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勘探索中圓礫石怎麼描述

地質勘探索中圓礫石怎麼描述

發布時間: 2021-01-22 13:27:36

㈠ 地質描述中砂卵礫石層用什麼符號表示

和礫石的一樣,用cg表示。

㈡ 地質勘探中人工填土是怎麼描述的

回填主要成分,包含物,含量。以及工程性質。
如:以黏性土回填而成,含約10%左右磚渣,碎石等建築垃圾,力學性質不均,工程性質差。
如果是鐵路描述那你就按照管理人員要求進行補充。

工程地質中全風化礫岩怎樣描述有礫質粉砂岩嗎或者含礫粉砂岩,怎樣描述謝謝

既然是粉砂岩,那麼顆粒的粒徑為為0.0625~0.0039毫米。如果需要「礫」這個專級別,那麼顆粒的直徑屬大於2mm。這兩個粒徑范圍沒有交匯點,所以不能這樣描述。

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描述然後命名:
1、 礫岩的顏色;
2、 確定礫岩的成分,注意礫石成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變化規律,描述各種礫石的鑒定特徵,統計各種礫石成分的百分含量;

3、 觀察並測量礫石的粒度,可以無選擇的測量100個以上礫石的視長軸或測量一定范圍內所有礫石的視長軸,求出平均粒徑。確定那個礫岩的分選性。注意觀察礫石粒度在剖面上平面上的變化規律;

4、 觀察並確定礫石的磨圓度、球度和形狀;

5、 確定填隙物的成分、含量、填充方式等;

6、 確定礫岩層的沉積構造特徵,如有無層理和粒序性變化,礫石的排列是否具有方向性,測量礫石長軸的延伸方向和礫石最大扁平面的傾斜方向;

7、 測量礫岩層的厚度、產狀,注意觀察礫岩層與下伏岩層的接觸關系、底面特徵等。

8、 綜合命名。

㈣ 礫質灰岩怎麼樣描述

礫岩是指由30%以上直徑大於2㎜的顆粒碎屑組成的岩石[1] 。其中由滾圓度較好的礫石、卵石膠結而成的成為礫岩;由帶稜角的角礫石、碎石膠結而成的成為角礫岩。
粒徑大於2毫米的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2] 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根據礫石大小,礫岩分為漂礫(>256毫米)礫岩、大礫(64~256毫米)礫岩、卵石(4~64毫米)礫岩和細礫(2~4毫
礫岩和被生物擾動過的灰岩
米)礫岩。根據礫石成分的復雜性,礫岩可分為單成分礫岩和復成分礫岩。根據礫岩在地質剖面中的位置,可分為底礫岩和層間礫岩。底礫岩位於海侵層序的底部,與下伏岩層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代表了一定地質時期的沉積間斷。如河北唐山震旦系底部長城統石英岩質礫岩。層間礫岩整合地產於地層內部,不代表任何侵蝕間斷。如中國北方寒武系和奧陶系的竹葉狀灰岩。
根據Mclane[1995]分類標准,礫石大小,礫岩分為巨礫(>25.6cm),中礫(6.4~25.6cm),小礫(≤6.4cm)。
形成編輯
礫岩的形成決定於3個條件:有供給岩屑的源區;有足以搬運碎屑的水流;有搬運能量逐漸衰減的沉積地區。因此,地形陡峭、氣候乾燥的山區,活動的斷層崖和後退岩岸是礫岩形成的有利條件。巨厚的礫岩層往往形成於大規模的造山運動之後,是強烈地殼抬升的有力證據。礫岩的成分、結構、礫石排列方位,礫岩體的形態反映陸源區母岩成分、剝蝕和沉積速度、搬運距離、水流方向和盆地邊界等自然條件。愈靠近盆地邊界,沉積物的粒度愈大,其中陸源碎屑總含量也愈高。這些對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古礫石層常是重要的儲水層,礫岩的填隙物中常含金、鉑、金剛石等貴重礦產,礫岩還可作建築材料。

分類編輯
地層中常見的礫岩有兩種。

底礫岩
位於某個地層組合底部的侵蝕面上,代表長期沉積間斷以後,一個新的沉積時期開始的產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時有所見。
在野外如何識別底礫岩?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予以
礫岩
判斷:①位於侵蝕面上,其礫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岩層所成的礫石。②礫石的成分比較簡單,常見的以石英質的礫石最多。③礫石的磨圓度良好,分選也好。④分布的范圍不大,但分布的層位相當穩定。⑤同一底礫岩層中的礫石及砂粒,自下而上變細,磨圓度變好。
確定底礫岩存在與否的意義十分重要,因為它既是劃分地層(系、統、組)界線的標志,又是闡明地殼運動的標志,是恢復古地理面貌、討論區域地質發展階段性等問題的重要資料。某些礦產的賦存,諸如金、鈾、銅、金剛石、鉬等也往往與底礫岩在一起。

層間礫岩
它的產生大多數是由於沉積過程中局部的環境發生變化,比如水流的沖刷、波浪的沖擊、暫時的乾涸、岸坡的滑動、地殼的微弱升降等均可導致層間礫岩的形成。
在野外,如何認識層間礫岩呢?主要有以下幾項標志:①相夾在普通的岩層之間,與侵蝕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無關。②其礫石的成分與其下最接近的地層岩性相關。③有時層間礫岩層之下有沖刷面。④礫石的磨圓度較差,而且含有石灰岩、粘土岩類等容易溶解或易破碎的岩石所形成的礫石。⑤膠結物、充填物比較復雜。作為最典型的層間礫岩,就是同生礫岩,例如華北地區寒武紀地層中極為常見的竹葉狀灰岩。
在觀察礫岩的岩石性質時,還可以根據礫石的外形和排列情況判斷其形成時的環境。例如在河流中形成的礫石的外形對稱性較差,其長軸方向與水流的流向垂直,傾斜方向與水流流向相反,傾角較大,可達15°~30°。形成於海濱的礫石,排列的傾斜方向對著海洋,傾角較小,7 °~8 °,長軸方向與海岸平行。還有的具有乾裂、孔隙、結核等。常見的沉積岩有:直徑大於3毫米的礫和磨圓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質膠結而形成的礫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徑的砂粒膠結而成的砂岩,由顆粒細小的粘土礦物組成的頁岩,由方解石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相關信息編輯
不同成因的礫岩,在礫石成分成熟度、粒度分布、形狀、圓度表面特徵,以及礫石空間排列上都有較明顯的差異。按支撐類型、分選性、組構和沉積造物等4個成因標志,可把礫岩劃分為6種成因類型。在F.J.裴蒂庄的礫岩和角礫岩的成因分類中首先按碎屑化作用力和碎屑來源,把岩
礫岩
石分為4類,即外力碎屑的、火成碎屑的、壓碎碎屑的和隕石的;其次根據碎屑來源,將外力碎屑的分為層外的和層內的;再按雜基多少,進一步把層內礫岩分為正礫岩和副礫岩。
正石英岩質礫岩主要由穩定性高的石英岩和少量的燧石、脈石英等碎屑組成,呈顆粒支撐,填隙物較少,常被硅質膠結。礫石分選性好,圓度高,礫石粒度偏小,礫岩層厚度較薄。石英岩質礫岩常形成底礫岩。中國北方長城系底部有石英岩質礫岩。岩屑礫岩的礫石成分大多屬不穩定組分,如玄武岩、花崗岩、石灰岩等。岩屑礫岩的礫石粒度較大,礫岩層厚度較大,礫石分選和圓度較差,反映出碎屑搬運不遠,常常在盆地邊緣或鄰近沉積區快速堆積而成。岩屑礫岩多數是大陸成因的。紋層狀礫質泥岩含有稀散礫級碎屑,其中雜基具紋層,紋層在較大的礫石處上凸和下凹。這種岩石常與冰磧岩共生。若分散的礫級碎屑嵌入無紋層的雜基中,這種泥岩稱為塊狀礫質泥岩,它主要是水下重力流沉積。若岩塊具磨光面和擦痕,則說明為冰川成因。河流礫岩的礫石通常成分復雜,穩定和不穩定的岩屑均可出現,碎屑分選較差,圓度較低,長軸與水流方向垂直,礫石扁平面傾向上游,傾角一般為15°~30°,礫岩體底部常有沖蝕面。濱岸礫岩形成於濱海和濱湖地區,礫石成分單一,多為堅硬岩石,分選好,圓度高,長軸多平行於岸線方向,最大扁平面向海方向傾斜,傾角一般7°~8°。礫岩層通常呈薄的透鏡體產出,常與石英砂岩共生,濱海礫岩有含海生生物化石。
按地質作用和形成條件,礫岩還有許多類型。發育在地形高差很大地區的粘度極大的泥石流,沿斜坡下滑而堆積,可形成泥石流礫岩和角礫岩。由河流攜運的粗碎屑堆積在山前的山麓斜坡上,可形成扇礫岩和角礫岩。由冰川作用可形成冰磧礫岩和角礫岩。典型的冰磧角礫岩完全沒有分選,礫石稜角尖銳,在部分冰磧角礫岩中,具有典型的「丁」字擦痕。

㈤ 礫石、頁岩、板岩、有什麼特點

礫岩是指由50%以上直徑大於2㎜的顆粒碎屑組成的岩石。其中由滾圓度較好的礫石、卵石膠結而成的成為礫岩;由帶稜角的角礫石、碎石膠結而成的成為角礫岩。粒徑大於 2毫米的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根據礫石大小,礫岩分為漂礫(>256毫米)礫岩、大礫(64~256毫米)礫岩、卵石(4~64毫米)礫岩和細礫(2~4毫礫岩和被生物擾動過的灰岩米)礫岩。根據礫石成分的復雜性,礫岩可分為單成分礫岩和復成分礫岩。根據礫岩在地質剖面中的位置,可分為底礫岩和層間礫岩。底礫岩位於海侵層序的底部,與下伏岩層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代表了一定地質時期的沉積間斷。如河北唐山震旦系底部長城統石英岩質礫岩。層間礫岩整合地產於地層內部,不代表任何侵蝕間斷。如中國北方寒武系和奧陶系的竹葉狀灰岩。

頁岩(Shale)是一種沉積岩,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根據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為: 鈣質頁岩、鐵質頁岩、硅質頁岩、炭質頁岩、黑色頁岩、油母頁岩等其中鐵質頁岩可能成為鐵礦石,油母頁岩可以提煉石油,黑色頁岩可以作為石油的指示地層。頁岩形成於靜水的環境中,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常存在於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岩的形成,頁岩中也經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岩中保存下來。

板岩是具有板狀結構,基本沒有重結晶的岩石,是一種變質岩,原岩為泥質、粉質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剝成薄片。板岩的顏色隨其所含有的雜質不同而變化,含鐵的為紅色或黃色;含碳質的為黑色或灰色;含鈣的遇鹽酸會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顏色命名分類,如會綠色板岩、黑色板岩、鈣質板岩等。板岩可以作為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古代在盛產板岩的地區常用做瓦片。板岩中一般不含有礦物。

㈥ 地質勘探中土質的描述

建議你將你的帖子從新發一次,因為你在發表的時候選擇分類選擇錯誤了,你看你的這個問題是在體育運動中!呵呵!

㈦ 工程地質勘察野外編錄中卵石是怎麼描述的急

卵 石 :顏色(青灰夾黃色),密度(鬆散/稍密/中密/密實(根據標貫試驗專確定)),濕度屬(稍濕/濕(初見水位以下)/飽和(穩定水位以下)),磨圓度(呈圓形或次圓狀),分選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約65%),粒徑(一般60-120mm,最大為180mm),主要組成成分(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約35%細粗砂及黏性土)。

圓礫:淺灰黃色、灰色,飽和,中密,分選性差,以石英礫、卵石為主,石英砂次之,礫、卵石磨圓度較好,石英砂呈次稜角狀。

(7)地質勘探索中圓礫石怎麼描述擴展閱讀:

主要是對岩性進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及形成條件進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構造也要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還要觀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劃痕,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構造運動的證據!再就是還要量取其主裂面與岩心軸的夾角!最後就是取樣,按照國家規范進行取樣的話,就要取二分之一樣,不過有些時候要視情況而定 有的礦山就要求取全樣。

具體情況具體來定,有些礦山根本不按國家標准規范幹活!

㈧ 勘察外業土應該怎麼描述

一、雜填土:

雜色,鬆散,大孔隙,上部為砼地坪,含較多的碎石。

二、淤泥質粉質粘土:

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夾有機質;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低,韌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

灰黃色,可塑,無搖振反應、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

灰黃~褐黃色,硬塑,含少量的鐵,錳質結核,可塑,無搖振反應,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五、粉質粘土:

青灰色,軟~可塑狀,為後期沉積,搖振反應無,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六、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團塊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七、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可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八、粉質粘土:

灰黃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含團塊狀密實粉土。

九、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鈣質結核,硬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十、粉質粘土:

灰黃~灰色,軟~可塑,粉粒含量高,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中等,韌性中等。

十一、粉質粘土:

上部淺灰色,中下部褐黃色,硬塑,含少量鐵錳質結核,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十二、粉質粘土夾粉土:

灰黃~青灰色,可塑,含少量雲母片,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十三、粉砂:

黃色,含雲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礦物組成,飽和狀態。

十四、粉砂:

上部灰黃色,底部淺灰色,含雲母片,飽和狀態,密實。

十五、粉質粘土夾粉土:

灰黃色,軟~可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夾薄層粉土。

十六、粉土:

灰黃,含雲母片,很濕,稍密。搖振反應中等,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

十七、粉砂:

灰黃,含雲母片,飽和,密實,主要成分由長石、石英、雲母等組成,磨園度好、分、選性好。

十八、粉土:

淺灰色,含雲母片,搖振反應中等,無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

十九、粘土夾粉砂:

灰黃色,褐黃色,可塑,含少量鈣質結核核徑為3cm。夾薄層壯中密粉砂,具水平層理,無搖振反應,切面稍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粘土:

灰黃,褐黃色,含少量鐵,錳質結核,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一、粉質粘土:

褐黃色,硬塑,含白色高齡土條帶用鈣質結核,(核徑為0.3~2cm),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二、粉質粘土夾粉土:

淺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夾30cm厚薄層粉土,濕,中密~密實。

二十三、碎石土:

淺黃色,灰黃色,中密~密實,碎石含量50%~70%稜角形,次稜角形,一般直徑20~40mm最大粒徑120mm 成份以灰岩為主,少量為砂岩,由老黃土、新黃土,中粗砂,礫石充填。

二十四、 中風化灰岩:

灰~深灰色,隱晶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岩石結構緻密堅硬,裂隙發育大部分閉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狀,長柱,少量呈碎石塊狀,碎粒狀,土狀,長度20~40cm局部溶蝕現像嚴重,岩芯表面呈峰窩狀,溶徑5~20mm,最大50mm.

二十五、全風化粘土岩:

褐灰色,黃褐色,棕紅色。結構構造完全破壞岩芯呈土狀,含風化碎屑,碎塊,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

二十六、強風化粘土岩:

褐灰色,黃褐色。棕紅色,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岩芯呈碎塊狀,節理裂隙較發育。

二十七、頁岩:

灰黃色,薄層狀,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8)地質勘探索中圓礫石怎麼描述擴展閱讀

雜填土工程性質:

一、性質不均厚度變化大。

1、由於雜填土的堆積條件、堆積時間,特別是物質來源和組成成分的復雜和差異,造成雜填土的性質很不均勻,分布范圍及厚度的變化均缺乏規律性,帶有極大的人為隨意性,往往在很小范圍內,就有很大的變化。

2、當雜填土的堆積時間愈長,物質組成愈均勻、顆粒愈粗,有機物含量愈少,則作為天然地基的可能性愈大。

二、變形大並有濕陷性。

1、就其變形特性而言,雜填土往往是一種欠壓密土,一般具有較高的壓縮性。對部分新的雜填土,除正常荷載作用下的沉降外,還存在自重壓力下沉降及濕陷變形的特點;對生活垃圾土還存在因進一步分解腐殖質而引起的變形。

2、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干或稍濕的雜填土,往往具有浸水濕陷性。堆積時間短、結構疏鬆,這是雜填土浸水濕陷和變形大的主要原因。

三、壓縮性大強度低。

1、雜填土的物質成分異常復雜,不同物質成分,直接影晌土的工程性質。當建築垃圾土的組成物以磚塊為主時,則優於以瓦片為主的土。

2、建築垃圾土和工業廢料土,在一般情況下優於生活垃圾土。因生活垃圾土物質成分雜亂,含大量有機質和未分解的植物質,具有很大的壓縮性和很低的強度。即使堆積時間較長,仍較松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