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棗樹喜歡什麼地質

棗樹喜歡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24 10:57:29

1. 棗樹有什麼特點啊!!急需!!

答:棗屬於鼠李科棗屬,與其他落葉果樹有不同特點,如花芽分化是在當年萌芽後開始,與芽、葉、新生棗頭的生長、花蕾形成、開花、坐果同步進行。其結果枝為脫落性果枝,摘果後一般與葉片一起脫落。棗樹具有開花時間長、開花量大,落花落果嚴重、坐果率極低等特點。為有針對性地搞好棗的栽培管理,了解棗樹各個主要器官及其生物學特性是必要的,故簡要介紹如下:

(1)根

棗樹的根系分為兩種類型,即莖源根和實生根。莖源根是用枝條扦插和莖段組織培養方法繁殖的苗木及採用分株法生產的苗木根系均為莖源根系。其特點是水平根系較垂直根系發達,向周圍延伸能力強,分布范圍是樹冠的2~5倍,有利於增加耕層的吸收面積。水平根向上發生不定芽形成根櫱苗,向下分枝形成垂直根,長勢較好,能吸收較深層土壤的養分,但延伸深度遠不及實生苗的垂直根。棗樹的實生根系是由酸棗種子育成實生苗木的根系,其垂直根與水平根均發達,但垂直根比水平根更發達,據調查,1年生酸棗實生苗垂直根深可達1~1.8米,水平根長0.5~1.5米,是地上部分的2~4倍。

棗樹的根系分布與砧木、繁殖方法、樹齡、土壤質地及管理有關,一般在15~30厘米土層內分布最多,長期採用地面撒施方法施肥的棗樹,根系多分布在20厘米左右的土層內,採用深溝施肥方法的棗樹根系多分布在40~60厘米。根系分布深,吸收范圍廣,抗旱、抗寒能力強,利於樹木生長。根系水平分布范圍一般多集中於樹冠投影范圍內,約占總根量的70%。棗的根系除具有吸收、固結土壤、支撐地上樹體的作用外,還具有合成養分、激素、貯存和轉運養分、水分及參與代謝的重要功能,其根系有發生根櫱的特性故也是重要的繁殖器官。

棗樹的根系活動溫度低於地上部分,故活動先於地上部分,開始生長的時間因地區和年份有差異,在滄州一般3月下旬根系開始活動,7~8月份為生長高峰,落葉後進入休眠期。

(2)芽與葉

棗樹的芽分為主芽和副芽,主芽又稱冬芽,外被鱗片,著生在一次枝、棗股的頂端及二次枝的基部。主芽萌發可生成棗頭(發育枝),用於培養骨幹枝,擴大樹冠;也可生成棗股(結果母枝)。棗股頂端的主芽每年萌發,生長量極小,棗股的側面也有主芽,發育極差,呈潛伏狀,僅在棗股衰老受刺激後萌發成分歧棗股。棗股上也可抽生棗頭,但生長弱、壽命短,利用價值不高,在幼樹整形時可將二次枝重短截(二次枝基徑在1.5~2厘米時)可刺激形成新棗頭,培養成角度較水平的骨幹枝。副芽為裸芽又稱夏芽,是著生在一次枝上的副芽,當年萌發形成二次枝或脫落性二次枝,在二次枝上、棗股上的副芽生成脫落性的結果枝,即棗吊。

有的主芽可潛伏多年不萌發,成為隱芽或休眠芽,其壽命很長,在受到刺激後可萌發生成健壯棗頭,有利於結果基枝和骨幹枝的更新;在棗樹的主幹、主枝基部或機械損傷處,易發生不定芽,多由射線薄壁細胞發育而來,可生成棗頭,這些特點都是棗樹壽命長、百年以上的老樹仍能正常結果的原因。

(3)枝

棗幼樹枝條一般生長較旺盛,樹姿直立,乾性較強,成齡後長勢中庸,樹姿開張,枝條萌芽力、成枝力降低。有的品種成齡後長勢仍較強。棗的枝可分為3類,即棗頭、棗股和棗吊。

棗頭:由棗主芽發育而成的發育枝,是構成樹體骨架或結果單位枝的主要枝條,相當於蘋果、梨等其他果樹上所謂的發育枝。棗頭是一次枝和二次枝的總稱,每個棗頭有6~13個二次枝。二次枝是由棗頭每節的副芽形成的結果枝也稱結果枝組,沒有頂芽,來年春季尖端回枯。由棗頭,二次枝組成的結果枝組也稱結果基枝。

棗股:是生長量極小的結果母枝,也可視為縮短了的棗頭,是棗頭由旺盛生長轉為結果的形態變異。棗股是由主芽萌發而成,生長緩慢,隨枝齡的增長而增粗、增長。棗股頂端有主芽,周圍有鱗片。棗股主要著生在二年生以上的二次枝上。棗頭一次枝頂端和基部也可生成棗股。每個棗股上可抽生3~20個棗吊,當遭受自然災害和人為掰棗吊後,當年可再次萌發新的棗吊並能開花結果,這也是棗樹抗災能力較強的原因所在。棗股的壽命很長,可達20年以上,據觀察,以3~7年生的棗股結果能力最強,10年以後逐年衰弱,應及時更新。當然棗股的經濟壽命與品種、栽培管理關系密切,管理水平高的果園,其壽命就長,否則就短。品種間有差異,如梨棗以一二年生棗股結果最好。

棗吊:即結果枝,又稱脫落性果枝。主要由棗股上的副芽形成,當年生棗頭一次枝基部和二次枝的各節也可著生棗吊。棗吊隨棗樹萌芽開始伸長,著生葉片並隨之花芽分化形成花蕾,開花、坐果,果實成熟後,秋後一般隨落葉一起脫落,個別木質化程度高的棗吊不易脫落。棗吊的數量與長度和品種、樹體的營養水平、樹齡、著生位置及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如對棗頭進行重摘心,基部可生成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棗吊,結果能力明顯提高。棗吊一般長8~30厘米,10~18節,在同一棗吊上以4~8節葉片最大,3~7節結果最多(圖1)。

圖1 棗枝

1.棗頭 2.二次枝 3.棗股 4.棗吊

(4)葉

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氣體交換和蒸騰作用的重要器官。棗葉片互生,葉形長圓形、長卵圓形、披針形,葉片一般長3~8厘米,寬2~5厘米,葉片革質,有光澤、蠟層較厚,無毛,葉尖鈍圓,葉鋸齒有的鈍細,有的稀粗,葉綠色,三主脈,葉柄黃綠。當平均氣溫降至15℃時隨棗吊一起脫落。

(5)花和果實

棗花著生於棗吊葉腋間,一般一個葉腋的花序有花3~8朵,營養不足可產生單花花序。其分化特點是當年分化、多次分化、隨生長隨分化,單花分化速度快,時間短,全樹花芽分化持續時間長,可達2個月左右。棗的花芽分化與樹體貯存營養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一般棗吊基部與頂部幾節,因營養狀況、溫度等影響,葉片小,花芽分化慢,花的質量相對較差,坐果率及果實品質低,特別是遇乾旱或乾熱風時易出現焦花和落蕾、落花現象,中部各節的葉片大,花芽分化完全而充實,結果能力顯著增強。

北方棗花開放時間一般從6月初到7月初,地域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積溫不同,花期也有差異。春季乾旱,氣溫高時,花期早而短,春季溫度低尤其是花期多雨、氣溫低,則花期晚而長。據觀察,庭院的棗樹先於大田棗樹,幼樹先於老樹。開花順序為樹冠外圍最早,一般先分化的花芽先開放。一個花序中的中心花先開,依次是1級花、2級花、多級花按順序開放。棗樹開花為夜間蕾裂型和白晝蕾裂型,但散粉、授粉均在白天,對授粉無不良影響。

(6)授粉與結果

棗樹具有濃香的蜜盤,為典型的蟲媒花。棗多為自花結實(少數品種自花結實率低,需配授粉樹),但異花授粉坐果率更高,因此應在棗園混栽兩個以上的品種有利於坐果。應大力提倡花期放蜂,完成授粉。花開的當天坐果率最高,以後逐減。棗花授粉、花粉發芽與環境、激素、營養水平密切相關,低溫、乾旱、大風、陰雨天氣均對授粉坐果不利,花粉發芽溫度以22~26℃、相對濕度70%~80%時最為適宜,溫度低於20℃或高於38℃,相對濕度低於60%,都對花粉發芽不利。花期噴水、噴九二〇和微肥可提高坐果率的原因也在於此。棗樹盛花期的棗品質好,坐果率高,初花期前與終花期開的花,坐果率低,果實品質也差,在生產中應抓好盛花期實施提高坐果率的技術措施,以保證棗的產量和質量。

2. 想請問一下,棗樹喜歡酸性土壤還是鹼性土壤

棗樹。對土壤的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鹼性土地外,均可栽培。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對地下水位的高低也無嚴格要求,甚至在積水30厘米~70厘米,歷時30天的情況下生長仍無明顯影響。

3. 有沒有誰知道,棗樹,喜歡什麼樣的,土壤,水份

棗比較抗旱,需水不多,適合生長在貧瘠土壤,樹生長慢,所以木材堅硬細致,不易變形,適合製作雕刻品。棗木擀麵杖是最好的擀麵杖。望採納

4. 種植棗樹對環境條件有什麼要求

棗樹是溫帶果樹,年平均溫度9.2~19.8℃地區都可栽培,發芽適溫13~15℃,抽枝展葉和花專芽分化17℃以上屬溫度,19℃以上現蕾,20~22℃始花,22~25℃盛花。不同品種開花適溫要求不同。金絲小棗日均溫22~23℃,阜平大棗24~25℃,圓鈴棗25~28℃,晉棗20~27℃。果實成熟適溫18~22℃。在-30℃可安全越冬。棗樹對雨量適應性強,南方棗區雨量1000毫米以上,北方棗區400~600毫米,抗旱、抗澇性強,水淹2個月還能有好收成。棗樹是喜光果樹。光補償點為1.5~3千勒克斯,光飽和點為30千勒克斯。棗較抗風,常作防風固砂樹種,但成熟期及花期忌風砂。對土壤適應性強,pH5.5~8.2均能生長良好,但以土層深厚較肥沃的壤土為宜。

5. 什麼土壤種植棗樹棗最甜

不同的品種土壤要求也不同,棗的甜度主要是取決於光照和溫差,土壤的因素比較小。我們有成套棗樹種植管理技術視頻講座。如需請和[email protected]聯系

6. 棗樹種植適合什麼土壤,怎樣建園選址

一、選擇好栽培園地 棗樹的適應性比較強,對土壤的條件要求不嚴,各地可以充分利用荒地和鹽鹼地進行栽培。但是,為了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生產出優質、無公害的產品,應盡量選擇空氣、水源、土壤等環境沒有受到污染,地勢平坦開闊,排水條件好,土壤滲透性強、通氣性能好,地下水位較高,土質肥沃的園地為好。山區和丘陵地帶種植棗樹,應選擇土層深厚的陽坡,陰坡則不宜種植。

二、選擇好種植品種 棗樹的品種頗多,一個優質品種,一定要樹勢好、抗病蟲能力強,果實耐裂、果形好、果色好、營養成分含量高、口感好。目前用於干制的優良品種有金絲豐、金絲蜜、無核紅、無核1號、無核3號、贊黃大棗等。早熟品種中,用於鮮食的優良品種有早脆王、涇渭鮮棗、早熟梨棗等,用於加工的優良品種有梨棗、贊黃大棗等;晚熟品種主要用於鮮食,優質品種有涇渭大雪棗、冬棗等。新特品種,有果形奇特的磨盤棗、葫蘆棗等,樹形奇特的胎里紅、龍須棗等。棗農可根據需要進行引種栽培,或選用優質品種的接穗進行嫁接培育。

三、選擇好栽培模式 一是矮化密植型栽培,主要適用於結果早、樹型小的品種,株行距以2米×3米或3米×2米為宜。二是間作型栽培,主要適用於樹型中等或較大、結果較晚的品種,行距8―10米。株距3―5米。樹間早期可間種其它作物。

四、選擇好栽培時間 棗樹自落葉到第二年萌發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栽培,分為春栽和秋栽。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以2年生及2年以上生的根櫱苗種植,春栽的立即澆透水,成活率很容易達到90%以上,而秋栽的即使定植後澆水成活率也很難達到90%以上。但是,秋栽的定植後即使不澆水成活率也能達到70%以上,而春栽若不澆水則成活率明顯不如秋栽。

7. 大棗樹的生長環境是什麼

1 無公害大棗基地的選擇

選擇遠離工礦企業(距離超過5km),無「三廢」污染,土壤肥沃,水質良好,空氣清新,光照資源豐富,生物資源呈多樣性的基地。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質量標准要求。

2 無公害大棗生產技術指標

(1)溫度:棗是喜溫樹種,春季氣溫達13℃~15℃,開始萌動;抽枝展葉和花芽分化需17℃以上的溫度,氣溫19℃以上現蕾;日平均氣溫達20℃左右進入始花期,22℃~25℃進入盛花期,一般花粉發芽的適溫為24℃~26℃,低於20℃或高於36℃~38℃,發芽率顯著降低,秋季氣溫降到15℃開始落葉。根系生長要求地溫8.6℃以上,22℃~25℃達到生長高峰,溫度降到21℃生長緩慢。

(2)濕度:棗樹花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相對濕度75%~85%,若空氣濕度低於40%,花粉幾乎不能萌發,不利於受精,易造成落花落果。

(3)光照:棗樹是喜光作物,日照長短會影響棗樹的生長和果實的膨大,在11~12h的日照條件下棗樹枝葉茂密,果實膨大較快。

(4)土地營養:棗樹對土壤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格,較適宜於砂壤土,氮素含量達到50mg·kg-1以上,磷鉀肥能較好地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的生長發育,對鈣、鎂、銅、鐵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3 無公害大棗生產技術規程

3.1 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

每年秋季采棗後,對棗樹進行深翻擴穴,修整樹盤。對土層薄、根系裸露的棗樹進行培土,加厚土層。同時普施1遍有機肥,每株在100kg以上,並混施果樹專用肥1~2kg,有機肥以優質土雜肥、圈肥、腐熟畜禽糞便為主。

3.2 整修梯田樹盤

冬春農閑季節,修補加高梯田邊埂和樹盤外沿,使之保持略高於梯田或樹盤表面,並在一側留出水口,雨後及時修補被大水沖毀的梯田和樹盤。

3.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同時,每年的芽前、花後追施2次速效氮肥,每株每次0.5~1.5kg,後期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0.2%~0.5%尿素,500倍光合微肥及0.2%~0.5%磷酸二氫鉀等2次以上。澆水宜和施肥結合進行,每次施肥後及時澆水,關鍵要澆好4次水,即萌芽前、花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水,在此基礎上搞好中耕、鬆土、保墒,大力推廣應用樹盤覆膜、穴貯肥水技術。

3.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採取冬夏結合,隨樹造型的辦法,每樹保留5~10個骨幹枝,並在樹體內均勻排列;對過多的直立並生枝採取疏除1~2個和拉枝開角1~2個;對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採取疏除或回縮等方法;對下垂枝、衰老枝,通過回縮進行更新復壯;對有空間的棗頭枝,進行短截,進一步擴大樹冠。

3.5 保花保果

棗樹花量大,花期長,但落花落果嚴重,其開花坐果需要一定的空氣溫度和濕度、良好的光照、充足的養分及內源激素等條件。因此加強棗樹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是取得棗樹高產的關鍵措施。

3.5.1 花期噴水

花期持續高溫乾旱時,於下午4—5時,向樹上噴水,條件允許時,同時進行地面澆水,增加棗園空氣濕度。

3.5.2 花期噴毒黴素

從初花期到盛花末期噴2~3次10~15mg·L-1毒黴素。

3.5.3 花期開甲和放蜂

開甲僅適用於壯旺樹和肥水條件好的棗園。盛花至末花期,在距地面20~30cm處,剝除一套圈樹皮,寬度3~5mm,1個月內甲口不能完全癒合的綁塑料薄膜,促進癒合,開甲部位以後每年上移3~5cm。此外花期放蜂也可明顯提高坐果率。

4 病蟲害防治技術

危害大棗的病蟲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蟲、棗遲蠖和棗銹病,在個別地塊、個別年份日本臘蚧也有較重發生。防治時,嚴禁使用高毒性、高殘留農葯,並在採收前15~20d禁用任何葯劑。

4.1 桃小食心蟲的防治

冬季結合深翻改土在樹干基部挖掘越冬幼蟲繭,秋季掃除落果殘葉,並集中園外銷毀。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雨後地面噴灑50%辛硫磷微膠囊劑400~600倍液防治,根據發生規律和消長情況,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7月下旬兩個時期,用15%的掃蟎凈2000倍液樹上噴霧2~3次。

4.2 棗尺蠖的防治

早春挖蛹,樹上綁塑料薄膜,阻止雌成蟲上樹,刮除老樹皮,消滅蟲卵。3—4月份,地面噴施50%辛硫磷乳劑500倍液,殺死出土成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BT水劑300倍液或5%氯氰菊酯3000倍液樹上噴霧2~3次,消滅1~3齡幼蟲。

4.3 日本龜蠟蚧的防治

早春人工刮除越冬雌成蟲,結合修剪,剪除蟲枝,然後枝幹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0%柴油乳劑,6月底7月初,樹上噴80%敵敵畏乳劑800~1 000倍液2~3次。

4.4 棗銹病的防治

秋冬清掃落葉,消除病源,從6月中旬開始每隔15~20d噴1次粉銹寧2 500倍液或倍量式波爾多液200~300倍液,共噴3次。

5 適時採收

大棗一般在9月採摘,採摘後洗凈曬干後,分級包裝。

8. 山棗樹適合什麼樣的土質種植

可以在山上利用野生酸棗嫁接大棗,品種可以選擇梨棗、脆棗、圓鈴棗、長紅棗等地方品種

9. 棗樹有哪些生活習性

棗樹生長習性:

喜光,適應性強,喜乾冷氣候,也耐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也耐低濕。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鹼性土外,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鹼度的適應范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鹼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達,萌櫱力強。耐煙熏。不耐水霧。

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棗樹長著小刺,四月里長葉,五月開白帶青的花,各處都有栽種。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稀灌木,高達10餘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長枝,短枝和無芽小枝(即新枝)比長枝光滑,紫紅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個托葉刺,長刺可達3厘米,粗直,短刺下彎,長4-6毫米;短枝短粗,矩狀,自老枝發出;當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簇生於短枝上。

葉紙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3-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鈍或圓形,稀銳尖,具小尖頭,基部稍不對稱,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僅沿脈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脈;葉柄長1-6毫米,或在長枝上的可達1厘米,無毛或有疏微毛;托葉刺纖細,後期常脫落。花黃綠色,兩性,5基數,無毛,具短總花梗,單生或2-8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花梗長2-3毫米;萼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倒卵圓形,基部有爪,與雄蕊等長;花盤厚,肉質,圓形,5裂;子房下部藏於花盤內,與花盤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矩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5-2厘米,成熟時紅色,後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厚,味甜,核頂端銳尖,基部銳尖或鈍,2室,具1或2種子,果梗長2-5毫米;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8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10. 棗樹對土壤的要求是什麼

棗樹對土壤的適應能抄力極強,無論是沙壤土、粉沙土、黏壤土,棗樹均能正常生長。棗對土壤含鹽量也有較強的適應性。如金絲小棗在土壤含鹽量0.25%以下,根系與樹體生長均正常,產量較高;當總鹽量達到0.3%時,根系生長較差,樹體衰弱,產量降低。棗對土壤酸鹼度適應能力較強,在土壤pH為5.5~8.5的土壤,棗樹生長結果正常。

棗對地勢要求不嚴,平原、沙荒、丘陵山地均可栽植。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栽植的棗樹生長健壯,產量高,品質優良,經濟壽命長。因此,應重視土壤改良,加強棗園土肥水管理為棗樹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