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平面圖中導線平面圖是什麼意思
㈠ 如何確定電氣平面圖中導線的根數(求圖)
導線根數在平面圖中的標注以前都是多於2根就開始標注,現在照明干線都是L,N,PE三根線了,當線路中有控制線時是4根,所以現在當線路中導線根數大於3根時才開始標注。
㈡ 有誰知道圖片中的導線圖例代表什麼意思
成交量邊2條線是成交量均線,黃色是5日均線,白色是10日均線 那個是MACD指標,紅色向上和藍回色向下都答是能量柱,代表強度,兩條線是MAC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為兩條長、短的平滑平均線 對,是均價線,白色5日,黃色10日,紫色20日,這個很好知道。
㈢ 中段地質平面圖的介紹
中段地質平面圖(geological plan of mining level)簡稱中段地質圖。根據同一中段標高上的水平坑道及其他工程揭露的地質和礦產現象,通過綜合整理編成的一種水平斷面圖。
㈣ 道路平面圖中a、R、T、L、E、J表示什麼意思
a,R,T,L,E,J分別表來示轉角、半源徑(彎道的緩急決定因素)、切線長、曲線長、外距和切曲差,這是計算曲線要素的。前面兩個是由設計者設計的,後面的則由前兩個計算出來。
城市道路平面圖是應用正投影的方法,先根據標高投影(等高線)或地形地物圖例繪制出地形圖,然後將道路設計平面的結果繪制在地形圖上,該圖樣稱為道路平面圖。
道路平面圖是用來說明道路路線的平面位置、線型狀況、沿線地形和地物、縱斷標高和坡度、路基寬度和邊坡坡度、路面結構、地質狀況以及路線上的附屬構造物,如橋涵、通道、隧道、擋土牆的位置及其與路線的關系。
(4)地質平面圖中導線平面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設計的原則
(1)道路平面位置應按城市總體規劃道路網布設。
(2)道路平面線型應與地形、地質和水文等結合,並符合各級道路的技術指標。
(3)道路平面設計應處理好直線與平曲線的銜接,合理地設置緩和曲線、超高、加寬等。
(4)道路平面設計應根據道路等級合理地設置交叉口、沿線建築物出人口、停車場出人口、分隔帶斷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5)平面線型需分期實施時,應滿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顧遠期發展,減少廢棄工程。
㈤ 地質鑽孔在平面圖上的表示方法
如圖示。
㈥ 輸電線路平面圖豎線上所標識的數據各是什麼意思
輸電線路平斷面圖上有以下數據:
耐張段長/代表檔距、桿塔位置、版檔距、里程、樁間距離權、平面圖、轉角度數、塔型(呼高)、跨越點處被跨越物高度(用h表示)、水平檔距、垂直檔距、累計檔距,導線最低點(用三角形標注的點)。
名稱解釋:
K——模板K值(等於導線最大弧垂時的比載/8倍導線最大弧垂時的應力)
E——10倒數次冪,如E-5表示10的負5次方
h——被跨越物的高度(m)
ΣL——累計檔距(m)
lp——當表檔距(m)
LV——垂直檔距(相鄰兩檔導線最低點間的水平距離)
LH——水平檔距(相鄰兩檔導線中點的水平距離)
Kv——LV與LH的比值
㈦ 在基礎平面圖中這些線是什麼
平面圖表來示的就是我們水自平看到的東西,你有疑問的那根線,自然表示的是最外面的東西,具體是什麼東西,要怎麼做還需要看他的剖面圖,這樣你就比較清楚他是什麼了,這種一般都是表示的條形基礎的外邊線~! 順便提醒一下不要被樓上的兩個答案誤導,基槽的邊線設計圖子的時候是不管的,至於你想把基槽挖多大都與它無關。它只表達基礎的關系~!
㈧ 作導線平面圖
5.1.2.1 作導線平面圖草圖
根據各導線的前進方向、水平長度和剖面圖比例尺,做出導線平面圖的草圖(如圖5.1)。
圖5.1 導線平面圖草圖(1:1000)
(本節各插圖均依表3.2數據繪制)
5.1.2.2 確定剖面總方向
確定剖面總方向的方法有許多種,但最經常被採用的為兩種:一種方法是將剖面測量的起始點和終點相連,即得到剖面總方向(如圖5.2中的A→B方向);另一種方法是取大致平分導線平面圖草圖中各折線(即各導線)的方向,為剖面總方向(如圖5.2中的A→C方向)。
5.1.2.3 將導線平面圖草圖描到繪圖用紙上
將導線平面圖草圖沿剖面總方向橫向擺放,把草圖上的各折線和導線號描到繪圖用紙上(實習時的繪圖用紙為方格厘米紙)。描繪時注意「西左東右,南左北右」的習慣原則(圖5.3)。
圖5.2 剖面總方向的確定(1:1000)
圖5.3 導線平面圖(1:1000;未畫完)
5.1.2.4 標上導線平面圖應有的內容
(1)分層界線
分層界線的延伸方向,必須沿岩層走向畫(注意:此時導線平面圖的正北方向一般不與繪圖用紙的縱坐標方向一致)。
不同層次的分層界線,其長度應有明顯的區別(剖面圖的分層界線亦如此)。如圖5.4中二疊系與石炭系之間的分界線,應明顯地比石炭繫上統(C2)與下統(C1)之間的分界線長;石炭繫上統(C2)與下統(C1)之間的分界線,應明顯地比石炭系下統(C1)內各岩層之間的分界線長,其他依此類推(註:分層界線具體長度應視整個圖件圖幅的大小而定,以盡可能使得整個圖幅美觀協調為原則)。
(2)分層層號
在各分層界線之間標上各岩層的分層層號,如圖5.4上圖中的①②③④⑤。
(3)地層代號
如圖5.4上圖中的D3、C1、C2、P1。
圖5.4 導線平面圖和實測地層剖面圖(1:1000,其中剖面圖未畫完)
(4)岩層產狀
從剖面測量記錄表中選取一些有代表性(即能反映岩層產狀變化情況)的產狀標注到導線平面圖上。產狀統一標在各分導線的上方或下方(緊靠分導線),走向線長0.6~0.8cm,傾向線長0.2~0.3cm。
(5)標本採集位置
岩石標本用「▽」,化石標本用「×」標在各導線相應位置的上側。並在各導線上方適當位置標出標本樣號,岩石標本用R001、R002、R003……化石標本用F001、F002、F003……(如圖5.4上圖)。「▽」的下頂點和「×」的交叉點為標本採集位置。
㈨ 判斷地質平面圖中有何地質構造,圖中箭頭表示斷層線的傾向
逆斷層,向斜(岩層中間新,兩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