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地質編錄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地質編錄

發布時間: 2021-02-24 19:11:09

A. 什麼是原始地質編錄、包括哪些內容

原始地質來編錄是指地區工作人源員在現場對各種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礦體及其各種地質現象進行觀察,並用圖表、文字將礦體特徵和各種地質現象描述和記錄下來的整套工作。原始地質編錄要求素描和記錄以下內容: 一、礦體形狀、產狀、厚度、數目及其產出的位置;礦石的物質組成及其共生組合;礦石的結構、構造、自然或工業類型、品級及分布情況;礦體與圍岩的接觸關系。 二、圍岩種類、性質、產狀與特點;圍岩蝕變的種類與礦化關系。 三、地質構造,各種地質構造類型、性質、產狀、規模、與礦化的關系以及對礦體的破壞程度。 四、其它地質特徵,如地層、古生物及水文地質等方面的資料。

B. 地質編錄的詳細說明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C. 工程勘察地質編錄是做什麼的

地質編錄:
在地質勘查、勘探中,對各種工程的地質現象進行編繪、記錄的過內程。
技術要求:
需進行地質編容錄的工程主要有:探槽、淺井、鑽孔。
編錄要求現場記錄所見地質現象,其中探槽和淺井需在現在繪制工程素描圖。鑽孔可在完成現場記錄後室內繪制。
探槽、鑽孔素描圖的比例尺皆為1/100,淺井大多為1/100或1/50。

D. 原始地質編錄基本要求

1) 原始地質編錄必須真實、客觀、全面。原始地質編錄中,對地質現象的觀察研究要認真、細致、全面,記錄要真實、客觀。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形態、大小等數據要准確,採集標本、樣品的規格和數量要滿足要求。編錄時,應將實際觀測資料與推斷解釋資料加以區分。編錄工作必須在現場進行,嚴禁事後記錄。

2) 原始地質編錄應及時進行。原始地質編錄應隨工作進展逐日或隨施工進展及時進行。用電腦編錄時,原始資料和數據應按規定格式及時存檔、入庫。

3) 原始地質編錄的文、圖、表應吻合。原始地質編錄的文、圖、表必須互相對應、吻合、一致,整潔、美觀,字跡工整,字體規范。

4) 原始地質編錄應使用符合質量要求的測量、繪圖工具和量具。量具必須按有關國家標準定期檢驗,檢驗報告應與原始地質編錄一同歸檔。

5) 原始地質編錄必須採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規定的計量單位名稱和符號。數值要反映其精確程度,寫出全部有效數值。在其精確范圍內修約時,按 CB8170《數值修約規則》進行。

6) 原始地質編錄應使用規定的記錄設備和材料。文字記錄使用野外記錄本,圖、表用 80g 以上的紙張繪、印,幅面尺寸為 185mm ×260mm 或其 2n 倍 ( n =0,1,2,3,4) 。現場記錄及繪圖時,應使用碳素或 2H 繪圖鉛筆。對鉛筆記錄部分,整理時要用碳素墨水將圖線及重要數據著墨。用電腦編錄時,按有關規定執行。

7) 原始地質編錄資料形成後,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改動。除非經研究、論證、實地核對、項目負責人批准,可對原始編錄中的地層及地質體代號、編號、礦體編號、工程編號、岩礦石名稱、術語及與此有關的文字描述部分進行修改。但這些改動必須採用批註的形式進行,註明修改原因、批註人及修改日期,不得在原始資料上塗抹修改。

礦區常用地質編錄用語及代號列入表 6-2。

表 6-2 礦區常用地質編錄用語及代號

續表

E. 路線地質的觀察程序及編錄要求

路線地質觀察一般程序是:定點;觀察、描述該點周圍的地質、礦產現象;測量產狀;追索與填繪地質界線;採集標本和樣品。點上的工作結束後,沿路線前進方向進行連續的地質觀察與描述,同時編制連續的信手剖面圖。路線觀察的編錄格式如下。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__天氣___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線1

No.01

點位:272.2高地310°方向152 m處

點性:O1y與O1n分界線

點東:印渚埠組(O1y)黃綠色、紫紅色頁岩夾少量壓溶型瘤狀灰岩。瘤狀灰岩呈紫紅色,瘤狀構造發育。岩石由瘤狀體和基質兩部分組成,瘤體呈橢球體、扁豆狀及姜狀等,大小由2~5 cm不等,由微晶方解石組成。瘤體長軸大致平行層面排列,佔全岩的60%~70%,與基質界線清晰、平滑。基質由鈣質泥質組成,遇酸微弱起泡。岩石風化面因瘤體溶失或剝落而成蜂巢狀外貌。瘤狀灰岩呈薄-中厚層狀,走向延伸不穩定,與泥岩呈相變關系。

產狀:320°∠42°

點西:寧國組(O1n)黑灰色薄中層狀微晶灰岩

產狀:318°∠45°

O1n與下伏O1y呈整合接觸關系。

……

其他現象(如構造、地貌、水文現象)的簡要敘述。

No.01-No.02

0~50 m灰黑色頁岩夾黑色微薄層狀燧石岩,水平層理發育,見零星黃鐵礦結核。產豐富筆石化石。

50~80 m灰色粉砂質頁岩、粉砂岩夾硅質岩薄層。

產狀308°∠39°

……

(信手剖面圖,比例尺與平面圖相同,畫在左側方格紙上。)

No.02

點位:藕塘底村西池塘邊

點性:構造點

本點為一斷層點。斷層走向320°,傾向南西,傾角近於直立。斷層向兩端延入鄰近觀察路線。斷層東盤為O3c黃綠色頁岩。產狀168°∠57°。斷層西盤為C1y灰褐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砂岩、礫岩。產狀182°∠72°。斷層破碎帶寬40~60 cm,由泥岩、砂礫岩碎塊組成,未經膠結。

斷層性質待進一步查明。

No.02-No.03

連續描述,方法同前。

路線地質觀察中,必須勤追索敲打、勤觀察思考、勤記錄勾畫,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對點上及點間的任何地質現象,原則上均應全面觀察、記錄。做到術語准確、概念清楚,文字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空間位置明確。要勤於思索,注意分析地質現象之間的聯系,不斷提高路線觀察的予見性。對實際現象持客觀態度,不能任意取捨乃至於誇張偽造。每條路線資料經室內整理後,當日寫出路線小結,對重大地質問題的資料進行歸納,指出存在問題,作為相鄰路線的工作參考。

路線地質觀察記錄方式除上述外,尚有適用於計算機處理的表格卡片和小型錄音機在野外錄音後,再經室內整理等多種方法。

F. 一般什麼情況下要進行地質勘探

一般都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進行勘探,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

G. 一般什麼情況下要用到地質勘察報告

開展找礦勘探,區調、礦調、采礦等。

H. 水利水電工程一般哪些部位需要進行地質編錄

永久工程的地基都應做地質編錄。

I. 地質編錄的內容是什麼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J. 原始地質編錄的概念與內容

1. 原始地質編錄的基本概念

地質人員到現場對各種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礦體回及各種地質現象答進行仔細觀察,並用圖表和文字將礦體特徵和各種地質現象如實素描和記錄下來的整套工作,稱原始地質編錄工作。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質資料的基本的方法。所收集的資料是編制各種綜合地質圖件的基礎,是進行綜合研究的前提,也是評價礦床的重要依據。原始地質編錄具體包括地質測量、實測剖面、坑探工程地質編錄和鑽孔地質編錄。

2. 原始地質編錄的基本內容

原始地質編錄包括現場編錄和整理兩部分。①現場編錄,指在野外現場,編錄人員用適當的信息記錄手段,保留下來的宏觀和微觀地質現象的記錄; ②整理,指在室內,編錄人員根據野外測量結果和採集的標本、樣品的鑒定及測試數據,對現場編錄的內容進行修正、補充、制圖、製表、整飾和歸檔的過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