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國家地質資源調查總局是什麼單位

國家地質資源調查總局是什麼單位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23:13

1. 國土資源局都有什麼部門

內設機構

1.原國土資源部

辦公廳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 政策法規司 調控和監測司 規劃司 財務司 耕地保護司 地籍管理司(不動產登記局)土地利用管理司 地質勘查司(礦產勘查辦公室) 礦產開發管理司 礦產資源儲量司 地質環境司(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執法監察局 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人事司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局

2.原國家海洋局

戰略規劃與經濟司 政策法制與島嶼權益司 海域綜合管理司 預報減災司 科學技術司 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3.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

國土測繪司 法規與行業管理司 地理信息與地圖司(測繪成果管理司) 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4.國家土地督察局

北京局 上海局 沈陽局 南京局 濟南局 廣州局 武漢局 成都局 西安局

5.中國地質調查局

(1)國家地質資源調查總局是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1.職責:

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

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2.自然資源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一條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自然資源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
第三條自然資源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自然資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自然資源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2. 中國地質調查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版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權、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注冊資本:194萬人民幣

3. 國土資源局屬於國企還是事業單位

國土資源局是政府部門,不是國企也不是事業單位。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主要職責
(一)
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組織擬訂國土資源發展規劃和戰略,開展國土資源經濟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國土資源供需總量平衡的政策建議,參與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研究並擬訂涉及國土資源的調控政策和措施。編制並組織實施國土規劃,制定並組織實施國土資源領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
(二)
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起草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制定地質環境保護的政策、規章,制定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程,擬訂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標准。指導地方國土資源行政執法工作,調查處理國土資源重大違法案件。
(三)
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編制和組織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計劃。指導和審核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組織編制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地質勘查和地質環境等規劃以及地質災害防治、礦山環境保護等其他有關的專項規劃並監督檢查規劃執行情況。
參與報國務院審批的涉及土地、礦產的相關規劃的審核。
(四)
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依法保護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組織承辦和調處重大權屬糾紛,指導土地確權,承擔各類土地登記資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匯交管理,提供社會查詢服務。
(五)
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牽頭擬訂並實施耕地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基本農田保護,監督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執行情況。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耕地開發的監督工作。組織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徵用,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各類用地的審核、報批工作。
(六)
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制定地籍管理辦法,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監測,組織國家重大土地調查專項,指導地方地籍調查、登記和土地分等定級工作。
(七)
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擬訂並實施土地開發利用標准,管理和監督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政府土地儲備、土地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擬訂並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等管理辦法,建立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等政府公示地價制度,會同農業部門監督管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制定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劃撥用地目錄等,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改制企業的國有土地資產的處置。
(八)
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監測土地市場和建設用地利用情況,監管地價,規范和監管礦業權市場,組織對礦業權人勘查、開采活動進行監督管理,規范和監管國土資源相關社會中介組織和行為,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九)
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依法管理礦業權的審批登記發證和轉讓審批登記,負責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的管理,承擔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優勢礦產的開采總量控制及相關管理工作,組織編制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
(十)
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組織實施全國地質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管理中央級地質勘查項目,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地質勘查專項,管理地質勘查資質、地質資料、地質勘查成果,統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
(十一)
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組織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礦業遺跡等重要保護區、保護地,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過量開采和污染,承擔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的勘查、評價工作。
(十二)
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指導應急處置,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訂並組織實施重大地質災害等國土資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十三)
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依法組織土地、礦產資源專項收入的征管,配合有關部門擬訂收益分配製度,配合有關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資金的收取和使用。參與管理土地、礦產等資源性資產,參與管理國家出資形成的礦業權權益,負責有關資金、基金的預算和財務、資產管理與監督。
(十四)
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組織制定、實施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戰略、規劃和計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和信息資料的公共服務。
(十五)
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擬訂對外合作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境外礦產資源勘查,參與開發工作,依法審批礦產資源對外合作區塊,監督對外合作勘查開採行為。
(十六)
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4. (一)世界各國地質調查機構的隸屬關系

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主要由國家地質機構來承擔,因此,從世界各國地質調查機構的隸屬關系、主要職能和使命,可以看出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特點和規律。

表3-1 國外地質調查機構隸屬關系分類

根據世界各國地質調查機構的隸屬關系,可以將其分為四類(表3-1):①隸屬於政府資源管理綜合部門,如美國、加拿大、俄羅斯;②隸屬於礦山(業、產)能源(水資源)部,如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亞及非洲一些國家;③隸屬於政府經濟或工(商業)部門,如荷蘭、德國、義大利、法國、阿根廷、寮國、越南、泰國、蒙古等;④隸屬於政府科技部門,地質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地質調查機構被視作科學機構,如英國地質調查局隸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韓國的地質調查機構隸屬於科技部,日本地質調查局屬於日本綜合產業研究院。

為什麼世界各國地調機構的隸屬關系有著這么大的區別呢?實際上,這與各國的客觀實際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與地質工作的緊密關系有關。如日本、韓國等國面積不大、資源不豐,故放在科技部;而許多發展中國家更關心其礦業的發展,故放到礦業部門。有的礦業欠發達國家,地質調查機構還承擔礦產勘查任務。法國可能因特殊情況,以前其殖民地有礦業開發問題,故與礦業放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如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等,都把地質調查機構放入到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或綜合性部委,這可能更有利於工作,滿足於方方面面的需求。

以下從不同類型的地質調查機構的使命、任務和方向等方面,來探討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的發展方向。

1.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隸屬關系

美國地質調查局是美國內政部下屬的8個局之一(圖3-1),是內政部的一個獨立預算單位,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個科學機構。它為內政部管理部門(局)提供科學支撐。

圖3-1 美國地質調查局隸屬關系圖

●單位性質

美國地質調查局是一個自然科學與信息機構,一項主要職能是充當美國內政部的科學職能部門,為內政部及其內設其他局的資源管理提供地球科學信息支持。

前景:使美國地質調查局成為在自然科學上成就卓越、對社會需求反應靈敏的世界領先者。

使命:美國地質調查局通過提供以下幾方面可靠的科學信息,為國家服務:

——描述和了解地球;

——使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管理水、生物、能源和礦產資源;

——提高和保護生活質量。

●經費來源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金來源於四個部分:①國會撥款(占總經費的75%左右);②為其他聯邦機構如農業部、商務部、國防部以及內政部的其他局、環保局、國家航空與航天管理局、國家科學基金會、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以及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提供服務和產品所得的收入;③向州和地方社團及市政部門提供產品與服務所得的收入;④向個人和公司銷售地圖所得的收入。以美元不變價計算,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總資金在過去的10年裡增加了16%。美國地質調查局2007財年預算總額為9.4476億美元,與2006財年相比預算總額減少了2058.5萬美元,與2005財年相比增加了119.6萬美元。近年來,美國地質調查局工作經費的90%以上來自國家撥款。

2.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GA)

●隸屬關系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隸屬於工業、旅遊和資源部,是澳大利亞國家地球科學與空間信息機構。2001年9月,澳大利亞政府對機構進行調整,將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與澳大利亞國家測繪局(原為澳大利亞測量和土地信息局,AUSLIG)合並,更名為澳大利亞地學局(Geoscience Australia)。為了統一起見,本書仍稱之為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

●單位性質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GA)是澳大利亞政府的一個國家地學研究和空間信息機構。

主要使命:制定和實施充滿活力的、由客戶驅動的全國地學填圖計劃,以促進對澳大利亞礦產、能源、土地和水資源進行可持續管理。

主要職能和任務:①提供旨在支持政府、產業界和公眾進行自然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管理的地學知識基礎,滿足客戶對高質量地學信息和開創性研究的需要;②負責澳大利亞領土及其海域等基礎地質和地球物理填圖工作;③參加具有戰略意義的陸上礦產和油氣盆地及海上的多學科地學填圖工作。

●經費來源

1992年以前,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地質地球物理局(地質調查局前身)主要由政府預算撥款。1992年組建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以後,經費來源出現了重大變化,雖然政府預算撥款仍佔主導地位,但通過合作項目等有償服務籌集的資金比例逐年增加。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的經費來源包括:①公益性項目由聯邦財政撥款;②對工業界有益的項目由工業界出資;③對工業界和廣大社會成員都有益的項目由雙方共同提供經費。1994/1995財政年度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總經費為6870萬澳元,其中政府預算撥款為5550萬澳元(占總經費的81.8%),外部資金1320萬澳元(占總經費的19.2%)。

3.英國地質調查局(BGS)

●隸屬關系

英國地質調查局是隸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的5個調查局或中心之一(圖3-2)。

主要使命:促進公眾對地學與資源和環境問題之間關系的了解。

圖3-2 英國地質調查局隸屬關系圖

主要任務:

——對英國本土和周邊大陸架進行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調查及科學研究;

——開展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災害地質技術服務及其相關的基礎研究;

——集中收集、管理和研究開發全國的地質資料;

——利用英國海外開發署的預算,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

●經費來源

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來源一直是完全由政府預算直接撥款。此後,經費來源呈現多元化趨勢,除政府直接撥款的科學預算外,部分經費來自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合同收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直接科學預算撥款在地質調查局總經費的百分比不斷增加,從1991/1992財年的36.6%增加到1996/1997財年的45.4%。2004/2005財年的總經費為5029.9萬英鎊,其中政府撥款的科學預算為2739.2萬英磅,占其總經費的54.5%。

4.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BRGM)

法國地質礦產調查局只是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獨立性不強,故此處介紹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的情況。

●隸屬關系

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是法國工業部的一個二級機構(圖3-3)。

●單位性質

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是法國最大的地表和地下地質科學專業機構,也是一個國有公共機構。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演變,該局現已具有明顯的企業化和商業化傾向。20世紀90年代初,該局已集科研、商業、采礦於一體(圖3-3),顯然超出了純粹政府機構的范疇。一方面,作為全國的地質調查局,它負責地質填圖、協調國家和國際研究項目,收集地下地質資料,並向公眾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商業部門的服務公司,它利用地質專業知識對地下資源進行利用、保護、控制和管理。

圖3-3 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機構圖

●經費來源

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1996年經費預算為1.0379億歐元,摺合為1.2974億美元,其中法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完全由政府撥款。

5.俄羅斯地質調查局

俄羅斯正處於經濟轉軌時期,地質工作與資源管理在近十年發生多次變革。2000年設立了國家地質調查局(圖3-4),與國家水利局、國家自然環境保護局和國家森林局共同成為自然資源部的4個部屬國家局,負責地質調查工作及地下資源的利用和技術鑒定等工作,國家地質調查局由自然資源部一名副部長負責。2004年,普京政府改組了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部,地質調查工作由自然資源部下屬的聯邦地下資源利用局管理。

圖3-4 俄羅斯地質調查局隸屬關系與組織框架圖

俄羅斯實際上沒有一支成形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自然資源部之下有全俄地質研究所,主要從事綜合編圖與研究工作;地方有地質勘查部門(稱為「生產部門」),負責地質填圖和礦產勘查。嚴格來說,這兩部分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

1996年俄羅斯完成的地勘工作貨幣工作量為94880億盧布,約合18.6億美元。俄羅斯地勘部門改革了單一的國家預算撥款方式,建立了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基金,開辟多種資金來源。2004年以來,俄羅斯地質調查工作實行國家訂貨承包制。國家作為所需各類地勘工作的訂貨方,地勘單位和企業作為承包方。

6.印度地質調查局(GSI)

●隸屬關系

印度地質調查局(GSI)成立於1851年,是一個完全由政府資金支持的科學組織,它隸屬於礦業部。

主要使命:為促進健全的地質政策和實踐活動提供科學信息,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通過探索新的資源以及促進現有資源的合理開發,使印度的經濟變得更加強大。

主要任務:

——對全國和近海水域進行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填圖;

——勘查和評價全國和近海水域的礦產資源;

——開展與環境地質學有關的各種研究;

——對地球科學的各個分支學科以及勘探技術和方法進行系統的研究;

——就與地質調查局職責有關的各種問題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向公眾提供與地質調查局職責有關的技術服務和咨詢;

——參與政府和部門組織的全國性科研項目,並負責協調地質及其相關的工作;

——與國外同類機構保持廣泛的聯系;系統地收集岩石、礦物和化石標本,以豐富博物館和岩心庫;

——管理好對研究國內外有意義的稀有地質現象,保護好有地質意義的國家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培訓科學技術骨幹,並為大學和研究所提供培訓援助;

——收集、處理、儲存、維護和傳播各類地球科學數據;在國家緊急時期動員全國地質學領域的人力資源和設備,並協調他們的活動;根據地球科學領域及相關技術發展的需要開展其他的活動。

在新世紀初,印度地質調查局提出了未來20年的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了其職責與任務(專欄3-1)。

●經費來源

印度地質調查局的經費從第7個五年計劃起急劇增加。第7個五年計劃(1987~1991)經費為21.1億盧比,第8個五年計劃(1992~1996)為66.517億盧比,第9個五年計劃(1997~2001)為118.86362億盧比。第10個五年計劃(2002~2007)達到212.7億盧比(摺合約4.254億美元),其中計劃內的為94億盧比,計劃外的為118.7億盧比。

自1993年以來,印度地質調查局開發其內部資源,通過技術咨詢和服務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1995~1996年度創收44287463盧比,1998~1999年度為65497242盧比(摺合約131萬美元,1美元約合50盧比)。2000~2001年度最高,收入129401183盧比。2001~2002年度為57386368盧比,它的服務和咨詢領域包括礦產勘查、海洋調查、地球物理調查、岩土工程項目、地質環境項目、圖件出版和發行、報告出售,以及包括寶石檢測在內的實驗室服務等等。

專欄3-1 印度地質調查局2020年戰略目標和戰略方向

印度地質調查局未來15年的戰略目標是:①通過深入和廣泛的勘查,查明、評價和增加自然資源儲量;②監控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並相應地調整地質調查工作;③不斷更新國土和近海水域的地質資料庫④用更大的比例尺來繪制國家地質圖,並能夠根據變化進行相應更新;⑤了解影響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地質作用;⑥建立環境、水資源開發、自然災害等領域的資料庫;⑦在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評價和減災方面起積極作用;⑧對水資源、能源、通信和城市發展計劃提出地球科學方面的建議;⑨建立和維護一個綜合的地球科學資料庫;⑩加強與公眾的聯系,使公眾更容易獲得地球科學方面的信息、圖件和知識產品。

印度地質調查局未來的戰略方向是:

(1)自然資源評價

●加強專題圖件繪制;

●加強區域礦產資源評價,並對勘探方法進行標准化;

●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數據進行資源預測;

●進一步完善地球科學資料庫,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廣泛、深入和精確;

●按順序、 系統地開展全國范圍的地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調查;

●通過地面和航空地球物理勘測,發現更多的礦產靶區;

●為進行海洋資源評價開展高精度海洋調查;

●與兄弟組織、研究院和大學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以便將研究重點放在占據優先地位的勘查戰略中;

●建立自然資源資料庫。

(2)環境和地球系統研究

●開發綜合性地質環境資料庫,用於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控;

●對自然災害(地震、滑坡、洪澇等)和人為災害(污染、廢棄物處理等)進行研究;

●著重研究環境及其對地球系統的影響;

●研究第四紀氣候變化;

●加強固體地球的地質和地球物理學領域的研究,包括地震和測量監控;

●為能源、灌溉、 交通和各種建設項目提供地質技術咨詢服務。

(3)信息服務

●提高印度地質調查局在外界的知名度;

●對各級活動的資料庫進行計算機化;

●文件和地圖產品數字化;

●以對用戶友好的方式、 方法發布知識產品;

●在國家地球科學教育中起到積極作用。

5. 國土資源局一般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機關單位

國土資源局是各級政府下屬的管理國土資源秩序的職能部門。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6.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抄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分幾大板塊,包括區域地質調查機構、專業地質調查機構、綜合研究支撐與公共服務機構、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

7.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回查規劃,負責答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8. 國土資源局一般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

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

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8)國家地質資源調查總局是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一)

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編制和組織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計劃。指導和審核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組織編制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地質勘查和地質環境等規劃以及地質災害防治、礦山環境保護等其他有關的專項規劃並監督檢查規劃執行情況。參與報國務院審批的涉及土地、礦產的相關規劃的審核。

(二)

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依法保護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組織承辦和調處重大權屬糾紛,指導土地確權,承擔各類土地登記資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匯交管理,提供社會查詢服務。

(三)

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擬訂對外合作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境外礦產資源勘查,參與開發工作,依法審批礦產資源對外合作區塊,監督對外合作勘查開採行為。

(四)

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五)

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牽頭擬訂並實施耕地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基本農田保護,監督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執行情況。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耕地開發的監督工作。組織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徵用,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各類用地的審核、報批工作。

(六)

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制定地籍管理辦法,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監測,組織國家重大土地調查專項,指導地方地籍調查、登記和土地分等定級工作。

(七)

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擬訂並實施土地開發利用標准,管理和監督城鄉建設用地供應、土地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擬訂並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等管理辦法,建立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等政府公示地價制度,會同農業部門監督管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制定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劃撥用地目錄等,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改制企業的國有土地資產的處置。

(八)

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監測土地市場和建設用地利用情況,監管地價,規范和監管礦業權市場,組織對礦業權人勘查、開采活動進行監督管理,規范和監管國土資源相關社會中介組織和行為,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九)

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依法管理礦業權的審批登記發證和轉讓審批登記,負責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的管理,承擔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優勢礦產的開采總量控制及相關管理工作,組織編制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

(十)

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組織實施全國地質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管理中央級地質勘查項目,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地質勘查專項,管理地質勘查資質、地質資料、地質勘查成果,統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

(十一)

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組織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礦業遺跡等重要保護區、保護地,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過量開采和污染,承擔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的勘查、評價工作。

(十二)

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指導應急處置,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訂並組織實施重大地質災害等國土資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十三)

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依法組織土地、礦產資源專項收入的征管,配合有關部門擬訂收益分配製度,配合有關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資金的收取和使用。參與管理土地、礦產等資源性資產,參與管理國家出資形成的礦業權權益,負責有關資金、基金的預算和財務、資產管理與監督。

(十四)

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組織制定、實施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戰略、規劃和計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和信息資料的公共服務。

9. 地質局是干什麼的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