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人員拜什麼神

地質人員拜什麼神

發布時間: 2021-02-23 23:06:25

A. 做官拜什麼神

諸葛孔明

B. 如何拜祭土地神

祭拜土地神是初一十五,三支香,宜上午拜拜,准備水果或者餅干都可以的。水果回可以是蘋果,梨,答橘子或者橙子。水果拜的種類要單數。但是數目要雙。也就是你可以拜一樣或者三樣水果,但是都要雙數的。也就是拜蘋果的時候,蘋果數要雙的。2個蘋果或4個蘋果或6個。最後還要燒點元寶。

C. 工地老出事拜什麼神

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D. 應該拜什麼神

你信什麼就拜什麼吧。最要緊是誠心,才能得到保佑。

E. 請問 中國傳統文化裡面 拜神是拜哪些神

儒教的神、道教的神、民間信仰的神。中國的這些信仰是多神、泛神的,神祇多不勝數,幾乎所有事物都有對應的神祇。如風雨雷電神,福祿壽喜財神等。

F. 地質勘探要拜什麼神

一般拜土地神
你說的那個是搞地質的人的雕塑,地質大學裡面有那個雕塑

G. 拜什麼神最靈

要討論神,應先明確神的概念,先應驅除頭腦中一些歪曲的虛擬的所謂神的印象,以免無謂的爭執。因為在中國,「神」的稱謂是不庄嚴的、泛濫的。中國人頭腦中有無數的名目繁多的人造偶像被當作神—它們或是被後人神化的人,如孔子關公老子等,或是人根據自己的貪欲和願望編造出來的,如門神、灶神、城隍、土地爺、財神、送子觀音等等。從這些名目就能看出,神被中國人世俗化、功利化了,非常不嚴肅,完全歪曲了神。這些從來不是神,它們沒創造過任何東西,它們從未自稱過神也沒在任何一本書中說過自己做了創造宇宙和生命這回事。後人自造拿來供奉的,當然不是神。
世界上本來根本沒有無神論者,只是人心裡先有了「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這個概念,然後對它加以否定而已。無神論者這個稱呼,其實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貓狗牛羊這類動物不可能是無神論者,因為他們不知道神這個概念,而唯獨人才知道,所以只有人才可能成為無神論者。世界上所有生命中偏偏只有人才知道神這個的概念,而且還不用教,天生就會,並且和人的教育程度、文明發達程度完全無關,全世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各類宗教,無論歐美 的發達國家還是太平洋的原始部落,統統無一例外。這一點是無神論者(尤其是中國大陸不斷宣揚「神的概念是人科技不發達的時候對自然界的畏懼而產生的」這 類謬論的那些人)所永遠也無法面對的,於是他們只好引用某某哲學家的如「如果獅子有宗教,那他們的神一定是獅子的形象」這類不值一駁的謬論來狡辯 -
羅馬書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隱約的感覺有一位神的存在,只不過這個神的形象實在是太模糊了,不清楚,不要說LZ你不是啊,神的概念可不是古代人科學不發達,對自然界的畏懼而產生的。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獨生子,沒有弟弟,你有沒有可能某一天走在馬路上,突然看見一個人長的很像你弟弟,走近一看才發現認錯人了?當然不可能!因為你根本沒有弟弟,怎麼可能把其他人錯認為你的弟弟?如果人在畏懼自然界以前心裡並沒有神的概念,那他們絕對不可能只因為恐懼而嚇出神的概念來。人只有先心裡本來就已經有了神的概念,並且模糊地知道神使人畏懼的大能,才有可能因為對閃電、雷鳴等自然現象的畏懼而把這些錯認為是神!有些人認為古人對未知世界的畏懼而想像出了神的概念,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羅馬書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這個宇宙和生命是必有來源究竟的,必不是偶然碰撞或爆炸也不是虛幻的因緣,而是出於有智慧有目的的創造!想想生活中的小事:煮個雞蛋這么簡單的事還得有三分鍾火候,沒人看著或沒個設置結果肯定不好吃或不能吃;逛個街要沒個路線沒個意圖最後也達不到目的,兩個熟人不約好了,也是很難碰面的;沒個次序,連衣服都穿不上……一句話,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沒有能力加智慧而成就。那這么奇特的生命,這么奧妙的宇宙,豈能沒有個創造者和維護者呢?人類的科學實踐本身就證明了這一點:既然科學是分門別科地研究和解釋世界宇宙 本來就存在 的規律的人類活動,那麼前提或基礎當然就是:這世界是有規律的。而幾千年的人類生活經驗和科學實踐,其可行和成果證明了世界就是有規律的,朝不保夕的狀態和隨時可能的變數之下人類沒有進行科學研究的必要和可能。馬路上一刻沒紅綠燈就亂套了,這樣千載不變的斗轉星移,這樣永不止息的晝夜寒暑稼穡不變的更替,竟然可能沒有一位管理者嗎?不信神的人對這一切竟可以無動於衷嗎?人們相信一個城市建設得好必有一個好的市長班子,相信好的校長才能辦出一個校風良好的學校,更相信只有好的老師才能帶出好的班級,甚至一個秩序井然的書桌都讓人毫不置疑它有一個勤快的主人,這個完美奇妙的世界(科學不就是一再地證明和發現這種完美和奇妙嗎?只要多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在此就不會有異議)豈能是所謂自然天然的嗎? 好!說天然也很妙,「天」就是上帝,「然」就是上帝的創造使然。說自然也可,就是那自有永有的神使之然也!上帝的存在原來是可以有事實和推理加以論證的!,這是以為信仰是唯心和主觀體驗的人所沒想到的。對上帝的信仰是客觀的! (這樣的資料很多,只不過佛的虛無和無神論哲學的鐵幕把中國人屏蔽在真相之外太久了)。我可以先告訴你,不信神的人只是不信而矣,要駁倒《聖經》他們可從來沒做到過。明顯的證據是,各門科學的發端和發展都在基督教國家,那樣的國家,科學家如雲,還輪不到你操這個心。這不能讓你深思嗎?神是用不著證明的,因為證據的本身太小了。如果神是可以用眼睛看見的話,那麼神是比你的眼界更小。比你眼界更小的就不是神。神之所以看不見才是神。當神到世界做人的時候,你看見的是人的身體,而他的動作、行為、神跡把神的形像顯明出來。神要跟我們講他是神,我們才會知道誰是神。就好比我們生小孩,抱著跟他說:「叫爸爸、叫媽媽」,是我們跟他講的,不然他怎會知道什麼是爸爸、媽媽呢?同樣,神若不來跟我們講他是神,那我們就無法知道誰是神了。造與被造之間有本質的差異,因為神造了物質,神就不可能是物質,因為神不是物質,所以看不見的神才是神,因為神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才相信他。很多的事情我們是看不見的,正直、獨立、民主、公義,這些都是看不見的東西,看得見的東西是很膚淺的。

H. 到什麼廟拜什麼神是什麼道理

宦海風波險惡,最忌過份執著。

常言道,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君上是在不斷變換的,而今一個君上又各有其不同的主張、秉性、好惡。今日張三上台,主張嚴刑峻法;明日李四繼位,又主張禮樂教化。作為一個臣子,對每一任上司,都要唯命是從,畢恭畢敬。對張三,你要喊「嚴刑峻法唯一正確,禮樂教化禍國殃民」;一旦李四上台,你要立即改口:「禮樂教化唯一正確,嚴刑峻法禍國殃民」。

同一個君上,前後表現也可能大相徑庭。剛上台時,他可能勵精圖治的;在位時間一長,他也許會變得耽於逸樂。當臣的,也得跟著變,他勵精圖治,你要積極提出治國安邦之他耽於逸樂,你要滿足他的聲色犬馬之好。

歷代的大小官員們,就是不斷地在這樣自相矛盾,自打耳浮沉在宦海之上而又處於服從地位的人,是不能有自己的航線、自己的目標的,要善於觀風向、辨顏色,隨風轉舵,好惡由人,這樣才可能使自己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叔孫通以制定了朝見帝王的禮儀而大受漢高祖劉邦的賞識,成為西漢開國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漢書》還專門給他立了一篇傳記。

其實,他的嶄露頭角開始於秦朝,早在秦始皇時期,他便以博士的頭銜為秦王朝效力了。秦始皇在搞焚書坑儒,坑的就之些有博士頭銜的人,當時坑的人數多在這460餘人,而叔孫通居然能倖免於難,真不知他用的什麼手段討好了秦始皇。

到了秦二世時代,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二世皇帝召來了香博士儒生詢問對策:「南方有一些戊卒攻城奪地,你們看怎麼辦呀?」

有30餘名博士紛紛進言道:「臣民不允許聚眾鬧事,聚眾鬧事就是造反,就是不可饒恕的死罪,請陛下立即發兵去討!」

偏偏秦二世採取鴕鳥政策,不肯承認老百姓會起兵反對,一聽這話臉色都變了,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叔孫通明白秦二世的心思,立刻上前說道:「他們說的都不對。現在天下一家,郡縣的城牆、關卡早已摧毀,兵器也早已收繳銷融,天下百姓表示永遠不再用武。而且上有英明的國君,下有嚴的法令,官吏們人人偌盡職守,四方百姓心向朝廷,怎麼會有造反的人?南方那些戊卒不過是些鼠竊狗盜的小偷小摸,何足掛齒,當地的官員早已將他們拘捕殺戮,根本不必大驚小怪!」

他這番話果然討得秦二世的歡心,結果,那些說是造反的博士們都被交司法部門審訊,而叔孫通卻得到了二十匹布帛,一身衣服的賞賜,並將他的官職升了一級。

等到叔孫通返回住所,那些博士們責問他道:「你怎麼那麼會巴結討好?」

叔孫通說:「你們太不聰明了,我也險些不免於虎口!」

其實,他已清楚地看出了秦國即將滅亡的形勢,當夜便逃出秦都咸陽,投奔陳勝、吳廣的隊伍去了。陳勝、吳廣失敗以後,他先後又歸順過項梁、義帝、項羽,最後項羽失敗,他投降了劉邦。

劉邦這個人不喜歡讀書人,叔孫通為了迎合劉邦,脫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裝,特意換上一身劉邦故鄉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贏得了劉邦的好感。

當他投降劉邦時,有一百多名學生隨他而來,可他並不向劉邦推薦,而他所推薦的,全是一些不怕死、敢拚命的壯士,學生們不免有了怨言:「我們追隨先生多年,又同先生一起降漢,先生不推薦我們,專推薦一些善於拿刀動劍的人物,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

叔孫通說:「劉邦現在正是打江山的時候,自然需要一些能夠沖鋒陷陣的人,你們能打仗嗎?你們別著急,且耐心等待,我不會忘了你們!」

當劉邦當上皇帝以後,那些故舊部下全不懂得一點君臣大禮,有時在朝堂上,也爭功斗能,飲酒狂呼,甚至拔劍相向,劉邦顯得很不耐煩,這一點讓叔孫通看出來了,他便趁機建議制定一套大臣朝見皇帝的禮儀。劉邦自然同意。

這樣一來,他的那班弟子都派上了用場,同時他還特地去禮儀之邦的魯地,去徵召一批懂得朝廷大典的人。有兩個讀書人不願意來,當面指責他道:「你踏上仕途以來,前前後後予了十幾個主子,都是以阿諛奉承而得到貴寵。現在天下剛安定下來,百姓死者還沒得到安葬,傷者還未得到治療,國家百廢待興,你卻一門心思去搞那遠不是當務之急的禮儀。你的作為完全不符合古人設置禮儀的初衷,我不會跟你一塊去你趕快走開,別玷污我!」

叔孫通一點也不生氣,反而譏笑道:「真是一個腐儒,完全不懂得適應時局的變化!」

由於他的那一套禮儀極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嚴,使得劉邦十分開心,高興地說:「我今日才體驗到當皇帝的尊貴了!」

於是叔孫通加官晉級,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賜賞,成為朝延近臣,一直到漢惠帝還恩寵不衰。

叔孫通以一人之身,能適應秦始皇之暴、秦二世之昏,陳勝之陋、項羽之威、劉邦之薄、惠帝之懦,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文人遭劫的年代,不只苟全性命,而且處處得意、榮通富,亦已難矣!探索一下他保身取寵的訣竅,可以發現,全在「變與不變」之間。

所謂「變」,是要在摸清上司的脾氣、秉性、喜怒、好惡基礎之上,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言行、對策,叔孫通對秦始採取的是「默」,對秦二世採取的是「騙」,對劉邦採取的是「捧」,對惠帝採取的是「嚇」,這些手段果然都能奏效。

所謂「不變」,是迎奉的媚態要始終如一。

叔孫通由於有了這一手「絕活」,所以他能無往而不勝。

I. 中國人常拜哪些神

作學問抄的人拜 文聖孔子

其他的人大都拜 武聖關羽

出海打魚的人拜 媽祖(主要是東南沿海一帶)

生意人自然是拜 財神

以前每戶人家還要在廚房裡供奉上灶王爺的牌位供 灶神,現在則很少見了

另外還有秦叔寶和遲尉恭兩位 門神(不過關羽張飛也被人貼在門上當過門神哦)

新年伊始很多人還要去上頭香,拜的是道教的三清老祖和玉皇大帝

還有想要孩子的家庭會去拜送子觀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