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不良地質怎麼施工

不良地質怎麼施工

發布時間: 2021-02-24 22:42:04

1. 岩質地基中不良地質情況有幾種,如何處理

岩質地基中不良地質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
1、岩溶
2、滑坡
3、危岩和崩塌
4、泥石流回
5、采空區
6、地面沉降答
7、地震效應
8、活動斷裂。

至於如何處理,隨便其中的一條,都可以寫一本書,你還是看一些相關的專業書籍吧!

2. 隧道在穿越不良地質地段時,常用的輔助施工方法有哪些

一般可分為對地層預支護(超前支護)和預加固兩大類,主要有:地表砂漿錨桿或地表注漿加固;超前錨桿或超前小導管支護;管棚鋼架超前支護;超前小導管預注漿;超前圍岩深孔預注漿。

3. 為什麼不良地質條件會導致建築工程事故

「不良地抄質條件」的概念包襲括比較廣泛。包括抗震不利地段及良性發震斷裂帶、溶洞、溶腔、膨脹土等特殊土。抗震不利地段有軟弱土、液化土、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山丘,非岩性陡坡、邊坡,河岸邊緣,平面分布的成因、岩性、狀態明顯不均勻的土層(故河道、破碎帶、暗埋的塘浜溝谷),半填半挖地基等。其中,已被揭示的,或工程選址避讓或加以整治;未被揭示的成為隱患。
好,知道「不良地質條件」是什麼了,就會明白這種地質條件作為地基的風險。建設工程規模越來越龐大、復雜,基礎施加給地基的應力越來越巨大且復雜。對地質條件的認識稍有不慎;未被揭示的隱患機遇;整治稍有不當;施工條件困難等等,必然導致基礎沉陷、歪斜、傾覆、滑移,基礎喪失穩定就構成災難性的工程事故。

4. 什麼叫不良地質

由地球內力或外力產生的對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質作用。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5. 隧道施工中遇到不良地質時應遵循哪些施工原則

若爆破,短進尺,勤支護。

6. 不良地質條件為何會導致建築工程事故

建設工程規模越來越龐大、復雜,基礎施加給地基的應力越來越巨大且復雜。對專地質條件的認識稍有屬不慎;未被揭示的隱患機遇;整治稍有不當;施工條件困難等等,必然導致基礎沉陷、歪斜、傾覆、滑移,基礎喪失穩定就構成災難性的工程事故。

7. 不良地質構造對工程有哪些影響

(1)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內的含有大量泥沙、容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徵是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後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
(2)山體滑坡災害
山體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
在暴雨季節,有些山體長時間被雨水浸泡,表面山石和泥土松動後容易產生山體滑坡。但也有的因濫采濫伐造成水土流失或過度開采等人為因素而引起。其中人類的工程、建築等活動對自然的破壞是造成滑坡災害的因素之一。

8. 論述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有哪些影響

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會造成常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塌陷等影響。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構成的,但是由於岩石的風化和剝蝕等作用,可以使他們的抗壓、抗拉、抗剪強度等力學性質發生改變,以致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地質災害,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危害。

地質災害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危及人們的生命。不但增加工程費用,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因此,應分析產生這些地質災害的原因,從根本上預防此類公路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保證工程的質量、進度和安全。

(8)不良地質怎麼施工擴展閱讀

防範措施:

1、滑坡:為了避免滑坡災害,對滑坡進行防治時一般應對症下葯,綜合治理。常用的滑坡防治方法有:排截水工程、卸荷減載工程、坡面防護工程、支擋工程。

2、泥石流: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封山育林,以保護匯水區和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地帶;調節地表徑流,沿坡修建導流堤;設置截擋建築物,如堤、壩等,也可設置排洪道等。

3、岩溶:在岩溶地區修建公路,應該深刻了解岩溶發育的程度和岩溶形態的空間分布規律,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態,避免或防治岩溶病害對路線布局和路基穩定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些經驗可大體概括為疏導、跨越、加固、堵塞與鑽孔充氣、恢復水位等。

9. 在工程選址過程中如何考慮地質問題

首先要了解區域地質構造情況,這樣可以避免選址的錯誤,最好在規劃前期進行規專劃工程地質勘察,屬城市規劃中重點建設區一定要避開區域斷裂,構造帶等不良地質作用地區,如果不可避免,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採取工程措施保護。
水文地質方面,首先要考慮水源,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都以地下水開采作為城市水源,城市供水的水量是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因此規劃水源地是城市規劃的前提,產業布局上必須有所區分,以確保水質安全。總之就是兩點,既要保證水量充足,確保取水成本合理,又要保證供水安全,防止污染。這樣的規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10. 不良地質構造對工程的影響(舉例說明)

一般而言,地質災害最主要的形式包括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等。以下對這三種地質災害分別予以分析。

(1)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徵是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後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

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其發生往往是突然性的,發生時讓人措手不及,出現混亂的局面,盲目地逃生可能導致更大的傷亡。泥石流的形成,其自然因素與地質構造和降雨有密切的關系。在地勢陡峭、泥沙和石塊等堆積物較多的溝谷,每遇暴雨或長時間的連續降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從人為因素來看,主要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如濫砍亂伐林木,山坡失去植被保護;修建公路、鐵路、水渠等工程時,破壞了山坡表層,不合理的採石、開礦、破壞了地層結構等,都會導致人為泥石流的發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