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盪山是什麼地質
Ⅰ 從地質地貌角度分析雁盪山自然景觀的成因
雁盪山的風光形成的兩個原因 1)主要原因是有一座流紋岩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2)雁專盪山處於海洋季屬風氣候生態環境雁盪山風光形成的六個條件1、雁盪山火山岩層保護良好 2、巨厚的流紋岩層是造景的主「材料」3、斷裂及沿斷裂的溪澗流水是塑造奇景的神斧4、外力作用雕琢細刻雁盪山的風光5、植被發育與良好保護裝扮了雁盪風貌 6、季節、晝夜、陽光、雨水、風力的變化增添了雁盪風光的變換性。
Ⅱ 雁盪山在哪個省什麼地方
雁盪山在浙來江省溫州市和台州市南部自。
雁盪山,位於浙江溫州樂清市境內,地處北緯27°50′~28°30′,東經120°27′~120°41′,總面積450平方公里。雁盪山(龍西鄉)南距溫州市龍灣區的永強機場僅80公里(一級公路,車程不到2小時,北距台州市路橋區的黃岩機場僅60公里(高速公路),車程不到1小時。
(2)雁盪山是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景區歷史
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4年雁盪山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初其被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4年雁盪山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初其被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9月9日,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順利拿到綠牌,被確認在未來四年裡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一員。至此,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順利通過第二次中期評估。
2014年1月,在中國森林旅遊網、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網易聯合主辦,網民參與投票評選的2013年中國最美森林旅遊景區系列評選活動中,雁盪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2013年「中國最具網路人氣最美森林旅遊景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雁盪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雁盪山風景區
Ⅲ 求雁盪山地形!不是什麼地貌地質,比如說什麼中間高四周低之類的。
雁盪山抄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紋岩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
雁盪山古火山來源於板塊運動:在中生代時期,太平洋板塊向亞洲大陸板塊俯沖過程中,擠壓摩擦產生熱能,使上地殼和下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岩漿。當有斷裂通往地表時,岩漿就沿著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噴發了。在經歷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過程後,岩漿覆蓋在原始地貌上,岩漿中的流紋岩成為了雁盪山的主要地質地貌和地形。
Ⅳ 浙江雁盪山地質地貌
雁盪山流紋岩峰林地質景觀區
Ⅳ 雁盪山地質奇觀有哪些
是圖片,參考一下 http://www.ks5u.com/pic_ks5u/2008-11/5/18231.shtml雁盪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溫州70公里。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盪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雁盪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Ⅵ 雁盪山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雁盪山坐落於浙江省溫州樂清境內。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鳥名。雁盪山根植於東海,山水形勝,以峰、瀑、洞、嶂見長,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
雁盪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全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辟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盪三絕」。雁盪山有著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觀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這是它區別於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美學價值:
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寰中絕勝」、「天下奇秀」的名山,雁盪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學特色。雁盪山由於地形復雜、景象豐富、一景多象等景觀特點,所以雁盪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點還是奇。
雁盪山奇在什麼地方?奇在流紋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觀非同尋常、出人意料、變幻莫測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絕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氣勢磅礴的嶂上;奇在奪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
雁盪景觀,奇聞天下,但不只是在奇。還有雁湖崗、龍湫背之雄偉;雲洞棧道之險;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鳴玉溪、靈岩及諸多洞穴景觀之幽冥。登上百崗尖,俯瞰百座山岡於腳下,領略「山登絕頂我為峰」的高曠,下至海濱、樂清灣,欣賞「海到盡頭天作岸」的平曠景觀,都是美的享受。
難怪畫家潘天壽評雁盪山景觀的「怪誕高華,令人不能想像」。
文化價值:
雁盪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觀形象,給詩人、畫家、文人學士以強烈的美感和靈感。於此賦詩作畫,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詩詞5000多首,以及龍鼻洞等400多處摩崖石刻,還有南閣牌坊等歷史古跡,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科學價值:
雁盪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堊紀破火山立體型模型,是流紋質火山岩自然博物館。雁盪山破火山全球性突變事件具有時間與空間的獨特性,在西太平洋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岩)帶中具普遍性與代表性,是研究大陸邊緣岩漿作用深部地質過程的天然深鑽。
Ⅶ 雁盪山屬於什麼地貌()A,流紋岩B,石英砂
雁盪山是抄亞洲大陸邊緣巨襲型火山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紋岩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
雁盪山古火山來源於板塊運動:在中生代時期,太平洋板塊(稱古太平洋)向亞洲大陸板塊俯沖過程中,擠壓摩擦產生熱能,使上地殼和下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岩漿。當有斷裂通往地表時,岩漿就沿著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噴發了。在經歷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過程後,岩漿覆蓋在原始地貌上,岩漿中的流紋岩成為了雁盪山的主要地質。
Ⅷ 雁盪山是什麼流水侵蝕學術思想的發源地
雁盪山地質地貌啟智功能早在11世紀對我國科學家產生了作用,雁盪山是沈括流水侵蝕學術思想回的發源地,近 代中國地答質學家基於對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地質與岩石的 研究,認為雁盪山為白堊紀破火山與流紋質火山岩的典型 地區,已成為我國這一學科的教學基地。自1996年以來已 引起國內外專家關注,成為考察研究中國東部火山岩帶的 經典性地區。
Ⅸ 雁盪山詳細介紹
雁盪山系綿延數抄百公里,按地理位襲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Ⅹ 雁盪山屬不屬於丹霞地貌
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回——答破火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屬於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