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地質沙礫石怎麼除漏
㈠ 水庫的滲漏必須具備哪些地質條件
主要是庫區底部岩層有斷裂或者破碎,在強大的水壓下,發生滲漏.
或者庫區的堤壩(岩石部分)岩石裂隙發育,也容易發生側向滲漏.
㈡ 水庫中挖沙的地質危害
8月16日、17日,永州境內南部縣區普降大雨,受上游縣區降雨影響,雙牌縣境內上午9點30分過境洪峰最高水位超警戒水位1.3米,下游的瀧泊鎮、平福頭鄉、五里牌鎮等部分鄉鎮群眾房屋和農田受到不同程度損失。
由於前期乾旱時間長,土壤長期缺水,突降大雨極易引發山洪地質災害,特別是隧洞工程等是防範重點,雙牌縣在做好轉移安置工作的同時,還嚴防塌方掩埋事故的發生。並密切監視道縣一座浮橋被沖毀,漂流至下遊河道的可能,避免造成危害。
目前,雙牌水庫已經開閘9孔,下泄流量達到4500立方米每秒,縣城超警戒水位1.3米。雙牌縣五里牌水庫8孔閘門也全部開閘,瀟水河道采砂船隻全部停止作業,已確保全線洪峰順利過境。通訊員羅偉
雙牌挖沙船和3民工被洪水圍困
8月17日上午,瀟水河受上游泄洪影響,永州市雙牌縣下遊河道水位急速上漲,最高水位超警戒水位1.3米。在該縣平福頭鄉沙背甸村河段的一艘挖沙船上有3名民工來不及撤離被洪水圍困在船上,與該船相鄰的另一艘挖沙船與岸上的固定繩索數量少,面對急速上漲的洪水,隨時有繩斷、船翻、人亡的危險。
該縣人武部接到求救信息後,立即組織民兵20人,攜帶一艘沖鋒舟趕到現場進行緊急救援。在救援現場,救援民兵制定出「先救人再救船」的救援方案,搬運沖鋒舟下水,採取掛鋼絲,沿鋼絲掛繩索,繞開河道激流的辦法,將沖鋒舟開到被困民工的挖沙船邊,順利地將3名民工救上沖鋒舟,並成功轉移至岸上。
㈢ 礫石地質要綠化,請看圖!
如果只要求地面植物覆蓋,不要求景觀的話,可以選擇多種耐旱耐貧瘠的牧草混播(如版:沙打旺、權沙蒿、苦豆子、苜蓿、冰草、花棒、沙冬青等),樹種可以選擇新疆楊、國槐、刺槐、旱柳、絲棉木等,不過水的充足供應是前提。
㈣ 懂水利的請進---關於水庫大壩,泥沙,水位
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能夠使得水利工程上部的蓄水量增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游水位。這種水利工程可以預防雨季頻發季節可能對下流帶來的洪澇災害,另外水位的提升有助於上游進行養殖、發電以及大噸位的航運,對於地理位置優異的地區還可以發展當地的旅遊。這些都是水利工程所表現出來的優點,但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也有對環境不利的缺點。水利水電工程對水文、泥沙淤積、地質、土壤的影響: 1、 對地質的影響: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後會大容量長時間的蓄水,這將導致上游地基所受的壓力增加,這種壓力將使得周圍的地質構造發生一定程度的損壞。導致水利工程周圍有坍塌或者滲漏的現象。2、泥沙淤積問題水利工程建成之後由於上游高水位的蓄水,減緩了水流的速度,使得大量泥沙沉澱在水利工程下方。泥沙淤積過多將造成水利工程的蓄水量減少,並且還會導致其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泥沙淤積嚴重時將直接導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變短。 3、對水文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也會使得周邊的水文環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在非汛期水利水電工程會造成下游缺水,而且還會使得下游的地下水水位顯著下降。 4、對土壤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會使得上游的土壤被淹沒或者鹽鹼化,這樣會使得上游的植物無法得到較好的生長,從而使得土壤流失情況較為嚴重。
㈤ 水庫大壩除險加固都用什麼材料
毛石、碎礫石、水泥、編織袋、砂、黃土等
㈥ 水庫漏水怎麼堵住啊
水庫什麼材料建成的,要知道具體東東才能針對問題作出建議啊!
㈦ 水庫漏水怎麼檢測到漏水的地方
現在都用物探方法檢測!主要有高密度電磁法、E-4以及V8等物探方法。少量且緩慢的滲水版很難檢測到,稍大權點的都能檢測出來。地質勘探單位有些能做!或者搜索「雲南核工業209打水井」能找到他們聯系方式,因為它還能找地下冷熱水以及做出地層的剖面,因此開采地下水的單位有些也能做。圖片下有聯系方式不知能否插入!
㈧ 水庫的建造中,對地質條件有哪些必要要求
建造水庫,當然建造的主要是擋水及泄水建築物,主要對承載這些建築物的基礎的力學強度、穩定性和滲透性三方面有相應要求,而且這三方面往往是相互交叉著發生作用的。
如果這種手段還不能有效解決問題,那就可以在噴最後一層水泥前加掛一層鋼絲編織的網,這就更有利於穩定了。這叫掛網噴錨支護,也比較常規。如果發現邊坡很深的地方有裂縫,則可以鑽更深的孔,如80至100多米深,編制很粗很粗的鋼絲繩,錨定在孔底,再拉緊,像縫衣服一樣縫起來。這叫預應力錨索,屬於比較貴的處理方法。如果表面土層比較厚,則可使用土錨釘;如果土層特別厚並且坡度較緩,可以考慮採用鋼管或混凝土樁;如果是坡度適中的土坡,則可以使用混凝土框格梁護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