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學家李四光怎麼畫

地質學家李四光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10:13

❶ 李四光怎麼成為地質學家

李四光先留學日本,想學造船,血甲午恥,後來發現中國連造船的鋼鐵都搞不定,就去學煉鋼,然後發現中國連煉鋼的鐵礦石都沒有,就去學地質
一句話,為祖國強大不受欺負

❷ 地質學家的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是中國地質行業最高層次的榮譽獎,1989年1月設立,這一獎勵以世界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為了紀念他創立地質力學,從理論上推翻「中國貧油」的謬論,對我國科學和地質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激勵中國的地質工作者獻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共有四個獎項: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李四光地質教師獎和李四光特別獎。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用來獎勵在野外地質工作中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員,包括長期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發現、重要新認識,或出色完成某項地質找礦任務,並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者;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對國家及地區經濟建設提出建議,經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社會或經濟效益者;創造性地組織和領導野外地質工作,並卓有成效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用來獎勵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包括在地質學某學科蜮領域中,有重要的新創見或發現,或經總結後豐富、發展和提高了某項地質學科領域理論者;在地質實驗工作中,有新的發明創造、改革儀器設備並取得顯著經濟或社會效益,或提出某種新技術、方法和理論者;通過科研工作,對地質工作及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提出重要建議,並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者;創造性開展科研組織管理工作,並做出重要貢獻者。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用來獎勵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方面表現突出,並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李四光特別獎。專門用來獎勵對地質工作有特殊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頒發。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獲獎候選人先由基層推薦,報各自所屬主管部門初評後在頒獎前6個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員會提供申報推薦材料,由委員會下設的野外地質、地質科研、地質教師三個評獎小組進行分組評審,提出候選人名單,報委員會評選,確定獲獎者。 李四光獎每兩年評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並作為終身榮譽獎。每次獎勵人數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獲獎人數不得少於50%。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負責頒獎,獎品包括證書、獎章和獎金,獎金額度由委員會確定。頒獎日期定於李四光誕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時首次頒獎。該獎自設立以來截至2001年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第七屆頒獎止,共有117位地質科技工作者獲得這一榮譽。 中國科學院院士於崇文教授1991年被授予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2001年度第七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有17位獲獎者。葉連俊、楊起、張彭熹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得了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潘元林、蔣炳南、潘龍駒、王啟民、吳奇之、駱耀南、姜劍虹、王福同等8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王鐵冠、龔再升、廖椿庭、蔣志等4位教授、高級工程師或研究員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杜汝霖、何國琦2位教授獲得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❸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

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四光,中國著名的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

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由於常聽父親講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慘敗,清政府腐朽無能、喪權辱國的故事,他從小就萌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為中國爭氣,學會造船,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1902年,李四光離開家園,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學堂。由於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因此學習未滿兩年,沒有畢業就被湖北省選派官費留日深造。1905年8月,由孫中山先生親自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見其年輕,勉勵他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從此李四光更加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中華的決心。他在日本學習造船機械,初步實現了他為祖國學習造船的心願。辛亥革命失敗,李四光心情郁悶,意識到要准備一份更強的力量,必須再讀書10年。1913年7月,他被官費保送到英國學習。他考慮到為祖國造船,不能沒有鋼鐵,要鋼鐵就得先搞冶煉,因此先學了采礦一年,又感到采礦離不開地質,再又決定轉到理科地質系,開始專攻地質學,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李四光在英學習期間,在導師教授的指導下,他一面博覽群書,一面實地調查,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日深,而且在文字語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國文字,均可運用。他視野遼闊,信息敏捷,基礎知識深廣。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學通過了畢業論文《中國之地質》的答辯,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婉謝了國外的高薪聘請,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他一面為祖國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積極參與北京大學一些重要的校務活動。在不少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

新中國的誕生,揭開了李四光科學事業嶄新的一章。他注重理論學習,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地質事業中去,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在他的具體領導下,中國的地質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端的日子裡,毛主席、周總理就詢問過李四光:「中國天然石油這方面遠景怎麼樣?」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個鑽井隊,在陝北膚施一帶,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萬美元,因收獲不大就走掉了。美國的大學教授也下了「中國貧油」的結論。但是李四光根據自己對地質構造的研究,樂觀地回答了國家領導人的提問:「我們地下的石油儲量是很大的...... 」就像李四光所說的,中國有豐富的石油蘊藏,幾年裡,普查隊找到了幾百個可能的儲油構造。1958年6月,喜訊傳來:規模大、產量高的大慶油田被探明。 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起來的大慶油田,是根據中國地質專家獨創的石油地質理論進行勘探而發現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充分肯定。

李四光的一生,經歷了祖國幾次偉大的社會變革。他由一個樸素的愛國主義者,參加了民主主義革命,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畢生為繁榮中國近代科學事業,提高地質科學水平,發展地質工作,做出了光輝的業績。他留下了數百萬言的科學論著和豐碩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創造性的治學精神、治學方法和奉獻精神,都是祖國科學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這筆財富,我們應當也必須繼續發揚光大!

❹ 怎麼說李四光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的原因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他確立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

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
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下,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❺ 地質學家李四光預測的是哪四大地震

關於李四光預測根本沒有資料可以證明,可能只是網路謠傳,按網路上那個說法也只是預測回了四個地震帶,分答別是唐山、四川、河北邢台、山東臨沂,而其中二十世紀以來發生過的地震有唐山、四川、邢台,只有臨沂最近沒發生過地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臨沂在清朝康熙1668年是發生過地震的,說到這里吧,至於是不是李四光預測的還是真假自辨吧!

❻ 地質學家李四光主要成就是什麼

李四光主要成就: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
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
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下,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個人貢獻
1.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2.運用力學對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的研究,創建「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的概念。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有石油,後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油田的發現證實其預測。
3.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對中國北部䗴類化石及其地層意義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進行的䗴類及石炭二疊系研究。其創立的「䗴」字,用來翻譯Fusulinid(一種早已滅絕的有孔蟲,屬於原生動物),為中國古生物學界所沿用。
4.提出了華東第四紀冰川存在的理論。
5.地震預報:李四光認為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李四光為地震地質和地震預報做了很多開創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為中國地熱的開發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中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❼ 關於李四光的資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長春地質學院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因其在日本受了帶有漢民族主義的反滿革命思想的影響,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孫中山贊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還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191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後,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台後,革命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途中,為了解十月革命後的俄國,還特地取道莫斯科。 1920年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他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他先後數次赴
歐美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地質構造。 1928年7月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國民政府大學院(教育部)院長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為武漢大學建設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並選定了武漢大學的新校址(武漢大學內還有李四光選址的雕像)。 1949年秋新中國成立在即,正在國外的李四光被邀請擔任政協委員。得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做好了回國准備。這時,倫敦的一位朋友(凌叔華.陳源夫婦)打來電話,告訴他國民黨政府駐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開發表聲明拒絕接受政協委員職務,否則就要被扣留。李四光當機立斷,隻身離開倫敦來到法國。兩星期之後,李夫人許淑彬接到李四光來信,說他已到了瑞士與德國交界的巴塞爾。夫婦二人在巴塞爾買了從義大利開往香港的船票,於1949年12月啟程秘密回國。 回到新中國懷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後擔任了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他雖然年事已高,仍奮戰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第一線,為中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1年8月中國長春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產學系、東北工學院地質學系和物理學系合並為東北地質學院(後名長春地質學院,現為吉林大學地學部),李四光擔任首任院長。1952年李四光再次應邀回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 1958年李四光經何長工、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民族民主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戰士。60年代以後,李四光因過度勞累身體越來越差,還是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李四光早年為悼念一個好學生曾寫過此詩,亦為其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光輝寫照。 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 峰巒隱復見,環繞湘水頭。 風雲忽變色,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 李四光與家人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他確立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編輯本段科學救國
李四光的蠟像
李四光在農村生活了近14個年頭。從五六歲起,他就在父親教書的私塾里讀書,還要幫著母親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艱苦的生活培養了他刻苦奮斗的精神和倔強的性格。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之後,洋務派興起,湖北辦起了許多新學堂,以講新學而標新立異。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隻身前去投考,以優異成績被錄取。 在新學堂里,他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由於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選作官費留學生,送到日本學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過了7年,在那裡,他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 李四光回國後第二年,辛亥革命爆發,他參加了漢口的保衛戰,作為新被任命的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他親自組織碼頭工人和人力車夫運軍火、上前線。隨後,他被選為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部長。正當李四光准備大幹一番事業之時,辛亥革命失敗了。他發憤專心於科學技術的研究,走「科學救國」之路。他去英國留學,先是學采礦,以後轉到地質。他祈盼著有一天,得見政治清明之世,為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留學生活並不輕松。為了維持不斷上漲的學費,李四光假期到礦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學的6年裡,他不僅專業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先後獲得了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婉言拒絕了一家礦山的高薪聘請,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請,回到祖國,在北京大學地質系擔任教授。
編輯本段毛澤東與李四光
1952年的一天,毛澤東在日理萬機,操勞國內外、黨內外大事的百忙之中,在一次會議期間接見了李四光。那天,李四光回到家裡,精神格外奮發,興致勃勃地談起了接見時的幸福情景:毛澤東身材魁梧。紅光滿面,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毛澤東問他:「山字型構造」是怎麼回事,你是不是給我講一講?李四光非常感動。毛澤東博學多聞,這樣關心地質科學的發展,連地質力學中「山字型構造」這樣專門的概念都注意到了。 在李四光任地質部長期間,毛澤東主席多次對地質工作作出指示。1953年,毛澤東指出,地質部是黨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部。1956年,毛澤東又指出:地質部是地下情況的偵察部,它的工作搞不好,一馬擋路,萬馬不能前行,要提早一個五年計劃。 李四光與毛澤東主席
對於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毛澤東也很重視。1955年,周恩來總理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支持地質部成立地質力學研究室。此後,在這個研究室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今天才有了專門的地質力學研究所。 毛澤東極其關心中國的石油遠景。早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有一天,毛澤東在中南海的一座客廳里接見了李四光。當時,周恩來也在座。談話中間,毛澤東關切地問到中國天然石油的遠景怎麼樣?李四光早在1932年就注意了這個問題。以後,從1935年到1936年,他在英國講學時,寫過一本《中國地質學》,其中提到「東海、華北有經濟價值的沉積物」,實際指的就是石油。他用樂觀的、十分肯定的語氣回答毛澤東說,中國天然石油的遠景大有可為。他根據數十年來地質力學的研究,從新華夏構造體系的觀點出發,向毛澤東、周恩來分析了中國地質條件,認為在中國遼闊的領域內,天然石油資源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松遼平原、包括渤海灣在內的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北部灣,還有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有有經濟價值的沉積物」。這句話,因為過去是用英文寫的,所以故意說得含糊些。 聽到這里,周恩來笑著說:我們的地質部長很樂觀啊!毛澤東也高興地笑了,當即作了關於開展石油普查勘探的戰略決策。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決策,地質部和兄弟部門一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戰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根據地質力學的理論,他們在一些遼闊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中,在約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進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打了3000多口普查鑽井,總進尺120多萬米。從所取得的大量地質資料看,不僅初步摸清了中國石油地質的基本特徵,而且證實了中國有著豐富的天然石油資源。後來在大慶油田噴射出大量的石油就是最好的例證。 地質力學在找油實踐中經受了檢驗。毛澤東對這件事一直記在心上。1964年,在三屆人大會議期間,一個服務員同志在人大代錶行列中找到了李四光,對他說:「請您到北京廳去一下!」當時李四光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他走進北京廳時,見到大廳中只有毛澤東一人坐在那裡。李四光沒有想到是毛澤東找他,以為服務員說錯了地點,連忙道歉說:「主席,對不起,我走錯門了!」但毛澤東卻健步走了過來,緊握住李四光的手,說:「沒有走錯,是我找你的。」毛澤東接著風趣地對李四光說:「李四光,你的太極拳打得不錯啊。」李四光一時沒有理解毛澤東的意思,回答說:「身體不好,剛學會一點。」毛澤東笑著說:「你那個地質力學的太極拳啊。」這時,李四光才理解毛澤東的話是對他和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一起,用新華夏構造體系找到石油的高度評價。毛澤東的贊揚,激勵著李四光為祖國找到更多的石油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1964年某一天,毛澤東又一次接見了李四光。那是在懷仁堂開完一個會以後,毛澤東邀請李四光一起觀看在北京第一次演出的豫劇《朝陽溝》,並要李四光坐在他的身邊,邊看戲,邊交談,談了劇也談到石油。在談到石油問題時,毛澤東對地質部和石油部在找油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毛澤東說「你們兩家都有功勞嘛!」演出結束後,毛澤東又拉著李四光一起登上舞台,同演員合影留念。 毛澤東一向重視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工作,十分關心科學工作者的成長,對從舊社會過來的願意積極參加 李四光(電影)
社會主義建設的老一輩科學家非常關懷。1964年2月6日中午,李四光接到一個電話,說要他立刻去中南海。李四光匆匆吃完午飯就去中南海了,一位在門口等他的同志把他領進毛澤東的卧室。竺可楨和錢學森兩位同志也先後到了。毛澤東請他們坐在自己的床邊,親切交談。他們就天文、地質、尖端科學等許多重大科學問題廣泛交談了三四個鍾頭。李四光回來告訴他的女兒說:「主席知識淵博,通曉古今中外許多科學的情況,對冰川、氣候等科學問題.了解得透徹入微。在他的卧室里、甚至在他的床上,擺滿了許多經典著作和科學書籍,談到哪兒就隨手翻到那兒,談的范圍很廣,天南海北,海闊天空。」這次談話,毛澤東發表了對許多重大科學問題的意見,熱忱希望這些老一輩科學家為攻克科學技術尖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貢獻自己的才能。 1969年5月19日,毛澤東接見在京參加學習班的1萬名代表。在京的中央委員參加了接見,李四光也在其中。毛澤東在主席台上看到了李四光,馬上拉著李的手,親熱地叫「李四老」。兩人距離那麼近,然而因為會場里「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成一片,對面說話都聽不清楚。毛澤東只好伏在李四光的耳邊,問他的身體好不好,工作情況怎麼樣。 主席拉著李四光的手走在前面,接見到會的同志們。接著,又一同離開主席台,步入休息室。家裡人早已在電視中看到了這一幸福會見的鏡頭,只是不知道毛澤東和李四光講了些什麼。李四光剛到家,家裡人便都急著問李四光。 李四光高興地講,毛主席和他在休息室談了一個多小時的話。在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里,毛澤東和李四光談了多少億萬年間的事情——從天體起源、地球起源,談到了生命起源,談到太陽系起源的問題時,毛澤東說:我不大相信施密特,我看康德、拉普拉斯的理論還有點道理。毛澤東對李說,他很想看看李四光寫的書,希望李找幾本書給他,還請李四光幫他收集一些國內外的科學資料。毛澤東說,我不懂英文,最好是中文的資料。 「主席想要讀哪些方面的資料呢?」李四光問。 毛澤東用手在面前畫了一個大圈,說:「我就要你研究范圍里的資料。」 第二天,按照毛澤東的囑咐.李四光就請秘書同志幫他找書。他想:主席這么忙,總不能把我寫的書統統送去請他看,應該選一兩本有代表性的作品送過去。經過一番仔細的挑選,李四光先把《地質力學概論》一書和《地質工作者在科學戰線上做些什麼?》這篇文章送給毛澤東審閱。然後,立即著手開始收集毛澤東所要的資料。為此,他看了許多外國資料。為了節省毛澤東的時間,讓他能少消耗一點精力就可以看到需要看的東西,李四光決定自己整理一份資料,把地質學說中當時的各種學派觀點部包括進去,再加上自己的評論,闡明自己的觀點。他用了將近1年的時間整理資料,在此基礎上,一連寫了7本書。每寫完1本,李四光就叫秘書同志馬上送到印刷廠去,用大字排版,然後拿回來親自校對。這7本書印好之後,定名為《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摘要》,送給了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
編輯本段李四光與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是李四光創立的,是地質學的一門分支學科。1926年和1928年李四 地質力學創始人李四光
光發表的《地球表面形象變遷之主因》及《晚古生代以後海水進退規程》等,從理論上探討自水圈運動到岩石圈變形,自大陸運動到構造形跡等問題,1929年提出構造體系這一重要概念,建立了一系列構造體系類型。1941年李四光在演講「南嶺地質構造的地質力學分析」時正式提出了「地質力學」一詞。1945年發表《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對地質力學理論作了系統的概括。地質力學是力學與地質學相結合的邊緣科學,即用力學原理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及其起因的科學。它從地質構造的現象(構造形跡)出發,分析地應力分布狀況和岩石力學性質,追索力的作用,從力的作用方式進而追索地殼運動方式,探索地殼運動的規律和起源。地質力學認為結構要素、構造地塊和構造體系是地質構造的三重基本概念,對於探索地殼運動規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現已認識的構造體系,可劃分為三大主要類型,即緯向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扭動構造體系。這些體系主要是地殼的水平運動(經向的和緯向的)造成的;而水平運動則起源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李四光把地球自動調節自轉速度變化的作用稱為「大陸車閥作用」,因而把這一假說稱為「大陸車閥假說」。
編輯本段第四紀冰川的發現
李四光到北大地質系後,主講岩石學和高等岩石學兩門課程,他以嚴謹的冶學作風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他經常帶學生到野外進行實地教學,邊看邊講。一個山頭、一個溝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縫,他都不放過。學校經費不足,他帶領學生白手起家搞建設,將學習環境收拾得十分雅靜。 在教學的同時,他對研究工作也不放鬆,他一生中在地質學方面的主要貢獻,如古生物蜒科的鑒定方法、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發現和地質力學的創立,都是在這期間開始的。在研究過程中,他從不為已有的觀點和學說所束縛,而是按照自然規律,去尋找尚未被人們認識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斷提出創造性的見解,並敢於向一些舊觀點提出挑戰。 李四光著作
例如,從19世紀以來,就不斷有德國、美國、法國、瑞典等國的地質學家到中國來勘探礦產,考察地質。但是,他們都沒有在中國發現過冰川現象。因此,在地質學界,「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已經成為一個定論。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間,就在太行山東麓發現了一些很像冰川條痕石的石頭。他繼續在大同盆地進行考察,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判斷,於是,他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次全體會員大會上大膽地提出了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的看法。到會的農商部顧問、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輕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為了讓人們能接受這一事實,他繼續尋找更多的冰川遺跡。10年以後,他不僅得出廬山有大量冰川遺跡的結論,而且認為中國第四紀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並且可劃為三次冰期。 當李四光的這個學術觀點再次在全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以後,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廬山辯論。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中國的科學家低人一等,外國學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帶著民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情緒到中國來的。因此,盡管大量事實擺在眼前,幾位外國學者並沒有改變他們的觀點。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黃山考察,寫了「安徽黃山之第四紀冰川現象」的論文,此文和幾幅冰川現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學者的注意,德國地質學教授費斯曼到黃山看罷回來贊嘆道:「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發現。」李四光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國科學家的公開承認。可是,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他乾脆把家搬到廬山上,又在廬山腳下建立了一個冰川陳列館,起名叫「白石陳列館」(後被國民黨海軍炸毀)更深入細致地進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關於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廬山》中得到全面闡述。可惜由於抗戰爆發,這部書10年後才得以出版。
編輯本段回國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應蔡元培的約請,離開北京南下,主持地質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28年1月,地質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擔任所長。搞地質研究常常要餐風飲露,條件十分艱苦。況且剛剛成立的研究所經費少,設備缺,甚至沒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戰期間,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盡奔波輾轉之苦。那時,他抽的是用草紙做的煙,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們始終沒有放棄地質研究。由於生活的艱辛和工作的勞累,他患了心絞痛和肺結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從上海啟程赴倫敦,參加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他的夫人許淑彬也一同前往。會後,他們在英倫三島上又住了一年,一面養病,一面觀察國內外時局的發展。(李四光雖遠在歐洲講學考察,但仍關注著祖國的命運)

❽ 李四光簡筆畫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 地質學家、教育家、音內樂家、社容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❾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用加點詞語寫成一句話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卓越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

❿ 我會照樣畫葫蘆。1、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地質學家。

陽光撫摸著土地 秦始皇兵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萬慕名而來的參觀者 因為列寧已經知內道那個男孩是容誠實的,所以他沒有再問 雨下的可真大啊,地上都積起了小水塘,車輛都被淹了輪子,行人都被淋成了落湯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