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文化博覽園怎麼樣
A. 溫泉文化博覽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復濱州溫泉文化博覽制園
城市:濱州
樓盤位置:武定府路與幸福河交匯處路北
開發商:濱州市朗潤置業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多層,板樓,
公交線路:武定府路,交通方便,附近有惠民縣汽車站
其他交通方式:武定府路與幸福河交匯處路北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40%,共0棟樓,停車位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B.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怎麼樣
我小學時,抄就去過這襲個博物館。當時叫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文化大革命中「地派」所在地.我也是「地派」的.我們的溫總理曾在這里上大學.當時展品標本就在露天擺放.各種顏色.形態各異的礦石任你撫摸.如今博物館藏標本總量55000多件,展出的有4000多件。我可以說這是咱們國內高校博物館中館藏量之最多了。在教二樓展出與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地史學有關標本.還有生命演化與地球演化歷史展廳,展出內容包括生命演化(古生物學)展室、地史學展室,青藏高原地質演化研究展室和地學知識科普展室四部分。這里的珍奇標本有:來自地外的Fe-Ni隕石、采自地球之顛-珠穆朗瑪峰頂的奧陶紀灰岩、采自太平洋海底約6000米深處的鈷錳結核、來自南極大陸的岩石和地表苔蘚等等.當然也有含金子.翠玉的礦石了!
C. 安徽省博物館新館參觀需要買門票或是預約嗎(注意,是新館!)
需要門票,門票是限量免費發行,需要預約,具體信息如下:
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免專費。門票領取方式:散屬客從售票處領取參觀券,每日限制觀眾量3000人。團隊預約參觀須提前三天預約,網上預約時間為全天24小時,電話預約時間為每日09:00—16:30(閉館日除外)。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起停止取票、入場);星期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閉館。
(3)地質文化博覽園怎麼樣擴展閱讀:
館藏介紹
1、徽州古建築
徽州古建築陳列通過建築構件、模型、圖片等,全景式展示徽州建築的美輪美奐,又從徽州整體搬遷古民居一幢,原狀陳列,使人身臨其境,盡情感悟徽州古建的魅力。
2、安徽文房四寶
安徽是宣紙、徽墨、宣筆、歙硯的故鄉,自古以「四寶」 齊全著稱於世。本陳列展出了紙、墨、筆、硯四種主要文具,同時還展示了筆筒、墨床、鎮紙、水盂、硯滴、筆擱、印章等各種輔助文具。
3、安徽古生物陳列
安徽古生物陳列在普及古生物學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以安徽地區發現的中生代、新生代古生物、古人類化石、舊石器文化為主體,結合有關資料,向人們展示生物進化的歷史,是廣大觀眾、尤其是大、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的良好課堂。
D. 黃山市黃山地質博物館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黃山地質博物館是2008年黃山風景區新建重點工程之一,是繼「保護管理指揮調度中心」之後的又一亮點。它以先進的聲、光、電為展示平台,以普及黃山地學知識、生物知識、歷史文化為目的,成為黃山世界遺產和地質公園的重要科普教育陣地、地學研究中心、國際交流平台、對外開放窗口。該館呈現了引人入勝的十大特點: 1. 4D影院動感特效,體驗刺激。 2. 電子翻書環幕投影用圖文、聲音並茂方式展現黃山風光。 3. 下沉式沙盤模型展示方式獨特,是面積最大的黃山互動模型。 4. 仿生互動游戲讓人在輕松的游戲中增長地質知識,增進黃山了解。 5. 電子地球讓人感受到宇宙的奧妙與神奇,步入太空的感覺。 6. 時空隧道帶你從海洋走向陸地,感受黃山從遠古到當今。 7. 大廳屏幕顯示系統採用全世界拼接技術最好、清晰度最高的韓國歐立安品牌顯示器(省內最大的25塊等離子顯示屏)與全世界最大的無縫整屏日本松下等離子顯示屏。 8. 通道加觀景平台成為遊客在雲谷景區的必定駐足留影之處,成為遊客到黃山後的第一拍,和離開黃山前的最後一拍,窗口效益顯現。 9. 花崗岩石雕是景區內最大、最好的花崗岩石雕,遊客贊不絕口,業內人士紛紛效仿,展示文化,利用地質原材料彰顯地質魅力。 10. 引入水景,水景浮雕幕牆、假山、水池使室外環境增加了動感和靈性,自然水使新建築(地質博物館)與文化遺產(靈錫泉)相互呼應,使古今對話、呈千古絕唱。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黃山地質博物館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E. 河南省鄭州萬山地質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南省鄭州萬山地質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8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內地質旅遊資源開發與經營,地容熱能資源開發,寶玉石營銷,地質文化傳播等。
法定代表人:高明
成立時間:2012-08-09
注冊資本:2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00000002560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滎陽市禹錫園唐風街6號
F. 地質文化產業:領域寬 基礎厚 前景廣
關鳳峻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北京 100812)
摘要 本文從地質文化產業角度闡述了地質環境領域工作,分析了地質公園等文化建設的現狀、發展前景和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地質環境文化產業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 地質文化 地質環境 前景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國土資源部黨組作出了在全系統開展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工作的重大部署,從地質文化產業角度出發,通過對地質環境領域工作的初步梳理,筆者認為,地質文化產業是一個領域寬廣、基礎雄厚,越來越有發展前景的既古老又現代、既深邃又科普、既傳統又朝陽的產業。
1 地質文化產業領域寬,群星璀璨
談及地質文化產業,首先就會想到地質公園,與之非常類似的還有礦山公園。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已走出了一條保護地質遺跡、保護礦業遺跡、與世界通行規則接軌,又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文化產業發展道路。與地質公園建設密切相關的是地質遺跡保護,從2001年開始,我國開始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地質遺跡保護,數額逐年增加。現在,寶玉石產業、觀賞石產業等已經是社會知名度很高的傳統地質文化產業;溫泉產業、礦泉水產業,也發展為名副其實的地質文化產業;古生物化石保護近年來也開始探索走產業化發展的保護道路。
其實,地質文化產業遠不止上述這些,換個角度來看,地質環境工作很多都具有文化色彩,也都有產業化發展的趨勢。例如,地質災害防治是地質環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會和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的提高,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防治知識的掌握程度,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宣傳、培訓和教育,從而形成廣泛而深入人心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文化氛圍,這是更重要和更緊迫的任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是近年來國家投入不斷增大的領域,從實物工作來看,這項工作是把過去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再恢復起來,或改造得更好。從最終目的看,這項工作仍可歸屬於地道的文化建設,無論怎樣恢復和改造,都是讓環境變得更好。至於地下水監測、地面沉降防治、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等,也都頗具文化色彩。
2 地質文化產業基礎厚,蓬勃發展
2.1 地質公園,已成國土資源系統最亮麗的名片
目前,全國有140個國家地質公園,其中26個是世界地質公園。公園內建有地質博物館近200個,全部免費向遊客開放,並承擔著接待地學夏令營和向當地中小學生進行地學科普宣傳教育的任務。地質公園現有專職導游6481人,兼職導游9515人,其中地學導游1751人,占導游總人數的11%。全國300餘個地質公園(包括省級地質公園)已成為開展地質科普教育活動的最重要場所,在科學普及、破除迷信、弘揚地學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改變了似神似鬼的傳統解說內容,提高了旅遊景區的科學品味。而且,各地質公園近年來共建立科研基地200餘個,累計投入科研經費27.61億元,完成科研項目540個,正在實施的科研項目有175個,在地學科研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截至2010年,國家級和世界級地質公園累計接待遊客達5億人次,門票收入達200多億元,旅遊總收入逾千億元,極大拉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地質公園還帶動了交通、商業、服務業、城鄉建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2 賞石文化,正走向空前繁榮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觀賞石石種已達480種,從業者超過300萬人,收藏和愛好者超過1000萬人。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省級觀賞石協會,建立各類賞石社團組織600多個。觀賞石市場迅猛發展,全國已形成以廣西柳州、安徽宿州、內蒙古阿拉善、山東臨朐、雲南昆明五大市場為重點,以星羅棋布的各地市場為依託的觀賞石市場網。專業評審委員會經過嚴格評審後命名了30個觀賞石之鄉(城),11個觀賞石基地。近年來,全國每年舉辦的較大規模的賞石展、賞石節達200多次,已形成了「中國觀賞石博覽會」「柳州國際奇石節」「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昆明泛亞奇石博覽會」等多個業內知名展覽會品牌,全國觀賞石年交易額已達200多億元人民幣。各地政府和企業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公益性、經營性賞石文化設施,政府投入建設的專業性大型石館就有30多個,收藏家、企業家投入建設的各種賞石館、賞石園達1000多個。
2.3 溫泉之鄉(城、都),漸成溫泉文化產業的領頭羊
我國東南沿海、台灣、藏南、滇西、川西、膠遼半島等地區,分布著豐富的對流型溫泉地熱資源,松遼平原、華北平原、蘇北平原、淮河平原、江漢平原、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汾渭盆地、西寧盆地、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等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中,分布著豐富的傳導型溫泉地熱資源。全國有溫泉3700多處,1600多處已開發利用。全國溫泉地熱資源分布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地熱能儲量摺合8530億噸標准煤,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每年可利用量相當於6.4億噸標准煤,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目前,已被命名的中國溫泉之鄉有25個、中國溫泉之城有8個、中國溫泉之都有3個。這些中國溫泉之鄉(城、都)都設立了溫泉旅遊文化節,有的還多次舉辦了(國際)溫泉養生博覽會。從各地的實際效果看,溫泉之鄉(城、都)的建設,使我國珍貴的溫泉地質遺跡得到了有效保護,並帶動了溫泉文化產業、溫泉旅遊業的大發展。溫泉之鄉(城、都)正逐漸成為溫泉旅遊的勝地和溫泉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據統計,2011年,全國溫泉旅遊達到2530多萬人次,收入約50億元,溫泉文化產業鏈價值約為550億元。另外,我國溫泉地熱資源的商業開采還用於房屋供暖、溫室種植、水產養殖、農業乾燥和工業利用等,每年創造經濟效益數千億元。溫泉開發利用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國現有溫泉從業人員有81000多人,溫泉開發每年使全國二氧化碳減排約700萬噸。
2.4 古生物化石,風頭正健的地質文化產業新寵兒
我國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種類齊全、數量眾多的國家,是名副其實的古生物化石大國。如遼寧、河北、內蒙古的熱河生物群、山東的山旺生物群、雲南的澄江動物群、貴州的關嶺生物群等,都產出了眾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截至2010年,我國已建立了5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17個古生物類國家地質公園、23個與古生物化石有關的國家地質公園、22個省級古生物自然保護區、7個古生物類省級地質公園。隨著近年來《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的發布,中國古生物化石基金會的成立,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宣傳、展覽、科普和教育等活動空前活躍,吸引了大批民間和社會資金投入保護事業。據初步統計,目前在古生物類保護區、地質公園、博物館的直接從業人員有5萬餘人,每年遊客量在8000萬人次左右,創造直接收益約每年240億~300億元。
3 地質文化產業前景廣,任重道遠
盡管我國地質文化產業群星璀璨,蓬勃發展,但主要還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地質環境保護的「副產品」,主要靠社會需求拉動產業成長,市場規則主動適應國家產業政策。我們的管理工作已經明確自己是為地質勘查產業服務,為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服務,但仍未明確意識到也要為地質文化產業服務,地質文化產業任重道遠。筆者認為,自發的「副產品」尚且能達到如此巨大的產業規模,倘若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馬伯永.中國地質公園文化資源特徵及建設與發展構想[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1)
元重舉.努力發展賞石事業 為促進文化大區建設做貢獻[J].寶藏,2012(9)
鄭利.溫泉旅遊文化內涵探析[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8(2)
G.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的主要展廳
張家界市的地質博物館,全稱張家界康迪文化有限公司地質博物館,建館於2014年,是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地質文化展示。地質博物館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如夢似幻的館藏精品,致力於打造感觀自然景觀、感受人文風情、解讀地下瑰寶」這一全景張家界的新理念。
簡介
編輯
家界地質博物館是新型的文化創意產業,是張家界地質公園地質文化的展示。館址位於 張家界市永定區城西3公里處(張清公路旁),距張花高速入口僅5分鍾車程,距張家界火車站、汽車站、荷花機場10分鍾車程;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等重要景區,旅遊交通十分便利。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展品主要以武陵山脈地區發掘的古生物化石、天然觀賞石和礦物晶體石為主;展品多達數百個品種,包括了5億年前的照片、4億年前的雕塑和3億年前的古樹木,展陳品均為東方明珠、稀世珍玩,它們聚造化之瑰寶,備宇宙之玄妙,鍾靈毓秀,鬼斧神工,是一個以收藏、展示各類奇石為主要內容,弘揚中國傳統石文化的藝術殿堂。
奇山千載無人識,異石一敞天下驚;張家界地質博物館正以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如夢似幻的館藏精品;打造「感觀自然景觀、感受人文風情、解讀地下瑰寶」這一全景張家界的新理念。
2古生物化石館
編輯
該館展出展出的是億萬年前地殼演變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古生物化石。分別有:魚龍化石、海百合化石、芙蓉龍蛋化石、鸚鵡螺化石、迅猛龍骨架化石等。作為鎮館之寶的兩條魚龍化石有12餘米長,屬十分珍貴的孤品。另外一個非常罕見的則是菊石、魚龍、海百合三體共生,三個形成在不同時期的化石奇妙地出現在了同一塊岩層上,所形成的整塊化石。
此外,還有樹化石、貴州龍化石和硨磲化石。
3精品美石館
編輯
第二層的精品美石館展出的是以張家界地質空間為主的美石,同時,也收集了全球有影響的美石供大家欣賞,為大家展現中國博大精深的石文化。館內東陵玉、紅碧玉、雅丹石、青花瓷等藏石,石美皆如其名美。並且在精品美石館,還為大家准備了一餐豐富奢華的盛宴——舌尖上的張家界。舌尖上的張家界共有108道菜組成,可是這些菜品雖看上去美味無比,但相信是沒有人會真正去用舌品嘗的,可是用眼品嘗一定會被打動。舌尖上的張家界並不是真正的吃食,而是無數珍貴的天然瑪瑙」烹飪「而成的,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貴宴席之一了。
另外,除了舌尖上的張家界,這一層還有一個名符其實的寶物,便是紫袍玉帶石,絹雲母千層岩華貴的顏色融合大師完美的雕工,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且極其珍貴的。
4礦物晶體館
編輯
礦物晶體通常只生成於礦山的夾縫與空洞中,數量極少,形成年代至少要數百萬年乃至上千萬年之久,所以都是屬於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礦物晶體館中展出的主要以天然的石英、石膏、方解石為主,同時也收藏了天然玻璃、水晶、文石、輝銻礦、七彩礦等眾多的稀有礦物。
湘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塊神秘的土地,至今為止連現代科學都無法破譯的湘西三大古謎——辰州符、趕屍、放蠱,皆與一種神秘物質——硃砂有關。雞血石是硃砂的一種,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等分類,美麗晶瑩,主要用於印章盒工藝雕刻品的材料,被譽為國章石皇後、印石公主,因此也是礦物晶體館重點展出的礦物之一。硃砂的作用廣泛,無論是佩帶於身還是放置家中,在風水學上來說,都是對所屬者十分有益的。
H. 地質文化村鎮怎麼建有何標准
地質文化村鎮是指有一定的地質資源,將地質科學和文化與鄉鎮建設結合在一起,有效發展鄉鎮特色產業和特色經濟,塑造宜居宜業的特色鄉鎮,提升鄉鎮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水平。建設地質文化村鎮具有重要意義,過程中要從基本定位和建設的模式這兩方面入手,找准落腳點,更加行之有效地建設地質文化村鎮。
建設地質文化村鎮是順應村鎮發展需要的一種科學新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鄉鎮生活水平和經濟,建設宜居有特色的新鄉鎮。建成後的小鎮不僅是休閑旅遊的好去處,還有可能是有商貿物流功能或者傳統文化的特色小鎮。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准鄉鎮的定位點,採用科學的建設發展模式,牢牢抓住這一科學發展的好機遇。
I. 參觀金石灘地質博物館,體驗奇石文化,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傳奇嗎
來一座城市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一座城,就一定要去他的博物館,這里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特殊時期,門票還特別便宜。景區裡面稀稀拉拉沒幾個人,別說賣食物的了,連賣水的小店或者自動售貨機都沒有,如果買聯票可以欣賞好多風景,石頭和海太贊了,建議大家去走棧道,雖然走1個多小時,但是沿途的風景很美,比做快艇十幾分鍾強太多,而且快艇收費很貴,走棧道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