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的山屬於什麼地質
A. 請問誰知道廣西崇左的具體情況
崇左市位於廣西西南部,於2003年8月6日正式成立,轄扶綏縣、大新縣、天等縣、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代管縣級憑祥市。轄區內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345公里,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貿易點13個。全市土地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3萬人,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8.6%. 崇左市沿邊近海連東盟,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市區距首府南寧11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250公里,境內有湘桂鐵路、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經過,並與越南鐵路、一號公路相接,形成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崇左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有豐富的農業、礦產和旅遊等資源。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蔗糖生產基地,甘蔗種植面積300萬畝,年產白砂糖185萬噸,被譽為中國的「糖都」。崇左市是苦丁茶的原產地,種植苦丁茶5萬多畝,被譽為「苦丁茶之鄉」;種植龍眼80萬畝,是全國龍眼生產基地。形成規模的農林產品還有松香、八角、山黃皮、速生桉、劍麻、木薯等。主要礦藏有錳、鐵、膨潤土、稀土礦、鉛鋅礦等40多種,其中錳礦儲量1.49億噸,居全國之首,被譽為中國的「錳都」。崇左市境內名勝古跡眾多,風景秀麗,主要景觀有: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大新德天瀑布、大新明仕田園風光、崇左弄官生態公園、崇左石林、憑祥友誼關、寧明花山崖壁畫、崇左歸龍斜塔、大小連城、扶綏恐龍化石、紅八軍紀念館等。 建市四年來,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打基礎,三年初見成效,六年見新城」的工作思路,九牛爬坡,個個出力,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努力推進連接東盟面各世界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目前,全市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邊疆鞏固安寧,人民安居樂業,實現了從工作的轉型到有序、從立足到發展、從起步到加速推進的三大步跨越。
求採納
B. 崇左地理位置、氣候條件
崇左市地跨北緯21°36`至23°22`,東經106°33`至108°8`之間(地理坐標北緯22°23`東經107°24`)。東北部與南寧市毗鄰,北部與百色市相連,東南部與防城港市交接,西部和南部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接壤。崇左市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為地質基層,以石灰岩占優勢,頁岩、砂岩次之,第四紀酸性赤紅壤土層為地表蓋層。境內山環岳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體。西部為大青山山脈,南部為公母山山脈和十萬大山余脈。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南部寧明縣與防城港市接壤的十萬大山余脈浦龍山(海拔1358米),其次是愛店附近中越邊境的公母山(海拔1357.6米)。寧明縣有8座山峰海拔千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其他山峰有北部的大新縣與天等縣交界的泗城嶺(海拔1073.7米),東北部江州區與隆安縣交界的的西大明山(1071.2米),南部龍州縣的大青山(1045米)等。境內河流屬左江水系。左江幹流全長539公里,發源於寧明縣與越南交界的枯隆山,上源稱奇窮河,流入國內稱平而河,在龍州縣城與水口河匯合稱麗江,與最大支流明江匯合後稱左江。左江年平均徑流量209億立方米(扶綏新寧站),流域落差大,流域面積31595平方公里。
崇左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一月平均氣溫13.8℃,七月平均氣溫28.1℃,年平均氣溫20.8℃-22.4℃,無霜期為330天以上,江州區更高達364天,降雨量為1088-1799毫米,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大新縣下雷鎮,市區及扶綏、寧明兩縣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毫米以下。春旱災害較為頻繁,八九月份受熱帶風暴影響易發水災。崇左日照充足,年日照量1800小時以上,十分有利於發展亞熱帶作物。
C. 中國五大名山分別屬於什麼類型岩石
中國的五大名山按東南西北中的順序排名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台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蓋層保存著典型的華北地台上發育的古生代地層。
衡山以一塊大花崗岩岩石為基礎,由於表層沉積遭到沖刷和強烈剝蝕,花崗岩有較大面積的出露。岩內穿插有偉晶花崗岩,石英岩脈很多,寬狹變化較大,寬的可達40厘米,這些岩脈對於花崗岩的風化有加速作用。基岩的上覆紅壤中含有大量石英沙粒,證明是由花崗岩風化來的。包圍在花崗岩外圍的岩石分3類,志留奧陶紀紫色頁岩及礫狀石英岩,泥盆紀沙岩及頁岩,第三紀紅色砂岩及頁岩。以性質而論,礫狀石英岩最硬,紫色頁岩最軟,在同期岩層上表現為不同之地形。由於氣象氣候的關系,流水、風、熱等風化、剝蝕作用,形成了現代衡山的奇特景觀。
華山山脈是深成侵入岩體的花崗岩渾然巨石,頂部是粗粒(粒徑5毫米)斑狀花崗岩;中部是中粒(粒徑2—5毫米)花崗河長岩及片麻狀花崗岩。據地質科學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定,華山花崗岩形成期距今約12100萬年左右,華山山脈地區的地殼發生活動,在受擠壓、褶皺和破裂的過程中,岩漿開始沿著裂縫向表層地殼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處冷卻,凝結成岩。
恆山是經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一座斷層山,岩層為古老的寒武紀奧陶系石灰岩,據今已有五億年。基岩面積裸露,風化破碎嚴重,峰巒均呈尖形,溝谷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整個山脈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數百公里,被譽為「峙中華之坊表,鞏神京之翊衛」的寒疆第一山。
嵩山的山體岩石復雜繁多,主要是石英岩岩層。經地質學家研究,嵩山的基底岩石形成於地球發展的早期階段,它們可能是那時候大量火山、岩漿活動的產物。嵩山地區的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出露,構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常識地理篇。
D. 我國的五嶽各屬於哪個山脈
我國的五嶽中:泰山屬於泰山山脈,華山屬於秦嶺山脈,恆山屬於太行山脈,衡山屬於衡山山脈,嵩山屬於伏牛山北支外方山脈。
1、泰山
泰山貫穿山東中部,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2、華山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是深成侵入岩體的花崗岩渾然巨石,華山花崗岩形成期距今約12100萬年左右,華山山脈地區的地殼發生活動,在受擠壓、褶皺和破裂的過程中,岩漿開始沿著裂縫向表層地殼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處冷卻,凝結成岩。
3、恆山
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
4、衡山
南嶽衡山山體的主要部分為侵蝕一剝蝕地貌,南嶽衡山主體周圍的丘陵地帶剝蝕一侵蝕地貌,沿河及山麓地帶的河流出口處為侵蝕一堆積地貌。由於表層沉積遭到沖刷和強烈剝蝕,花崗岩有較大面積的出露。岩內穿插有偉晶花崗岩,這些岩脈對於花崗岩的風化有加速作用。
5、嵩山
嵩山屬伏牛山系,東依河南省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南靠潁水。嵩山地區位於華北地台南緣,嵩箕台隆東南部,地層層序比較清楚,基底和蓋層地層發育齊全。嵩山的地質構造以褶皺為主,總體成近東西走向的一系列背斜向斜穹窿構造組成。
E. 地理山頂的地質構造屬於哪個
你好,復你的這個問題問的制不太對啊。一般我們說:地殼在水平擠壓的情況下會彎曲變形,隆起部分叫背斜,形成山地,下凹部分為向斜,形成山谷。當背斜和向斜受到外力侵蝕的情況下。背斜會被流水等作用侵蝕成為谷底,而此時向斜會突出形成山地。
另外,當地殼在垂直方向上升降運動的話,會形成斷層。上升部分會形成斷塊山。
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加。不謝~
F. 崇左山不…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據說比較..... 不怎麼好~我一個同事是桂林的. 他說以前剛到那學校讀版書的時候一看到大門就很想回家權...最後還是勉強讀完學業了~
我沒見過也沒去過.只能給你這個聽說來的啦~
如果你嚮往現代都市.就不用去崇左了. 目前還沒發展到那麼好的地步.如果你喜歡山清水秀的地方.可以來~~
G. 崇左地理位置
崇左市地跨北緯21°36`至23°22`,東經106°33`至108°8`之間(地理坐標北緯22°23`東經107°24`)。東北部與南寧市毗鄰,北部與百色市相連,東南部與防城港市交接,西部和南部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接壤。崇左市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為地質基層,以石灰岩占優勢,頁岩、砂岩次之,第四紀酸性赤紅壤土層為地表蓋層。境內山環岳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體。西部為大青山山脈,南部為公母山山脈和十萬大山余脈。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南部寧明縣與防城港市接壤的十萬大山余脈浦龍山(海拔1358米),其次是愛店附近中越邊境的公母山(海拔1357.6米)。寧明縣有8座山峰海拔千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其他山峰有北部的大新縣與天等縣交界的泗城嶺(海拔1073.7米),東北部江州區與隆安縣交界的的西大明山(1071.2米),南部龍州縣的大青山(1045米)等。境內河流屬左江水系。左江幹流全長539公里,發源於寧明縣與越南交界的枯隆山,上源稱奇窮河,流入國內稱平而河,在龍州縣城與水口河匯合稱麗江,與最大支流明江匯合後稱左江。左江年平均徑流量209億立方米(扶綏新寧站),流域落差大,流域面積31595平方公里。
H. 崇左市是屬於什麼省的
崇左市是廣西的地級市。
崇左市東及東南部接南寧市、欽州市,版北鄰百色市,轄江州區和扶綏權、大新、天等、龍州、寧明5個縣,代管縣級憑祥市。其中西與西南部的寧明、龍州、大新、憑祥四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
I. 崇左市現有多少人口,及地形地貌
2015年,崇左全市戶籍總人口248.80萬人,常住人口205.45萬人,城鎮人口74.54萬人。
崇左市境內山環專岳繞,丘陵起伏,山屬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體。西部為大青山山脈,南部為公母山山脈和十萬大山余脈。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南部寧明縣與防城港市接壤的十萬大山余脈浦龍山,海拔1358米,其次是愛店附近中越邊境的公母山,海拔1357.6米。寧明縣有8座山峰海拔公里以上。公里以上的其他山峰有北部的大新縣與天等縣交界的泗城嶺,海拔1073.7米,東北部江州區與隆安縣交界的的西大明山,1071.2米,南部龍州縣的大青山1045米等。
J. 崇左市屬於哪個省
崇左,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環北部灣城市群城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21°36`~23°22`,東經106°33`~108°6`之間,東及東南部接南寧市、防城港市,北鄰百色市,西與越南接壤,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
崇左市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是中越兩廊一圈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之一,設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13個,是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
(10)崇左的山屬於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廣西總體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類。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佔10.3%;
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佔26.9%;水面僅佔3.4%。盆地中部被兩列弧形山脈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為中心的桂中盆地,內弧形成右江、武鳴、南寧、玉林、荔浦等眾多中小盆地。
平原主要有河流沖積平原和溶蝕平原兩類,河流沖積平原中較大的有潯江平原、鬱江平原、賓陽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積最大的潯江平原達到630平方千米。廣西境內喀斯特地貌廣布,集中連片分布於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東北,約占土地總面積的37.8%,發育類型之多世界少見。
網路-崇左
網路-廣西壯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