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普通地質學講的是什麼故事

普通地質學講的是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05:38

Ⅰ 地質主要學些什麼內容,能詳細的講解嗎

地質專業四年的基本課程是:

1 普通地質學 是地質專業最基本的專業課,主要講述一些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方面的基本內容,涉及比較多的概念,風化的種類(風、河流、海洋、太陽、生物等),岩石的類型,各類地貌特徵,火山作用等等方面。這門課是比較基礎比較大概地簡介地質學。
2 岩石學 地質學專業重要課程之一,分為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從不同的角度和分類方法來詳細介紹各類岩石的成分,形成環境,礦物成分及含量,此門課程會開設實驗課,觀察手標本,詳細描述岩石組分,鏡下觀察礦物和岩石標本。
這門學科是研究礦物的主要學科,尤其是手手標本的認知,是野外工作時的重要技能之一。

3 構造地質學
又一門重要學科之一,主要詳細講解野外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褶皺、斷裂的特徵以及相應類型的野外表現,各類地質構造的規模特點,對礦床形成的影響。

4 礦產勘查學,是最貼近實際的一門專業課,可以這樣說,其他的專業課你可以學的不是很清楚,但是這門課程得努力弄明白。這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講課的內容多為有實際案例,操作性很強。

普通地質學會有一門專業實習,為期一般2周,岩石學和構造地質學的實習一般為7周,分為野外采樣和室內數據處理兩部分。
到大四還會有生產實習,實習地點一般為國有礦山,是對四年學習的一次集中實踐。
實習視各學校的師資力量而定。

除了以上這些課程,還有一些基礎的課程和軟體要學習
晶體光學 結晶礦物學 工程地質
遙感地質學 古生物地史學 礦床礦相學 勘查地球化學 礦田構造 應用地球物理

專業軟體,包括Mapinfo 、GIS、Corel 、Surfer 等數字化成圖軟體

GOOD LUCK!

Ⅱ 地質學家是干什麼的

這個問題有點泛啊,我試著回答下

首先解釋一下地質學:地質學顧名思義,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成分、理化性質、結構構造、地球形狀及表面特徵、地球的生成和歷史、地球上生命的發生及演化、地殼運動的形成和發展,以及進行上述研究的相關科學技術。

簡單地說,地質學家就是從事上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估計這個答案你看著會有點摸不著頭腦,我試著具體點

地質學家的任務,第一,是弄清楚地球的結構、物質構成和演化規律,以了解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環境。分支學科包括地球物理學、地史學、地層學、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動力地質學、地震學、火山學等。
第二,是在前一條基礎上弄清楚物質(各種礦物、元素、流體物質等)在地球內部的循環規律,弄清楚各種岩石礦物、地下水的產生(或循環)條件和埋藏條件,為找礦采礦、採取地下水服務,以支持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分支學科包括岩石學、同位素地質學、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學、煤地質學、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礦床學等
第三,是在前兩條的基礎上弄清楚各種地質活動產生的原因或觸發條件,弄清楚它們對人類活動有怎樣的影響,以便避害趨利,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災害損失。分支學科包括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

任務這幾段完全是我自己概括的,俺是中國地質大學水文地質學專業的在讀碩士,限於水平有限,在專業人士看來可能是有一些疏漏、錯誤,但我想基本上也能大概概括了當前的地質學研究者們正在做的事,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找找相關書籍、文獻資料閱讀,一般入門級教材可以讀《普通地質學》,有數個版本,區別不大。

至於地質學家平常都在干什麼嘛:先確定研究課題,再討論研究方法和手段,制定研究方案,然後多半會到實地考察、采樣,再回學校或研究單位,通過實驗或信息手段處理樣品和數據,分析處理結果,最後提交研究報告。
因為這個學科需要現場調查、勘測、取樣什麼的,所以搞地質的經常在野外跑,不少時候還會在人煙比較少的地方跋山涉水,還是比較辛苦的,並且有一定危險性(我讀本科時必修課里還有攀岩和游泳的)。典型的比如當時汶川地震時,所有人都往震區外跑,有三隊人卻是往裡面跑,其一是部隊,二是醫生護士,三就是搞地質的了。以前有句話叫「嫁人不嫁地質郎」,說的也是這么回事,不過現在情況要好得多了,可以開車到很多地方,不像過去完全靠兩條腿,多數情況下也不需要風餐露宿,只不過仍然是要經常跑野外的,回來做的事就是做實驗、處理數據、研究討論結果和寫報告。

Ⅲ 南京大學普通地質學是什麼書

普通地質學(physical geology)是對地質學的概況和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概括介紹專,它不是地質學的一屬個分支學科,是地質學的入門工具。其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識、外動力作用、地質學的發展與演化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內容還有一些變化。現在有的《普通地質學》教材還包括了資源、環境、減災、人與地球等方面的知識,反映了地質學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Ⅳ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學習地質學可以看些《普通地質學》、《地下水文學》、《區域與大地構造》等。

Ⅳ 普通地質學中怎麼描述簡單發展史

地質發展簡史,抓住三個重點:生物演化史、沉積演化史、構造演化史,這是區域地質調查內報告當中對地容質發展史描述的三大部分,實際上也是地史學當中講過的(如果你是大一,你可能沒學過地史學,後面應該會學)。
當然,如果就做題來說吧,普通地質學當中,一般不涉及生物演化史,所以主要討論岩石地層的情況以及構造發育的情況,具體來說,要討論這一地區都沉積了什麼時期的地層,個別還要討論每套地層都是什麼岩性的,代表什麼環境的。地層既具有物質意義,又具有時間意義,地層格架也是時間格架,依次排出來,這就是這一地區的地質時間格架。地質構造的形成年代要根據地質構造形成的特點來判斷,應用一些定律,如地層學三定律(可能用於褶皺當中)、穿插關系定律(用於斷層和岩漿岩體當中)。
地質圖判讀的經驗是:學習階段要學會識圖、經常看圖、掌握方法、積累經驗,描述階段要仔細分析、不丟不漏、條理清晰、嚴謹科學。

Ⅵ 618普通地質學是哪一本書

看你考的學校有沒有指定教材了,科目代碼不是全國統一的,對於不同的學校,普通地質學可以是618也可以是620,810等等,如果你報考的學校沒有指定教材,可以看比較經典的教材,比如夏邦棟的藍皮書

Ⅶ 《地質學基礎》與《普通地質學》有什麼區別

基本沒什麼區別的。
我兩本都學過,當時我們大學專業發的是《地質學基礎》,後版來考研時要求的科目權是《普通地質學》,基本沒什麼區別,都是介紹各種岩石、各種地質作用等、只是詳細不詳細的問題,當時用的普通地質學比地質學基礎厚點,不過只要能把一本書理解透就搞定了,老師都會講到的。

Ⅷ 普通地質學的學習

Ⅸ 關於普通地質學的一個問題

按照構造運動的方向,大致可分為兩類: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你說的地殼抬升指的就是垂直運動。垂直運動又可分為上升運動和下降運動。以上升運動為主的地區,常形成剝蝕地貌,以下降為主的地區常形成堆積地貌。
下面就說說地殼抬升對河流的影響。地殼抬升,河流要繼續流動就必須對地殼抬升的部分進行侵蝕,形成峽谷,比如說我國的巫峽就是由長江切割巫山形成。再比如說,有時候在距海平面10幾米甚至幾百米高的地方發現珊瑚礁,像台灣的高雄附近,在距海面200-350米高的地方發現有下更新統的珊瑚灰岩。在陸地上河流兩岸,常會發現像台階一樣的地貌,這就是河流階地,有的地方只有二、三級階地,有的地方會有五、六級階地。越是高位階地,時間越長,階地保存形態越不完整;越是低級階地,時間越新,保存形態越完整。此外,在山地河流流出口處,常有好幾個洪積扇依次疊置,這些都是地殼抬升對河流的影響。
對地下水的影響。地下水根據埋藏的深淺可分為潛水和承壓地下水。從你問第問題來看,我覺得就不用解釋什麼是潛水什麼是承壓地下水了(如果需要解釋就直說,有問必答!)。地殼抬升同時也更多的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蝕,如果隔水層以上被侵蝕,那麼很有可能承壓地下水的補給來源出現變化!甚至改變地下水的分布。
以上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這是個論文嗎?這個題目挺難的。

Ⅹ 給小孩子講地質方面的什麼知識合適

從地球的起因到生物發展史開始;然後就是普通地質學的一些知識。小孩可能會感興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