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
① 如何評價中國地質大學
作者:凡卡·茹科夫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418046/answer/1090955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到底是什麼關系,有什麼歷史沿革,我不想解釋和研究。但是這種雙校區平行發展的情況,極大的損害了地大的知名度和權威性。冠名相同但實質不同,我們地大人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給外人解釋起來就非常的吃力。在別人看來,北京和武漢應該有主次之分,好壞之分。親眼所見,很多求職的畢業生實在是不想應付北京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的相關問題,乾脆在學校的後面把括弧去掉了,省去了回答HR提問時的不少麻煩。地大想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力,這個雙校區的問題一定是一個很大的掣肘。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在哪的中字頭大學,是一個缺乏品牌建設能力的大學,損害了所有地大學生的無形資產。2.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學校是沒有圖書館的。北區閱覽室那麼丁點小,根本滿足不了全校同學的自習需求。我們這一屆到大四寢室才有空調,可想而知每年冬天夏天去閱覽室佔座位的情況是多麼的恐怖,6點以後去排隊,就很難說有沒有位置了吧。我覺得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一個211大學,在一整屆學生的就讀期間,沒有讓學生用上哪怕一次圖書館。這是一個笑話,是恥辱,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不遺餘力的去黑學校的原因所在。一個用四年時間建不好圖書館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缺乏對學生最基本的關心和負責任的態度。3.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除了辯論隊之外,是沒有參加其他任何社團活動的。而辯論,在地大也是一個在夾縫中艱難生存著的社團活動。總體而言,地大的社團是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社團的設立和活動內容,感覺就像就是從90年代沿襲和繼承下來的一批遺產。沒有與時代進步相結合,沒有與學生興趣相匹配,死氣沉沉沒有生機。而地大辯論隊,在工程學院金鋆學長的努力下,差一點就成為了學校官方常設機構,有一定的自治權。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地大校辯論隊就開始每年都要為自己的歸屬問題跑斷腿。比賽自己接,費用自己出,訓練場地自己找。我也曾為地大出戰過幾場比賽,作為四辯,在自我介紹的最後是要說「代表中國地質大學向各位問好」這句話的。代表完了,比賽打完了,目送各個學校的校車把各個學校的隊伍拉回去,然後我們幾個地大的像沒爹沒娘的孩子一樣去趕公交車…當然這也沒有什麼,校車接送不是學校的義務。但是,一個不注重發展社團活動,甚至打壓社團組織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對學生豐富課餘生活的剝奪和個性的扼殺。4.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一直在參與學院的黨建工作。由於資歷老(我是高中黨員),在黨建和學生工作中我一直處於一線位置,後來擔任兩個班的黨支部書記。首先,恕我直言,發展黨員=收獲果實。哪個同學條件成熟了,就發展成黨員。如果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沒有入黨意願,支部書記還要負有一定的責任。有這樣為一個政黨補充新鮮血液的嗎?其次,在最基層的學生黨建工作中,都很難確保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落實。有一次在黨員大會上討論對我的處分方法時,居然要求我離開會場,不得參與討論過程,非常的令人氣憤和失望。最令人震驚的是,學生黨員居然有往蓋世太保方向發展的趨勢。清明,端午等小假期期間,學生不得私自離校,學生黨員要配合輔導員進行管理。當時輔導員的原話是:「要把所有學生圈養在學校」。特殊時期,例如12年反日本侵佔釣魚島的遊行活動中,學生黨員要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逐一查寢,掌握所有學生的動向。呵呵,大學是培養人才,而不是培養官僚。黨建是吸收有理想的青年,而不是收割成熟的水果。從一點一滴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清晰的透露出地大老師思想上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做派和官僚主義作風。最後分享一點。對一個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大學生,領導和同事們會做出這樣的評價:1.不愧是地大出來的學生。2.看來地大的學生相當的不錯。你們能看出這兩種評價的差別嗎?我聽到的都是第二種。
②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牽到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牽到武漢肯定是為了發展武漢的高等教育,也是為了彌補武漢的高校的專業。
③ 為什麼中國地質大學分武漢和北京他們不是一家嗎
這個比較復雜,因為以前地質大學就一所,就在北京,但是文革後期,發布了版一個部分大權學遷出北京的文件,大概是因為北京大學太過於集中吧。於是地質大學就搬到武漢了,同樣經歷的還有中國海洋大學。文革結束後,不少老教員教授想搬回去,於是一部分人帶領一部分資料設備回北京重組地質大學,但是國家認定這個只是地大的分校,武漢的地大為本部。2004年,教育部取消武漢地大和北京地大的本部和分部區別,統一稱之為地質大學,以兩地聯合辦學的名義,兩地獨立辦校,但是教育部按一個地質大學進行管理和撥款。
④ 為什麼選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而不選擇哈佛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更好。在《武書連版2016年中國721所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第82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全國排名第113位。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2、湖北省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設計學(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2、省部級重點學科地球物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油氣田開發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材料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管理科學與工程岩土工程近海資源環境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海洋地質
⑤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分為北京和武漢兩個校部哪個校部更厲害
兩個是兩套系統,我在北京的那個,可以肯定的說武漢的好,是亞洲第一
文革前是北京版地院
由於在權文革中比較激進
就被趕到武漢
前生是武漢地院
後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一些老教授退休後在北京又重新建立了校區
以理工科為主
為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分校區
武漢的校區以綜合類為主
不過現在已經獨立開來辦學了
⑥ 為什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沒有排名的
排名學校名稱總分核心競爭力得分社會影響力得分2009年排名學科建設科研論文高考招生網路知名度留學生全國學科排名國家重點學科1北京大學99.06100.00100.00100.0099.85100.0082.0712清華大學97.0498.7798.8693.75100.0098.7076.3723復旦大學88.1872.3592.4487.4991.5278.9486.2834中國人民大學85.6380.2587.4977.5191.6191.5875.8645浙江大學84.4773.8381.0595.0788.1373.9872.346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3.2467.9082.4289.7891.9263.4660.3277南京大學82.3069.6383.5187.6287.1867.7664.4858上海交通大學80.9070.3775.6287.2889.0867.7272.20109北京師范大學80.3170.3779.6486.0083.2870.6573.33810南開大學79.5266.4278.9681.7386.6368.7168.429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6.7864.6983.4466.4185.2963.4464.651412武漢大學76.3470.1274.6276.4679.8280.5973.541113西安交通大學75.8569.1476.6373.4082.3364.2367.111214天津大學75.3867.6575.0473.8783.3164.1062.671615中山大學75.2562.7273.0077.0582.3971.2467.901316哈爾濱工業大學75.1761.9882.5772.6777.7463.4163.461717華中科技大學74.2162.9672.7375.8580.7067.6266.601818廈門大學74.0861.7375.0271.3781.3267.9066.841519同濟大學73.2864.6970.6867.0884.6566.0869.821920中國農業大學72.7577.0474.9973.0672.0665.3860.942321四川大學71.9563.9573.0275.5772.9967.6465.202122東南大學71.3864.6970.0268.6779.1263.6465.132423中南大學71.3166.1772.9172.6272.2468.6263.952824大連理工大學71.2260.9969.5974.2777.1963.4961.162625華東師范大學71.0362.9667.6674.2176.9264.4565.962026北京理工大學70.9662.4771.1865.2480.2462.5662.252727山東大學70.8760.0067.1674.3676.9265.6169.802528吉林大學70.6161.2370.4672.1274.0463.6670.642229上海財經大學70.4560.4962.6067.9884.9062.1468.972930北京科技大學70.3766.6770.1266.5776.6862.6064.283031中央財經大學70.0360.4961.6166.8185.5266.3263.29323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69.8060.0060.1664.9986.8961.1972.593533西北工業大學69.5861.7370.3068.1375.3660.9760.653134北京外國語大學69.1361.2360.3262.3386.4861.5568.403435華南理工大學68.8462.9666.0368.0475.9563.7463.073636湖南大學68.5760.0068.8770.1271.9564.3661.693737中國海洋大學68.3964.9468.1266.9972.6461.3263.994138華東理工大學68.2961.7366.2868.9274.0161.5463.313839北京交通大學68.2862.9665.5865.8576.6261.2061.774040中國政法大學68.2661.2361.4564.1481.2266.7763.303341南京理工大學68.0362.4769.0064.4373.6860.6061.263942北京郵電大學67.9960.9960.8063.2482.5263.7561.244543上海外國語大學67.8160.0060.1662.5182.5061.4168.714644北京語言大學67.7260.0060.0062.1177.4960.95100.00未上榜4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7.6860.4967.0764.9874.3560.5163.684346電子科技大學67.6761.2366.3868.1473.1461.2560.025047蘭州大學67.3661.2365.9072.9368.8763.2761.104748重慶大學67.3260.0069.0365.1071.1863.0661.724249華中師范大學67.1860.4964.4772.4369.6863.7764.14445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7.0264.9467.9867.3968.5061.4760.64未上榜 本文來源: 高考加油站 http://www.gkjyz.com
⑦ 中國地質大學 為什麼有兩個校區,有什麼歷史來歷
漢口校區當年是一家地質學院,後來合並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聯系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交通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學校位於北京學院路,是當時聞名遐邇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文革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央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的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的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文革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知名學者因為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的問題,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的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的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宣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的一部分。
⑧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地理學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⑨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內116所211重點高校之一,也是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是很不錯的。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學科排名第五;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安全工程等6個學科專業進入全國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