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青海德令哈什麼地質

青海德令哈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25 04:43:00

① 青海德令哈市海拔是多少

市區海拔2980米。

德令哈市建政於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版是全州權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海西東部經濟區中心。

德令哈市轄3個街道、3個鎮、1個鄉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 市區海拔2980米,截止2012年,人口近10萬,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蒙古族為主體少數民族。

(1)青海德令哈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1、位置境域

德令哈市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地理位置處於東經96°15′~98°15′,北緯36°55′~38°22′之間,平均海拔2980米,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

2、氣候

德令哈市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具有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少雨多風、年內四季不分的特點。德令哈市地處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陽光充沛,日光輻射量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為3554小時。

② 德令哈的氣候特點屬於什麼類型

德令哈的氣候特點

德令哈年平均氣溫:4.5℃ ; 年平均最高氣溫:11℃ ;年平均最低氣溫:-2℃

歷史最高氣溫:35℃ 出現在2000年 ;歷史最高氣溫:-37℃ 出現在1956年

年平均降雨量:169毫米

德令哈市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具有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少雨多風、年內四季不分的特點。德令哈市地處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陽光充沛,日光輻射量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為3554小時,

德令哈的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德令哈市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地理位置處於東經96°15′~98°15′,北緯36°55′~38°22′之間,平均海拔2980米,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地質

德令哈市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單元上分屬祁連山地和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在大地構造上屬秦嶺昆侖祁連地槽褶皺系的一部分,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務隆山前地帶)的緯向基底斷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構造運動的性質,該斷裂線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東北部,自第三紀以來,一直緩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統砂岩組成的丘陵帶。盆地南部劇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積場所,厚達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統的近代洪積、沖積及湖積層組成的山前傾斜平原。

水文

德令哈地區主要河流:巴音河、白水河、巴勒更河。德令哈市面積較大的湖泊有四個:哈拉湖、柯魯可湖、托素湖、尕海湖。面積分別為617平方公里、57.96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32.5平方公里。 巴音河:內陸河,屬克魯克湖水系,總長全長326公里,流域面積7462平方公里,上游有9條支流,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白水河:全長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積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205億立方米;巴勒更河:全長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積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237億立方米。

德令哈的景點

托素湖

托素湖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北部,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內,托素湖為鹹水湖,面積為16 700hm2。在距湖西北岸約4.6和6.1km處的水面上有兩個面積為13和370hm2的島嶼。區內氣候屬荒漠、半荒漠大陸性氣候,其特點乾旱。風蝕嚴重,蒸發強烈,水源補給日漸減少,年平均氣溫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3.l;日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數可達3353.5h,年降水量100mm,蒸發量多2233.2mm。

托素是蒙古語「酥油」的意思。托素湖是典型的內陸鹹水湖,湖的周圍全是茫茫的戈壁灘,氣溫較高,湖水的蒸發量很大,水中的含鹽量增高,水生動植物和浮游動植物也很少。托素湖湖面遼闊、沿岸開闊,無遮無攔。風平浪靜時,湖面煙波浩淼,水天一色,蔚為壯觀;天氣變幻時,湖水浪濤洶涌,浪花飛濺,拍岸有聲,動人心魄。

阿力騰德令哈寺

阿力騰寺院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塔爾寺賽多活佛創建,法名「丹巴培吉林」,意為「佛法興旺洲」。寺院總佔地面積2383.2平方米,經堂一座(165平方米),寺內藏有珍貴的文物、琳琅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是一座佛教藝術的寶庫。經歷了重重劫難後,現遷於德令哈市河東幸福路北側,座向朝東,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地處幽靜,是德令哈市的人文景觀之一,也是各族信教群眾拜佛燒香進行各項宗教活動的聖地。

懷頭他拉岩畫

位於懷頭他拉鄉西北約40公里處的哈其切布切溝內。初步測定,岩畫的創作時間是北朝後期和隋唐時代。岩畫製作技法精緻,繪制風格獨特,表現內容廣泛,包括動物、人物、狩獵、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愛等方面的內容。岩畫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極高的學術意義,彌補了游牧民族居無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獻史料不足的缺憾。

③ 青海德令哈為什麼被稱做外星人遺址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在那裡發生嗎

德令哈市出來沿315國道敦煌方向,約40公里,路上有明顯指示標志,是一個UFO的標記,這就是傳說中的德令哈外星人遺址。
這座傳說中的「外星人遺址」位於柴達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白公山北鄰克魯克湖和托素湖,這是當地著名的一對孿生湖,一淡一咸,被稱為「情人湖」,留有美麗動人的傳說。
「外星人遺址」就坐落在鹹水的托素湖南岸。遠遠望去,高出地面五六十米的黃灰色的山崖有如一座金字塔。在山的正面有三個明顯的三角形岩洞,中間一個最大,離地面2米多高,洞深約6米,最高處近8米。
洞內有一根直徑約40厘米的管狀物的半邊管壁從頂部斜通到底。另一根相同口徑的管狀物從底壁通到地下,只露出管口。在洞口之上,還有10餘根直徑大小不一的管子穿入山體之中,管壁與岩石完全吻合,好像是直接將管道插入岩石之中一般。這些管狀物無論粗細長短,都呈現出鐵銹般的褐紅色。而東西兩洞由於岩石坍塌,已無法入內。
在湖邊和岩洞周圍,散落著大量類似銹鐵般的渣片、各種粗細不一的管道和奇形怪狀的石塊。有些管道甚至延伸到煙波浩淼的托素湖中。
在柴達木盆地生活了數十年的德令哈市市委宣傳部部長秦建文告訴記者,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這里不遠的中國第二大有色金屬冶煉集團——西部礦業下屬的錫鐵山冶煉廠進行化驗。冶煉廠化驗室工程師劉少林化驗後認為,管片樣品成分中氧化鐵的成份佔百分之三十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鈣含量較大,這與砂岩、沙子與鐵長期銹蝕融合有關,說明管道的時間已久遠。此外,樣品中還有百分之八的元素無法化驗出其成份。

④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高原地區屬於幾類地區

一、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高原地區屬於四線城市。
二、城市的劃分:
1、一線版城權市:
京、滬、深、穗,為房地產行業的發軔地區和最發達的城市;
2、 二線城市:
天津、重慶、成都、南京、杭州、蘇州、寧波、沈陽、大連、武漢、長沙、西安、昆明、貴陽、珠海等,二線城市包括部分直轄市、計劃單列城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等幾類,主體是省會城市;
3、 三線城市:
包括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及大多數地級市,如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及紹興、台州、鹽城等;
4、四線城市則為一些縣級市、縣城等。

⑤ 西寧地質有哪些

呵呵,同行好。
我說的這些都是當地甲級資質的地質單位。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 西寧市德令哈路278號 液體礦產勘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甲級。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 青海省西寧市新寧路11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院 西寧市建國路勤奮巷6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實驗測試(岩礦測試)甲級。
青海省核工業地質局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新寧路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鑽探甲級;地質實驗測試(岩礦測試、岩土試驗)甲級。
青海省岩礦測試應用研究所 西寧市城西區鹽湖巷15號 地質實驗測試(岩礦鑒定、岩礦測試)甲級。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西寧市南川西路107號 區域地質調查甲級;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球物理勘查甲級;遙感地質調查甲級。
青海煤炭地質一0五勘探隊 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八一中路47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鑽探甲級。
青海煤炭地質勘查院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商業巷5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大隊 平安縣平安鎮蘭青路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西寧市蘇家河灣4號 液體礦產勘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甲級。
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勘查大隊 格爾木市昆侖南路1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第八地質隊 西寧市西川南路116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院 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22號 地質鑽探甲級。

⑥ 德令哈的地形地貌資料

地質

德令哈市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單元上分屬祁連山地和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在大地構造上屬秦嶺昆侖祁連地槽褶皺系的一部分,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務隆山前地帶)的緯向基底斷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構造運動的性質,該斷裂線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東北部,自第三紀以來,一直緩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統砂岩組成的丘陵帶。盆地南部劇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積場所,厚達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統的近代洪積、沖積及湖積層組成的山前傾斜平原。

氣候

德令哈市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具有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少雨多風、年內四季不分的特點。德令哈市地處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陽光充沛,日光輻射量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為3554小時,

水文

德令哈地區主要河流:巴音河、白水河、巴勒更河。德令哈市面積較大的湖泊有四個:哈拉湖、柯魯可湖、托素湖、尕海湖。面積分別為617平方公里、57.96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32.5平方公里。 巴音河:內陸河,屬克魯克湖水系,總長全長326公里,流域面積7462平方公里,上游有9條支流,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白水河:全長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積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205億立方米;巴勒更河:全長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積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237億立方米。

⑦ 青海德令哈的地理環境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東距省會西寧514公里,西南內距格爾木市387公里。青容藏鐵路、青新公路橫穿全境,東西南北,經緯如網,可東進省會西寧,西上新疆,北連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境內山川湖盆兼有、草場農田密布。據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古羌人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之後又成為蒙古族、藏族先民們農牧兼營、放牧耕作的美麗家園。 德令哈地區主要河流: 1、巴音河:內陸河,屬克魯克湖水系,總長全長326公里,2、白水河:全長15公里,3、巴勒更河:全長66.5公里。德令哈境內冰川條數共計232條,冰川總面積達248.3km2,冰川儲量14.2732km3。 面積較大的湖泊有四個:哈拉湖、柯魯可湖、托素湖、尕海湖。

⑧ 德令哈的氣象資料

2006年冬季(2005年12月~2006年2月)青海省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是有氣象資料以來最暖的冬季,也是連續出現的第9個暖冬;降水除東部農業區、海北東部、柴達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餘地區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18.2%;日照時數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餘地區偏少,冬季平均日照時數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了4%。主要的天氣氣候事件是玉樹稱多等地、都蘭、門源的雪災,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區持續低溫、乾燥等天氣,2006年1、2月我省的異常高溫天氣,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現的大范圍寒潮強降溫天氣等。
1 基本氣候概況
1.1 氣溫
2005年12月,全省月平均氣溫南部偏高,北部以偏低為主。與歷年同期相比,青南地區的清水河、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和東南部、祁連山區以及我省東部農業區偏低0.1℃~1.7℃,其中都蘭、祁連、西寧、民和、大通、化隆、清水河等地偏低1℃以上,西寧偏低1.7℃,是全省氣溫偏低幅度最大的地區;剛察、貴德接近常年;省內其餘地區氣溫偏高,其中玉樹大部、果洛、黃南南部及沱沱河等地偏高1℃以上,玉樹、雜多、瑪多三站則偏高2℃以上,是全省氣溫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區。月平均氣溫全省平均值-9.6℃,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高0.2℃,是2000年以來同期氣溫最低的一年。
2006年1月,月平均氣溫南部地區偏高幅度大於北部。與歷年同期相比,青海南部地區及門源、托勒、大柴旦、德令哈偏高4.4~7.5℃,其中,貴南偏高幅度最小,為4.4℃,雜多偏高幅度為7.5℃,最大;北部地區均偏高1.9~4.3℃,其中諾木洪偏高幅度最大,為4.3℃。全省月平均氣溫為-6.8℃,較歷年平均值偏高4.2℃,偏高幅度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1位。
2006年2月,我省氣溫普遍偏高,偏高幅度在0.4~5.3℃之間,偏高幅度基本上呈西高東低,其中茫崖、沱沱河偏高幅度>5℃;西寧偏高幅度最小,偏高0.4℃。2006年2月氣溫全省平均值-4.5℃,高出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3.0℃,與1999年2月一起居我省有氣象資料以來同期氣溫最高值。
2006年冬季氣溫除西寧、尖扎分別偏低0.7℃、0.6℃外,其餘地區偏高,偏高幅度在0.5~4.5℃之間,偏高幅度基本上呈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的分布,其中沱沱河偏高幅度最大,達4.5℃。全省平均氣溫-6.9℃,高出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2.5℃,冬季氣溫繼去年冬季又一次突破歷史同期平均氣溫最高值。今冬是我省有氣象資料以來最暖的一個冬季,也是自1998年以來連續出現的第9個暖冬。
1.2 降水
2005年12月,降水量與歷年同期相比,沱沱河偏多6成;玉樹東北部、果洛的瑪多和甘德、黃南的澤庫、柴達木盆地東部、青海湖北部的剛察和東部的海晏、海東的互助和湟中等地偏少3~9成;省內其餘地區月內無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0.3mm,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1.3mm,是1997年以來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
2006年1月,全省大部月降水量偏少。與歷年同期相比,環青海湖地區、海西西部、湟源、互助、門源、德令哈等地的降水量為1.0~5.0mm,偏多1成~3.3倍,其中柴達木盆地西沿及剛察偏多最多,為1.4~3.3倍;湟中、大通、烏蘭等地接近常年值;省內其餘地區偏少2成以上,其中海南大部、黃南大部、瑪沁、達日、囊謙、曲麻萊、沱沱河、循化等12站整月無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1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mm,處在歷史同期降水量偏少第10位,比2005年同期少0.9mm。
2006年2月,我省降水分布不均,柴達木中西部、海北東部和東部農業區、果洛部分地區降水偏多,偏多幅度在6%~400%,其中樂都、冷湖偏多幅度最大,達400%。其餘地區偏少,其中興海全月無降水。我省2月平均降水量4.5mm, 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多1.2mm。
2006年冬季,我省降水除東部農業區、海北東部、柴達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餘地區偏少。門源、冷湖偏多幅度最大,分別偏多168.2%,141.7%,興海整個冬季無降水。我省平均降水量11.5mm, 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18.2%。
1.3日照
2005年12月,日照時數在192~263h之間,其中雜多、循化、諾木洪等地略少,西寧、烏蘭、沱沱河、玉樹、囊謙等地特多,日照距平百分率在10%~13%之間;省內其餘地區略多或偏多。日照時數全省平均值234h,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多10h,是2000年以來同期日照時數最多的一年。
2006年1月,全省日照時數在140.0~249.0h之間,較多年平均值偏少21.7h。與歷年同期相比,除五道梁、清水河、玉樹、瑪多、達日、曲麻萊、沱沱河偏多2%~14%外,其餘地區偏少2%~32%,其中西寧、湟源、民和、樂都、門源等地偏少22%以上。全省日照時數平均值為195.2h,處在歷史同期最少第3位。
2006年2月,全省日照時數在139~239h之間,平均日照時數192.2h,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13.3h。與歷年同期相比,青海西南部、海北北部、果洛部分地區日照時數較歷年偏多,沱沱河偏多最多,達43%,其餘地區偏少,偏少幅度在2%~40%之間,其中都蘭偏少幅度最大,達40%。
2006年冬季,我省日照時數在534.0~701.0h之間,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餘地區偏少,其中海西東部,海南部分地區,東部農業區大部偏少幅度較大,湟中偏少幅度最大,偏少15.6%。玉樹偏多幅度最大,偏多8.2%(附圖3)。我省冬季平均日照時數為620.1h,較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偏少25.9h,偏少了4%。
2 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影響
2006年冬季的主要的天氣氣候事件是玉樹稱多等地、都蘭、門源的雪災,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區持續低溫、乾燥等天氣,2006年1、2月我省的異常高溫天氣,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現的大范圍寒潮強降溫天氣。
2.1 雪災
稱多雪災、都蘭雪災、門源雪災
2.2 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區持續低溫、乾燥等天氣
2.3 2006年1、2月我省的異常高溫天氣
2.4 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現的大范圍寒潮強降溫天氣
3.氣候條件對農牧業的影響評價
3.1 氣候條件對農業的影響評價
2006年冬季又是一個明顯的暖冬,氣溫較歷年偏高,降水偏少,有利於害蟲越冬。
3.2 氣候條件對畜牧業的影響評價
自10月下旬清水河地區形成特大雪災以來,由於氣溫較低,積雪融化緩慢,積雪深度長期維持在12~16cm之間,積雪深度到2006年1月24日才降到1cm左右。此次雪災給當地牧業造成較大損失。
2006年2月13~23日,都蘭發生後冬輕雪災,據調查都蘭縣溝里鄉和熱水鄉發生中度雪災,局部地方達到重災。4.氣候預評估和對策建議
據青海省氣象台預測:春季降水總量海西東部不足13mm,青南大部在80~140mm之間,東部農業區及省內其餘地區在30~100mm之間,與歷年同期比較,海西西部及農業區大部偏少1~2成,果洛、黃南南部及清水河偏多1~2成,省內其餘各地接近常年。氣溫較歷年同期略偏高。
根據今年春季我省東部農業區的黃河河谷和湟水河谷的大部地區春季降水總量較歷史同期偏少1~2成,透雨、雨季開始日期基本接近常年等預測結果,預計春季農業區的湟中、貴德、化隆將出現中度旱情,大通、湟源、平安、樂都、互助、循化、民和、尖扎將出現階段性的輕度旱情,請有關部門及早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春季牧區大部降水仍將繼續偏多,部分地區仍將出現短時積雪,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強防災、減災工作。

⑨ 青海省德令哈市海拔高度

德令哈市平均海拔2980米。

德令哈市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地理位置處於東經96°15′~98°15′,北緯36°55′~38°22′之間,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德令哈市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單元上分屬祁連山地和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在大地構造上屬秦嶺昆侖祁連地槽褶皺系的一部分,為中新代凹陷盆地。

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務隆山前地帶)的緯向基底斷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構造運動的性質,該斷裂線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東北部,自第三紀以來,一直緩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統砂岩組成的丘陵帶。

(9)青海德令哈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氣候:

德令哈市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具有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少雨多風、年內四季不分的特點。德令哈市地處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陽光充沛,日光輻射量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為3554小時。

資源:

德令哈風能資源較豐富,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多在50-100瓦/平方米。全年風能可用時間3500-5000小時,出現頻率50-70%,並且德令哈市是青海省規劃風電廠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

德令哈市境內還有豐富的野氂牛、野驢、雪豹、麝、岩羊、黃羊、雪雞和沙棘、枸杞、鎖陽等馳名中外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河湖面積2067平方公里,市區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蘊藏有豐富的天然鹵蟲資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