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作業需要什麼什麼手續
1. 建設工程進行地質勘查時前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設計單位開展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地形測量、地質鑽探、打平硐需向當地政府部門辦理哪些手續
2. 有了條件函,地質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土地權屬地類證明,下面需要去什麼部門做什麼手續,需要什麼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57條規定: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3. 工程地質條件的六要素有哪些
(1) 地層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 相關書籍
、產狀專、成岩作用特點、屬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2) 地質構造:也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3) 水文地質條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化學成分等。 (4) 地表地質作用: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路線的選擇。
4. 修建房屋地質鑽探要什麼手續
你是什麼房屋,私人的還是房地產開發的。地質鑽探只要有用地規劃通過,其實現在有的審批規劃沒通過也都私下裡開始鑽探了。審批報建早晚的事
5. 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土地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1、什麼是臨時用地?
臨時用地是指工程建設施工和進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而在施工或者勘查完畢後不再使用的國有或者集體所有土地。臨時用地具有使用土地的臨時性和不改變原土地使用性質的特點。
2、臨時用地應具備的條件?
(1)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集體土地的;
(2)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和未利用地從事養殖業,不建設永久性建築物的;
(3)在城市因建設工程施工、堆料和其他需要,臨時使用土地的;
(4)其他符合規定需要臨時使用土地的。
(5)臨時用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時間不得超過兩年,期滿確需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臨時用地審批。
3、臨時用地由誰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57條規定: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根據這一規定,臨時用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批准。
4、臨時用地的程序是什麼?
臨時用地的程序如下:
(1)臨時用地單位與土地的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就臨時用地的補償和使用後土地的恢復等事項達成初步協議;
(2)臨時用地單位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臨時用地申請;
(3)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臨時用地申請進行審查,作出是否批准臨時用地的決定;
(4)臨時用地經批准後,臨時用地單位與臨時使用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正式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規定向臨時使用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支付臨時使用土地的補償費;
(5)臨時用地單位按照批準的用途和期限合理使用土地。使用期滿,按規定要求將臨時使用的土地交回原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並負責恢復土地的原使用條件。
5、臨時用地如何補償?
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臨時使用土地,會給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臨時用地單位應當給受損失者一定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事宜在臨時用地單位與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雙方簽訂的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中予以確定。補償標准按照給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實際造成的損失確定。
6、當事人申請臨時用地需提交什麼資料?
當事人申請臨時用地需向土地所在區域的國土資源分局申請臨時用地,填寫 《臨時用地申請表》,並提交資料:1.區人民政府或市直行政主管部門的項目批准文件;2.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還需提交規劃部門同意臨時建設的書面證明。
6. 地質工作者要具備哪些能力
很多啊。簡單說說我的認識吧(我是構造地質學專業的):
1。野外識圖的能內力(包括地質圖、礦容產圖、構造圖等);
2。認識基本礦物的能力(如石英、長石、雲母、方解石等);
3。認識基本岩石的能力(如各種砂岩、頁岩、泥岩、灰岩、白雲岩、硅質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各種花崗岩等);
4。認識基本化石的能力(如蜓類、珊瑚類、鮞狀灰岩等);
5。認識基本構造的能力(當然最基本的斷層、褶皺肯定要知道);
6。使用GPS的能力(GPS的設置、校正,3°,6°分帶的掌握等);
7。CORELDRAW,MAPGIS等繪圖軟體的基本掌握;
......
總之,地質是重實踐的,到野外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
7. 地質資料利用的方式
(一)在地質資料館閱覽、摘抄的方式
這是傳統的利用檔案、圖書和資料的一種方式。地質資料館一般都開辟了閱覽場所,有些地質資料只允許在閱覽室閱覽和摘抄,不允許借出館外閱讀。地質資料館一般都配備有相應的閱覽管理人員、電子閱讀設施及與之相適應的閱覽管理制度。在這里閱覽和摘抄要注意閱覽場所的規則,如禁止煙火、不得喧嘩、不能在資料上塗鴉或其他有損地質資料的行為,履行閱覽、相關摘抄登記、驗證手續等。這是地質資料利用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二)成果資料借用或拷貝帶走的方式
由於讀者閱讀時間的零碎,或有其他原因不想在閱覽室閱讀。在企業資料館,企業內部系統科技人員是可以通過履行一定手續,將成果地質資料借走、拷貝或復印帶走閱讀利用的。這種借走或拷貝帶走的地質資料可以不在資料館所閱讀。由於保密等原因,一般要求在地質礦產技術人員的工作場所閱讀。成果地質資料不同於其他檔案,其他檔案原件為了防止磨損和檔案保護,一般很少借出,如地質資料中是原始地質資料(又稱地質檔案)也不借出。成果地質資料有復制本,而且利用率很高,復制本借出不影響原件保存。同一檔地質資料歸檔多套,在同一時間內可供多人閱讀,有時多套成果地質資料復制本仍不能滿足需要,地質資料館還與借閱者約定借閱期間,定期歸還,使有限套的復制本提高了利用周轉率。借閱者通過登記借閱清單並簽字完成資料借走手續。若過期不能歸還,除了損失自己的誠信外,還會被罰款、不接待再次借閱等處罰。地質資料的借閱在地質和礦產行業內部大量存在,這也是最常見的地質資料利用方式之一。有時在一個企業系統內部還被允許長期使用可以不還,還能出現復印一份給借閱者帶走現象。但出現這種情況的利用者,一般是本企業單位的技術負責人,他們也需履行嚴格的登記、簽字等相關手續,出現泄密時就會追蹤到泄密者。
(三)觀察實物陳列,獲取感性認識的方式
地質資料管理單位,一般設有實物資料(又叫標本)陳列室,一些地質大學或省級地質局還有地質博物館。陳列某些區塊內的地層、地質物性、古生物、各種礦藏、寶石標本等。大型礦產企業的陳列室一般在岩心庫區獨立設置一個展區,也有在地質資料館或地質檔案館區內設陳列室。
實物資料的觀察,一般是在閱讀過文字資料或岩心標本圖像的基礎上,為了親眼驗證思路的准確性而採取的措施。對實物資料的仔細觀察,以獲取對礦物、岩性的認識需要自帶放大鏡等「閱讀」工具,並履行相關手續。
(四)採集岩心等樣品,化驗分析方式
岩心、岩屑、標本、光薄片等礦物屬於珍貴實物地質資料。當你對某一區域內的地質、地層、物性的情況感興趣時,除了最直觀的觀察該區域內實物地質資料,也可以選擇觀察該區域內的典型鑽井的岩心、岩屑或它們的掃描圖像。若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或調研,在允許的情況下(岩心、岩屑采樣審批手續)採集一些實物資料樣品進行化驗分析。分析這些實物的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古生物薄片、氣相識譜、地質年齡同位素測定等。通過化驗分析出具的報告,深化該區域的古地理、古生物、地質構造、礦產生成環境等方面的認識。
在鑽探過程中,實施取心作業之目的是要解決的問題:獲取古生物證據,便於地層對比,確定地層時代;取得礦產生成特徵信息,判斷區域內目標礦產勘探前景;獲取岩性、岩石結構特徵信息,分析判斷沉積相和沉積環境;獲取儲層物性、含礦及工程力學參數數據,落實和優選測試文案;取得地層頃角、接觸關系、斷層、岩心裂隙及縫洞特徵信息,為判斷礦藏類型、確定礦產開發方案提供依據;獲取礦藏儲量動態、靜態計算依據性信息數據,驗證開發效果;此外還能有助於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其他工程和地質問題。觀測岩心、標本,採集樣品與化驗分析,能解決或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岩心、岩屑、各類礦物標本是實物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實物地質資料在資料館、地質資料資料庫查看不到。若是需要查看和採集標本、岩心、岩屑樣品,就得去實物資料岩心庫、岩心管理管理系統查看和采樣。
採集岩心、岩屑等實物資料,需要遵守《地質勘查鑽探岩礦心管理通則》和企業相關管理制度。
去某岩心庫,查看並採集實物資料還需要履行相關手續,如開具介紹信,並獲相關部門批准後,就可享受到岩心管理人員的查看接待,或在網上訪問岩心掃描圖像庫。
到實物資料庫樣採集品,手續就會多一點,特別是參數井、資料井、重要探井的岩心岩屑是需要永久保存的,不能隨便採集拿去化驗分析的,通常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如某課題需要採集岩心樣送實驗室做分析化驗,弄清楚孔隙度、滲透率和含油水飽和度,相關人員首先需要提出采樣申請,並附「樣品採集清單」,報課題負責人批准,表示該課題確實為分析和研究需要,然後報上級主管領導批准,方可採集到樣品。一般情況下能通過觀察樣品解決問題的,就不會被批准樣品採集。非採集不可的,先要查看過去是否已經做過相關層位的化驗分析項目,防止重復採集化驗分析而造成浪費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