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天台山景區有哪些地質地貌

天台山景區有哪些地質地貌

發布時間: 2021-02-23 23:33:36

① 老象峰景區的地質地貌

老象峰景區有三大妙處:一是風伯峪。寬處可過轎車,窄處則雙人比肩,林木茂密,荊棘叢生內,置身其間,空靈如仙境容,清凈似世外桃源,仙氣可感。然而,這里坡度平緩,有幽無險,晝可望日,夜可望月,其樂無窮。二是清爽濕潤可避暑,又可賞花采果作秋遊。三是老象。老象峰整體酷似,既形似,又有象的神韻。在東北方向看,它是一隻巨象。而到西南方向看,它又很象一對子母連體象,母象頭西而尾東,子象頭東而尾西,細細賞玩, 妙不可言。

② 浙江省天台縣的地形屬於什麼地形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以境內天台山得名,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專居、臨海,北接新昌。屬

天台縣地形以低山和丘陵為主。天台山脈由縣西向東北蜿蜒,西南綿亘大雷山脈,形成四面環山中部較為平坦的丘陵盆地。東部最高的蒼山頂海拔1113米,北部華頂山海拔1110米。始豐溪兩岸河谷平原海拔50-120米。天台盆地呈三角形,低山和丘陵佔全縣總面積81%,河谷平原和台地佔19%。

③ 有沒有邛崍天台山的詳細介紹

四川省邛崍市天台山

四川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狀若沖天高台。 作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稱。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有上百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植物,還有帝王蝶等270多個珍貴的蝴蝶品種及17個螢火蟲品種資源,種群數量繁多。景區開展的賞蝶、賞螢活動已成為時下流行的生態觀光旅遊項目。 「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遊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彰顯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懷,十八里香草溝、小九寨、花石海等景點的十餘個親水玩水項目,讓你在酷暑難耐的夏季與天台山的碧水山泉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愜意。
;茂密的原始森林,使你從喧囂和紛爭的塵世回歸到靜謐純朴的大自然;綿延起伏的山巒和神態各異的奇峰怪石,讓你領略天台山的美麗與神奇;一百零八座廟宇的遺跡與和尚衙門的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天台山古名東蒙山,遠古洪荒時期,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時,曾選此山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 漢末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正式易其名為「天台山」,天台山便增添了宗教文化內容。三國蜀漢之初,諸葛亮曾到臨邛察看「甲屯」墾植和開掘「火井」情況,乘坐「木椅車」上山眺望,留下了 天台山森林公園
「天車坡」、「望軍頂」等地名。南北朝時期,西遊僧人普達舍耶雲游到此,創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時期,宗教漫延,初唐時火井縣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台山以道家勢力為大。五代時,天台山又修一座規模宏大的城隍廟,兩宋時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並存,三家爭山奪林,各營院園,道觀佛寺,官房多達百餘處,宗教勢力泛濫,各派矛盾百出,於是出現了州通判、推官駐山主政之事。其時有文同(北宋畫家)、陸游(南宋愛國詩人)等領銜管理天台山宗教事務。宋末及元代,天台山日漸衰微,於是又有明洪武年間「福琛開山」之事。明末(大順三年),張獻忠一支軍馬敗退時路過邛州夾門關,有天台山三千棍僧堵截,張部於是繞青草坡從天台山後山而上襲擊了宗教集團,於是天台山宮觀寺庵盡毀。清代,道家、佛家力圖光復宗教名山,但規模遠不及昔日。民國年間,天台山一帶兵匪肆虐,社會不安定,朝山之事幾乎滅絕。「文革」期間,天台山宗教文化遭到極大破壞。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位於「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崍市西南端,屬邛崍山系,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崍45公里,景區面積達192平方公里,山頂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為國內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 ,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級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說。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目前天台山已納入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范圍。 「山奇、石怪、水美、林幽」勢天台山享譽中外的特色。「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是天台山之靈,金龍河自天台山頂蜿蜒而下,形成長灘、疊溪、瀑布、海子……諸多景物借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中國山水畫長卷。天台山景色(8張) 天台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遠古時代,天台山即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此「登高祭天」;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宋代,儒、佛、道「三教合流」,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形成龐大的宗教山城。至今,天台山還留存有「和尚衙門」、「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禪林」等眾多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天台山也是紅軍長征經過成都唯一戰斗和工作過的地方,成都市唯一的紅色旅遊區,景區的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隨著旅遊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活動的不斷豐富,天台山正以秀美的風姿喜迎中外遊客。 主要景點有:肖家灣、等樂安、小磨坊、和尚衙門、小九寨、正天台、秀水山韻和十八里香草溝等30多個景點。
交通指南
成都經雙流、新津至邛崍到景區130公里;經溫江、崇州、大邑至邛崍到景區為145公里。前者在新南門、高筍塘等處上車,後者在金沙汽車站上車。在青羊宮、城北汽車站乘長途汽車也可到達。
當地特產
文君酒、文君綠茶、瓷胎竹編工藝品、邛陶、邛竹枚
主要景點
1、永樂寺(第一禪林) 2、山門 3、長虹瀑布 4、神蜂窟 5、響水灘瀑布 6、白杜鵑 7、觀音橋 8、二台地——等樂安 9、銀頂峰 10、天縫峽(一線天) 11、倒靴石 12、小磨房 13、和尚衙門 14、陸游在天台山 15、花石林地質奇觀 16、小九寨和山茶花 17、第三台地簡介 18、雷音寺 19、千年紅豆杉 20、天台山螢火蟲 21、天台山蝴蝶 22、秀水三韻 23、琴台石 24、流月灘 25、香草疊溪 26、月洞飛水 27、蟠龍瀑布 28、玉霄峰 29、十八里香草溝

④ 天台山的主要景點

國清寺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後改名國清寺,寓「寺若成,國即清」之意。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為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構成一個擁有二萬多平方米,八百餘間房屋,殿堂齊全,建築嚴整,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清寺座落在四面環山,五峰擁抱的「世外桃源」中,環境清幽優美,周圍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寺前照壁拱橋,碧水長流,古老隋塔歷經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內殿宇輝煌,處處奇觀,如同一幅天然畫圖,成了遊人理想的旅遊之地。
國清寺是一處文化積淀極其深厚文化古剎。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在天台山創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宗派——天台宗。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最澄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日本比叡山創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此宗傳入朝鮮,國清寺遂成為日本、朝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建寺之年章安大師手植的「隋梅」,已有1400多歲高齡。「文革」中瀕臨死滅,靠著寺僧的精心呵護,在整修那年枯木回春,繁花似雪,結果累累。
國清寺文物古跡薈萃,保存著大量的文物古跡,有歷代御賜的金銀器、銅鑄品和絲織品,有碑刻、寫經、書畫,有木雕、玉飾、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禮品。其中如智者大師遺物貝葉經,經陳寅恪鑒定是古印度《莎恭達羅》梵文劇本;從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薩像線畫碑刻;寺內磅礴飛動的王羲之「獨筆鵝字」 碑,寺後唐代柳公權「大中國清之寺」、宋代黃庭堅寒山子詩、米芾「秀岩」、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元代十八羅漢楠木像,明清銅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佛國」的見證。以及為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制《大衍歷》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一行禪師衣冠冢等。無不閃爍著千年古寺歷史的燦爛與文化的輝煌。
石樑
集天下山水奇觀於一體,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詩人曾為此奇景出節贊嘆,留下不朽的詩篇。順溪上行,山巒滴翠,古木參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是一處步移景異、觸目皆成景色的絕佳勝地。遊人置身其中,恍入仙境。翠谷全長1800餘米,最為著名的有「犀牛望月」、「老僧人定」、「千年睡獅」、「萬年龜象」、原始木荷林、「應真沐浴潭」等等。
天台石樑是「花崗岩天生橋」。所謂「天生橋」是一種兩端與地面連接而中間懸空的橋狀地形,以石灰岩、砂岩最為常見。根據中國工程院王思敬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楊志法研究員等人的實地考察,石樑是6個方面獨特的地質水文條件「巧合」在一起的大自然傑作。簡單地說從內因上看,這里的岩體內存在著縱向和橫向的「兩陡一緩」的裂痕系統;從外因上看,「梯級式的瀑布」為「沖蝕成梁」提供足夠的水力。
石樑飛瀑是景區內一大奇觀。石樑其梁長約7米,梁面寬不盈尺,如蒼龍聳脊,橫亘在兩山峭壁上, 「飛瀑」歷經三折穿梁而過,再從40公尺高的懸崖奔騰而下,像是崩塌的白色霜雪,轟然乍響的聲勢有如雷鳴一般。根據記載,3次造訪天台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還曾經走過令人膽顫心驚的石樑橋。現在石樑橋首已封閉,不能行走,驚險的模樣只能憑自己想像了。石樑旁有中方廣寺,寺內曇花亭,原系南宋丞相賈似道所建。瀑底左側為下方廣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間,相傳為五百羅漢應真之所,現寺內供有五百羅漢木雕像。石樑上下有數十處摩崖題刻,其中有宋代米芾、丁大榮,明代甘雨和近代康有為等名人所書的「第一奇觀」、「蓋竹洞天」、「棲真金界」,真草隸篆諸體齊備,洋洋大觀。石樑飛瀑景區是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鵰英雄傳》等許多影視片的主要拍攝地。

⑤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景區的地理地貌

天台山自南、西、北三面圍成筲箕狀,東面向外敞開,依次呈三級大的台階平版地;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權自成一個冬暖夏涼的小區氣候,森林覆蓋率達94%,終年綠樹成蔭,四時花開不斷。最高的玉霄峰海拔1812米。台地上溝壑縱橫,溶洞、怪石雜布其間。 金龍河穿繞台地,水面呈現五彩,隨台地跌宕而形成許多長灘、疊溪、流泉和飛瀑。著
名的響水灘飛瀑落差40多米,寬10多米,分8級層層跌落,呈跨度達150米的弧形,十分壯觀。
此山地貌奇特,植被良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天台山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宗教名山,自「漢時名曰天台」,道宗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南北朝時,西域僧人雲游到此,創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時代,宗教漫延,天台山了道佛儒並存,道觀、佛寺、「宮房」多達100餘處,還營造了一條「和尚街」,設置了「和尚衙門」,這是國內唯一的古代宗教法庭,大畫家文同、大詩人陸游等曾在此領銜主持宗教事務。現山中跨越眾多,供遊人們控古記幽。天台山還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是革命老區,現存紅軍駐地、醫院、戰壕、石刻標語和蘇維埃政府舊址等數十處,目前正修建「紅軍長征紀念館」

⑥ 四川天台山有什麼特色

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內崍市容,距成都110公里,相傳因大禹在蜀治水,來此設台祭天而得名。

作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稱。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有大熊貓、小熊貓、獼猴、大鯢等50餘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及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珍稀保護植物。

「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遊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彰顯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懷,十八里香草溝、小九寨、花石海等景點的十餘個親水玩水項目,讓你在酷暑難賴的夏季與天台山的碧水山泉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愜意。

茂密的原始森林,使你從喧囂和紛爭的塵世回歸到靜謐純朴的大自然;綿延起伏的山巒和神態各異的奇峰怪石,讓你領略天台山的美麗與神奇;一百零八座廟宇的遺跡與和尚衙門的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⑦ 天台山有哪些景區

天台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根據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劃分為13個景區,其中以石樑飛瀑、華頂歸雲、赤城棲霞、瓊台夜月等八景最為著名。石樑飛瀑是大自然的一大傑作,叢山蒼翠中,一石橫空,雙澗爭流,急流從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嘯而下,色如霜雪,勢若奔雷,極盡雄偉壯麗之致。華頂是天台山的主峰,四周峰巒層層圍裹,狀如含苞欲放之荷花,登絕頂東望滄海,雲海茫茫,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千古名篇《天台曉望》。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內,古木參天,異花遍地,特別是每年五月,雲錦杜鵑盛開,漫山遍野,燦若雲霞,成為一道綺麗的風景。赤城山,屬丹霞地貌,石色赤赫如火,形若城堡,山上有18個洞穴,為佛道雙棲之地。瓊台仙谷多飛瀑流泉,峽谷內奇岩怪石遍布,晉孫綽認為是「靈仙之窟宅」。寒岩、明岩,奇洞怪石,觸目成賞,「十里鐵甲龍」岩嶂雄偉壯觀,是唐代詩僧寒山子的隱居地……

天台山共分為13個景區:國清景區、赤城景區、佛隴景區、石樑──銅壺景區、華頂景區、百丈──瓊台景區、桐坑溪──萬年寺景區、桃源景區、清溪景區、開岩──紫凝景區、寒山湖景區、明寒岩景區和九遮山景區。各景天然成趣,別具一格,各擅其勝,美不勝收。其中尤以石樑飛瀑、華頂歸雲等景緻為最。

石樑飛瀑是自然界的一大傑作。叢山蒼翠中,一石橫空,雙澗爭流,急流從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嘯而下,色如霜雪,勢若奔雷,極盡雄偉奇麗之致。華頂是天台山脈的主峰,佇立山頂,四顧峰巒,層層圍裹,狀如含苞欲放之荷花。峰頂四周常有雲濤翻騰,白雲蒼狗,變幻莫測,置身其中,恍若仙境。華頂現辟為國家森林公園,是浙東南地區著名的夏季避暑勝地。坐落在天台山麓的規模宏大的國清寺,被認為是天台宗的祖寺。而天台山的勝跡,也主要集中於國清寺附近,稱為「國清風景區」。除此之外,天台山還有許多很有魅力的景點,如九遮秀谷,一步一景,移步換形,青山遮不住,畢竟景色秀。又如寒山湖,地處交通要沖,銜接浙東、浙中,西可達金華、蘭溪、衢州,東可達寧波、奉化、台州、雁盪。高峽平湖,碧樹千山,銀波萬頃,不親臨不知其幽,不目睹不知其秀。 天台山是人文薈萃之邦。早在漢晉六朝,葛玄、葛洪、陶弘景就來山修道煉丹,曇猷開山坐禪。此後,名僧高道紛紛進山,或開宗立教,或隱居著書,寺院道觀遍布。天台山因此有「佛國仙山」的美譽,成為人們神往的游覽勝地。

⑧ 天台山有哪些景區

天台山共分為復13個景區:制國清景區、赤城景區、佛隴景區、石樑-銅壺景區、華頂景區、百丈——瓊台景區、桐坑溪——萬年寺景區、桃源景區、清溪景區、開岩-紫凝景區、寒山湖景區、明寒岩景區和九遮山景區。

各景天然成趣,別具一格,各擅其勝,美不勝收。其中尤以石樑飛瀑、華頂歸雲等景緻為最。

天台山瀑布

⑨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概況

寶雞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寶雞市正南,秦嶺山脈北麓,距市區中心約十多公里回,總面積約答8100多公頃,轄四大景區:即大王嶺景區、楊家灘景區、天台蓮花山景區和已經開發開放的嘉陵江源頭風景區。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臨鳳縣黃牛鋪鎮、東北接寶雞市渭濱區,由於秦嶺山脈經歷了喜馬拉雅山系多次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從而形成了奇峰林立,怪石廣布,潭瀑眾多,溝壑錯縱的復雜地貌,所以公園內景觀奇特,又因秦嶺山脈對於我國水系劃分和氣候的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天象氣象、水體和植被景觀。有奇石陡崖,如燒香台、劍劈石、大刀石、三皇崖等,而且賦有神話傳說色彩,令人神往稱奇。有奇峰險關,如雞峰山,大散關,其間還點綴著眾多間溪,瀑布和潭池,水態多姿,引人入勝。另外,有罕見的霧凇、冰掛等天象景觀。

⑩ 雲台山的地質地貌

雲台山風景區在元古時代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

雲台山風景區處在華北陸塊新生代東亞裂谷系的華北裂谷帶與西安—鄭州—徐州近東西向裂谷轉換帶的交匯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斷裂控制,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於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地層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線形、環形、台階狀長崖、翁谷、深切障谷、懸溝等地形組合的「雲台」地貌。

(10)天台山景區有哪些地質地貌擴展閱讀:

雲台山的主要景點:

1、紅石峽

紅石峽(溫盤峪),位於子房湖南,全長1.5千米。由紅岩構成,屬中國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崖壁呈赤紅色,故稱「紅石峽」。

2、潭瀑峽

潭瀑峽,處於雲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潭瀑峽長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峽內一條溪水叫小龍溪。

3、泉瀑峽

泉瀑峽(老潭溝),長約3千米,沿溝上行400米,是亞洲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落差達314米。雲台天瀑最寬可有十多米寬的瀑面。是雲台山風景區的標志性景觀之一 。

4、青龍峽

青龍峽,長約7.5千米,總面積108平方千米, 又稱「雲台山第一大峽谷」,集峰、崖、嶺、巔、台、溝、澗、川、瀑、洞等地貌於一體。主峰青龍峰海拔高達1323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台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