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甘肅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甘肅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發布時間: 2021-02-25 04:29:00

1. 甘肅地理地貌的六大區域具體是哪些地方

甘肅地貌六大區域分別為
隴南山地、隴中黃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連山地、河西走廊以北荒漠地帶。

2. 甘肅地形以什麼為主地勢起伏大地形復雜多樣

甘肅省地處青復藏高原的東北邊緣制,西邊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庫姆塔格沙漠和占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有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
甘肅省南北扁平、東西狹長的地形特徵.全省地域狹長,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
地貌特點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3. 甘肅的的地質地貌是啥樣子的

甘肅省位於祖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大部分位於我國地勢二級階梯上。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古、寧夏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
隴南山地: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南疆的「纖秀」,北國的「粗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隴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黃河從這里穿流而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把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光明,奉送給這塊土地,煥發著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餘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4. 甘肅地區區域地形特徵

甘肅地區區域地形特徵
甘肅地形狹長,地貌構成極其復雜,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根據地貌特徵,甘肅全省地形大致分為6個類區。
(一)隴東黃土高原 位於隴山(六盤山)以東涇河流域,包括慶陽、及平涼市六盤山以東各市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下降,平均海拔1800~1200米,地表黃土堆積厚度達100米以上。地形以塬為主,塬、梁、峁與坪、川、溝等多級階梯狀地貌相間並存。較大的黃土塬有董志、屯子、平泉、早勝等26個,其中董志塬最為典型,塬面比較完整平坦,介於蒲河與馬蓮河之間,南北長80公里,東西寬40公里,面積2200多平方公里。涇河上游,支流較多,地面切割劇烈,多為破碎的峁狀丘陵地形;涇河中游(平涼以東,慶陽以南),地面分割減少,溝谷下切加深,一般深度為120~180米,最深處達200米,形成較多的梁峁台地。台地普遍有三級,一級高出河床25米,二級高出70~80米,三級高出180~200米,這三級台地尤以平涼附近比較典型。高空鳥瞰地面,溝谷縱橫,河網密布,呈樹枝狀由東南向西北伸入塬地。溝谷一般寬度不大,但坡度陡峭,車輛離開道路則不易通過。
(二)隴西黃土高原 包括蘭州市、白銀市、定西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及平涼市六盤山以西的靜寧、庄浪2縣。地理范圍為隴山以西,北界寧夏;南聯隴南山地,以渭河、漳河、太子山一線為界;西以祁連山東緣為線,包括永靖、永登、景泰西部地區。本區域是我國黃土高原的最西部分,境內多黃土丘陵,大部分山樑、丘陵及峁、嶺、塬、坪、川、谷、盆地,均被黃土層覆蓋,厚度幾米至數十米不等,局部地區的黃土覆蓋厚度超過200米。較大山嶺也被黃土堆積層分割包圍,植被較少;部分山嶺頂部陰坡有次生林分布。華家嶺以南、渭水以北的地勢向東南傾斜,海拔高度由2500米逐漸下降至1200米,大部分山丘高度在300~270米之間;華家嶺以北、祖歷河流域的地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2500米緩慢下降至1600米。各河谷普遍有三級階地。一級階地通稱川地,二級階地通稱坪或塬,三級階地通稱梁。較大的谷地有臨洮、漳縣、隴西、天水、甘谷、秦安等。境內水源缺、降雨少,是著名的乾旱區,祖歷河流域的定西、會寧及靖遠南部,是苦水區。
黃河以西的永登、皋蘭、白銀、景泰及黃河西岸的靖遠縣,處在黃土高原與祁連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的黃河谷地傾斜。地形多為半山區的黃土梁、峁、溝谷,並有許多平川地,如秦王川、景泰川、旱平川、武家川等;還有不少塬地、坪地和台地。黃河幹流經過地區有11個大小不等的河谷盆地,即:積石峽~大河家盆地;寺溝峽~蓮花城盆地;劉家峽~大川盆地;鹽鍋陝~達川盆地;八盤峽~蘭州盆地;桑園峽~什川盆地;大峽~水川盆地;烏金峽~靖遠盆地;紅山峽~老龍灣盆地;米家峽~五佛寺盆地;黑山峽~南長灘盆地。上述盆地中,以蘭州和靖遠兩盆地最大,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黃土覆蓋厚,是良好的糧食、水果和蔬菜生產區。
(三)隴南山地 位於本省南部,包括隴南地區全部及天水、甘南地區一小部分,地理范圍為渭河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區域。境內山脈為秦嶺西延部分,地勢西高東低,起伏較大,大小山頭相連不斷,海拔從東部的1500米上升到西部的3500米左右,相對高度為

500米~1500米,西南部有許多高山峽谷。境內的徽成盆地,是本區內最大平川及小丘陵地區,包括徽縣、成縣大部分,兩當和陝西風縣各一部分。盆地內為斷續川原和紅土丘陵地貌,丘陵多數在海拔1000~1300米,河川海拔860~1000米,氣候溫和,河流眾多,雨水充足,耕地廣布,礦產豐富,人口稠密,村鎮集中。
隴南山地區域基本上屬長江流域,主要是嘉陵江水系的白龍江、西漢水流域,是我國一條著名的南北分界線。由於山多,河流溝岔多,交通常被阻隔;經多年建設,修築了許多公路、橋梁,交通不便的情況已有所改變。
(四)甘南高原 位於本省西南部,隴南山地以西,太子山、白石山以南,是青藏高原東緣的一隅。大部分海拔高度超過3000米,地勢西高東低,從東部的3500米左右向西逐漸上升至4000米。西南部的西傾山、阿尼瑪卿山海拔4400米以上。此區域雖整體海拔高,但只有小部分地區切割較深,大部分地區切割較輕,山丘坡度平緩,高差在300米以內,分布有很多較寬廣的草灘,如甘加灘、桑科灘、完尕灘、加尕灘、科才灘、日阿灘、恰龍灘、尕海灘、賽涌灘、波海灘、扎西灘、克生托洛哈灘、卓格瑪灘、德務灘、文保灘、勘木日多灘等,水草豐茂,雜灌稠密,沼澤廣布。這些草灘分布在低崗嶺谷之間,腐殖層厚,土地肥沃,是典型的草甸高原牧場。長江支流白龍江及黃河支流洮河、大夏河均發源於本區域的西傾山麓,這一帶有多處窪地和大面積沼澤地。
(五)河西走廊 位於本省黃河以西,因南有祁連山,北有龍首、合黎等山,居兩山之間,地勢平坦而狹長,形似走廊,故名。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地,呈東南——西北走向,長1000公里,南北最寬處l00公里,最窄處僅十餘公里,總面積約11.1萬平方公里。地勢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平均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間,也有海拔不足1000米的盆地。祁連山腳下,有許多扇形沉積層和洪積、沉積傾斜平地。走廊之內有廣大的綠洲沃野。永昌、山丹之間的大黃山,嘉峪關和玉門市之間的黑山、寬灘山,把走廊分為三個自然段:東段為武威、永昌綠洲平原區;中段為張掖、酒泉綠洲平原區;西段為玉門鎮、安西、敦煌綠洲平原區。東部以石羊河流域為主,中部以黑河流域為主,西部以疏勒河流域為主。境內氣候乾燥,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夏季炎熱。走廊東部和西部的地形有著明顯的差異,張掖以東尚有黃土分布,愈往東愈厚;張掖以西,沙漠、戈壁面積逐漸增大;疏勒河下游多沼澤地,但一般不影響通行。整個走廊地勢平坦,地面完整,道路交通條件較好,豐富的高山冰雪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為發展灌溉農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物產豐富,品類齊全,是本省的主要商品糧基地。在歷史上,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貫穿全境;在現代,仍為溝通東西交通的幹道。
(六)戈壁、沙漠 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北部和西部,海拔一般在1000~1200米之間。在北部,主要是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南延部分,將民勤、金塔2縣包圍;古浪、武威、永昌、臨澤、高台北部邊緣,皆瀕臨沙漠、戈壁。在西部,酒泉、玉門、安西、敦煌、肅北境內,皆有大面積沙漠、戈壁。戈壁灘地勢平坦,由於風蝕嚴重,地表布滿礫石。沙漠區內散布有固定、半固定和流動沙丘,高度多在60米以內;其中敦煌境內的沙丘最為高大,最高可達100米。戈壁、沙漠中異常乾旱,又缺水源,植被稀少,只有少量旱生植物生長。氣候溫差大,夏季,白天最高氣溫可達40℃,凌晨即下降到10℃左右;冬季,白天可高達20℃,夜晚即下降到-20℃左右。

5. 甘肅地形以山地和什麼為主

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西邊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庫姆塔格沙漠版和占爾班通古特權沙漠.北部有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
甘肅省南北扁平、東西狹長的地形特徵.全省地域狹長,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
地貌特點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6. 甘肅蘭州,定西屬於什麼地形地貌

定西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東經103°52′-105°13′、北緯34°26′-35°35′。北與蘭州、白銀市相連,東與平涼、天水市毗鄰、南與隴南市接壤、西與甘南州、臨夏州交界。總面積20330平方千米。地處黃土高原、甘南高原、隴南山地的交匯地帶,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地勢
定西市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勢最高處為西南部高峰鄉城門寨,海拔2577.3米;最低處為北部關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城區所在地海拔為1898.7米。全境處祖厲河支流關川河流域,在關川河與渭河流域分水嶺之北、關川河與秦祁河、苑川河流域分水嶺之東西、鞏河與厲河分水嶺及祖厲河之西。大地構造屬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東部、隴西旋卷體的一部分。海拔在1930-3941米之間,平均海拔2080米,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

7. 甘南屬什麼地質地貌

甘南處於青藏來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源帶,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甘南分三個自然類型區,南部為岷迭山區,山大溝深,氣候溫和,是全省重要林區之一;東部為丘陵山地,高寒陰濕,農林牧兼營;西北部為廣闊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區。地質屬土石混合。望採納

8. 蘭州地形屬於什麼

蘭州地勢西部和南部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橫穿全境,內切穿山嶺,形成容峽谷與盆地相間的串珠形河谷。

峽谷有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等;盆地有新城盆地、蘭州盆地、泥灣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還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8)甘肅屬於什麼地質地貌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蘭州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中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6°03′、東經103°40′,北與武威市、白銀市接壤,東與定西市接壤、南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總面積13085.6平方千米。

氣候特點:

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3℃。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水文特點:

蘭州市域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黃河蘭州段全長152千米,其中流經市區45千米。

9. 甘肅的地形分為那些區域

隴南山地:
隴南山地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15]

隴南山地——文縣天池
隴東、中黃土高原
隴東、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歷史上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建立過炎黃子孫的家園,億萬年地殼變遷和歷代戰亂,災害侵蝕,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區成了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之一,但隴東、中黃土高原蘊含有豐富的石油、煤炭資源。[15]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15]

甘南高原——甘南草原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15]
祁連山地
祁連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長達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終年積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植被垂直分布明顯,荒漠、草場、森林、冰雪,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畫面。[15]省內最高點為祁連山主峰團結峰,海拔5827米。

祁連山地——祁連雪山
河西走廊以北地帶
河西走廊以北地,東西長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帶,人們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這里地近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連片,一塊塊山間平原,是難以耕作之地,人煙稀少,能領略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風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