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中原油田地質構造是什麼糸

中原油田地質構造是什麼糸

發布時間: 2021-02-24 09:46:45

㈠ 中原油田地質院

中原油田地質院 是局直屬科研單位 主要從事地質研究分析解釋
女生來這里內 基本就是在辦公室 研究室 來了 先給你容找個師傅帶著 學習一些解釋資料 方法 教科書上的東西 和現實的東西 基本脫節的
然後 會有熱心的大姐 給你介紹對象 貌似本科的女生又是科研單位 很吃香呢。。。接著 外派學習 之類的 祝你好運

㈡ 中原油田建立那一年

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專經過三年多的勘屬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 中原油田
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㈢ 河南油田與中原油田是什麼關系都屬於中國石化嗎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簡稱河南油田),基地位於豫西南的南陽盆地。工礦區橫跨河南南陽、駐馬店、周口和新疆巴州、伊犁等地市。下屬12個二級單位,是一個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為一體的綜合型石油化工企業。
河南油田始終把油氣勘探放在首位。1970年開始勘探,1971年8月在南陽凹陷東庄構造發現工業油氣流,先後在泌陽、濮陽、焉耆等多個盆地鑽探出油,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陽石油勘探指揮部,河南油田正式誕生。2009年准噶爾盆地西北隆起帶春光區塊劃歸河南油田,2011年新增探明儲量25年來首次突破2000萬噸,截至2011年底,共探明油氣田16個,含油麵積220.97平方千米,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50億噸(油當量);探明安棚鹼礦、舞陽鹽田,地質儲量分別為5000多萬噸、2000多億噸。先後被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和全國地質勘探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簡稱中原油田),主要從事勘探開發、油氣化工、油氣銷售等業務,公司本部位於河南省濮陽市。主要勘探開發區域包括東濮凹陷、普光氣田和內蒙古探區。近年來,油田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東濮老區效益開發、普光氣田增產增效、內蒙古探區增儲上產,形成了三個油氣生產基地聯動發展的良好格局。累計生產原油1.31億噸、天然氣472億立方米。2011年探明油氣地質儲量1257萬噸,生產油氣當量1112萬噸,躋身千萬噸級油氣田行列,分公司實現收入269.45億元。

㈣ 請陌路塵沉詳細介紹一下中原油田信息

參照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地區在河南省濮陽市。總部生活基地位於濮陽市城區東部。各二級單位生活基地分布在濮陽市的華龍區、濮陽縣、清豐縣、范縣以及開封市的蘭考縣、山東省聊城市的莘縣、菏澤市的東明縣。其中以蘭考境內的鑽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有居民2萬人左右。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年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屬渤海灣沉降帶的一部分,是一個由地質斷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點的盆地,地質上稱之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山東莘縣,南到河南蘭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里,從地質圖上看,恰似一把斜掛的琵琶。主要開發區域東濮凹陷橫跨河南、山東兩省的6地市12個縣區,面積5300平方千米。除東濮凹陷外,國內還有內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個探區,登記地質調查面積6.99萬平方千米,登記探礦面積1.76萬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億立方米;生產原油9281萬噸、天然氣181億立方米,外供商品氣91.9億立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上交各種稅費52億元。原油、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12億立方米。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6億元,凈值51億元,員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質部門就開始了對這塊寶地的探測工作,運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用了十幾年時間,初步查明了區域地質構造的特點。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後在這里進行了地震勘察和鑽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

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擠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一曲凱歌,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舍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肯到這茫茫荒原睡帳篷,啃干糧。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鋼鐵為伍,同風沙作伴。20年征塵滾滾,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大地樹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嚴重製約著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之後兩年,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減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勢頭。中原油田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發展舉措,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及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 容基、鄒家華、吳邦國等都對油田的改革與發展作過重要批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結出的碩果。20年來,中原油田重視科技,廣攬人才,特別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三年生產建設技術攻關會戰,使油田在科學技術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後三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可以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12億立方米。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豐富勘探開發的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勘探突破和油田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空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歲月飛逝,物換星移。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包括地質勘探、煉油、煉制加工和石油化工,並且提供包括物探、鑽井、泥漿、固井、錄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同時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汽田, 目前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12 億立方米。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國內取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在蘇丹取得了一個區塊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餓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進行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支專業化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與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攬完成和正在進行著多項國內國際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她的多種經營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其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 非洲等國家地區,為了充分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 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一步推動多種經營產業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同創造世界石油事業的美好未來!

業務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發展的龍頭,在業務上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過硬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新探區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及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落實、勘探工程項目的實施完成及儲量計算、投資效果分析;對勘探工程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科研攻關、新技術推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集團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一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打出中原,開拓國際」的勘探方針,以尋找規模儲量和接替領域為目的,解放思想,大膽採用新理論和新技術,加大新盆地和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擔負著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產能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採油工藝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細描述、剩餘油分布研究及調整挖潛治理手段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近年來,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潛和滾動勘探開發增加探明儲量和動用儲量,實現了油田持續穩定發展。

油氣加工儲運及公用系統工程是油田生產建設的命脈。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區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氣集輸、原油及輕烴加工、天然氣處理系統,主要裝置從西歐發達國家引進。油田擁有1座儲備能力為36×104m3的原油庫,現運行的原油外輸管線中洛線,年外輸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氣外輸工業配氣站2座,運行外銷天然氣長輸管線5條,主要用戶為滄州、安陽、濟南市、鄭州、開封、濮陽等。油田電力系統有110kV變電所8座,自備燃氣發電廠(文留)1座。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地區在河南省濮陽市。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年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屬渤海灣沉降帶的一部分,是一個由地質斷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點的盆地,地質上稱之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山東莘縣,南到河南南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里,從地質圖上看,恰似一把斜掛的琵琶。主要開發區域東濮凹陷橫跨河南、山東兩省的6地市12個縣區,面積5300平方千米。除東濮凹陷外,國內還有內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個探區,登記地質調查面積6.99萬平方千米,登記探礦面積1.76萬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億立方米;生產原油9281萬噸、天然氣181億立方米,外供商品氣91.9億立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上交各種稅費52億元。原油、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12億立方米。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6億元,凈值51億元,員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質部門就開始了對這塊寶地的探測工作,運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用了十幾年時間,初步查明了區域地質構造的特點。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後在這里進行了地震勘察和鑽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

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擠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一曲凱歌,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舍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肯到這茫茫荒原睡帳篷,啃干糧。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鋼鐵為伍,同風沙作伴。20年征塵滾滾,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大地樹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嚴重製約著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之後兩年,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減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勢頭。中原油田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發展舉措,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及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 容基、鄒家華、吳邦國等都對油田的改革與發展作過重要批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結出的碩果。20年來,中原油田重視科技,廣攬人才,特別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三年生產建設技術攻關會戰,使油田在科學技術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後三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可以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12億立方米。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豐富勘探開發的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勘探突破和油田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空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歲月飛逝,物換星移。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包括地質勘探、煉油、煉制加工和石油化工,並且提供包括物探、鑽井、泥漿、固井、錄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同時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汽田, 目前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12 億立方米。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國內取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在蘇丹取得了一個區塊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餓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進行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支專業化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與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攬完成和正在進行著多項國內國際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她的多種經營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其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 非洲等國家地區,為了充分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 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一步推動多種經營產業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同創造世界石油事業的美好未來!

業務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發展的龍頭,在業務上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過硬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新探區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及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落實、勘探工程項目的實施完成及儲量計算、投資效果分析;對勘探工程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科研攻關、新技術推

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集團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一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打出中原,開拓國際」的勘探方針,以尋找規模儲量和接替領域為目的,解放思想,大膽採用新理論和新技術,加大新盆地和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擔負著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產能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採油工藝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細描述、剩餘油分布研究及調整挖潛治理手段等

㈤ 請教中原油田地質錄井處內部網址

中原油田的錄井公司。

㈥ 中原油田的發展的歷史

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躋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化工基地。2011年,中原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跨入中國千萬噸級油氣田行列。

希望能夠幫到您!

㈦ 中原油田的發展歷程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質部門就開始了對這塊寶地的探測工作,運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用了十幾年時間,初步查明了區域地質構造的特點。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後在這里進行了地震勘察和鑽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擠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一曲凱歌,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舍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肯到這茫茫荒原睡帳篷,啃干糧。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鋼鐵為伍,同風沙作伴。20年征塵滾滾,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大地樹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嚴重製約著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之後兩年,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減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勢頭。中原油田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發展舉措,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及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前國務院領導朱鎔基、鄒家華、吳邦國等都對油田的改革與發展作過重要批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結出的碩果。20年來,中原油田重視科技,廣攬人才,特別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三年生產建設技術攻關會戰,使油田在科學技術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後三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可以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12億立方米。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豐富勘探開發的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勘探突破和油田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空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歲月飛逝,物換星移。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包括地質勘探、煉油、煉制加工和石油化工,並且提供包括物探、鑽井、泥漿、固井、錄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同時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汽田, 目前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12 億立方米。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國內取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四川普光氣田的勘探開發權,在蘇丹取得了一個區塊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餓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進行工程技術服務。她擁有—支專業化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居國內外領先水平。她與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作。她承攬完成和正在進行著多項國內國際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她的多種經營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其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 非洲等國家地區,為了充分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 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一步推動多種經營產業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同創造世界石油事業的美好未來!

㈧ 中原油田怎麼樣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地區在河南省濮陽市。總部生活基專地位於濮陽市城區東部。各二屬級單位分布在濮陽市的華龍區、濮陽縣、清豐縣、范縣以及開封市的蘭考縣、山東省聊城市的莘縣、菏澤市的東明縣。其中以蘭考縣城北的鑽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年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屬渤海灣沉降帶的一部分,是一個由地質斷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點的盆地,地質上稱之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山東莘縣,南到河南蘭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里,從地質圖上看,恰似一把斜掛的琵琶。主要開發區域東濮凹陷橫跨河南、山東兩省的6地市12個縣區,面積5300平方千米。除東濮凹陷外,國內還有內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四川普光等探區,登記地質調查面積6.99萬平方千米,登記探礦面積1.76萬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㈨ 地質資料歸檔中常見問題與對策——以中原油田為例

崔紅偉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

摘要 地質資料是不可再生的企業寶貴信息資源,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其進行了更多的保護。但是,在日常的地質資料歸檔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習慣性管理漏洞。本文通過對地質資料歸檔工作常見問題的認真分析,提出了「三個建立」的應對策略,必將有效地促進地質資料的規范化管理。

關鍵詞 石油地質 資料管理 關鍵環節 應對策略

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岩礦心、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近年來,地質資料作為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放射性礦產、海洋地質等勘探與開採的重要依據,一直受到能源企業的廣泛重視。由於地質資料是不可再生的企業寶貴信息資源,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其進行了更多的保護。但是,在日常地質資料歸檔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習慣性管理漏洞,應當引起地質資料管理者的足夠重視。

1 地質資料的流轉形式

長期以來,能源企業均按照國土資源部及石油石化等上級部門對地質資料的管理要求,及時完成了地質資料的接收、整理、編目、保管、利用及地質資料上交、匯交任務,為國家和企業積累了豐富的地質資料資源,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資料保障。綜觀各石油企業,地質資料的流轉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1.1 逐日接收分發

在石油石化各油氣田企業,大多數都建立了自己的地質資料中心或科技資料中心、地質信息中心等,所轄各單位將產生的地質資料逐日地匯集到中心,該中心按照企業地質資料分發方案,做到當天資料當天收發、當天送達、當天歸檔,平均日收發量在千份左右,年平均收發量達到10萬至20萬份,甚至更多,較好地滿足了油氣田科研與生產的需要。

1.2 適時收集歸檔

為保證地質資料歸檔的及時、准確、完整,地質資料管理部門統一將企業的勘探開發生產投資計劃和科研計劃及時掛接到自己的內部網站上,各專業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對照計劃逐一對油氣勘探生產、科研項目中地質資料的形成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及時掌握地質資料歸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做到不漏歸、不錯歸、不遲歸。

1.3 定期上交匯交

中石化各油氣田企業,均嚴格按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質資料管理辦法》、中國石化國家重大專項日常管理辦公室《關於上交「十一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資料的通知》等規定要求,由本企業勘探開發部門、科技部門、地質資料歸口管理部門等部門相互配合,及時督導下屬各地質研究、測錄井、井下作業、物理勘探等單位做好上交資料的歸檔工作,確保地質資料應交盡交,並符合資料上交要求,做到紙質資料與電子文件配套歸檔。

1.4 分散委託管理

自2011年起,國土資源部先後批准一批受託保管油氣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的單位,代表國土資源部接收、保管應向國家匯交的油氣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近年來,各受託保管單位按照國土資源部《油氣等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規則(試行)》要求,及時將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匯交給全國地質資料館,實現了各類地質資料的有序和可控管理。

2 地質資料歸檔中常見問題

由於地質資料的流轉形式不同,歸檔控制存在一定難度。盡管有各類制度、規范、標準的約束,但是在地質資料歸檔驗收過程中,卻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致使地質資料歸檔質量不高、歸檔材料不全,嚴重影響了工作進程、日常利用和上交、匯交工作。

目前,中原油田地質資料的形成單位和接收單位共有32個,保管地質資料的單位主要集中在地質資料歸口管理單位——檔案管理處中心館及下屬的地質檔案室、地質錄井檔案室、物探檔案室、測井檔案室、普光綜合檔案室,各鑽井公司檔案室存放著各類鑽井井史檔案,各採油、采氣等生產單位所在檔案室保管著與本單位有關的地質資料。地質資料中心一般存檔3套地質資料,1套封存、1套利用、1套進館,還有部分地質資料需存檔5套,需再上交1套、匯交1套。在預歸檔的地質資料中,常常發現一些低級錯誤,應當引起地質資料產生者和管理者的重視。

2.1 紙質報告中常見的錯誤

一是字跡不清晰,印刷質量不高。如藍曬圖著色深淺不一,有的太深看不清字跡,有的則太淺,影響閱讀,甚至出現報告字體重影的現象。

二是紙張不統一,裝訂質量不高。有時會出現倒頁、反頁、缺頁、掉頁等情況,紙張批次、克數不一致,厚薄不均,存在色差。

三是排版錯誤,校核不嚴。頁碼位置不對、表頭位置不對,沒有居中或左右位置顛倒,橫向表格的表頭正反頁錯位,或彩圖變成了黑白圖。頁碼出現錯誤,漏頁、錯頁或倒頁;頁邊距設置錯誤,沒有留裝訂線的位置,造成壓字。

2.2 圖幅中出現的錯誤

一是圖中井段標識錯誤。井深與所標數值不符,或井段小數點位置不對。

二是圖名和圖的內容不符。文字刪減時,插圖位置發生變化,沒有及時調整,造成甲圖非乙圖。

三是圖樣模糊不清。復制圖或處理過的照片格式,信息損傷,放大後有些失真。

2.3 電子文檔中的錯誤

一是正文中的文字字體、字型大小大小不一。各級次標題的格式不統一,字體、字型大小與級次不匹配,或行間距不一致。

二是正文中的數字上下標錯誤。如「m2」中的2未作上標設置,或者設置成下標了。

三是圖名和圖幅分開,表頭和表格分家。這主要是換頁時,未加入控制符,導致首尾分離。

四是文檔排版錯誤。每一自然段開頭時,未空兩個字的位置;或每一自然段沒有轉行,造成分段錯誤。

3 對地質資料歸檔的幾點建議

3.1 建立地質資料歸檔驗收制度

進一步規范地質資料驗收程序,實行形成單位自驗、二級單位復驗、歸口單位主驗、上級單位終驗的運作機制,設置地質資料專職驗收人員,建立各級驗收責任人備案制,凡紙質材料或電子文件不合格的均返回形成單位限期整改。要嚴格按照《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地質成果報告編制要求》進行編寫,待電子文檔合格後,再進行印刷,以免造成成本浪費。

3.2 建立地質資料歸檔考核機制

進一步完善歸檔考核制度,每年進行一次歸檔自查,定期公布地質資料歸檔、上交、匯交情況,通報歸檔率、合格率、齊全率,並將地質資料歸檔質量納入各單位業績考核,從根本上杜絕簽章不全、紙電不一、歸檔不全的現象,減少不必要的勞動,提高地質資料的上交、匯交速度和質量。

3.3 建立電子文檔與數字化同步制度

要嚴格按照《地質資料電子文件製作細則》進行組織。應歸檔地質資料必須是紙質與電子文檔雙套制,紙質資料與電子文件必須一致,有紙質文件就要有電子文件,有電子文件就要有紙質文件,且二者的版本要相同,均為最終版本。同時,要充分利用系統進行地質資料的網上交接,逐步從源頭實現地質資料原始信息數字化,並分期分批地將利用價值高的庫藏地質資料進行全文數字化,為建立地質資料大資料庫、實現地質資料的遠程共享服務奠定基礎。

4 小結

做好地質資料的歸檔與管理工作,不是某一個單位、某一個人的工作,而是一項涉及全員利益、企業利益、國家利益的集體性任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常規性工作,需要各企業、各部門、各單位間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更需要地質資料形成單位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協調,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促進地質資料的規范化管理,為實現全國地質資源共享作出應有的努力。

㈩ 油氣鑽井地質與哪些內容

1.按照成因的不同,岩石可分為哪三大類?
答:1火成岩又名岩漿岩2沉積岩3變質岩
2.請寫出三種火成岩的名稱,並說明它們的特點?
答:花崗岩,玄武岩,正長岩都是火成岩,它們的特點是無層理,塊狀,一般都很緻密而堅硬
3.一般常見的沉積岩是由哪些礦物組成的?
答:主要由石英,長石,雲母,方解石,粘土等礦物組成。
4.沉積岩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特點?
答:由於火成岩,變質岩受風吹雨打。溫度變化,生物作用,水的溶解等因素影響,剝蝕破碎,形成了碎屑物質,溶解物質和殘余物質,又經過流水,風力,冰川,海洋等搬運,離開了原地,在適當條件下沉積下來,經過壓實,固結,就形成了沉積岩,其特點是有層理,大多有動植物化石。
5.請寫出五種主要沉積岩的名稱?
答:1泥岩及頁岩2砂岩3礫岩4石灰岩5白雲岩
6.舉例說明沉積岩是怎麼形成的?
答:沉積岩或火成岩在地殼內部的物理化學因素下,經過變質作用,改變了原來的成分和結構就形成了變質岩。如石灰岩變成了大理石,花崗岩變成了片麻岩。
7.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儲存在哪種岩層里?
答:主要在具有圈閉條件的砂岩層和裂縫溶洞發育良好的石灰岩層里。
8.哪類岩石是良好的油氣圈閉蓋層?
答:泥岩,頁岩和厚石膏岩。
9.石油和天然氣是怎麼形成的?
答:主要是淺海,海灣,內陸湖泊等地地有機沉積物被新的其他沉積物迅速覆蓋起來,使有機物不被氧化而得以保存,隨著沉積物不斷加厚,壓力和溫度不斷增加,在加上細菌作用,經過復雜得物理化學變化,這些有機物就變為石油和天然氣。
10.油氣藏通常分為哪兩種大類型?
答:構造油氣藏和地層油氣藏。
11.請寫出七種硬度較高的岩石名稱?
答:大理石,礫石,花崗岩,鐵礦石,燧石岩,玄武岩,白雲岩。
12.寫出可鑽性最好的岩石名稱?
答:流砂岩,膠泥岩,鹽岩層,石膏岩,煤層。
13.哪五種岩石對鑽頭和鑽具磨損最嚴重?
答:礫岩,燧石岩,自然銅,鐵礦層,石英砂岩
14.寫出五種最易引起跳鑽的岩層?
答:礫岩層,花崗岩夾層,.燧石夾層,風化殼,玄武岩夾層。
15.寫出五種最易垮塌的岩層?
答:流砂岩,礫石層,煤層,鹽岩層,泥岩層。
16.寫出三種最易井漏的岩層?
答:煤層,大顆粒礫石層,古潛山得風化殼。
17.在中原油田,鹽岩和鹽膏層通常出現在哪一井段?
答:主要出現在沙河街組得沙一段和沙三段,在沙三段通常又分為兩部分,上部出現在沙23(文九鹽),下部出現在沙43.(文23鹽)。
18.高產油氣層通常在哪種岩石中?
答:具有良好封蓋條件的砂岩層和古潛層。
19.古潛層油氣藏又什麼特點?
答:由於古潛層岩石裂縫發育好,溶洞大,因此古潛層油氣藏通常是低壓高產。
20.在中原油田鑽井一般都要鑽遇哪幾層地質層位?通常鑽達什麼層位完鑽?
答:一般都要鑽遇平原組,明化鎮組,館陶組,東明組和沙河街組。簡稱平,明,館,東,沙。沙河街組分為四段,即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由於沙三段較厚,沙三段又可分為四層,即沙13,沙23,沙33,沙43。有時候探井還要鑽達孔店組,石炭系和奧陶系。大多數情況下,鑽達沙河街組完鑽。
21.在塔里木盆地,一般都要鑽遇哪幾組地質層位?通常鑽達什麼層位完鑽?
答:一般都要鑽遇庫車組、康村組、吉迪克組、蘇維依組、白堊系、侏羅系、三疊系、石炭二疊系、石炭系和奧陶系。簡稱庫、康、.吉、.蘇、.白、.侏、三、.二、.石、奧。有時候在某些探井中,在鑽達奧陶系之前,還可能鑽遇泥盆系和志留系,然後完鑽。
22.鑽井中有時會遇到礫石層,在中原地主要出現在哪一層位?鑽遇礫石層位時鑽台上有什麼顯示?
答:主要出現在館陶組,有時候在東營組得上部也會出現小顆粒得礫石層。鑽遇礫石層時鑽台上會出現跳鑽或蹩鑽顯示。
23.人們經常談到的風化殼位於哪個地質層位得頂部?鑽遇這個層位時通常會出現什麼復雜情況?
答:位於奧陶系地層頂部。鑽遇風化殼主要得復雜情況就是井漏,跳鑽或蹩鑽。
24.有哪五種主要錄井方法?
答:1砂樣錄井,又名岩屑錄井;2岩心錄井又名取心錄井;3鑽時錄井;4鑽井液錄井;5氣測錄井。
25.地球物理測井有哪六項主要內容?
答:1視電阻率2自然電位3中子伽馬4氣測5自然伽馬6井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