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水文地質測繪觀測的項目有哪些

水文地質測繪觀測的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5 00:53:39

『壹』 工程地質測繪觀測點有哪些選擇

地質測繪、工程地質測繪和水文地質測繪這三者的測繪相似,只是服務於地質行業的不同專業。地質測繪側重於地下和地上的礦產資源和地球動力和地質狀況相關的測繪;工程地質測繪側重於工程方面需要的地基等方面的地質測量;水文地質測繪關注的更多是地下水、水體、水利設施等涉及的地質元素相關的的測繪。只要掌握足夠的測繪知識,可以分別為這三種專業服務的。測繪的工作有:放樣、測圖等。

『貳』 地礦局水文隊的測量工作有哪些啊

固體礦來產勘查、區域地自質調查、水文地質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
岩礦鑒定與測試、測量測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
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城市園林綠化
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
關鍵看你們單位幹啥。。

『叄』 水文地質觀測

1.沖洗液消耗量的觀測

圖3-8 沖洗液循環裝置及消耗量觀測示意圖

1—鑽孔;—導水槽;3—沉澱池;4—貯水池;5—標尺;6—隔水壁;7—工作開始時的水位;8—工作結束時的水位;9—加沖洗液用的量器;10—泥漿泵的吸水管

鑽孔沖洗液消耗量及性質的突然變化,通常說明所揭露地層的滲透性和涌(漏)水量發生了變化,也可能是揭露了新的含水層(帶)。因此在鑽進過程中需隨時觀測沖洗液消耗量。一般做法是:下鑽前、提鑽後分別觀測泥漿槽水位標尺(圖3-8),即可求得本回次進尺段內沖洗液的消耗量(V)或進尺1m時的沖洗液消耗量。計算式為:

V=(V1+V2)-V3 (3-3)

式中:V為回次進尺段內沖洗液消耗量(m3);V1為鑽進前泥漿槽內沖洗液體積(m3);V2為鑽進過程中加入泥漿槽中的沖洗液體積(m3);V3為提鑽後泥漿槽內沖洗液的體積(m3)。停鑽時則可用孔內液面下降值計算地層的漏失量。

如果鑽進中沖洗液大量消耗,可能是揭露到透水性很強的含水層、透水通道或遇到透水性很強的干岩層。如果鑽進中沖洗液循環量增多,則說明新揭露的含水層(帶)的水頭至少高於該含水層(帶)以至孔口。

2.含水層水位觀測

地下水位是重點觀測項目,一般在每次下鑽前和提鑽後立即測量,停鑽期間要每隔1~4小時觀測一次,以系統掌握孔內水位的變化情況,干鑽時可直接發現地下水。用沖洗液鑽進時則可據孔內水位的突然變化,發現和確定含水層。發現含水層後,應停鑽測定其初見水位和穩定水位。潛水的初見水位與穩定水位基本一致,承壓水的穩定水位則高於初見水位。鑽孔穿過多個含水層時,要分層止水,分層觀測水位。

一般來說,當觀測中相鄰三次所測得的水位差不大於2mm,且無系統上升或下降趨勢時,即為穩定水位。第四系潛水含水層,測定初見水位後,還應繼續揭露1~2m。承壓含水層,亦須揭穿隔水頂板,再揭露1~2m含水層後,才能測定穩定水位。在堅硬裂隙或岩溶含水層中,主要觀測風化殼水、構造含水帶及層狀裂隙或岩溶含水層的初見水位和穩定水位。觀測時亦須深入含水層數米,並對上部含水層進行止水。

為了准確測定含水層的水位和其他參數,水文地質鑽探應盡量採用不用沖洗液的鑽進方法,或用清水鑽進。如果採用泥漿鑽進,在觀測穩定水位之前,需認真洗井以消除其影響。

3.鑽孔涌水現象觀測

孔口涌水,表明鑽孔揭露了承壓水頭高於地面的自流承壓含水層。此時,應立即停鑽,記錄鑽進深度,並接上套管或裝上帶壓力表的

管,測定穩定水位和涌水量。也可用測自流孔涌(噴)水高度(f)及孔口管內徑(d)的方法,計算鑽孔涌水量:

當f<5m時,

專門水文地質學

當f>5m時,

專門水文地質學

式中:Q為鑽孔涌水量(L/s);f為自流水涌(噴)水高度(dm);d為孔口管內徑(dm)。測量f的同時,最好能進行涌水試驗,進行三次水位降深,測定3個穩定水位及所對應的涌水量。

4.水溫觀測

當鑽進揭露不同含水層時,要分別測定其水溫。對巨厚含水層,要分上、中、下三段,分別測定地下水溫度,並記錄孔深及水溫計的放入深度。測量水溫時,應同時觀測氣溫。

5.孔內現象觀測

鑽進中對孔內發生並能分析判斷水文地質問題的現象,都應予以觀測和記錄。例如,鑽具自動陷落(掉鑽),通常說明遇到了溶洞或巨大裂隙等。鑽孔孔壁坍塌、縮徑、涌砂等現象,通常說明揭露到了岩層破碎帶或砂層,應描述其現象,記錄其起止深度。

6.取水(氣)樣

為評價地下水水質,應取水樣及氣體樣。一般可在測定含水層穩定水位之後採取。水(氣)樣採取及送檢的要求,參見有關規范。

『肆』 什麼是水文地質測繪,其內容有那些

hydrogeological survey 為了解 水文地質條件的一種以地面觀察測繪為主野外工作。 其工作內容是按一定的迴路線和觀察點對地貌答、 地質和水文地質現象進行詳細觀察記錄,在綜合分析有觀察、測繪、勘察和試驗等資料的基礎上,編制測報告和 水文地質圖。准備工作水文地質測繪是在已有的 地形底圖和質圖基礎上進行的。

『伍』 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調查內容有哪些

主要觀測內容有:含水層和隔水層的性質、厚度、分布和變化規律及斷層的水文地質特版征;地權下水與地質構造、地貌、自然地理現象的關系以及地下水的補給、運動和排泄情況;含水層(特別是主要含水層)的水量、水質及其變化;已有供水或排水設施的工作情況,以及人類生產活動對地下水的影響等。水文地質測繪工作一般是以一定比例水文地質測繪尺的地質圖為底圖進行的。目前水文地質測繪中已廣泛使用航空與航天多譜段紅外或紫外照相等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水文地質測繪的速度和精度。

『陸』 水文地質測繪的任務和內容

水文地質測繪的基本任務是:①調查研究地層的空隙性及含水性,內確定調查區內的主要含水容層或含水帶及埋藏條件,隔水層的特徵與分布;②查明區內地下水的基本類型及各類型地下水的分布特徵、水力聯系等;③查明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④各種構造的水文地質特徵;⑤概略評價各含水層的富水性,區域地下水資源量和水化學特徵及動態變化規律;⑥論證與地下水有關的環境地質問題;⑦了解區內現有地下水供水、排水設施以及地下水開采情況。

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內容為:①地質調查;②地貌及第四紀地質調查;③地下水露頭的調查;④地表水體的調查;⑤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環境調查。

『柒』 在一般地區,水文地質測繪的基本任務有哪些

1查明隧道通段形、來貌、層、岩性、自構造岩質隧道應著重查明岩層層理、片理、節理等軟弱結構面產狀及組合形式斷層、褶皺性質、產狀、寬度及破碎程度;土質隧道應著重查明土類型、結構、物質、密實程度等傍山隧道外側洞壁較薄應預測偏壓帶各種危害
2查明隧道否通煤層、膨脹性層及害礦體等含些層段應預測層膨脹洞身影響並害氣體或放射性物質含量作評價
3查明良質、特殊質隧道通影響特別洞口位置及邊坡、
仰坡影響提工程措施意見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布情況析隧道區水文質條件判明水類型、水質及補給源預測水侵蝕性洞身段涌水量岩溶區應析涌水及填充物否突涌危險
並充估計隧道挖引起表塌陷及表水漏失問題提相應工程措施意見
5於深埋隧道應做隧道溫升溫預測岩層堅硬、緻密、性脆、構造應力集段應考慮發岩爆能性
6綜合析岩性、構造、水等關質測繪、勘探、測試段確定隧道圍岩級別
7隧道洞口需要接明洞段應查明明洞基底工程質條件
8查明橫洞、平行導航、斜井、豎井等工程質條件

『捌』 水文地質測繪要求

2.2.4.1 水文地質測繪比例尺

(1)水文地質測繪比例尺,「項目」重點工作區為1∶萬,其他工作區為1∶25萬。

(2)水文地質測繪要在比例尺大於或等於測繪比例尺的地形、地質圖基礎上進行。

2.2.4.2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路線布置要求

2.2.4.2.1 布置原則

用最短的路線觀測到最多的地質-水文地質現象。

2.2.4.2.2 布置要求

(1)沿垂直岩層(岩體)和構造線走向。

(2)沿地貌形態變化顯著方向。

(3)沿河谷、溝谷和地下水露頭多的地帶。

(4)沿含水層帶走向。

2.2.4.3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點布置要求

2.2.4.3.1 布置原則

觀測點應布置在地質、水文地質有意義的地點,不應平均布置。

2.2.4.3.2 布置要求

(1)地質點布置在地層界線、斷層線、褶皺軸線、岩漿岩與圍岩接觸帶、標志層、典型露頭和岩性、岩相變化帶等。

(2)地貌點布置在地貌分界線和自然地質現象發育處。

(3)水文地質點布置在井、泉、鑽孔、礦井、坎兒井、地表坍陷、岩溶水點(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體等。

2.2.4.4 水文地質測繪精度

水文地質測繪精度主要根據測繪比例尺的大小、區域水文地質復雜程度和地區研究程度來確定。各地區每百平方千米的觀測路線長度和觀測點數可參考表2.2.1確定。

表2.2.1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點數和觀測路線長度

注:(1)表中的地質、水文地質觀測點數指復合性水文地質測繪的規定數。(2)未進行過水文地質測繪的地區,地質、水文地質觀測點應為表中規定數的2倍。

2.2.4.5 遙感影像利用

2.2.4.5.1 進行水文地質測繪,要利用現有遙感影像資料進行判釋與填圖,減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圖件的精度。

2.2.4.5.2 遙感影像資料的選用需符合下列要求:

(1)航片的比例尺與填圖的比例尺接近。

(2)陸地衛星影像選用不同時間各個波段的1∶500000或1∶250000的黑白像片以及彩色合成或其他增強處理的圖像。

(3)熱紅外圖像的比例尺不小於1∶50000。

2.2.4.5.3 遙感影像填圖的野外工作包括下列內容:

(1)檢驗判釋標志。

(2)檢驗判釋結果。

(3)檢驗外推結果。

(4)補充室內判釋難以獲得的資料。

2.2.4.5.4 遙感影像填圖的野外工作量每平方千米的觀測點數和路線長度要符合下列規定:

(1)地質觀測點數為水文地質測繪地質觀測點數的30%~50%。

(2)水文地質觀測點數為水文地質測繪水文地質觀測點數的70%~100%。

(3)觀測路線長度為水文地質測繪觀測路線長度的40%~60%。

『玖』 水文站的觀測項目

嚴格來講,水文站的觀測項目可分為: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發五大類版,自2008年來權還有斷面污染取樣。
流量觀測內容有:流速、水深、風向風力;流速測量方法有:浮標法、流速儀法及超聲波法。流速測量設備有:吊箱、船、重鉛魚過河。
含沙量觀測內容有:主要觀測分析河流水中泥沙含量和泥沙粗細顆粒分級,取樣分為懸移質、推移質、河床質,目前主要取樣有懸移質和河床質。
降水觀測內容:降雪和降雨,主要觀測儀器為雨量計和雨量筒,雨量計主要觀測降水,儀器型式有遠傳和非遠傳。
蒸發:與降水觀測相反,降水觀測是觀測降到地面的水量,蒸發則是觀測從地面到空中的水量,主要觀測儀器為蒸發器和蒸發皿

『拾』 水文地質測繪的目的和任務

水文地質測繪是水文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一項基礎性的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對地下水露頭及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地貌等現象的觀測描述,分析鑒定,綜合研究等環節,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用文字和圖表的形式來闡明區域地下水的形成過程和賦存條件,並就涉及的專屬性問題(如開采、疏干、鹽鹼化防治等)作出一般性評價。

因此,應遵循先測繪後勘探的勘察原則。

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目的是:

(1)為各項經濟建設遠景規劃,如工農業布局、城鎮礦山建設、水利和交通工程的選位與選線、國防工程等提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

(2)為農田灌溉用水、工礦企業用水、城鎮生活飲用水等提出找水方向和圈定水源地段;

(3)為地下熱水和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水化學找礦提供資料;

(4)為農田旱澇、鹽鹼化綜合治理、地下水污染與環境保護提供水文地質資料;

(5)為區域性小比例尺水文地質編圖和科研以及專門性的勘探工作提供資料及設計依據。

水文地質測繪的任務是:

(1)查明勘探區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的基本特徵;

(2)確定各時代地層的岩石含水性質,地下水類型,劃分含水層與隔水層,選擇供水目的層,判明供水目的層與其他含水層間的關系;

(3)闡明區內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的地質、地貌條件及地下水動態一般特徵;

(4)評價含水層的富水性與區內地下水資源概況及其開采條件;

(5)初步闡明區域地下水化學特徵及其形成條件,調查地下水污染情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