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雁盪山是一個地質公園
❶ 為什麼說雁盪山是造型地貌博物館
雁盪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主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宋時曾有十八古剎,十六亭,十院之盛。
雁盪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岩)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紋岩的天然博物館,雁盪山的一山一石記錄了距今1.28億年——1.08億年間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雁盪山美景(19張) 雁盪山的風光形成的兩個原因 1)主要原因是有一座流紋岩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2)雁盪山處於海洋季風氣候生態環境雁盪山風光形成的六個條件1、雁盪山火山岩層保護良好 2、巨厚的流紋岩層是造景的主「材料」3、斷裂及沿斷裂的溪澗流水是塑造奇景的神斧4、外力作用雕琢細刻雁盪山的風光5、植被發育與良好保護裝扮了雁盪風貌 6、季節、晝夜、陽光、雨水、風力的變化增添了雁盪風光的變換性。 雁盪山火山的由來板塊運動:火山常分布在板塊邊緣,在中生代時期太平洋板塊(稱古太平洋)向亞洲大陸板塊俯沖過程中,擠壓摩擦產生熱能,是上地殼和下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岩漿。當有斷裂通往地表時,岩漿就沿著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噴發了。經歷了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全過程,在原始地貌改變的基礎上,留下了火山遺跡。
其實網路裡面都有的,我和同學去過雁盪,山勢十分壯觀,岩石都是整塊的,山有的中間劈開的,可以看到岩石的紋路,上面長了一些苔蘚,樹木。希望滿意
❷ 浙江的雁盪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雁盪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動形成的岩漿岩為主.火
地震和火山活動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屬於地球的內力作用,選項ABC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D.
❸ 浙江溫州唯一的國家5A景區雁盪山,有「東南第一山」的美譽為何卻少有人知
浙江溫州唯一的國家5A景區雁盪山,有「東南第一山」的美譽卻少有人知的原因在於他們自身的宣傳並不大力,其次就是因為現在的5級景區數量太多的,如果沒有特別的歷史背景或者特色,是很難有太大的知名度的,雁盪山雖然是5級景區,不過打造他自己的特色的路還很長。
雁盪山有著很多美麗的景點可去,而且景區也大,如果你能夠在這里玩幾天,一定會喜歡上這里的,作為5級景區還是值得你去的。
❹ 為什麼稱雁盪山是不可或缺的天然博物館
雁盪山是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意思是經歷了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一系列完內整容過程,在一億多年的過程中火山原始地貌改變,留下了火山遺跡,也成為了寶貴遺產。雁盪山極其珍貴的地質遺跡向人類展示了酸性岩漿火山爆發、噴溢、侵入全過程,具有火山岩漿活動產物的完整性和近代火山噴發產物堆積的可類比性,代表了東南亞亞熱帶環境下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獨特的亞熱帶濱海山嶽地質生態模式。雁盪山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很早就被中國的科學家充分肯定,他們形容雁盪山是不可或缺的天然博物館。2004年底,雁盪山以最高分通過了中國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的評審,同時也接待了國內外地質專家投票前的實地考察,並被推薦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人曾這樣評價雁盪山:它是一部由岩石、流水、生命組成的交響曲,是世界的一大奇觀。由於各路人士的「專業吹捧」,使得它一路凱歌,順利成為了世界地質公園。而在目前的世界地質公園中,還沒有哪一座是中生代白堊紀時期的火山,它們多是新生代時期的火山,在年代上要比雁盪山晚1億多年。
❺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介紹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內杭州300公里容,距溫州70公里。地質公園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建有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地質地貌科普展館,展館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園區分為三個,主園區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樑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等景區,東園區包括方山、長嶼硐天,西園區為楠溪江。雁盪山屬大型濱海山嶽風景名勝區,最高海拔1056.6米。雁盪山地質公園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
❻ 雁盪山是什麼地方
雁盪山位於中國東南溫州市境和台州市南部。《載敬堂集》載:「雁盪山以甌江自然版斷裂,分北雁盪山和權南雁盪山。2005年2月,有『古火山立體模型』之稱的雁盪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以該公園管理機構和地質展示館均在北雁盪山等因,北雁盪山或捷稱雁盪山。
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❼ 雁盪山詳細介紹
雁盪山系綿延數抄百公里,按地理位襲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❽ 雁盪山名字的由來
雁盪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南朝時期,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為雁盪山開山之始。唐代時期,西域高僧諾詎那因仰慕雁盪山「花村鳥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來雁盪山弘揚佛教。其人被奉為雁盪山開山鼻祖。
宋代時期,雁盪山開發規模逐漸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為雁盪山發展鼎盛時期。
公元2004年,雁盪山獲准授牌為「國家地質公江南靖士《雁盪山早起》園」,主要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樑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方山、長嶼硐天、楠溪江等景區,2005年又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8)為什麼雁盪山是一個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雁盪山山體基本是緻密的火山岩裸露,土壤層很薄,積水面積較小,基本沒有含水層,大量降水都通過地表水流走了。大龍湫的水源補給來自龍湫背,上游流域面積僅0.98平方公里。
沒下雨時,大龍湫只能依靠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進行補給,一旦降雨少了,沒有地下水補給,溪流就會變干,瀑布也會變小。
雁盪山900米高度上有一層很厚的風化作用形成的疏鬆岩石與土壤,地學上稱作風化殼,大龍湫源頭流域和雁湖底層都有這層厚厚的風化殼。風化殼的作用就像海綿,起到蓄水的作用。雁盪山水系多呈放射狀、樹枝狀展布,自西而東注入樂清灣,較大的有大荊溪和清江。
❾ 雁盪山上的景觀有哪些特色
火給予雁盪生命的軀體,而水則雕琢出了它動人的曲線。如今至美的雁盪就是火與水激情碰撞和交融的結果,既有奇特的山石峰巒,又有靈動的泉瀑流水。東內谷是雁盪山的精華所在,景點佔全山半數以上,堪稱雁盪三絕,東內谷得其二。但是靈峰靈岩景觀各有特色,從地質上說,這是因為靈峰多銳峰深洞,而靈岩多柱峰疊嶂。「銳峰」是雁盪山的一大特色,是由火山爆發的凝灰岩和熔結凝灰岩構成的山峰,山脊尖狹而高聳,代表就是觀音峰。905米高的觀音峰如白衣觀音從天而降,從頭部到腰部再到蓮花座,分別屬於三種不同岩層:熔結凝灰岩、凝灰岩和流紋岩,美妙至極。雁盪山峰不僅多疊瓦狀的斷面,而且還顯示出多棱、多角、多面、多姿、多變的特徵。雁盪山中已經被命名的山峰有一百二十個,分動物、人物、植物等多種造型,其形象惟妙惟肖,極為奇妙。說到奇峰就不能不說疊嶂。因為雁盪山各種形態的山峰都是在嶂的基礎上形成的。呈環狀分布、厚度在五百米以上的流紋岩層系形成的雁盪山疊嶂,顯然有別於其他名山的斷崖絕壁。瀑布更是這里的奇景。瀑布之美與奇,更是讓遊人甚為驚嘆……游遍雁盪,其所發現的全部都是寶,其美與妙不愧為「天下第一奇」。如今的雁盪山已經進入世界地質公園名單,並且爭取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志在打下第一個世界級旅遊品牌的稱號,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集山水美學、歷史文化、自然科學於一體的華夏名山。
❿ 黃山和雁盪山是一個山體嗎
您好,黃山和雁來盪山不是源一個山體的。雁盪山是白堊紀時期環太平洋火山帶經過三期十幾次的噴發所形成的,而且涵蓋了火山流紋岩的所有種類,屬於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是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禮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