址
7.獅子崗遺址
8.仙堂山遺址
旅遊名勝 雁盪山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風景景名勝區
南麂島海洋自然保護區
江心嶼公園
烏岩嶺自然保護區
森林
濕地
島嶼
溫州美譽
「世界」之美譽 「城」之美譽 「都」之美譽 「鄉」之美譽 「基地」之美譽 「中心」之美譽 溫州的「第一」經濟交通
公路 溫州永強機場 港口 鐵路 溫州軌道交通 三次產業 浙江第一高樓文化教育
公辦本科 三本院校 高職院校 重點高中當地名人溫州習俗
攔街福 芥萊飯 吃巧食 八角珠燈 五月忌溫州閑食
燈盞糕 豬油糕 縣前頭湯圓 雙炊糕 空心月餅 永嘉楠溪江麥餅 魚丸歷史小故事展開 編輯本段區域概況
經緯度 東經119°37′-121°18′、北緯27°03′-28°36′
語言 [溫州話]·[浙南閩語]·[畲客話]·[蠻話]·[金鄉話]·[蒲門話]等
行政區劃代碼 331000
身份證代碼 3303
區號 +86 (0)577
車牌號 浙C
市花 茶花
市樹 榕樹
市鳥 海鷗
市歌 《會飛的家鄉》
高等院校 溫州醫學院、溫州大學
現任市委書記 陳德榮
現任市長 趙一德
簡述
溫州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溫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級市 ,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海峽西岸經濟區五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區域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的經濟中心之一,浙東南第一大都市,浙南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中國東部海岸線中段,浙江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接福建寧德福鼎市,西與麗水市相連,北與台州市毗鄰。 溫州
溫州市201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25.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5000美元;財政總收入411.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8.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5%和1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416元;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五年累計下降20%,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7.4%和20.4%。 全市總面積2325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2255.77平方千米、海域11000平方千米。其中市區1082平方千米。2010年常住總人口912萬人。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共有69個街道、65個鎮(包括2個民族鎮)、6個鄉[包括5個民族鄉]。 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溫州,簡稱「甌」。甌是一種陶制器皿的名稱。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著原始甌人並製作陶器。留學海外的溫州學子在看到香港被稱作HONGKONG的時候根據溫州的甌語發明了YUJEU這個稱呼。 溫州古城建於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溫嶠嶺南,「雖隆冬而恆燠」,四季溫和濕潤,故名溫州。 溫州是一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濱海城市,一座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一座民營經濟發達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一座特別能創業的城市,一座努力走在前列的城市,一座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滿魅力與夢幻的城市,一座充滿智慧與故事的城市。溫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邇聞名。 溫州貴禮節,史稱[浙南鄒魯]。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溫州的錦綉河山、工商經濟、政策發展、現代都市、人文歷史,陳志歲早年的一闋詠溫州詞曰:「人說繁華比帝鄉,館廈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麗勝蘇杭,樓外花香,樓里人香。 攘往熙來富貴商,天上機航,水上舟航。王孫到此也牽腸,欲把他鄉,落作家鄉。」(《一剪梅·溫州》) 還有一本描寫溫州的小說《溫州別戀》,作者是六百里。[1]
人口
溫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溫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912.2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479.74萬人,佔52.59%;女性人口為432.47萬人,佔47.4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0.93;0-14歲人口為130.53萬人,佔14.31%;15-59歲人口為680.92萬人,佔74.6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00.76萬人,佔11.0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9.54萬人,佔7.62%;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5.03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5.04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34.44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67.99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02.20萬人[6],佔66.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10.01萬人,佔33.98%(由hugao1999貢獻)。
方言
溫州(普通話發音:Wēn Zhōu,溫州話發音:YU JEU(吳語)/VO'E JEU(閩語))是使用多種語言的地區,各種語言之間差別甚大。以市區口音的吳語甌江域甌語為主,其次有150萬居民使用閩南語,主要來自明清時期大量的閩南移民,以蒼南縣為中心分布,被稱為浙南閩語。主要講甌語,部分講閩南話、蠻話、蠻講、畲客話、金鄉話、蒲門話和麗水、台州方言。甌語與古閩語、古楚語、古江東語都有密切的聯系,對研究漢語語音史和語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義。甌語為中國東南沿海城市溫州市住民所講的一種南部吳語,在發音和用詞、語法等方面和都與漢語普通話有較大差別。但溫州話的變化也很多,甚至各個縣市之間的發音也有較大差異,包括瑞安話,樂清話等。通常所說的溫州話指的是溫州市區、永嘉、瑞安、樂清、平陽、文成等使用甌語地區的話,其中永嘉的語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說是溫州的中心。溫州話幾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溫州話是南部吳語的代表方言。溫州是南戲的發源地,留傳的南戲作品都含有不少溫州話。由於南戲對元曲及元明小說的影響深遠,學者們在注釋考證這些作品時都需要大量引用溫州話。
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指溫州地區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產規模·技術含量和運輸成本都較低的商品。大市場是指溫州人在全國建立的市場網路。曾經在全國流通一時,家喻戶曉。
編輯本段地名由來
唐上元二年(675年),設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恆燠。」意思是因為溫州地處溫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不酷熱,氣候溫潤,所以稱為溫州。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地貌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的縉雲、青田、景寧三縣相連,北和東北與台州市的仙居、黃岩、溫嶺、玉環四縣市接壤。 境內地勢是由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亘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泰順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鰲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沿海平原是溫州主要產糧區,一年三熟,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柑桔、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60餘種,西部山區有大量的林產品資源。溫州海域廣闊,海岸線長達355公里,有洞頭、北麂、·南麂、樂清灣等漁場,海水魚有帶魚、黃魚、鰻魚、鯧魚、鱸魚等370多種,還有近百萬畝的淺海灘塗,養殖著蟶、蚶、蠣、蝦、蟹等海洋生物。 溫州地質原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金屬礦有鋅、銅、鋁等30餘種。非金屬礦有花崗岩、陶土、葉臘石、明礬石等。明礬石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80%,蒼南礬山鎮有「世界礬都」之稱。溫州以東近海大陸架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泰順縣烏岩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綠色寶庫。正在勘探開發之中的東海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東海油田的開發,必將使溫州經濟騰飛增添新優勢。
溫州(3張)溫州的山脈有洞宮山、括蒼山、雁盪山等山脈,層巒疊嶂,青翠欲滴。山體主要由流紋岩和凝灰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由於長期受流水侵蝕,或地震影響 ,山體崩塌形成了無數奇峰、異洞、怪石、陡壁、峽谷、飛瀑。奇特的造型,優美的神韻,深邃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嘆天工造物之美。溫州雁盪山是入選國家第一批66個AAAAA級旅遊景區。溫州河流眾多,主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大水系,這些溪流由西向東注入東海。其中甌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發源於浙江龍泉市的鳳陽山,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萬平方公里,下游北岸為永嘉、樂清,南岸是溫州市區。江面寬闊,由於江流海潮相互激盪,彼此消長,泥沙沉積,形成了西洲島(鹿城)、江心嶼(鹿城)、七都塗(鹿城)靈昆島(龍灣)四個江中沙洲,苑如玉帶上的翡翠,給溫州增添了許多姿色。
氣候資源
溫州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從大陸吹來的偏北風,氣溫較低,雨水較少,濕度蒸發較小。夏季盛行從海洋吹來的偏南風,濕大雨多,氣溫較高。春季天氣多變,時常陰雨連綿。秋季大氣較穩定,常見"秋高氣爽"天氣。全年氣候總特點是:溫度適中,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熱;四季分明,季風顯著;氣候多樣。 冷熱適中·熱量豐富 溫州常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這是人類活動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根據溫州氣象台歷年各月逐日逐時氣溫記錄及人的冷熱舒適要求,溫暖舒適期(10-28℃)每年長達9個月,出現時數可達6500小時,佔全年總時數的74%。全年>0℃活動積溫約6500℃,無霜期275天,是全省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雨水充沛·空氣濕潤 溫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約1800毫米,比我國同緯(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資源最豐地區,又是我國多雨地帶,與世界同緯相比雨量之多尤為突出,因地球上該緯度區的其他各國多為乾旱的沙漠氣候所佔據,年雨量大部地區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過同緯平均值的好幾倍。 季風顯著·四季分明 季風是盛行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有顯著變化的現象,冬季嚴寒的亞洲內陸形成強大的蒙古高壓,溫暖的海洋是低壓,溫州盛行偏北冬季風。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壓,風從海洋吹向大陸,我市盛行偏南風(或偏東風),隨著風向的季節交替,氣溫、降水、溫度等主要氣候要素也隨之發生明顯的年變化。冬季風乾燥,寒冷,夏季風濕潤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穩定的偏北風,天氣晴朗,春夏之間季風交替頻繁,陰雨多,氣候變化復雜。 溫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時間都在兩個月以上,與溫州同緯的世界各國,最冷月溫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隻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國的西部高原有長冬而無盛夏。對照同緯,四季更替十分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